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智慧城市产业动态 → 正文

“大美湘潭”需要加快智慧城市建设

责任编辑:editor005 作者:席晓刚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6-12-09 13:56:45 本文摘自:湘潭在线

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建设“伟人故里、大美湘潭”的新目标,其中将打造“创新创业之都”作为“大美湘潭”重要内容。智慧城市恰恰是对创新的诠释。智慧城市是运用前沿科技信息化技术,对城市进行革命性的构建和重塑。

令人欣喜的是,新一届市委市政府对此蹄疾步稳,推出一系列前瞻务实的战略举措,特别是以前所未有的决心与气魄加快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并在顶层设计、战略规划和深度推进等方面做了许多富有成效的工作。智慧城市就要来了,身居城市之中的湘潭人准备好了吗?

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是基于现代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进入21世纪,以互联网为标志的科技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马云指出,现在处于以解放人的脑力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当前,从计算机到人工智能,从尖端武器到大众生活,从IT时代到DT时代,新技术正在加速、深度改变人们线下的生活。城市本身就是新技术的实验场、汇聚地,新科技对城市的改变可谓是快马加鞭、一骑绝尘。

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是形成城市核心优势的重要路径。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正与人们日常生活和经济生活深度融合,并发展成为现代化城市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在新一轮的城市竞争中,谁能抢占科技发展的新高地,谁就能赢得领先发展的新优势。特别是后发城市,要想跨越发展、脱颖而出,更需敏锐捕捉并广泛应用前沿科技信息技术,换道超车,异军突起。

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是增强社会治理能力的最佳选择。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实现社会治理体系和社会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以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为主要建设内容的智慧城市,其重要价值正是在于对人及人的社会活动实现泛在连接、敏锐感知。因为新技术的诞生与应用,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能够更加透明、更加精确、更加全面地感知人的存在。这为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了最大可能。

纵观国内外形势,智慧城市方兴未艾。虽然提法甚多,但真实全面落地的成功案例并不为多,基本上都在摸索实践当中。勿庸置疑的是,只要抓牢智慧城市建设,就能一马当先、快速崛起。如无锡的物联网、贵阳的大数据、银川的互联网+政务服务等,在较短时间内形成城市核心竞争力,成为城市闪亮的品牌。目前,在我省,虽然省委省政府早就提出打造数字湖南,但是如何建设智慧城市还是崭新课题。湘潭作为长株潭自主创新示范区主要城市,有区位优势,有优越条件,有建设基础,理应加快智慧城市建设。

一、以智慧城市为优先战略

政治上的坚定源于理论上的清醒。建设智慧城市是对互联网发展规律的准确把握,是推动城市跨越发展的顺势而为。湘潭具有体量不大、区域集中、城乡统筹程度较高等特点,适合建设智慧城市,与湘潭全域旅游的概念也是一脉相承、协调统一。如浙江乌镇成为世界互联网大会的永久举办地后,这个古老的小镇从此焕发出现代的光芒。如果全力推动湘潭建成智慧城市,有利于长株潭城市群的错位发展,有利于湘潭迅速后发赶超。

看准的事情就不容迟疑。我们应抓住这个历史机遇,时不我待地站到“互联网+”的这个风口,真正将智慧城市作为城市发展的基本战略优先推进,并以此作为长株潭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上下齐心,群策群力,统揽统筹,持续加力,毫不动摇地抓下去、建起来,让湘潭这个历史文化名城走向时代潮头。

二、以解放思想为根本动能

解放思想至关重要。智慧城市本身就是新事物、新概念,没有成功的经验可资借鉴,必须先行先试、探索实践。我们要在建设过程中,坚定敢为人先的决心、勇于担当的勇气、容错试错的雅量。当然,更多地需要全市上下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关键少数”带头树立互联网思想、大数据意识的新思维,始终坚持智慧城市战略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部过程的新理念,严格遵循统一开放、联动共享、协同融合等科学规律的新要求,引领和统一全市社会各界的思想认识,形成建设智慧城市的合力与共识。

三、以基础设施为基本建设

智慧城市的重要特征就是泛在连接、敏锐感知,对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尤为急迫,需要久久为功。当前,要利用湘潭作为地下管廊建设示范城市的契机,高标准建设地下管网,为信息化基础网络全面覆盖、消灭盲区创造条件,切实破解“最后一米”难题;要提速提质建设无线城市、下一代互联网技术试点城市,对新旧小区实行标准化新建改建,包括宽带、电视、WiFi、电力、铁塔等网络设施不设限融合建设;要对新建城区、道路、小区落实“三同步”原则,按照统一标准规范推进路网、互联网、物联网、视频网等基础设施的同步规划、建设与运维;要动员社会方方面面的力量,结合新楼市、新农村、新项目建设,将信息化基础设施不断拓展、全面夯实。

