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智慧城市垂直行业智慧交通 → 正文

智慧交通让智慧旅游更方便

责任编辑:editor014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4-11-10 20:35:33 本文摘自:大连日报

大连的智慧城市发展已经进入了“提速时代”,未来的发展需要“决策智库”不断发挥作用。今年,我市的政协委员们围绕智慧城市建设特别是智慧交通、智慧旅游等方面,提出了大量有高度、有深度的意见建议。市公安局、市经信委、市旅游局在办理答复过程中,也推动了相关领域问题的谋划解决。

使公众普遍享受到更好的交通服务 在城市智慧化总体规划的统领下,近年来,随着城市道路交通基本建设和交通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完善,交通运输的指挥、调度和管理水平也不断提高,然而,推进“城市智慧化”已经提速,但智慧交通系统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还没有形成有效的交通运输物联网络、覆盖广泛的信息系统、全面的交通数据、较高水平的智能系统。

2016年主城区实现交通诱导全覆盖 市政协委员张建民建议:大连市城区道路复杂、路面普遍偏窄、市区有效停车位少,直接影响市民的出行和道路的畅通,也影响城市的有效管理和环境美化,车辆能在较短时间内发现并找到停车位,对于智慧交通的建设具有现实意义。为此,应结合道路指示、停车诱导、车辆行走路线优化和车辆识别等物联和信息化技术,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区域,开展停车诱导和优化系统试点应用。

市经信委答复:我市智能交通诱导系统建设共分三期工程分层次建设。一期工程于2012年初正式启动建设,主要着眼于交通诱导系统物理架构和对内系统的搭建,在城市主干路网节点前建设了30块路边led交通诱导显示屏。二期工程目前正在建设中,将新增分布式车流量信息采集终端100处,路边led交通诱导显示屏29处。三期工程是在一期、二期基础上,补充主干路信息采集点和诱导信息屏的建设,重点强化了公众交通服务功能,通过建立公众交通服务信息平台,完善数据搭接技术和网络安全技术,实现系统集成功能以及数据共享功能。可以通过手机客户端、互联网网页、微博、微信等方式,及时发布交通气象、路况、道路施工、交通管制、出行提示、停车场等交通诱导服务信息,帮助驾驶人员了解前方路段及其周边支路的道路通行状况,使驾驶人员可以根据提示信息避开拥堵路段,这样既可为驾驶人员节省了时间,也可使城市主干路网交通流均匀分布,避免极端拥堵。

计划到2016年,我市基于物联网技术的交通路网信息采集覆盖100%的市区道路,实现交通诱导系统主城区100%覆盖,延伸空港业务的智能终端设备(城市值机终端)在全市公共场所部署200台;完成交通信息综合服务系统建设,实现市内主要公交线路相关信息推送服务。到2020年,交通诱导系统覆盖主城区和先导区,公交电子站牌覆盖全市60%以上的公交线路,基于移动智能终端的交通信息主动服务广泛应用,公众普遍享受到便捷的交通出行信息服务。

今年,我市还将完成“大连市出租汽车服务管理信息系统”试点城市项目,对市内9000辆出租车实现智能调度和应急指挥;完成沙河口区交通诱导、停车诱导试点建设,完成2路、16路、908路、909路、brt五条线路的电子站牌安装。

我市今年将建指路体系 东北路是进出大连市区的重要道路,其与黄河路交叉路口有五个方向的车道,这样一个复杂的路口只有一个监控摄像头,没有一个违章拍照设备,由于指示牌不够明晰,经常造成车辆走错路线的情况。 市政协委员王征建议:安装更清晰的指示牌,各个方向都安装上拍照设备,起到警示、违章取证的作用;最好同时安装倒计时指示,可以让司机提前做好准备,绿灯时快速通过。

市公安局答复:我市今年将研究建立指路体系,加大指路标志的建设力度,在重要路口及道路复杂区域增加指路标志。进一步完善城区指路标志,逐步建成连续、清晰、易懂的指路系统。在单行路或禁左路口提前设置绕行路线指示标志,方便驾驶员选择合适路线。同时采用高等级反光膜、加大牌面面积等措施,提高交通标志的辨识性,方便百姓出行。

陆海空“三大中心”联网让旅游更便利 我市是全国最佳旅游城市之一,未来的游客将摆脱传统旅行社的格式化服务,通过在线服务、网络预订等方式设计并实施一次次智慧之旅。我市现有各级各类旅游咨询中心80余个,但这些都是民间资本投入,很难保证公益性。而在上海、杭州、成都等主要旅游城市,公共财政投资建设的旅游咨询中心已经成为旅游信息服务的主体。 加快建设智慧旅游服务系统市政协委员关淑娟建议:建立和完善以旅游资讯网站为中心的智慧旅游服务系统,包括旅游电子政务监管体系、旅游咨询体系、旅游电子商务体系、旅游诚信评价体系,构建电子化的旅游公共服务平台。

