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智慧城市产业动态 → 正文

智慧城市遍地开花打破困境助力提升创新活力

责任编辑:editor004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5-09-21 11:37:19 本文摘自:中关村在线

21世纪的“智慧城市”,能够充分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于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的响应,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城市生活。

从IBM在2008年提出的“智慧地球”理念到“智慧城市”愿景,智慧城市的建设在全球风生水起,而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战略规划已初步成型,全国各地相继进入落地实施的阶段。2014年8月27日,国家发改委联合工信部、科技部、财政部、住建部等七部委发文《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智慧城市是“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空间地理信息集成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促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智慧化的新理念和新模式”。智慧城市建设是新一轮信息技术变革和知识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产物,也是助力提升城市创新活力的核心抓手。

智慧城市,困境所在

近几年对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实践活动研究的成果表明,“互联网”和“工业化4.0”应用环境的具体化,对智慧城市的综合建设提出了更加细致多样的需求,如何应对城市与市民的常态化需求变得更为艰巨复杂。目前,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包括三类基本的路线,而它们都不同程度存在一定的困境,这些路线和困境包括:

第一类以“数据”建设为核心的智慧城市路线,建设的重点是数据中心,由此带来的困境是缺乏对产业经济的有效支持;

第二类以“集成”建设为核心的智慧城市路线,建设的重点是多系统的整合,由此带来的困境是无法从根本上消除信息孤岛现象;

第三类以“行业”建设为核心的智慧城市路线,建设的重点是行业的垂直应用,由此带来的困境是不利于城市整体统筹进行规划运营建设。

通过对实践问题的梳理和分析后发现,目前智慧城市建设的重点更多集中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当地产业建设和经济发展建设三个方面,而忽略了对市民民生相关的常态化需求的关注与适应,其结果偏离了智慧城市的核心目标之一“建设幸福宜居的信息化城市”,也带来了更深层次的建设困境。

智慧城市,两个核心

智慧城市建设本身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个不断动态进化的城市化演化过程。国际上一般认为,智慧城市建设可以从6个方面全面考虑。这6个方面分别是:智慧的流动(出行)、智慧的生活(居家)、智慧的市民(学习)、智慧的经济、智慧的环境和智慧的管理(治理)。智慧城市建设主要是面向市民的微观层面建设和面向城市的宏观层面建设,即智慧城市建设的两个核心目标是:市民宜居体验和城市创新活力。这两个核心目标是推进智慧城市进化过程的核心目标,实现智慧城市良性动态运行、解决目前智慧城市建设困境的方向所在。

智慧城市,智慧学习

智慧城市建设核心目标之一的“市民宜居体验”,是指城市居民在智慧出行、智慧居家和智慧学习三个方面的良好舒适感受,是基于深厚技术储备、丰富的高端人才资源和开明的思想文化氛围所形成的综合环境。智慧学习是构建技术储备、人才培养、开放思想的根本途径,是持续维持良好综合环境运行的动力来源。

智慧城市建设核心之二的“城市创新活力”,是通过智慧学习构建的创新文化、便捷交通和协同机制的智慧环境,有效地促进企业的创新效率和人才的创新发展,是提高城市创新活力的关键要素。智慧城市的智慧特征呈现在智慧经济、智慧环境和智慧管理,这些都是智慧学习所指向性的内容所在。

因此,智慧学习是驱动智慧城市两个核心建设的根本动力所在。

智慧城市建设的五点建议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清楚看出,从城市、社会、社区、家庭、学校等多个方面加强智慧学习环境设计,可以为市民宜居体验和城市创新活力提供支持,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全方位的综合保障,满足市民和城市不同层面的需求和期望。加强智慧学习环境设计可以为智慧城市的持续性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新活力。加强智慧学习环境设计,我们建议如下:

第一、智慧城市设计的重点要以人为本,强调市民的宜居体验,智慧学习环境设计是其中的重要指标之一;

第二、智慧城市设计的创新活力源自于教育,学习是智慧城市的持续动力,教育信息化建设应该纳入智慧城市建设的整体规划中;

第三、大数据的积累、应用和安全在智慧城市和智慧学习环境设计中具有不可取代的地位,也是城市创新活力支持的主要方向;

第四、智慧城市和智慧学习环境设计要突出城市发展的愿景,突出城市的个性,不要千篇一律,应该做好顶层设计和一体化设计;

第五、智慧城市和智慧学习环境设计要让市民“有智慧地”体验智慧城市建设成果,采用和市民切身利益相关的智慧学习应用和智慧教育方法,让市民自然接受智慧城市的理念。

关键字:创新文化助力

本文摘自:中关村在线

x 智慧城市遍地开花打破困境助力提升创新活力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智慧城市产业动态 → 正文

