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智慧城市产业动态 → 正文

从数字城市到智慧城市的思考及探索

责任编辑:editor005 作者:李娜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5-12-01 13:56:30 本文摘自:中国节能在线

近年来,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数字城市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和成就,大大拓展了城市的发展空间。但是如要要真正实现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必须要走智慧城市的道路,也只有走智慧城市的道路才能更加完善数字城市。本文笔者在根据以往的研究基础上,从数字城市的发展和成就出发,简单分析了智慧城市建设的主要内容。

1 数字城市的发展及成就

数字城市的建设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随着人们对数字城市认识的不断加深。数字城市的核心理念是信息共享,运用信息技术,将物质城市数字化重建,而数字城市就是把“数字地球”思想延伸到城市范围来具体实现,并根据此来整体研究解决城市问题的综合系统,数字城市的建设也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同时,“数字城市”以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大规模存储技术为基础,以宽带网络为纽带,运用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遥测、仿真-虚拟等技术,对城市进行多分辨率、多尺度、多时空和多种类的三维描述,即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把城市的过去、现状和未来的全部内容在网络上进行数字化虚拟实现。我国数字城市经过多年的发展,取得了很多重要的成就,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 基于数字城市的城市网格化管理与服务 所谓网格,就是将目标对象划分为一个个的“网格”,使这些网格成为政府管理基层社会的单元。网格化管理则是指在城市管理与社会服务管理领域,将城市管理与服务对象划分在细分的网络当中,通过信息技术来对网络内的人、地、物、组织、事等进行信息的监控、采集、立案、管理、结案和完成上下双向沟通的管理过程。网格化管理中的城市各个区域被分成了若干个的网格单元,然后再每个单元格明确一个责任人进行辖区内的城市管理和监控,从而实现了城市管理的无缝连接,从城市的分级、分区域进行全域管理。城市网格化的管理和服务基于数字城市的相关技术,使城市的管理更加人性化、科学化和高效化促进了城市的发展和进步。

1.2 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试点进展良好 从2006年以来,我国就组织了30多个城市开展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试点。在试点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进展比较良好。比如在试点中,有些城市建立了较权威的、统一的城市地理信息平台,为各类信息的交互使用和整合应用带来了方便,提供了技术支撑,避免了信息不统一等状况的发生。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试点较好的城市具体的主要有烟台的公安警用地理信息系统、太原的环保监测管理信息系统、嘉兴的工商管理应用系统等。这些信息通过专业信息和地理信息的融合,实现了对经济、社会和其他人文信息的空间统计分析和决策支持,提高了政府部门公共服务、社会管理、宏观决策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工作效率。

2 从数字城市到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就是将感应器嵌入和装备到电网、铁路、建筑、大坝、油气管道等各种物体中,形成物物相联,然后通过超级计算机和云计算将其整合,实现社会与物理世界的融合。它是将数字城市、物联网与云计算向结合的。同时,智慧城市是城市全面数字化基础之上建立的可视化和可量测的智能化城市管理与运营,包括城市的信息数据基础设施以及在此基础上建立网络化的城市信息管理平台与综合决策支撑平台。因此,要进行智慧城市建设必须从以下几个内容方面入手。

2.1 基础设施建设 若要想建设智慧城市,必须要进行物理基础设施的建设,比如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等。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计算机的软件和硬件、数据库、宽带网络、通信网络、互联网等一些IT的基础设施。

2.2 信息数据 信息是用数字、文字、符号、语言等介质来表示客观事物的内容、数量或特征。数据是信息的载体,信息是数据的内涵。我们在建设智慧城市的过程中需要利用不同的手段来进行数据的获取,这些信息主要包括自然、社会、人文等各种信息。数字城市向智慧城市的转变是四化建设的必经之路,是城市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城市实现信息化的一个新的阶段。数字城市的建设已经获取整合了大量的各种信息,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运营等各方面提供了保障服务。因此,数字城市可以为构建智慧城市提供空间支撑,充分利用和整合优化数字城市的已有成果数据,将极大提高智慧城市建设成效。

2.3 管理决策平台 我们建设智慧城市的目的是为了促进我们城市管理更加科学具体,能够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让市民能够享受智慧城市建设的成果。因此智慧城市建设需要在数字城市建设的基础上完善和构建管理决策服务平台,促进智慧城市建设的成果在交通、远程医疗服务、数字家庭、城市公共安全服务、国土等方面进行广泛的应用。比如可以通过智能交通系统提高交通的运行效率、安全性和机动性等;在开展地下管道和线路的检查基础上,可以建立一个城市的地下管道和线路信息系统,促进城市地下管道和线路和检测维修和安全运行;又如武汉市共有800万人口,200多万的部件设施,每年发生的意外事件有近60万起,我们可以通过建立一个管理决策平台和智能系统,通过收集有关数据,智能分析数据来实现对人口、设施和意外事件进行有效管理和服务。

综上所述,要想取得技术的进步和不断的满足我国人民群众的需要以及为了和世界其他发达国家走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必须要进行数字城市向智慧城市的发展。同时,要实现这一技术必须要依靠云计算、物联网、传感器等相关技术来进行。但是要想真正的从数字城市向智慧城市转变技术难度还是比较大的,必须要突破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从以前感知信息的接入,要发展为将信息进行有机的整合,并且综合利用这些信息;二是资源的分布式存储和逻辑式集中也要进行变化,变化为云计算和宿主资源;三是服务的对接也要发生变化,变化成知识引擎和按需服务。

关键字:智慧城市数字城市

本文摘自:中国节能在线

x 从数字城市到智慧城市的思考及探索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智慧城市产业动态 → 正文

