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智慧城市产业动态 → 正文

南通如何解码“智慧城市2.0”时代?

责任编辑:editor005 作者:周国洪 陈希希 吴琼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6-04-08 13:36:33 本文摘自:新华网

当前,我国大多数地区仍处在“智慧城市1.0”建设阶段,模式多以垂直行业应用为主,信息孤岛问题严重、政府财政压力大。近年来,南通市通过理念、体制、技术、应用四大创新,突出“基础设施、智慧产业、民生应用”三大向导,构建经济、人文、治理、交通、环保、生活六大智慧板块,形成了开放共享、全民参与的智慧城市框架体系,打造出“智慧城市2.0”建设的南通样本,为江苏乃至全国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参考。

智慧城市建设迈入2.0时代

截至2015年9月,我国已有95%的副省级以上城市、76%的地级以上城市,总计约500多个城市提出或在建智慧城市。然而,受设计思路、融资投资、运营模式等多方因素影响,智慧城市建设成效并不尽如人意。

我国大多数地区仍处在“智慧城市1.0”建设阶段,模式多以垂直行业应用为主,围绕单一目标,主要由政府投资、运营,信息孤岛问题严重、财政压力巨大。

调研发现,单模块、封闭式的“智慧城市1.0”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发展要求,以“需求导向、目标驱动、数据融合、信息共享、业务协同”为特征的“智慧城市2.0”成为未来发展方向。

“智慧城市2.0”模式将智慧城市建设方案从单个行业应用上升到城市的整体产业规划,以技术手段解决数据的整合、共享、开放,集新技术架构、新商业模式、新运营模式为一体,能够有效解决“智慧城市1.0”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具有以下特点:一是脱离“纯技术流”式规划和“交钥匙”标准,由政府主导顶层设计,统筹城市数据资源,有效解决信息孤岛问题。IT厂商则提供技术和咨询服务,实现专业人做专业事。

二是以PPP等模式解决建设资金来源单一、政府财政压力大等问题,稳固建设基石。

三是接地气,惠民生。将民生需求作为各类应用导向,充分结合地方特色建设智慧城市,避免“千城一面”。

南通四大创新打造“智慧城市2.0”样本

南通是全国唯一获得“中欧绿色智慧城市”、“国家智慧城市”两个国家级试点的地级市。近年来,南通市依托基础优势,通过理念、体制、技术、应用四大创新,突出“基础设施、智慧产业、民生应用”三大向导,构建经济、人文、治理、交通、环保、生活六大智慧板块,形成了开放共享、全民参与的智慧城市框架体系,成效显著,打造出“智慧城市2.0”建设的南通样本。

“三位一体”保障体系明确责任目标,智慧理念持续创新

南通市副市长黄爱军认为,无论是“智慧城市1.0”还是“智慧城市2.0”时代,地方智慧城市规划和建设的根本是要明确“为谁做”、“做什么”、“怎么做”三大核心问题。

在规划建设初期,南通市积极借助各方力量,先后聘请大唐电信、法国凯捷公司等国内外知名咨询公司,围绕三大核心问题,最终形成“市民、企业、政府三大服务对象,智慧经济、智慧人文、智慧治理、智慧交通、智慧环保、智慧生活六大板块,服务、管理、设施、举措四大维度,信息安全、运营保障两大体系”的智慧城市整体规划设计框架。

在组织协调方面,成立“智慧城市建设领导小组”,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南通市各委办局、政府相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统筹规划、高位协调、强势推进智慧南通建设。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经信委,负责南通智慧城市试点工作的落实,构建智慧城市项目建设跟踪服务机制,完善智慧城市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分工协作制度、信息报送制度以及月度督查制度,实现流程化控制、高效化运作。