智慧城市遍地开花打破困境助力提升创新活力

责任编辑:editor004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5-09-21 11:37:19 本文摘自:中关村在线

21世纪的“智慧城市”,能够充分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于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的响应,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城市生活。

从IBM在2008年提出的“智慧地球”理念到“智慧城市”愿景,智慧城市的建设在全球风生水起,而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战略规划已初步成型,全国各地相继进入落地实施的阶段。2014年8月27日,国家发改委联合工信部、科技部、财政部、住建部等七部委发文《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智慧城市是“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空间地理信息集成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促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智慧化的新理念和新模式”。智慧城市建设是新一轮信息技术变革和知识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产物,也是助力提升城市创新活力的核心抓手。

智慧城市,困境所在

近几年对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实践活动研究的成果表明,“互联网”和“工业化4.0”应用环境的具体化,对智慧城市的综合建设提出了更加细致多样的需求,如何应对城市与市民的常态化需求变得更为艰巨复杂。目前,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包括三类基本的路线,而它们都不同程度存在一定的困境,这些路线和困境包括:

第一类以“数据”建设为核心的智慧城市路线,建设的重点是数据中心,由此带来的困境是缺乏对产业经济的有效支持;

第二类以“集成”建设为核心的智慧城市路线,建设的重点是多系统的整合,由此带来的困境是无法从根本上消除信息孤岛现象;

第三类以“行业”建设为核心的智慧城市路线,建设的重点是行业的垂直应用,由此带来的困境是不利于城市整体统筹进行规划运营建设。

通过对实践问题的梳理和分析后发现,目前智慧城市建设的重点更多集中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当地产业建设和经济发展建设三个方面,而忽略了对市民民生相关的常态化需求的关注与适应,其结果偏离了智慧城市的核心目标之一“建设幸福宜居的信息化城市”,也带来了更深层次的建设困境。

智慧城市,两个核心

智慧城市建设本身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个不断动态进化的城市化演化过程。国际上一般认为,智慧城市建设可以从6个方面全面考虑。这6个方面分别是:智慧的流动(出行)、智慧的生活(居家)、智慧的市民(学习)、智慧的经济、智慧的环境和智慧的管理(治理)。智慧城市建设主要是面向市民的微观层面建设和面向城市的宏观层面建设,即智慧城市建设的两个核心目标是:市民宜居体验和城市创新活力。这两个核心目标是推进智慧城市进化过程的核心目标,实现智慧城市良性动态运行、解决目前智慧城市建设困境的方向所在。

智慧城市,智慧学习

智慧城市建设核心目标之一的“市民宜居体验”,是指城市居民在智慧出行、智慧居家和智慧学习三个方面的良好舒适感受,是基于深厚技术储备、丰富的高端人才资源和开明的思想文化氛围所形成的综合环境。智慧学习是构建技术储备、人才培养、开放思想的根本途径,是持续维持良好综合环境运行的动力来源。

智慧城市建设核心之二的“城市创新活力”,是通过智慧学习构建的创新文化、便捷交通和协同机制的智慧环境,有效地促进企业的创新效率和人才的创新发展,是提高城市创新活力的关键要素。智慧城市的智慧特征呈现在智慧经济、智慧环境和智慧管理,这些都是智慧学习所指向性的内容所在。

因此,智慧学习是驱动智慧城市两个核心建设的根本动力所在。

智慧城市建设的五点建议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清楚看出,从城市、社会、社区、家庭、学校等多个方面加强智慧学习环境设计,可以为市民宜居体验和城市创新活力提供支持,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全方位的综合保障,满足市民和城市不同层面的需求和期望。加强智慧学习环境设计可以为智慧城市的持续性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新活力。加强智慧学习环境设计,我们建议如下:

第一、智慧城市设计的重点要以人为本,强调市民的宜居体验,智慧学习环境设计是其中的重要指标之一;

第二、智慧城市设计的创新活力源自于教育,学习是智慧城市的持续动力,教育信息化建设应该纳入智慧城市建设的整体规划中;

第三、大数据的积累、应用和安全在智慧城市和智慧学习环境设计中具有不可取代的地位,也是城市创新活力支持的主要方向;

第四、智慧城市和智慧学习环境设计要突出城市发展的愿景,突出城市的个性,不要千篇一律,应该做好顶层设计和一体化设计;

第五、智慧城市和智慧学习环境设计要让市民“有智慧地”体验智慧城市建设成果,采用和市民切身利益相关的智慧学习应用和智慧教育方法,让市民自然接受智慧城市的理念。

关键字:创新文化助力

本文摘自:中关村在线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