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智慧城市垂直行业智慧教育 → 正文

张大良:过去未去、未来已来,全力办好高等工程教育!

责任编辑:zsheng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8-10-19 13:24:42 本文摘自:中国教育在线

2019年10月19日上午,“第三届中国高等工程教育峰会”在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2018·秋)(简称“高博会”)上,于成都隆重举办。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原司长张大良进行致辞。他提出,在新经济和人工智能迅猛发展的历史交汇点上,过去未去,未来已来。第三次工业革命浪潮带来的信息时代还未过去,正波澜壮阔、潮起潮落的第四次工业浪潮带来的智能时代已经到来。为此,中国要大力推进新工科建设,以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野、更准的定位,全力办好高等工程教育,培养大批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工科人才,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原司长 张大良

第一,要从更高的站位,把握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发展大势。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将教育的重要性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他强调指出,教育是振兴民族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在2016年底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不可忽视,我们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够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办好高校、办出世界一流大学,必须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并以此来带动高校其它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等教育的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等一系列根本性的问题,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

高等工程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深化工程教育改革,建设工程教育强国,对服务支撑我国经济转型升级,高科技企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都具有重大的力量。2016年6月,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体系实现了实现了国际实质等效,为工程教育改革提供了良好契机。当前,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和创新驱动发展,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国家重大战略实施,以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为代表的新经济蓬勃发展,对工程科技人才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迫切需要加快工程教育改革创新.面对高等教育改革的新形势、新要求、新任务,高等工程教育需要以更高的站位来把握工程教育改革发展,尤其是新工科建设的大势。着眼于国家重大战略,着眼于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全局,着眼于高校工科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新任务。逐渐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各环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新模式的方式融入课堂教学、融入实践教学和专业教育,努力培养大批具有为国效力、甘于奉献的家国情怀,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的科学探索精神,诚信守法的优秀工程人才。

第二,要以更宽的视野,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调整优化高校的区域布局、学科结构、专业设置,建立健全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积极投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注重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总书记提出的要求,就是我们办学和培养人才的努力方向。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程教育始终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取得了巨大成就,培养了数以千万计的工程科技人才,有力的支撑了国家工业体系的建设与发展,推动着我国成为世界制造大国,并且正在朝着世界制造强国方向迈进。

对于我国高等教育来讲,高等工程教育的地位作用举足轻重,无论是专业数量、在校生数量,还是学科覆盖面,都是在各个学科类别当中处于第一位的。2016年的统计数字表明,我国已经拥有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工程教育,工科本科在校生有538万名,毕业生有123万人,专业布点有17037个,工科在校生占到了高等教育在校生总数的三分之一。目前,我国已拥有4200多万人规模的工程科技人才队伍,这是开创未来最可宝贵的人才资源。

对于世界高等教育来讲,我国的工程教育也是举足轻重的。近年来,我国每年工科本科毕业生大约占到世界总数的三分之一以上,为世界高等教育贡献了一系列的工程教育改革发展的理论智慧和实践经验。当下,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动能转换、方式转变、结构调整的繁重任务,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模式的蓬勃崛起,教育部把握新形势、新要求,新工科建设应运而生。面向未来发展,从服务新经济、服务国家战略、服务新产业需求的高度,形成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2.0升级版,对世界高等人才教育作出了新的理论和实践贡献。

2017年2月开始推进的新工科建设,教育部在北京召开新工科研究与实践专家组成立暨第一次工作会议上审议通过的《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指南》,形成了新工科建设三部曲的第三步曲“北京指南”,奏响了中国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的主旋律,开拓了工程教育改革的新路径。在部属院校、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理工科专业类教育指导委员会以及相关行业协会、学会质优推荐的基础上,通过专家评议,认定了612个项目作为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许多高校已经成为,并开始进行了新工科建设的多样化探索。中国正在努力形成领跑全球工程教育的中国模式、中国经验,助力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全面提升工程科技人才培养质量,以更强的服务能力支撑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第三,要以更准的定位,推进新工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成都是高等教育的腹地,今年6月21日,教育部召开了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教育部长陈宝生做了《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本科教育》主题报告,吹响了振兴本科教育的号角。陈宝生部长说,高校大计,本科为本,本科不牢,地动山摇。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根本职能,本科教育是大学的根和本。在高等教育中,本科教育是具有战略地位的教育,是纲举目张的教育。本科阶段的工程教育是本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我国本科专业布局当中,工科大类专业占到了三分之一,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以本为本,为工科类本科专业改革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以本为本教育理念,要求我们围绕工程教育改革的新结构、新模式、新质量、新体系,来不断的改进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的机制、模式和方式方法,持续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水平和质量。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国际通行的质量教育保障制度,是我们实现工程教育国际互认和工程师资格国际互认的重要基础。2016年我国成为华盛顿协议第18个成员。截至2017年底,教育部高等教学评估中心和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总共认证了全国198所高校的846个工程专业。通过专业认证振兴专业质量,进入全球工程教育的第一方阵。

下一步,高等工程教育要贯彻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三大理念,以专业认证作为抓手,主动对标华盛顿协议和中国工程教育认证标准要求,及时修订培养体系、重组课程体系、深化课堂改革,健全实践教学制度、明晰教师责任、健全评价机制,完善条件保障、加强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持续提升工程教育质量和水平。

关键字:教育未来

本文摘自:中国教育在线

x 张大良:过去未去、未来已来,全力办好高等工程教育!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智慧城市垂直行业智慧教育 → 正文

张大良:过去未去、未来已来,全力办好高等工程教育!