在机制创新方面,市政府全资设立南通信息化建设发展有限公司(简称南通信发公司),作为南通市智慧城市建设的推进实体,具体负责市级层面智慧项目的建设运营。

在财务管理方面,建立公共财政对智慧城市建设重点工作任务的稳定投入机制,遵循严格的操作流程,确保建设资金保障迅速到位及合法合规使用。

“专业公司(南通信发公司)、协调机构(智慧城市领导小组)、投融资机制”构成了南通智慧城市建设的“三位一体”运营保障体系,为项目推进明确了责任目标和具体路径。

此外,考虑到智慧城市建设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建设各方都需要一个认识、接受、参与的过程。2014年,南通引入企业管理理念,提出培养政府管理部门的CIO(首席信息官)。每年由市经信委和市委组织部、智慧城市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组织,抽调智慧城市相关分管领导约50人进行统一培训,以提升其专业水平。同时,举行“两岸互联网经济暨智慧城市发展研讨会”、专家报告会等主题活动研讨具有南通特色的智慧城市发展路径。

“数据上云”破解“信息孤岛”,智慧技术高度集成

南通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已经基本建成以光纤传输网络为主、无线网络为辅,覆盖城乡的立体通信传输网络和宽带多媒体城域网。国际互联网专用通道也正式获得国家工信部批准建设。2015年,全市IP城域网出口带宽达2130G,城市百兆光网覆盖率达98%,增幅全省第一,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支撑作用日益显现。

然而,受观念和标准等制约,各行业、各部门间“信息孤岛”现象依然突出,以交通行业为例,南通交通局下辖公路局、道路运输、水路运输等多个二级业务单位,各单位都有独立的数据中心,长期以来信息不能共享、资源利用率低、维护成本居高不下。

受北京、深圳等地云计算项目启发,2012年起,南通市交通局探索运用云计算技术来整合系统内各机构的数据资源。在规划、立项及反复调研后,最终与浪潮集团合作建立云计算中心。

2015年4月,“南通交通云计算中心”正式建成并投入使用,成为江苏全省交通系统和南通市政府职能部门首个行业云计算中心。

南通市交通局信息中心主任周建飞介绍,建成后的“南通交通云计算中心”有效整合了在南通落地的交通行业部门数据(包括省派出机构、港口等),同时也成为全省交通行业数据备份中心(如省交通工程质量监督局等)。

2015年,出口带宽达到200G、可容纳25000台服务器的苏通云计算中心也正式投入运营,规模水平苏中领先。据测算,“数据入云”后,服务器的利用率提升了约60%。目前,搜狐网、土豆网以及华为等公司的数据库已经签约落户。

以模块化、自动化、绿色节能为目标,南通正积极规划建设云数据中心与同城容灾备份中心项目,建成全市各行政部门统一的计算、存储、数据库、中间件等软硬件资源池,实现资源最大化和最优化利用,满足智慧城市建设的实际需要。

为保障不同信息资源能够开放共享使用,南通还提出以“城市公共信息平台”为核心抓手,建立信息资源共享协同机制,让数据传输、运用、管理真正实现全面融合。

2015年7月,南通在省内率先出台《南通市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办法》,进一步完善信息资源的更新、交换、共享、开放管理机制,规范和促进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实现业务协同。

创新运营模式实现资本多元化,智慧产业高端发展

智慧城市建设的总投资都在几十亿到上百亿元,一些地方政府投入大但效果不显著,财政不堪重负。对此,南通以“引导投资、培育产业”为目标,探索采用服务外包、PPP(公私合作)等模式,鼓励企业投资建设智慧基础设施和智慧应用系统,形成“政府引导、市场主导、技术可行、公众认可”的运营模式。

南通组建了南通市信息化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以财政资金为杠杆,撬动社会力量广泛聚焦智慧城市建设,建立公共财政对智慧城市建设重点工作任务的稳定投入机制,设立智慧城市建设专项资金,专项用于智慧城市基础设施、综合平台、民生应用项目的建设和运营,并对列入支持的建设项目事前、事中、事后全程管理,进行绩效评价和总结,以评价结果作为安排今后年度专项资金预算的重要依据。

2015年4月,《南通市2015年智慧城市建设计划》明确了依托南通信发公司建立“政府引导、社会投入”的信息化投融资机制,按照政府投入20%,政企合作40%、企业独立投资40%的投资比例,引进社会资金参与智慧城市建设。

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南通坚持“以建设促进应用、以应用培育产业、以产业支撑建设”,创新市场化运作机制和智慧城市运营模式,积极与国内外知名ITICT企业寻求合作路径,推动实现智慧化应用和产业转型升级的联动发展。

