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智慧城市产品技术 → 正文

智能防盗产品必须炼“内功”

责任编辑:editor006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5-08-17 16:38:52 本文摘自:慧聪国际

智能家居概念带火了各式各样的智能家居产品,其中家用防盗产品最受消费者欢迎。然而记者实际使用后发现,目前国内市场上销售的智能防盗产品存在诸多缺陷,主要原因是技术水平不高,容易被山寨或被破解,抗干扰能力差,生产企业亟待找到突破技术壁垒的方式,修炼好“内功”,以真正实现使用无障碍,安全有保障。

智能防盗产品需求旺盛

时有发生的入室抢窃、偷盗案件让人们十分关注家中门窗的安全问题。为了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一些业主为窗户安装了防盗网,加固了防盗门,然而这类传统防盗方式存在弊端,即发生火灾时不易逃生,于是很多人把目光投向了新技术的代表——智能防盗产品。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统计,全国共有超过4亿户家庭,其中城镇家庭的数量已达到2亿户。未来5年,预计至少有5%的家庭考虑在家中安装安防产品,平均每年将产生约20亿元的市场需求,这为高科技的智能防盗报警系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记者在淘宝网上输入“智能防盗器”关键词进行搜索,得到近万个产品结果,包括“智能报警器”“无线红外报警器”等,价格也从几十元到一两万元不等。记者在一家淘宝店铺中看到,一款名为“智能红外无线报警器”的产品售价为88元。产品说明显示,该报警器一旦检测到非法举动,就会发送无线信号,通知报警主机。报警主机接收到信号后会响起120分贝的报警声音,震慑盗贼,同一时间其还会向业主发出通知,从而起到防盗作用。据该淘宝店店主介绍,这款智能防盗产品的单月成交量近百件,非常受消费者喜爱。

然而据记者了解,消费者对于这类产品的实用性并不太看好。记者在一家论坛上看到一位曾经购买过类似产品的网友抱怨道:“我家之前安装过这样的报警系统,但只用了不到两个月就拆掉了,原因是太扰人。小猫小狗路过时它会报警,老婆到阳台晒衣服收衣服它也会报警,真让人受不了。”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这类产品其实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智能防盗产品,只能算是半智能或伪智能产品,因为它并没有与移动互联网相结合,其实质仍属于传统防盗产品。

智能门磁融合移动互联网

近日,记者发现了一种名为“智能门磁”的产品,试用后发现,其融入了移动互联网概念,并拥有较好的灵敏度、远程监控能力。

记者看到,这款智能门磁产品包含一个主机和一个磁柱。其中主机是一个长10厘米、宽4厘米、厚0.5厘米的长方体。磁柱的长度和厚度与主机相仿,宽度约1厘米。使用时,业主须将两者分别粘贴在门和门框(窗子和窗框、抽屉和桌子)上,然后用手机扫描产品包装上的二维码,安装APP。安装成功后,业主首先用手机号在APP上注册登录,之后完成定位选项,如选择门、窗、抽屉等,之后保证家中WiFi网络连通正常,即可使用。当定位门窗每次开启和关闭时,该产品便会通过APP向业主手机发送提示信息,提示方式有电话提醒和通知提醒两种。其中,电话提醒是厂家通过以400开头的客服电话拨打用户手机号,对门窗的情况进行告知,每月限30次免费,业主不接听电话则不计次数;通知提醒是厂家通过APP向业主手机发送报警信息,内容涵盖定位门窗开启和关闭的具体时间。此外,业主也可以将APP设置为“白天”或“在家”两种免打扰模式,前者指每天的5时至23时,后者指手机距离门磁120米以内。