责任编辑:zsheng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8-10-19 13:24:42 本文摘自:中国教育在线

2019年10月19日上午,“第三届中国高等工程教育峰会”在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2018·秋)(简称“高博会”)上,于成都隆重举办。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原司长张大良进行致辞。他提出,在新经济和人工智能迅猛发展的历史交汇点上,过去未去,未来已来。第三次工业革命浪潮带来的信息时代还未过去,正波澜壮阔、潮起潮落的第四次工业浪潮带来的智能时代已经到来。为此,中国要大力推进新工科建设,以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野、更准的定位,全力办好高等工程教育,培养大批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工科人才,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原司长 张大良

第一,要从更高的站位,把握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发展大势。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将教育的重要性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他强调指出,教育是振兴民族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在2016年底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不可忽视,我们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够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办好高校、办出世界一流大学,必须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并以此来带动高校其它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等教育的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等一系列根本性的问题,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

高等工程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深化工程教育改革,建设工程教育强国,对服务支撑我国经济转型升级,高科技企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都具有重大的力量。2016年6月,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体系实现了实现了国际实质等效,为工程教育改革提供了良好契机。当前,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和创新驱动发展,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国家重大战略实施,以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为代表的新经济蓬勃发展,对工程科技人才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迫切需要加快工程教育改革创新.面对高等教育改革的新形势、新要求、新任务,高等工程教育需要以更高的站位来把握工程教育改革发展,尤其是新工科建设的大势。着眼于国家重大战略,着眼于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全局,着眼于高校工科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新任务。逐渐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各环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新模式的方式融入课堂教学、融入实践教学和专业教育,努力培养大批具有为国效力、甘于奉献的家国情怀,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的科学探索精神,诚信守法的优秀工程人才。

第二,要以更宽的视野,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调整优化高校的区域布局、学科结构、专业设置,建立健全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积极投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注重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总书记提出的要求,就是我们办学和培养人才的努力方向。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程教育始终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取得了巨大成就,培养了数以千万计的工程科技人才,有力的支撑了国家工业体系的建设与发展,推动着我国成为世界制造大国,并且正在朝着世界制造强国方向迈进。

对于我国高等教育来讲,高等工程教育的地位作用举足轻重,无论是专业数量、在校生数量,还是学科覆盖面,都是在各个学科类别当中处于第一位的。2016年的统计数字表明,我国已经拥有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工程教育,工科本科在校生有538万名,毕业生有123万人,专业布点有17037个,工科在校生占到了高等教育在校生总数的三分之一。目前,我国已拥有4200多万人规模的工程科技人才队伍,这是开创未来最可宝贵的人才资源。

对于世界高等教育来讲,我国的工程教育也是举足轻重的。近年来,我国每年工科本科毕业生大约占到世界总数的三分之一以上,为世界高等教育贡献了一系列的工程教育改革发展的理论智慧和实践经验。当下,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动能转换、方式转变、结构调整的繁重任务,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模式的蓬勃崛起,教育部把握新形势、新要求,新工科建设应运而生。面向未来发展,从服务新经济、服务国家战略、服务新产业需求的高度,形成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2.0升级版,对世界高等人才教育作出了新的理论和实践贡献。

2017年2月开始推进的新工科建设,教育部在北京召开新工科研究与实践专家组成立暨第一次工作会议上审议通过的《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指南》,形成了新工科建设三部曲的第三步曲“北京指南”,奏响了中国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的主旋律,开拓了工程教育改革的新路径。在部属院校、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理工科专业类教育指导委员会以及相关行业协会、学会质优推荐的基础上,通过专家评议,认定了612个项目作为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许多高校已经成为,并开始进行了新工科建设的多样化探索。中国正在努力形成领跑全球工程教育的中国模式、中国经验,助力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全面提升工程科技人才培养质量,以更强的服务能力支撑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第三,要以更准的定位,推进新工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成都是高等教育的腹地,今年6月21日,教育部召开了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教育部长陈宝生做了《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本科教育》主题报告,吹响了振兴本科教育的号角。陈宝生部长说,高校大计,本科为本,本科不牢,地动山摇。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根本职能,本科教育是大学的根和本。在高等教育中,本科教育是具有战略地位的教育,是纲举目张的教育。本科阶段的工程教育是本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我国本科专业布局当中,工科大类专业占到了三分之一,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以本为本,为工科类本科专业改革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以本为本教育理念,要求我们围绕工程教育改革的新结构、新模式、新质量、新体系,来不断的改进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的机制、模式和方式方法,持续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水平和质量。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国际通行的质量教育保障制度,是我们实现工程教育国际互认和工程师资格国际互认的重要基础。2016年我国成为华盛顿协议第18个成员。截至2017年底,教育部高等教学评估中心和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总共认证了全国198所高校的846个工程专业。通过专业认证振兴专业质量,进入全球工程教育的第一方阵。

下一步,高等工程教育要贯彻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三大理念,以专业认证作为抓手,主动对标华盛顿协议和中国工程教育认证标准要求,及时修订培养体系、重组课程体系、深化课堂改革,健全实践教学制度、明晰教师责任、健全评价机制,完善条件保障、加强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持续提升工程教育质量和水平。

关键字:教育未来

本文摘自:中国教育在线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