截至目前,全市已落户智慧产业项目131个,盛德科技、泽阳智能等5家成长型企业,浪潮、中创、软通动力、SAP等7家大中型企业均已落户,淘金时代、广阔通信、指动信息、星无线、云端科技等一批本地互联网企业也迅速壮大,物联网和云计算产业链初步形成。

与此同时,南通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与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开展智慧城市建设的关键技术、应用系统研发。成立于2013年9月的南通产业技术研究院,重点发展智慧建筑、智能装备、互联网等产业,已经成为南通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科技保障”之一。

“目前,研究院已经设立智慧建筑产业研究院、智能装备研究院等8家研究院所,拥有15个创新团队和200项知识产权,”南通产业技术研究院总经理沈风雷说,“到2020年,研究院将成为长三角北翼科技创新中心,形成15家研究中心、20个研发平台、500家入驻企业、100个创新团队、1000项知识产权。”

“接地气”应用让生活更美好,智慧服务高效便民

“智慧应用普惠民生是智慧城市建设的最终目的,南通智慧产业的发展将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产业支撑。”南通市经信委党组成员、中小企业局副局长邱爱军说。

2015年,南通在智慧经济、智慧人文、智慧治理、智慧交通、智慧环保、智慧生活六大板块推进建设了25个应用项目,以民生应用力促信息化发展成果普惠民生,让公众切实感知到“智慧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在智慧交通领域,南通实施市域范围内的交通信息化资源整合,初步形成“一张图、一张网、一个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发展框架,开发出“出行管家、行业管家、安全管家”三款产品。

一张图:运用统一的GIS地图汇集交通资源信息,让服务对象和行业管理者在一张图上掌握交通运行情况。

一张网:建成交通专网,纵向连接省、市、县,横向连接市属各有关单位。

一个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成公共交通信息服务平台,集成系统内信息资源,并建立与苏通大桥、崇启大桥、南通机场、南通火车站等重要出入通道的信息对接,接入12000余路监控视频、7200余路车船GPS定位信息,每天数据流量达10T规模。

目前,“出行管家”、“行业管家”、“安全管家”系列产品初具雏形,其中,智慧交通手机应用“畅行南通”APP上线至今,下载点击量近400万次,活跃用户达15万,按照每人下载1次测算,已覆盖了南通一半的常住人口。

智慧教育也是南通智慧城市建设的主要发力领域之一。2012年,南通国有置业集团与北京派格传媒合资成立南通华莘智慧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打造智慧教育产业体系。2014年12月,“华莘智慧教育试验示范培训基地”一期阶段性成果——“南通智慧教育学科体验馆”建成面向公众开放。

“与传统教育相比,智慧教育下的智慧课堂更加强调情境化、趣味化、交互性、体验性和参与性,学生将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互动学习。”华莘智慧教育负责人孙健君介绍。南通智慧教育系统以内容为本,打造出涵盖中小学义务教育9个年级、12门学科、9522课时、25000个知识点的第一课堂多媒体智慧教学全科内容,以及75000个知识点、约4000小时的课外自主学习拓展内容。

目前,南通市已有120所中小学校建成数字化校园合格学校,50%的学校具备基本的网络、终端等数字化环境,8个县市区建成覆盖本地的教育城域网,并与市基础教育专网成功对接,资源区域共享工程全面展开。

此外,南通的卫生、社区、旅游等领域的智慧应用均在稳步推进。目前市区已有10家二级以上医院建立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搜集数据7000多万条;首个智慧社区—港闸区隆兴佳园社区“太阳花自助便民服务中心”从自助售药、智能体检、自助快递、自助缴费、亲情语聊等方面为居民提供快捷服务;“畅游南通”APP实现在线体验旅游场景,智能语音导览系统与景区免费WIFI让游客真正实现“无负担”自助旅行。

南通还在推行集医保、公用服务、银行金融等于一体的市民卡,该卡在全面加载医保等基础应用的基础上,逐步实现小额支付、水煤气通信缴费等功能,最终实现“一卡多用、多卡合一”。首批50万张已经印发,2016年底前预计完成200万,基本实现市区人口全覆盖。