市旅游局答复:依托大连国际航空港、海港(大连港客运码头、大连湾滚装码头、旅顺新港)、陆港(哈大高铁南关岭火车站、青泥洼桥火车站、沈海高速公路后盐出口),设置旅游咨询服务接待中心(集散中心)总站,主要提供旅游交通、旅游集散(汽车租赁)、旅游咨询、意外救援、游客维权、旅游中介等综合服务功能。整合“三大中心”资源,实现“三大中心”联网。在2015年前建立健全集住宿、咨询、集散和调度功能为一体、建筑风格统一的大连市旅游咨询服务接待信息支持系统。

将建四处旅游咨询服务中心 市政协委员关晓奕建议:后盐高速公路出入口,存在很多野向导,节假日期间还有“导游”。这些导游抬高票价,有的还因不熟悉路况,常将车带入歧途,严重损害了城市形象。建议公安和交警部门加强对该地段的管理,坚决取缔野向导、野导游。尽快组织相关部门在后盐高速公路口设置旅游咨询中心,为来连游客提供旅游、问路等综合咨询服务。

市公安局答复:我市将建大连市旅游咨询服务中心,经市旅游协会现场调研,并广泛听取旅游企业、旅游从业人员、国内外游客、市民的建议,拟选择大连北站北出口西侧(面积700平方米)、大连火车站南出口(50平方米)、沈大高速公路大连站出口150米右侧地块(占地面积4500平方米)以及大连国际机场(100平方米)四处交通口岸建设旅游咨询服务中心。按照市旅游局制定的建设方案,旅游咨询服务中心的基本功能包括,“空铁联运”中转服务区,下高铁想要转乘飞机的旅客,可以在值机柜台办理登机牌等手续,包括行李托运等业务;旅游信息咨询服务区:以现场咨询服务为主,辅以热线电话咨询、沙盘模型展示、多媒体触摸屏查询、旅游图书阅览查询,以及智慧旅游平台咨询等服务,并为市场信誉好、服务质量高、社会责任感强的旅行社提供专用场地,让正规旅行社的“首站式”接待,为游客提供旅游服务;开办飞机票、火车票、船票、长途高速客车票、市内旅游专线车票、景点门票、剧院演出票等预订,代订本市饭店客房、餐饮,开展租车业务,旅游产品销售。 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将成为一个专门为从各口岸进入大连的旅客提供全方位旅游服务,“一站式”办理业务的公益性服务机构,全国首创,填补“空铁联运”空白。

关键字:旅游交通

本文摘自:大连日报

x 智慧交通让智慧旅游更方便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智慧城市垂直行业智慧交通 → 正文

智慧交通让智慧旅游更方便

责任编辑:editor014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4-11-10 20:35:33 本文摘自:大连日报

大连的智慧城市发展已经进入了“提速时代”,未来的发展需要“决策智库”不断发挥作用。今年,我市的政协委员们围绕智慧城市建设特别是智慧交通、智慧旅游等方面,提出了大量有高度、有深度的意见建议。市公安局、市经信委、市旅游局在办理答复过程中,也推动了相关领域问题的谋划解决。

使公众普遍享受到更好的交通服务 在城市智慧化总体规划的统领下,近年来,随着城市道路交通基本建设和交通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完善,交通运输的指挥、调度和管理水平也不断提高,然而,推进“城市智慧化”已经提速,但智慧交通系统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还没有形成有效的交通运输物联网络、覆盖广泛的信息系统、全面的交通数据、较高水平的智能系统。

2016年主城区实现交通诱导全覆盖 市政协委员张建民建议:大连市城区道路复杂、路面普遍偏窄、市区有效停车位少,直接影响市民的出行和道路的畅通,也影响城市的有效管理和环境美化,车辆能在较短时间内发现并找到停车位,对于智慧交通的建设具有现实意义。为此,应结合道路指示、停车诱导、车辆行走路线优化和车辆识别等物联和信息化技术,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区域,开展停车诱导和优化系统试点应用。

市经信委答复:我市智能交通诱导系统建设共分三期工程分层次建设。一期工程于2012年初正式启动建设,主要着眼于交通诱导系统物理架构和对内系统的搭建,在城市主干路网节点前建设了30块路边led交通诱导显示屏。二期工程目前正在建设中,将新增分布式车流量信息采集终端100处,路边led交通诱导显示屏29处。三期工程是在一期、二期基础上,补充主干路信息采集点和诱导信息屏的建设,重点强化了公众交通服务功能,通过建立公众交通服务信息平台,完善数据搭接技术和网络安全技术,实现系统集成功能以及数据共享功能。可以通过手机客户端、互联网网页、微博、微信等方式,及时发布交通气象、路况、道路施工、交通管制、出行提示、停车场等交通诱导服务信息,帮助驾驶人员了解前方路段及其周边支路的道路通行状况,使驾驶人员可以根据提示信息避开拥堵路段,这样既可为驾驶人员节省了时间,也可使城市主干路网交通流均匀分布,避免极端拥堵。

