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智慧城市产业动态 → 正文

杭州推进地理信息实际应用 智慧城市再下一城

责任编辑:editor006 作者:詹程开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5-09-12 21:24:14 本文摘自: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现在,许多人开车出门,特别是去一些不熟悉的地方,都习惯于借助电子地图或者导航来进行路线指导,这些软件在很大程度上给我们提供了便利,让我们以最有效的方式快速到达目的地,但也有不少人吃过导航软件的亏,比如,在一些禁止转弯的路段,或者是一些单行道路上,导航软件总会出现“无法识别”的情况,让我们无奈“被违章”。

其实,这就是因为地理空间信息与交管信息之间,衔接不够准确、及时而导致的结果之一。日前,杭州市出台《关于推进地理空间框架应用工作的通知》,要求推进地理空间框架在各政府部门中的建设与应用。

也就是说,今后,各行政单位间所有与地理空间有关的信息,将统一叠加进一个由测绘部门提供的地理空间框架之中,全面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

所谓“地理空间框架”,是一个集合了全要素地形图、遥感影像、城市三维、地下空间、基础专题等内容的庞大动态数据库,主要分为道路交通、房屋建筑、河流水系、绿地植被和非建设空地等5大类型。

据了解,我国的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工作始于2006年,2011年杭州成为国家的试点城市,其建设成果于2012年底通过验收。测绘部门还以此为基础,建立起“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和“天地图·杭州”两大服务渠道。前者专门为政府机构开发设计,后者则类似于“百度”电子地图,免费向公众开放。

目前,杭州市共有包括规划、国土、城管、公安、电力等50多个部门和单位通过“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开发了各自的专业地理信息系统。然而,除了个别部门的应用较为充分外,总体力度还远远不够,各部门间的信息仍处于相对孤立的状态。

杭州市测绘与地理信息局(规划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以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为基础,由政府各部门根据自身需求叠加其他信息,实现个性化管理,这只是地理空间框架应用的其中一种类型。而另一类应用,表现在对于数据本身的分析与运用方面。

地铁站周边500至1000米范围内是一座城市的黄金区域,它们本应是人口、建筑物数量最多、开发强度最集中的地方,而杭州地铁开通两年多来,情况究竟怎样?测绘部门在对相关的人口数据与地理空间框架基础数据进行分析后有了新发现。

以服务区范围内的建筑数量来说,武林广场站到婺江路站之间,各站点附近的建筑物最为密集,普遍高于平均值水平,而其他各站点的数量相对较少;以基于服务范围内的开发强度(容积率)来说,西湖文化广场站到城站站之间的开发强度最大,而临平站到翁梅站段,以及湘湖站周边开发强度明显缺乏。

“可以看出,目前地铁站点周边开发强度最集中的地方,还是分布在传统的老城区中心,”分析人员表示,虽然站点周边的开发程度受多方因素影响,但深度的数据挖掘可以使决策者更了解人的活动现状,进行更为科学、合理的布局规划,更好地满足老百姓的出行需求。这对于建设一座可感知、可判断、会学习的智慧城市来说,至关重要。

关键字:地理空间杭州地铁实际应用

本文摘自: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x 杭州推进地理信息实际应用 智慧城市再下一城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智慧城市产业动态 → 正文

杭州推进地理信息实际应用 智慧城市再下一城

责任编辑:editor006 作者:詹程开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5-09-12 21:24:14 本文摘自: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现在,许多人开车出门,特别是去一些不熟悉的地方,都习惯于借助电子地图或者导航来进行路线指导,这些软件在很大程度上给我们提供了便利,让我们以最有效的方式快速到达目的地,但也有不少人吃过导航软件的亏,比如,在一些禁止转弯的路段,或者是一些单行道路上,导航软件总会出现“无法识别”的情况,让我们无奈“被违章”。

其实,这就是因为地理空间信息与交管信息之间,衔接不够准确、及时而导致的结果之一。日前,杭州市出台《关于推进地理空间框架应用工作的通知》,要求推进地理空间框架在各政府部门中的建设与应用。

也就是说,今后,各行政单位间所有与地理空间有关的信息,将统一叠加进一个由测绘部门提供的地理空间框架之中,全面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

所谓“地理空间框架”,是一个集合了全要素地形图、遥感影像、城市三维、地下空间、基础专题等内容的庞大动态数据库,主要分为道路交通、房屋建筑、河流水系、绿地植被和非建设空地等5大类型。

据了解,我国的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工作始于2006年,2011年杭州成为国家的试点城市,其建设成果于2012年底通过验收。测绘部门还以此为基础,建立起“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和“天地图·杭州”两大服务渠道。前者专门为政府机构开发设计,后者则类似于“百度”电子地图,免费向公众开放。

目前,杭州市共有包括规划、国土、城管、公安、电力等50多个部门和单位通过“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开发了各自的专业地理信息系统。然而,除了个别部门的应用较为充分外,总体力度还远远不够,各部门间的信息仍处于相对孤立的状态。

杭州市测绘与地理信息局(规划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以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为基础,由政府各部门根据自身需求叠加其他信息,实现个性化管理,这只是地理空间框架应用的其中一种类型。而另一类应用,表现在对于数据本身的分析与运用方面。

地铁站周边500至1000米范围内是一座城市的黄金区域,它们本应是人口、建筑物数量最多、开发强度最集中的地方,而杭州地铁开通两年多来,情况究竟怎样?测绘部门在对相关的人口数据与地理空间框架基础数据进行分析后有了新发现。

以服务区范围内的建筑数量来说,武林广场站到婺江路站之间,各站点附近的建筑物最为密集,普遍高于平均值水平,而其他各站点的数量相对较少;以基于服务范围内的开发强度(容积率)来说,西湖文化广场站到城站站之间的开发强度最大,而临平站到翁梅站段,以及湘湖站周边开发强度明显缺乏。

“可以看出,目前地铁站点周边开发强度最集中的地方,还是分布在传统的老城区中心,”分析人员表示,虽然站点周边的开发程度受多方因素影响,但深度的数据挖掘可以使决策者更了解人的活动现状,进行更为科学、合理的布局规划,更好地满足老百姓的出行需求。这对于建设一座可感知、可判断、会学习的智慧城市来说,至关重要。

关键字:地理空间杭州地铁实际应用

本文摘自: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