凭借在智慧交通、卫生、教育等领域建设的突出成果,2015年11月,南通从众多参选城市中脱颖而出,与广东深圳、西班牙巴塞罗那、意大利米兰、摩纳哥公国四地一起,共同获得首届“中欧绿色和智慧城市先行奖”。

南通“智慧城市2.0”建设的启示

“智慧城市2.0”建设浪潮来临之际,江苏应以南通为样本,以点带面,在全省范围内统筹智慧城市建设,全面释放智慧城市综合效益,确保智慧城市建设的惠民、高效、可持续。

一是以整体性的解决方案统筹智慧城市建设各个环节。建议各地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前,加强与专业化机构的合作,规划设计整体性的解决方案,实现从顶层架构设计、数据共享与云计算平台,到咨询规划、运营服务等各个环节的统一建设、布局和维护,提高智慧城市的建设运营效率。

二是以南通云平台为样本,逐步建立开放式区域信息平台。智慧城市建设的关键是建立开放、包容的共享平台,促进不同部门、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作业。南通云计算中心为有效整合不同平台、系统的信息资源提供了典型样本。建议江苏在全省范围内推广南通云平台,并以此为基础酝酿布局若干典型的行业云计算中心;同时由省经信委牵头,研究制定全省智慧城市数据标准,逐步建立重要应用领域的信息共享机制及标准规范,并搭建跨部门的信息平台,以开放式服务平台实现数据共享。

三是以民生为导向,注重智慧城市建设的惠民性。“智慧城市2.0”时代越来越注重以民生为导向,江苏在推进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可参考南通在智慧交通、智慧教育等领域的发展经验,充分考虑各地的实际需求,发挥当地资源优势和个性特点,使智慧城市建设真正成为惠民工程。

四是探索智慧城市建设运营模式多元化。江苏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应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建设运营,形成政府、运营商、企业、研究机构协同推进的良性互动。积极探索采用服务外包、PPP(公私合作)等模式,鼓励企业投资建设智慧基础设施和智慧应用系统,形成“政府引导、市场主导、技术可行、公众认可”的智慧城市建设运营模式。

关键字:智慧服务软通

本文摘自:新华网

x 南通如何解码“智慧城市2.0”时代?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智慧城市产业动态 → 正文

南通如何解码“智慧城市2.0”时代?

责任编辑:editor005 作者:周国洪 陈希希 吴琼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6-04-08 13:36:33 本文摘自:新华网

当前,我国大多数地区仍处在“智慧城市1.0”建设阶段,模式多以垂直行业应用为主,信息孤岛问题严重、政府财政压力大。近年来,南通市通过理念、体制、技术、应用四大创新,突出“基础设施、智慧产业、民生应用”三大向导,构建经济、人文、治理、交通、环保、生活六大智慧板块,形成了开放共享、全民参与的智慧城市框架体系,打造出“智慧城市2.0”建设的南通样本,为江苏乃至全国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参考。

智慧城市建设迈入2.0时代

截至2015年9月,我国已有95%的副省级以上城市、76%的地级以上城市,总计约500多个城市提出或在建智慧城市。然而,受设计思路、融资投资、运营模式等多方因素影响,智慧城市建设成效并不尽如人意。

我国大多数地区仍处在“智慧城市1.0”建设阶段,模式多以垂直行业应用为主,围绕单一目标,主要由政府投资、运营,信息孤岛问题严重、财政压力巨大。

调研发现,单模块、封闭式的“智慧城市1.0”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发展要求,以“需求导向、目标驱动、数据融合、信息共享、业务协同”为特征的“智慧城市2.0”成为未来发展方向。

“智慧城市2.0”模式将智慧城市建设方案从单个行业应用上升到城市的整体产业规划,以技术手段解决数据的整合、共享、开放,集新技术架构、新商业模式、新运营模式为一体,能够有效解决“智慧城市1.0”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具有以下特点:一是脱离“纯技术流”式规划和“交钥匙”标准,由政府主导顶层设计,统筹城市数据资源,有效解决信息孤岛问题。IT厂商则提供技术和咨询服务,实现专业人做专业事。