四、以园区聚合为支撑平台

智慧城市需要产业支撑,产业发展需要要素聚合。湘潭作为长株潭自主创新示范城市,紧邻湘江新区,交通发达,风景秀丽,房价低廉,具备产业梯度转移的优势条件。我们要抢抓国家重视支持智慧城市、大数据产业的政策先机,以发展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化产业作为主攻方向,优化产业功能布局,加大园区平台建设,预留招商引资空间,推动要素集中聚合,确保“十三五”规划期间形成支柱产业。要学习借鉴东莞松山湖经验,结合河西湘江风光带和全域旅游建设,在湘潭经开区九华港或昭山示范区仰天湖片区规划建设信息产业园区,积极吸引华为、阿里、腾讯、浪潮等信息产业龙头企业入园建设区域性中心,全面汇聚科技信息化企业,主动对接长沙、辐射全国,打造新型智慧城市。

五、以创新应用为引领标杆

智慧城市应坚持以人为本、普惠百姓,真正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我们要以创新应用为驱动,运用科技信息化成果,充分展示智慧城市魅力、发动广大群众参与、吸引企业力量集聚。当前,我们以政府部门为创新应用主体,大力加强科技信息化建设,强力整合共享政务信息资源,全力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推动智慧政务、智慧小区、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城管、智慧公共安全整合建设,让市民尽享智慧成果。要探索加快梦想小镇、科技小镇的建设,通过加大政策扶持、提供技术指导等措施,选择基础条件好的园区、城镇,如中部国际物流园、盘龙大观园片区等,导入智慧理念,对吉利、泰富、步步高等市内企业实施信息化改造,建设更有未来趋向、彰显科技时尚的示范园区或企业,积极推广创新应用,促进激发头羊效应。

六、以人才支撑为核心保障

人才是智慧城市的第一资源、第一动力。我们要尽快出台吸引延揽人才政策,不惜重金引进储备科技信息化专业人才,大力奖励来潭创业的科技信息化企业,采取灵活政策支持合办院士、博士后工作站,免费提供条件鼓励在潭大学生创业就业。要加大科技奖励和政策支持力度,加快大学城、智造谷建设,加强产学研有效对接,加力优化大学周边环境,充分盘活湘大、科大、工程学院等在潭高校以及科研机构和大型企业的人力资源,让人才优势充分彰显、科技成果充分涌现。要加速落实国家出台科技人才兼职政策,采用政府雇员形式高薪招聘高端科技信息化人才,选拔配备科技信息化人才担任政府部门总工程师,整合利用市内科技信息化人才,坚持运用需求导向、政策激励和市场引领,使“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湘潭蔚然成风。

(作者系湘潭市公安局党委委员、政治部主任)

关键字:智慧DT加快推进

本文摘自:湘潭在线

x “大美湘潭”需要加快智慧城市建设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智慧城市产业动态 → 正文

“大美湘潭”需要加快智慧城市建设

责任编辑:editor005 作者:席晓刚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6-12-09 13:56:45 本文摘自:湘潭在线

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建设“伟人故里、大美湘潭”的新目标,其中将打造“创新创业之都”作为“大美湘潭”重要内容。智慧城市恰恰是对创新的诠释。智慧城市是运用前沿科技信息化技术,对城市进行革命性的构建和重塑。

令人欣喜的是,新一届市委市政府对此蹄疾步稳,推出一系列前瞻务实的战略举措,特别是以前所未有的决心与气魄加快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并在顶层设计、战略规划和深度推进等方面做了许多富有成效的工作。智慧城市就要来了,身居城市之中的湘潭人准备好了吗?

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是基于现代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进入21世纪,以互联网为标志的科技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马云指出,现在处于以解放人的脑力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当前,从计算机到人工智能,从尖端武器到大众生活,从IT时代到DT时代,新技术正在加速、深度改变人们线下的生活。城市本身就是新技术的实验场、汇聚地,新科技对城市的改变可谓是快马加鞭、一骑绝尘。

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是形成城市核心优势的重要路径。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正与人们日常生活和经济生活深度融合,并发展成为现代化城市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在新一轮的城市竞争中,谁能抢占科技发展的新高地,谁就能赢得领先发展的新优势。特别是后发城市,要想跨越发展、脱颖而出,更需敏锐捕捉并广泛应用前沿科技信息技术,换道超车,异军突起。

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是增强社会治理能力的最佳选择。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实现社会治理体系和社会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以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为主要建设内容的智慧城市,其重要价值正是在于对人及人的社会活动实现泛在连接、敏锐感知。因为新技术的诞生与应用,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能够更加透明、更加精确、更加全面地感知人的存在。这为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了最大可能。

纵观国内外形势,智慧城市方兴未艾。虽然提法甚多,但真实全面落地的成功案例并不为多,基本上都在摸索实践当中。勿庸置疑的是,只要抓牢智慧城市建设,就能一马当先、快速崛起。如无锡的物联网、贵阳的大数据、银川的互联网+政务服务等,在较短时间内形成城市核心竞争力,成为城市闪亮的品牌。目前,在我省,虽然省委省政府早就提出打造数字湖南,但是如何建设智慧城市还是崭新课题。湘潭作为长株潭自主创新示范区主要城市,有区位优势,有优越条件,有建设基础,理应加快智慧城市建设。

