当前位置:智慧城市产业动态 → 正文

智慧城市或能解决市内可划船的窘境

责任编辑:editor005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5-07-30 13:58:41 本文摘自:中国科技网-科技日报

当类似“世界上最浪漫的事,就是上班陪你在办公室看海,下班陪你在地铁里看瀑布”的各种调侃在网络上层出不穷的时候,武汉、北京、成都以及南方部分城市的人们正相继经受着因强降雨而带来的内涝噩梦。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湖泊、湿地被填埋,城市的汇水能力大大减弱。与此同时,裸露的黄土表面逐渐被混凝土、沥青等不透水材料覆盖,地面大量硬化使径流系数增大,导致收水面积增加,渗水面积减少。雨水无法渗透,只得靠排水管道外排。

城市化进程的加剧,导致城市人口密度不断提高,交通压力与日俱增。因此简称了大量立交桥下穿隧道、地下通道、地下车库、地铁等地下建筑物,但设计上的一些不合理因素为城市排水埋下了后患。遭受强降雨时水流就会在此汇集,形成倒灌,加速内涝的形成。

城区排水体系大多数根据城市早期汇水面积设计,管网多为合流制管渠、管径小、埋深浅、材质差,排水设施达不到现在排水标准。同时,受地面沉降影响,管道坡度倒逆,造成排水不畅。

7月27日,国家气象局举办了“直击天气——与科学家聊天”活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特别顾问丁一汇,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院长张建云,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院长端义宏,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所研究员严登华共同做客中国气象局演播室,为城市走出“看海”的窘境支招。

城市化造出了“雨岛”

“这是今年上海最大的一次降雨图,大家可以看到,降雨量最大的地区正是上海的中心城区。”丁一汇指着降雨图解释,红色强暴雨区域是上海市的“雨岛”,即极端降水发生地方,而郊区则雨量很小。

丁一汇介绍,结合50年气象资料可以看出,上海市极端降水的强度和频率都在增加,这里有气候变化的影响,还有今年海洋发生的厄尔尼诺使得水汽来源增加。然而,城市化影响是最根本的原因,超级城市不断扩张,高楼林立,人口密集,汽车保有量增大,曾经的稻田被交通和楼宇代替,失去了自然温度调控,使得城市频频经历极端天气。

“不仅是上海,我们观察发现,现在城市的一次强降水时间变得越来越短,突发性越来越强,让预报面临很大挑战,以前的‘老皇历’也不管用。”丁一汇说,由于大城市的扩展,暴雨出现的时间不断向后移,本来下午4点钟发生的,现在变成5、6点,正值上下班时间,使城市交通管理造成一系列混乱,这些都是城市化后果,如果不应对,将来会给市民造成很多不便。

在今年城市看海的名单中,还有许多新建城区上榜。张建云介绍说,今年6月份南京三次明显降雨过程让南京所有大学成为“河海大学”,郊区的大学城成为了“知识的海洋”,其中还包括江宁新区和机场周边,新区的洪涝反映出城市规划思路问题。

建“海绵城市”或是出路

面对城市看海的困境,近年来,国家提出了构建“海绵城市”的措施。自去年开始各地纷纷启动了海绵城市试点建设工作。张建云介绍,海绵城市就是把城市建设的像一块海绵:在下大雨的时候,能下渗、能滞留、能蓄存、能净化水;没有降雨的时候可以把水放出来,可用可排。

“低影响开发是我们在构建海绵城市提出的。比如,停车场铺快速下渗的砖,城市保持一定的绿地和一定的水面,就是从源头来减少径流量的产生,降雨要能下渗,不要产生涝,从源头减少开发的影响。”张建云说。

在第一批海绵城市试点中,已有16个城市被列入名单。国家将分3年,对名单中的直辖市每年投资6亿元、省会城市每年投资5亿元、一般城市每年投资4亿元。张建云说,希望通过海绵城市建设解决城市看海、城市污染和城市水资源短缺等问题。

对于海绵城市具体解决的问题,严登华介绍,比如绿地建设跟城市硬化地面建设配比关系,要确立合理指标;再比如说国外很多城市绿地往往有一个涝水储水系统,要求地面应该比绿地要高。“现在,我们走在北京街上发现地面比绿地要低,这就容易形成路就积水。在构建海绵城市时要遵循内涝发生的规律,首先要让涝水尽可能少。”严登华说。

关键字:城市绿地城市水资源城市排水

本文摘自:中国科技网-科技日报

x 智慧城市或能解决市内可划船的窘境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智慧城市产业动态 → 正文