据了解,智能门磁产品采用低功耗WiFi技术实现远程报警和智能提醒,避免了用户因手机网络问题而不能及时收到预警信息的情况。

智能门磁仍存技术缺陷

不过,即便是像智能门磁这类真正融入了移动互联网的防盗产品,其技术含量也不是很高。有业内人士分析该产品后认为,它的技术非常简单,就是将门磁的两个部分固定在门窗上。当门窗关闭时,这两部分处于紧挨状态,相互间可以感应到磁性,由此获得“关闭”信息;当门窗开启时,这两部分处于分离状态,相互间无法感应到磁性,由此获得“开启”信息,此时产品内置的WiFi模块会向用户的APP发出信号,提示门窗被开启。

记者试用后发现了以下几点弊端:1.在未实时连接家中WiFi的情况下,智能门磁的感应灵敏度会受到影响;2.若定位门窗的开关速度很快,则智能门磁无法感应到新信息,不会发布报警提示;3.该产品过于依赖网络,若用户家中WiFi出现问题,则产品失效。对此,有网友建议厂家,推出可以内置SIM卡的产品,以便在没有WiFi信号时,设备也可以正常工作。

产品技术含量待提高

深圳市某安全技术公司的张经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防盗报警系统在技术上虽然经历了快速的发展过程,但其在国内还存在一些技术方面的难点,例如探测精度不够等。

据了解,防盗报警系统的探测精度主要取决于前端探测器,受探测技术限制,各种探测器都会有自己难以克服的缺陷。如被广泛使用的被动红外探测器,其原理是依据所有物体都会发出不同程度的红外线,探测器通过探测发射红外线物体的移动来工作;但当要探测的目标温度与环境温度非常接近或移动的物体穿有隔热服装时,被动红外探测器就基本处于失效状态,漏报的几率大增。还有一种单微波探测器,这种探测器的误报率很高,因为微波的穿透力很强,所以其十分容易受外界影响,例如设备安装地墙外移动的物体会对其探测结果造成影响。此外还有一种是主动红外探测器,其也可能受周边反射光的干扰,造成漏报。

由此可见,要想杜绝探测器漏报,就需要生产厂商进行科技攻关,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从而降低漏报率。

关键字:内功智能防盗防盗产品

本文摘自:慧聪国际

x 智能防盗产品必须炼“内功”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智慧城市产品技术 → 正文

智能防盗产品必须炼“内功”

责任编辑:editor006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5-08-17 16:38:52 本文摘自:慧聪国际

智能家居概念带火了各式各样的智能家居产品,其中家用防盗产品最受消费者欢迎。然而记者实际使用后发现,目前国内市场上销售的智能防盗产品存在诸多缺陷,主要原因是技术水平不高,容易被山寨或被破解,抗干扰能力差,生产企业亟待找到突破技术壁垒的方式,修炼好“内功”,以真正实现使用无障碍,安全有保障。

智能防盗产品需求旺盛

时有发生的入室抢窃、偷盗案件让人们十分关注家中门窗的安全问题。为了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一些业主为窗户安装了防盗网,加固了防盗门,然而这类传统防盗方式存在弊端,即发生火灾时不易逃生,于是很多人把目光投向了新技术的代表——智能防盗产品。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统计,全国共有超过4亿户家庭,其中城镇家庭的数量已达到2亿户。未来5年,预计至少有5%的家庭考虑在家中安装安防产品,平均每年将产生约20亿元的市场需求,这为高科技的智能防盗报警系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记者在淘宝网上输入“智能防盗器”关键词进行搜索,得到近万个产品结果,包括“智能报警器”“无线红外报警器”等,价格也从几十元到一两万元不等。记者在一家淘宝店铺中看到,一款名为“智能红外无线报警器”的产品售价为88元。产品说明显示,该报警器一旦检测到非法举动,就会发送无线信号,通知报警主机。报警主机接收到信号后会响起120分贝的报警声音,震慑盗贼,同一时间其还会向业主发出通知,从而起到防盗作用。据该淘宝店店主介绍,这款智能防盗产品的单月成交量近百件,非常受消费者喜爱。