二是以PPP等模式解决建设资金来源单一、政府财政压力大等问题,稳固建设基石。

三是接地气,惠民生。将民生需求作为各类应用导向,充分结合地方特色建设智慧城市,避免“千城一面”。

南通四大创新打造“智慧城市2.0”样本

南通是全国唯一获得“中欧绿色智慧城市”、“国家智慧城市”两个国家级试点的地级市。近年来,南通市依托基础优势,通过理念、体制、技术、应用四大创新,突出“基础设施、智慧产业、民生应用”三大向导,构建经济、人文、治理、交通、环保、生活六大智慧板块,形成了开放共享、全民参与的智慧城市框架体系,成效显著,打造出“智慧城市2.0”建设的南通样本。

“三位一体”保障体系明确责任目标,智慧理念持续创新

南通市副市长黄爱军认为,无论是“智慧城市1.0”还是“智慧城市2.0”时代,地方智慧城市规划和建设的根本是要明确“为谁做”、“做什么”、“怎么做”三大核心问题。

在规划建设初期,南通市积极借助各方力量,先后聘请大唐电信、法国凯捷公司等国内外知名咨询公司,围绕三大核心问题,最终形成“市民、企业、政府三大服务对象,智慧经济、智慧人文、智慧治理、智慧交通、智慧环保、智慧生活六大板块,服务、管理、设施、举措四大维度,信息安全、运营保障两大体系”的智慧城市整体规划设计框架。

在组织协调方面,成立“智慧城市建设领导小组”,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南通市各委办局、政府相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统筹规划、高位协调、强势推进智慧南通建设。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经信委,负责南通智慧城市试点工作的落实,构建智慧城市项目建设跟踪服务机制,完善智慧城市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分工协作制度、信息报送制度以及月度督查制度,实现流程化控制、高效化运作。

在机制创新方面,市政府全资设立南通信息化建设发展有限公司(简称南通信发公司),作为南通市智慧城市建设的推进实体,具体负责市级层面智慧项目的建设运营。

在财务管理方面,建立公共财政对智慧城市建设重点工作任务的稳定投入机制,遵循严格的操作流程,确保建设资金保障迅速到位及合法合规使用。

“专业公司(南通信发公司)、协调机构(智慧城市领导小组)、投融资机制”构成了南通智慧城市建设的“三位一体”运营保障体系,为项目推进明确了责任目标和具体路径。

此外,考虑到智慧城市建设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建设各方都需要一个认识、接受、参与的过程。2014年,南通引入企业管理理念,提出培养政府管理部门的CIO(首席信息官)。每年由市经信委和市委组织部、智慧城市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组织,抽调智慧城市相关分管领导约50人进行统一培训,以提升其专业水平。同时,举行“两岸互联网经济暨智慧城市发展研讨会”、专家报告会等主题活动研讨具有南通特色的智慧城市发展路径。

“数据上云”破解“信息孤岛”,智慧技术高度集成

南通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已经基本建成以光纤传输网络为主、无线网络为辅,覆盖城乡的立体通信传输网络和宽带多媒体城域网。国际互联网专用通道也正式获得国家工信部批准建设。2015年,全市IP城域网出口带宽达2130G,城市百兆光网覆盖率达98%,增幅全省第一,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支撑作用日益显现。

然而,受观念和标准等制约,各行业、各部门间“信息孤岛”现象依然突出,以交通行业为例,南通交通局下辖公路局、道路运输、水路运输等多个二级业务单位,各单位都有独立的数据中心,长期以来信息不能共享、资源利用率低、维护成本居高不下。

受北京、深圳等地云计算项目启发,2012年起,南通市交通局探索运用云计算技术来整合系统内各机构的数据资源。在规划、立项及反复调研后,最终与浪潮集团合作建立云计算中心。

2015年4月,“南通交通云计算中心”正式建成并投入使用,成为江苏全省交通系统和南通市政府职能部门首个行业云计算中心。

南通市交通局信息中心主任周建飞介绍,建成后的“南通交通云计算中心”有效整合了在南通落地的交通行业部门数据(包括省派出机构、港口等),同时也成为全省交通行业数据备份中心(如省交通工程质量监督局等)。

2015年,出口带宽达到200G、可容纳25000台服务器的苏通云计算中心也正式投入运营,规模水平苏中领先。据测算,“数据入云”后,服务器的利用率提升了约60%。目前,搜狐网、土豆网以及华为等公司的数据库已经签约落户。