从数字城市到智慧城市的思考及探索

责任编辑:editor005 作者:李娜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5-12-01 13:56:30 本文摘自:中国节能在线

近年来,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数字城市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和成就,大大拓展了城市的发展空间。但是如要要真正实现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必须要走智慧城市的道路,也只有走智慧城市的道路才能更加完善数字城市。本文笔者在根据以往的研究基础上,从数字城市的发展和成就出发,简单分析了智慧城市建设的主要内容。

1 数字城市的发展及成就

数字城市的建设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随着人们对数字城市认识的不断加深。数字城市的核心理念是信息共享,运用信息技术,将物质城市数字化重建,而数字城市就是把“数字地球”思想延伸到城市范围来具体实现,并根据此来整体研究解决城市问题的综合系统,数字城市的建设也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同时,“数字城市”以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大规模存储技术为基础,以宽带网络为纽带,运用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遥测、仿真-虚拟等技术,对城市进行多分辨率、多尺度、多时空和多种类的三维描述,即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把城市的过去、现状和未来的全部内容在网络上进行数字化虚拟实现。我国数字城市经过多年的发展,取得了很多重要的成就,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 基于数字城市的城市网格化管理与服务 所谓网格,就是将目标对象划分为一个个的“网格”,使这些网格成为政府管理基层社会的单元。网格化管理则是指在城市管理与社会服务管理领域,将城市管理与服务对象划分在细分的网络当中,通过信息技术来对网络内的人、地、物、组织、事等进行信息的监控、采集、立案、管理、结案和完成上下双向沟通的管理过程。网格化管理中的城市各个区域被分成了若干个的网格单元,然后再每个单元格明确一个责任人进行辖区内的城市管理和监控,从而实现了城市管理的无缝连接,从城市的分级、分区域进行全域管理。城市网格化的管理和服务基于数字城市的相关技术,使城市的管理更加人性化、科学化和高效化促进了城市的发展和进步。

1.2 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试点进展良好 从2006年以来,我国就组织了30多个城市开展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试点。在试点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进展比较良好。比如在试点中,有些城市建立了较权威的、统一的城市地理信息平台,为各类信息的交互使用和整合应用带来了方便,提供了技术支撑,避免了信息不统一等状况的发生。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试点较好的城市具体的主要有烟台的公安警用地理信息系统、太原的环保监测管理信息系统、嘉兴的工商管理应用系统等。这些信息通过专业信息和地理信息的融合,实现了对经济、社会和其他人文信息的空间统计分析和决策支持,提高了政府部门公共服务、社会管理、宏观决策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工作效率。

2 从数字城市到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就是将感应器嵌入和装备到电网、铁路、建筑、大坝、油气管道等各种物体中,形成物物相联,然后通过超级计算机和云计算将其整合,实现社会与物理世界的融合。它是将数字城市、物联网与云计算向结合的。同时,智慧城市是城市全面数字化基础之上建立的可视化和可量测的智能化城市管理与运营,包括城市的信息数据基础设施以及在此基础上建立网络化的城市信息管理平台与综合决策支撑平台。因此,要进行智慧城市建设必须从以下几个内容方面入手。

2.1 基础设施建设 若要想建设智慧城市,必须要进行物理基础设施的建设,比如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等。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计算机的软件和硬件、数据库、宽带网络、通信网络、互联网等一些IT的基础设施。

2.2 信息数据 信息是用数字、文字、符号、语言等介质来表示客观事物的内容、数量或特征。数据是信息的载体,信息是数据的内涵。我们在建设智慧城市的过程中需要利用不同的手段来进行数据的获取,这些信息主要包括自然、社会、人文等各种信息。数字城市向智慧城市的转变是四化建设的必经之路,是城市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城市实现信息化的一个新的阶段。数字城市的建设已经获取整合了大量的各种信息,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运营等各方面提供了保障服务。因此,数字城市可以为构建智慧城市提供空间支撑,充分利用和整合优化数字城市的已有成果数据,将极大提高智慧城市建设成效。

2.3 管理决策平台 我们建设智慧城市的目的是为了促进我们城市管理更加科学具体,能够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让市民能够享受智慧城市建设的成果。因此智慧城市建设需要在数字城市建设的基础上完善和构建管理决策服务平台,促进智慧城市建设的成果在交通、远程医疗服务、数字家庭、城市公共安全服务、国土等方面进行广泛的应用。比如可以通过智能交通系统提高交通的运行效率、安全性和机动性等;在开展地下管道和线路的检查基础上,可以建立一个城市的地下管道和线路信息系统,促进城市地下管道和线路和检测维修和安全运行;又如武汉市共有800万人口,200多万的部件设施,每年发生的意外事件有近60万起,我们可以通过建立一个管理决策平台和智能系统,通过收集有关数据,智能分析数据来实现对人口、设施和意外事件进行有效管理和服务。

综上所述,要想取得技术的进步和不断的满足我国人民群众的需要以及为了和世界其他发达国家走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必须要进行数字城市向智慧城市的发展。同时,要实现这一技术必须要依靠云计算、物联网、传感器等相关技术来进行。但是要想真正的从数字城市向智慧城市转变技术难度还是比较大的,必须要突破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从以前感知信息的接入,要发展为将信息进行有机的整合,并且综合利用这些信息;二是资源的分布式存储和逻辑式集中也要进行变化,变化为云计算和宿主资源;三是服务的对接也要发生变化,变化成知识引擎和按需服务。

关键字:智慧城市数字城市

本文摘自:中国节能在线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