然而据记者了解,消费者对于这类产品的实用性并不太看好。记者在一家论坛上看到一位曾经购买过类似产品的网友抱怨道:“我家之前安装过这样的报警系统,但只用了不到两个月就拆掉了,原因是太扰人。小猫小狗路过时它会报警,老婆到阳台晒衣服收衣服它也会报警,真让人受不了。”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这类产品其实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智能防盗产品,只能算是半智能或伪智能产品,因为它并没有与移动互联网相结合,其实质仍属于传统防盗产品。

智能门磁融合移动互联网

近日,记者发现了一种名为“智能门磁”的产品,试用后发现,其融入了移动互联网概念,并拥有较好的灵敏度、远程监控能力。

记者看到,这款智能门磁产品包含一个主机和一个磁柱。其中主机是一个长10厘米、宽4厘米、厚0.5厘米的长方体。磁柱的长度和厚度与主机相仿,宽度约1厘米。使用时,业主须将两者分别粘贴在门和门框(窗子和窗框、抽屉和桌子)上,然后用手机扫描产品包装上的二维码,安装APP。安装成功后,业主首先用手机号在APP上注册登录,之后完成定位选项,如选择门、窗、抽屉等,之后保证家中WiFi网络连通正常,即可使用。当定位门窗每次开启和关闭时,该产品便会通过APP向业主手机发送提示信息,提示方式有电话提醒和通知提醒两种。其中,电话提醒是厂家通过以400开头的客服电话拨打用户手机号,对门窗的情况进行告知,每月限30次免费,业主不接听电话则不计次数;通知提醒是厂家通过APP向业主手机发送报警信息,内容涵盖定位门窗开启和关闭的具体时间。此外,业主也可以将APP设置为“白天”或“在家”两种免打扰模式,前者指每天的5时至23时,后者指手机距离门磁120米以内。

据了解,智能门磁产品采用低功耗WiFi技术实现远程报警和智能提醒,避免了用户因手机网络问题而不能及时收到预警信息的情况。

智能门磁仍存技术缺陷

不过,即便是像智能门磁这类真正融入了移动互联网的防盗产品,其技术含量也不是很高。有业内人士分析该产品后认为,它的技术非常简单,就是将门磁的两个部分固定在门窗上。当门窗关闭时,这两部分处于紧挨状态,相互间可以感应到磁性,由此获得“关闭”信息;当门窗开启时,这两部分处于分离状态,相互间无法感应到磁性,由此获得“开启”信息,此时产品内置的WiFi模块会向用户的APP发出信号,提示门窗被开启。

记者试用后发现了以下几点弊端:1.在未实时连接家中WiFi的情况下,智能门磁的感应灵敏度会受到影响;2.若定位门窗的开关速度很快,则智能门磁无法感应到新信息,不会发布报警提示;3.该产品过于依赖网络,若用户家中WiFi出现问题,则产品失效。对此,有网友建议厂家,推出可以内置SIM卡的产品,以便在没有WiFi信号时,设备也可以正常工作。

产品技术含量待提高

深圳市某安全技术公司的张经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防盗报警系统在技术上虽然经历了快速的发展过程,但其在国内还存在一些技术方面的难点,例如探测精度不够等。

据了解,防盗报警系统的探测精度主要取决于前端探测器,受探测技术限制,各种探测器都会有自己难以克服的缺陷。如被广泛使用的被动红外探测器,其原理是依据所有物体都会发出不同程度的红外线,探测器通过探测发射红外线物体的移动来工作;但当要探测的目标温度与环境温度非常接近或移动的物体穿有隔热服装时,被动红外探测器就基本处于失效状态,漏报的几率大增。还有一种单微波探测器,这种探测器的误报率很高,因为微波的穿透力很强,所以其十分容易受外界影响,例如设备安装地墙外移动的物体会对其探测结果造成影响。此外还有一种是主动红外探测器,其也可能受周边反射光的干扰,造成漏报。

由此可见,要想杜绝探测器漏报,就需要生产厂商进行科技攻关,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从而降低漏报率。

关键字:内功智能防盗防盗产品

本文摘自:慧聪国际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