以模块化、自动化、绿色节能为目标,南通正积极规划建设云数据中心与同城容灾备份中心项目,建成全市各行政部门统一的计算、存储、数据库、中间件等软硬件资源池,实现资源最大化和最优化利用,满足智慧城市建设的实际需要。

为保障不同信息资源能够开放共享使用,南通还提出以“城市公共信息平台”为核心抓手,建立信息资源共享协同机制,让数据传输、运用、管理真正实现全面融合。

2015年7月,南通在省内率先出台《南通市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办法》,进一步完善信息资源的更新、交换、共享、开放管理机制,规范和促进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实现业务协同。

创新运营模式实现资本多元化,智慧产业高端发展

智慧城市建设的总投资都在几十亿到上百亿元,一些地方政府投入大但效果不显著,财政不堪重负。对此,南通以“引导投资、培育产业”为目标,探索采用服务外包、PPP(公私合作)等模式,鼓励企业投资建设智慧基础设施和智慧应用系统,形成“政府引导、市场主导、技术可行、公众认可”的运营模式。

南通组建了南通市信息化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以财政资金为杠杆,撬动社会力量广泛聚焦智慧城市建设,建立公共财政对智慧城市建设重点工作任务的稳定投入机制,设立智慧城市建设专项资金,专项用于智慧城市基础设施、综合平台、民生应用项目的建设和运营,并对列入支持的建设项目事前、事中、事后全程管理,进行绩效评价和总结,以评价结果作为安排今后年度专项资金预算的重要依据。

2015年4月,《南通市2015年智慧城市建设计划》明确了依托南通信发公司建立“政府引导、社会投入”的信息化投融资机制,按照政府投入20%,政企合作40%、企业独立投资40%的投资比例,引进社会资金参与智慧城市建设。

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南通坚持“以建设促进应用、以应用培育产业、以产业支撑建设”,创新市场化运作机制和智慧城市运营模式,积极与国内外知名ITICT企业寻求合作路径,推动实现智慧化应用和产业转型升级的联动发展。

截至目前,全市已落户智慧产业项目131个,盛德科技、泽阳智能等5家成长型企业,浪潮、中创、软通动力、SAP等7家大中型企业均已落户,淘金时代、广阔通信、指动信息、星无线、云端科技等一批本地互联网企业也迅速壮大,物联网和云计算产业链初步形成。

与此同时,南通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与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开展智慧城市建设的关键技术、应用系统研发。成立于2013年9月的南通产业技术研究院,重点发展智慧建筑、智能装备、互联网等产业,已经成为南通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科技保障”之一。

“目前,研究院已经设立智慧建筑产业研究院、智能装备研究院等8家研究院所,拥有15个创新团队和200项知识产权,”南通产业技术研究院总经理沈风雷说,“到2020年,研究院将成为长三角北翼科技创新中心,形成15家研究中心、20个研发平台、500家入驻企业、100个创新团队、1000项知识产权。”

“接地气”应用让生活更美好,智慧服务高效便民

“智慧应用普惠民生是智慧城市建设的最终目的,南通智慧产业的发展将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产业支撑。”南通市经信委党组成员、中小企业局副局长邱爱军说。

2015年,南通在智慧经济、智慧人文、智慧治理、智慧交通、智慧环保、智慧生活六大板块推进建设了25个应用项目,以民生应用力促信息化发展成果普惠民生,让公众切实感知到“智慧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在智慧交通领域,南通实施市域范围内的交通信息化资源整合,初步形成“一张图、一张网、一个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发展框架,开发出“出行管家、行业管家、安全管家”三款产品。

一张图:运用统一的GIS地图汇集交通资源信息,让服务对象和行业管理者在一张图上掌握交通运行情况。

一张网:建成交通专网,纵向连接省、市、县,横向连接市属各有关单位。

一个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成公共交通信息服务平台,集成系统内信息资源,并建立与苏通大桥、崇启大桥、南通机场、南通火车站等重要出入通道的信息对接,接入12000余路监控视频、7200余路车船GPS定位信息,每天数据流量达10T规模。