计划到2016年,我市基于物联网技术的交通路网信息采集覆盖100%的市区道路,实现交通诱导系统主城区100%覆盖,延伸空港业务的智能终端设备(城市值机终端)在全市公共场所部署200台;完成交通信息综合服务系统建设,实现市内主要公交线路相关信息推送服务。到2020年,交通诱导系统覆盖主城区和先导区,公交电子站牌覆盖全市60%以上的公交线路,基于移动智能终端的交通信息主动服务广泛应用,公众普遍享受到便捷的交通出行信息服务。

今年,我市还将完成“大连市出租汽车服务管理信息系统”试点城市项目,对市内9000辆出租车实现智能调度和应急指挥;完成沙河口区交通诱导、停车诱导试点建设,完成2路、16路、908路、909路、brt五条线路的电子站牌安装。

我市今年将建指路体系 东北路是进出大连市区的重要道路,其与黄河路交叉路口有五个方向的车道,这样一个复杂的路口只有一个监控摄像头,没有一个违章拍照设备,由于指示牌不够明晰,经常造成车辆走错路线的情况。 市政协委员王征建议:安装更清晰的指示牌,各个方向都安装上拍照设备,起到警示、违章取证的作用;最好同时安装倒计时指示,可以让司机提前做好准备,绿灯时快速通过。

市公安局答复:我市今年将研究建立指路体系,加大指路标志的建设力度,在重要路口及道路复杂区域增加指路标志。进一步完善城区指路标志,逐步建成连续、清晰、易懂的指路系统。在单行路或禁左路口提前设置绕行路线指示标志,方便驾驶员选择合适路线。同时采用高等级反光膜、加大牌面面积等措施,提高交通标志的辨识性,方便百姓出行。

陆海空“三大中心”联网让旅游更便利 我市是全国最佳旅游城市之一,未来的游客将摆脱传统旅行社的格式化服务,通过在线服务、网络预订等方式设计并实施一次次智慧之旅。我市现有各级各类旅游咨询中心80余个,但这些都是民间资本投入,很难保证公益性。而在上海、杭州、成都等主要旅游城市,公共财政投资建设的旅游咨询中心已经成为旅游信息服务的主体。 加快建设智慧旅游服务系统市政协委员关淑娟建议:建立和完善以旅游资讯网站为中心的智慧旅游服务系统,包括旅游电子政务监管体系、旅游咨询体系、旅游电子商务体系、旅游诚信评价体系,构建电子化的旅游公共服务平台。

市旅游局答复:依托大连国际航空港、海港(大连港客运码头、大连湾滚装码头、旅顺新港)、陆港(哈大高铁南关岭火车站、青泥洼桥火车站、沈海高速公路后盐出口),设置旅游咨询服务接待中心(集散中心)总站,主要提供旅游交通、旅游集散(汽车租赁)、旅游咨询、意外救援、游客维权、旅游中介等综合服务功能。整合“三大中心”资源,实现“三大中心”联网。在2015年前建立健全集住宿、咨询、集散和调度功能为一体、建筑风格统一的大连市旅游咨询服务接待信息支持系统。

将建四处旅游咨询服务中心 市政协委员关晓奕建议:后盐高速公路出入口,存在很多野向导,节假日期间还有“导游”。这些导游抬高票价,有的还因不熟悉路况,常将车带入歧途,严重损害了城市形象。建议公安和交警部门加强对该地段的管理,坚决取缔野向导、野导游。尽快组织相关部门在后盐高速公路口设置旅游咨询中心,为来连游客提供旅游、问路等综合咨询服务。

市公安局答复:我市将建大连市旅游咨询服务中心,经市旅游协会现场调研,并广泛听取旅游企业、旅游从业人员、国内外游客、市民的建议,拟选择大连北站北出口西侧(面积700平方米)、大连火车站南出口(50平方米)、沈大高速公路大连站出口150米右侧地块(占地面积4500平方米)以及大连国际机场(100平方米)四处交通口岸建设旅游咨询服务中心。按照市旅游局制定的建设方案,旅游咨询服务中心的基本功能包括,“空铁联运”中转服务区,下高铁想要转乘飞机的旅客,可以在值机柜台办理登机牌等手续,包括行李托运等业务;旅游信息咨询服务区:以现场咨询服务为主,辅以热线电话咨询、沙盘模型展示、多媒体触摸屏查询、旅游图书阅览查询,以及智慧旅游平台咨询等服务,并为市场信誉好、服务质量高、社会责任感强的旅行社提供专用场地,让正规旅行社的“首站式”接待,为游客提供旅游服务;开办飞机票、火车票、船票、长途高速客车票、市内旅游专线车票、景点门票、剧院演出票等预订,代订本市饭店客房、餐饮,开展租车业务,旅游产品销售。 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将成为一个专门为从各口岸进入大连的旅客提供全方位旅游服务,“一站式”办理业务的公益性服务机构,全国首创,填补“空铁联运”空白。

关键字:旅游交通

本文摘自:大连日报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