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智慧城市产品技术 → 正文

模拟视频监控远距离传输是挑战亦是机会

责任编辑:Zane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2-01-13 10:48:41 本文摘自:安防知识网

高清普及、科技发展模拟高清应运而生

早期的视频监控系统都是模拟信号、同轴电缆以及模拟的摄像机,模拟摄像机最高的解析度也就是540TVL,在日常监控应用中往往用于分辨人物体貌及行为特征,与当时人们对于监控系统的效用和期望相符合。但这种“看得见、看不清”的状态在这个行业并未持续很久,随着高清概念的不断普及和CCD工艺的不断成熟和进步,高解析度模拟摄像机应运而生。

相对以前的420TVL~540TVL模拟摄像机,高解析度模拟摄像机分辨力上提升了很大一个档次。以前不能分辨的细节几乎都可分辨,对于实时预览或者事后检索取证而言,更加提高了安防监控系统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基于高解析度模拟摄像机高分辨力的特点,在银行、道路交通以及对图像清晰度有较高要求的场所都有很多应用。这些场所不仅仅要看清场景中的轮廓和特征,还要分辨出人脸和某些细节特征,或者车牌号码。高解析度模拟摄像机不仅能够满足这些分辨细节特征的要求,并且可以让那些既成的模拟线缆以及相应设备不至于废弃,避免了资源的浪费。

相对于网络高清摄像机而言,高解析度模拟摄像机有着较低的价格,因此在一些具有高清要求而且预算又不高的场合,高解析度的模拟摄像机也得到广泛的应用。

技术限制,远距离传输受限

当然,高清的视频监控系统不是单纯凭借着高清的摄像机而存在的。除了高清的摄像机,高清的视频监控系统还需要有与之相匹配的支持高清的传输线缆、后端编解码设备以及存储设备。目前的编码以及存储设备多是支持4CIF(704×576)分辨率,相对应的水平解析度也是在540TVL左右,而当前的高解析度模拟摄像机的分辨力一般在600TVL以上,虽然行业中有一些支持WD1的硬盘录像机发布,但是WD1的硬盘录像机的应用还不是很广泛。并且由于同轴线缆的属性只适合于短距离的传输,因此高解析度的模拟摄像机,远距离的传输显示依然还是受到局限。

高解析度模拟摄像机作为高清摄像机的一员,具有更加清晰细腻的画质,在视频画面中可分辨更多的细节和特征,已基本满足普通视频监控的需求。但远距离传输的局限依然存在,这对其而言,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机会

关键字:远距离传输高清

本文摘自:安防知识网

x 模拟视频监控远距离传输是挑战亦是机会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智慧城市产品技术 → 正文

模拟视频监控远距离传输是挑战亦是机会

责任编辑:Zane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2-01-13 10:48:41 本文摘自:安防知识网

高清普及、科技发展模拟高清应运而生

早期的视频监控系统都是模拟信号、同轴电缆以及模拟的摄像机,模拟摄像机最高的解析度也就是540TVL,在日常监控应用中往往用于分辨人物体貌及行为特征,与当时人们对于监控系统的效用和期望相符合。但这种“看得见、看不清”的状态在这个行业并未持续很久,随着高清概念的不断普及和CCD工艺的不断成熟和进步,高解析度模拟摄像机应运而生。

相对以前的420TVL~540TVL模拟摄像机,高解析度模拟摄像机分辨力上提升了很大一个档次。以前不能分辨的细节几乎都可分辨,对于实时预览或者事后检索取证而言,更加提高了安防监控系统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基于高解析度模拟摄像机高分辨力的特点,在银行、道路交通以及对图像清晰度有较高要求的场所都有很多应用。这些场所不仅仅要看清场景中的轮廓和特征,还要分辨出人脸和某些细节特征,或者车牌号码。高解析度模拟摄像机不仅能够满足这些分辨细节特征的要求,并且可以让那些既成的模拟线缆以及相应设备不至于废弃,避免了资源的浪费。

相对于网络高清摄像机而言,高解析度模拟摄像机有着较低的价格,因此在一些具有高清要求而且预算又不高的场合,高解析度的模拟摄像机也得到广泛的应用。

技术限制,远距离传输受限

当然,高清的视频监控系统不是单纯凭借着高清的摄像机而存在的。除了高清的摄像机,高清的视频监控系统还需要有与之相匹配的支持高清的传输线缆、后端编解码设备以及存储设备。目前的编码以及存储设备多是支持4CIF(704×576)分辨率,相对应的水平解析度也是在540TVL左右,而当前的高解析度模拟摄像机的分辨力一般在600TVL以上,虽然行业中有一些支持WD1的硬盘录像机发布,但是WD1的硬盘录像机的应用还不是很广泛。并且由于同轴线缆的属性只适合于短距离的传输,因此高解析度的模拟摄像机,远距离的传输显示依然还是受到局限。

高解析度模拟摄像机作为高清摄像机的一员,具有更加清晰细腻的画质,在视频画面中可分辨更多的细节和特征,已基本满足普通视频监控的需求。但远距离传输的局限依然存在,这对其而言,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机会

关键字:远距离传输高清

本文摘自:安防知识网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