目前,“出行管家”、“行业管家”、“安全管家”系列产品初具雏形,其中,智慧交通手机应用“畅行南通”APP上线至今,下载点击量近400万次,活跃用户达15万,按照每人下载1次测算,已覆盖了南通一半的常住人口。

智慧教育也是南通智慧城市建设的主要发力领域之一。2012年,南通国有置业集团与北京派格传媒合资成立南通华莘智慧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打造智慧教育产业体系。2014年12月,“华莘智慧教育试验示范培训基地”一期阶段性成果——“南通智慧教育学科体验馆”建成面向公众开放。

“与传统教育相比,智慧教育下的智慧课堂更加强调情境化、趣味化、交互性、体验性和参与性,学生将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互动学习。”华莘智慧教育负责人孙健君介绍。南通智慧教育系统以内容为本,打造出涵盖中小学义务教育9个年级、12门学科、9522课时、25000个知识点的第一课堂多媒体智慧教学全科内容,以及75000个知识点、约4000小时的课外自主学习拓展内容。

目前,南通市已有120所中小学校建成数字化校园合格学校,50%的学校具备基本的网络、终端等数字化环境,8个县市区建成覆盖本地的教育城域网,并与市基础教育专网成功对接,资源区域共享工程全面展开。

此外,南通的卫生、社区、旅游等领域的智慧应用均在稳步推进。目前市区已有10家二级以上医院建立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搜集数据7000多万条;首个智慧社区—港闸区隆兴佳园社区“太阳花自助便民服务中心”从自助售药、智能体检、自助快递、自助缴费、亲情语聊等方面为居民提供快捷服务;“畅游南通”APP实现在线体验旅游场景,智能语音导览系统与景区免费WIFI让游客真正实现“无负担”自助旅行。

南通还在推行集医保、公用服务、银行金融等于一体的市民卡,该卡在全面加载医保等基础应用的基础上,逐步实现小额支付、水煤气通信缴费等功能,最终实现“一卡多用、多卡合一”。首批50万张已经印发,2016年底前预计完成200万,基本实现市区人口全覆盖。

凭借在智慧交通、卫生、教育等领域建设的突出成果,2015年11月,南通从众多参选城市中脱颖而出,与广东深圳、西班牙巴塞罗那、意大利米兰、摩纳哥公国四地一起,共同获得首届“中欧绿色和智慧城市先行奖”。

南通“智慧城市2.0”建设的启示

“智慧城市2.0”建设浪潮来临之际,江苏应以南通为样本,以点带面,在全省范围内统筹智慧城市建设,全面释放智慧城市综合效益,确保智慧城市建设的惠民、高效、可持续。

一是以整体性的解决方案统筹智慧城市建设各个环节。建议各地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前,加强与专业化机构的合作,规划设计整体性的解决方案,实现从顶层架构设计、数据共享与云计算平台,到咨询规划、运营服务等各个环节的统一建设、布局和维护,提高智慧城市的建设运营效率。

二是以南通云平台为样本,逐步建立开放式区域信息平台。智慧城市建设的关键是建立开放、包容的共享平台,促进不同部门、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作业。南通云计算中心为有效整合不同平台、系统的信息资源提供了典型样本。建议江苏在全省范围内推广南通云平台,并以此为基础酝酿布局若干典型的行业云计算中心;同时由省经信委牵头,研究制定全省智慧城市数据标准,逐步建立重要应用领域的信息共享机制及标准规范,并搭建跨部门的信息平台,以开放式服务平台实现数据共享。

三是以民生为导向,注重智慧城市建设的惠民性。“智慧城市2.0”时代越来越注重以民生为导向,江苏在推进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可参考南通在智慧交通、智慧教育等领域的发展经验,充分考虑各地的实际需求,发挥当地资源优势和个性特点,使智慧城市建设真正成为惠民工程。

四是探索智慧城市建设运营模式多元化。江苏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应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建设运营,形成政府、运营商、企业、研究机构协同推进的良性互动。积极探索采用服务外包、PPP(公私合作)等模式,鼓励企业投资建设智慧基础设施和智慧应用系统,形成“政府引导、市场主导、技术可行、公众认可”的智慧城市建设运营模式。

关键字:智慧服务软通

本文摘自:新华网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