智慧城市或能解决市内可划船的窘境

责任编辑:editor005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5-07-30 13:58:41 本文摘自:中国科技网-科技日报

当类似“世界上最浪漫的事,就是上班陪你在办公室看海,下班陪你在地铁里看瀑布”的各种调侃在网络上层出不穷的时候,武汉、北京、成都以及南方部分城市的人们正相继经受着因强降雨而带来的内涝噩梦。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湖泊、湿地被填埋,城市的汇水能力大大减弱。与此同时,裸露的黄土表面逐渐被混凝土、沥青等不透水材料覆盖,地面大量硬化使径流系数增大,导致收水面积增加,渗水面积减少。雨水无法渗透,只得靠排水管道外排。

城市化进程的加剧,导致城市人口密度不断提高,交通压力与日俱增。因此简称了大量立交桥下穿隧道、地下通道、地下车库、地铁等地下建筑物,但设计上的一些不合理因素为城市排水埋下了后患。遭受强降雨时水流就会在此汇集,形成倒灌,加速内涝的形成。

城区排水体系大多数根据城市早期汇水面积设计,管网多为合流制管渠、管径小、埋深浅、材质差,排水设施达不到现在排水标准。同时,受地面沉降影响,管道坡度倒逆,造成排水不畅。

7月27日,国家气象局举办了“直击天气——与科学家聊天”活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特别顾问丁一汇,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院长张建云,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院长端义宏,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所研究员严登华共同做客中国气象局演播室,为城市走出“看海”的窘境支招。

城市化造出了“雨岛”

“这是今年上海最大的一次降雨图,大家可以看到,降雨量最大的地区正是上海的中心城区。”丁一汇指着降雨图解释,红色强暴雨区域是上海市的“雨岛”,即极端降水发生地方,而郊区则雨量很小。

丁一汇介绍,结合50年气象资料可以看出,上海市极端降水的强度和频率都在增加,这里有气候变化的影响,还有今年海洋发生的厄尔尼诺使得水汽来源增加。然而,城市化影响是最根本的原因,超级城市不断扩张,高楼林立,人口密集,汽车保有量增大,曾经的稻田被交通和楼宇代替,失去了自然温度调控,使得城市频频经历极端天气。

“不仅是上海,我们观察发现,现在城市的一次强降水时间变得越来越短,突发性越来越强,让预报面临很大挑战,以前的‘老皇历’也不管用。”丁一汇说,由于大城市的扩展,暴雨出现的时间不断向后移,本来下午4点钟发生的,现在变成5、6点,正值上下班时间,使城市交通管理造成一系列混乱,这些都是城市化后果,如果不应对,将来会给市民造成很多不便。

在今年城市看海的名单中,还有许多新建城区上榜。张建云介绍说,今年6月份南京三次明显降雨过程让南京所有大学成为“河海大学”,郊区的大学城成为了“知识的海洋”,其中还包括江宁新区和机场周边,新区的洪涝反映出城市规划思路问题。

建“海绵城市”或是出路

面对城市看海的困境,近年来,国家提出了构建“海绵城市”的措施。自去年开始各地纷纷启动了海绵城市试点建设工作。张建云介绍,海绵城市就是把城市建设的像一块海绵:在下大雨的时候,能下渗、能滞留、能蓄存、能净化水;没有降雨的时候可以把水放出来,可用可排。

“低影响开发是我们在构建海绵城市提出的。比如,停车场铺快速下渗的砖,城市保持一定的绿地和一定的水面,就是从源头来减少径流量的产生,降雨要能下渗,不要产生涝,从源头减少开发的影响。”张建云说。

在第一批海绵城市试点中,已有16个城市被列入名单。国家将分3年,对名单中的直辖市每年投资6亿元、省会城市每年投资5亿元、一般城市每年投资4亿元。张建云说,希望通过海绵城市建设解决城市看海、城市污染和城市水资源短缺等问题。

对于海绵城市具体解决的问题,严登华介绍,比如绿地建设跟城市硬化地面建设配比关系,要确立合理指标;再比如说国外很多城市绿地往往有一个涝水储水系统,要求地面应该比绿地要高。“现在,我们走在北京街上发现地面比绿地要低,这就容易形成路就积水。在构建海绵城市时要遵循内涝发生的规律,首先要让涝水尽可能少。”严登华说。

关键字:城市绿地城市水资源城市排水

本文摘自:中国科技网-科技日报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