一、以智慧城市为优先战略

政治上的坚定源于理论上的清醒。建设智慧城市是对互联网发展规律的准确把握,是推动城市跨越发展的顺势而为。湘潭具有体量不大、区域集中、城乡统筹程度较高等特点,适合建设智慧城市,与湘潭全域旅游的概念也是一脉相承、协调统一。如浙江乌镇成为世界互联网大会的永久举办地后,这个古老的小镇从此焕发出现代的光芒。如果全力推动湘潭建成智慧城市,有利于长株潭城市群的错位发展,有利于湘潭迅速后发赶超。

看准的事情就不容迟疑。我们应抓住这个历史机遇,时不我待地站到“互联网+”的这个风口,真正将智慧城市作为城市发展的基本战略优先推进,并以此作为长株潭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上下齐心,群策群力,统揽统筹,持续加力,毫不动摇地抓下去、建起来,让湘潭这个历史文化名城走向时代潮头。

二、以解放思想为根本动能

解放思想至关重要。智慧城市本身就是新事物、新概念,没有成功的经验可资借鉴,必须先行先试、探索实践。我们要在建设过程中,坚定敢为人先的决心、勇于担当的勇气、容错试错的雅量。当然,更多地需要全市上下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关键少数”带头树立互联网思想、大数据意识的新思维,始终坚持智慧城市战略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部过程的新理念,严格遵循统一开放、联动共享、协同融合等科学规律的新要求,引领和统一全市社会各界的思想认识,形成建设智慧城市的合力与共识。

三、以基础设施为基本建设

智慧城市的重要特征就是泛在连接、敏锐感知,对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尤为急迫,需要久久为功。当前,要利用湘潭作为地下管廊建设示范城市的契机,高标准建设地下管网,为信息化基础网络全面覆盖、消灭盲区创造条件,切实破解“最后一米”难题;要提速提质建设无线城市、下一代互联网技术试点城市,对新旧小区实行标准化新建改建,包括宽带、电视、WiFi、电力、铁塔等网络设施不设限融合建设;要对新建城区、道路、小区落实“三同步”原则,按照统一标准规范推进路网、互联网、物联网、视频网等基础设施的同步规划、建设与运维;要动员社会方方面面的力量,结合新楼市、新农村、新项目建设,将信息化基础设施不断拓展、全面夯实。

四、以园区聚合为支撑平台

智慧城市需要产业支撑,产业发展需要要素聚合。湘潭作为长株潭自主创新示范城市,紧邻湘江新区,交通发达,风景秀丽,房价低廉,具备产业梯度转移的优势条件。我们要抢抓国家重视支持智慧城市、大数据产业的政策先机,以发展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化产业作为主攻方向,优化产业功能布局,加大园区平台建设,预留招商引资空间,推动要素集中聚合,确保“十三五”规划期间形成支柱产业。要学习借鉴东莞松山湖经验,结合河西湘江风光带和全域旅游建设,在湘潭经开区九华港或昭山示范区仰天湖片区规划建设信息产业园区,积极吸引华为、阿里、腾讯、浪潮等信息产业龙头企业入园建设区域性中心,全面汇聚科技信息化企业,主动对接长沙、辐射全国,打造新型智慧城市。

五、以创新应用为引领标杆

智慧城市应坚持以人为本、普惠百姓,真正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我们要以创新应用为驱动,运用科技信息化成果,充分展示智慧城市魅力、发动广大群众参与、吸引企业力量集聚。当前,我们以政府部门为创新应用主体,大力加强科技信息化建设,强力整合共享政务信息资源,全力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推动智慧政务、智慧小区、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城管、智慧公共安全整合建设,让市民尽享智慧成果。要探索加快梦想小镇、科技小镇的建设,通过加大政策扶持、提供技术指导等措施,选择基础条件好的园区、城镇,如中部国际物流园、盘龙大观园片区等,导入智慧理念,对吉利、泰富、步步高等市内企业实施信息化改造,建设更有未来趋向、彰显科技时尚的示范园区或企业,积极推广创新应用,促进激发头羊效应。

六、以人才支撑为核心保障

人才是智慧城市的第一资源、第一动力。我们要尽快出台吸引延揽人才政策,不惜重金引进储备科技信息化专业人才,大力奖励来潭创业的科技信息化企业,采取灵活政策支持合办院士、博士后工作站,免费提供条件鼓励在潭大学生创业就业。要加大科技奖励和政策支持力度,加快大学城、智造谷建设,加强产学研有效对接,加力优化大学周边环境,充分盘活湘大、科大、工程学院等在潭高校以及科研机构和大型企业的人力资源,让人才优势充分彰显、科技成果充分涌现。要加速落实国家出台科技人才兼职政策,采用政府雇员形式高薪招聘高端科技信息化人才,选拔配备科技信息化人才担任政府部门总工程师,整合利用市内科技信息化人才,坚持运用需求导向、政策激励和市场引领,使“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湘潭蔚然成风。

(作者系湘潭市公安局党委委员、政治部主任)

关键字:智慧DT加快推进

本文摘自:湘潭在线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