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统一通信/协作企业动态 → 正文

Facebook扩展业务,或不再依赖用户规模

责任编辑:editor009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4-06-12 09:49:57 本文摘自:网易

对于一个依靠产品规模和用户群聚效应起家的公司,能否通过对产品和服务的去捆绑化来实现进一步的发展壮大?Facebook正在做这样的探索。

“Facebook并没有单一化。”马克·扎克伯格最近在接受《纽约时报》的采访中表示。显而易见,如果Facebook可为它的用户带来更多相互独立但更优良的产品和服务,那么它被专注于单一方面产品的对手打败的可能性就小,或者是仅仅作为一个过气的单一社交网络被市场淘汰的几率也更小。

扎克伯格有意通过去捆绑化,重构Facebook开发新产品和服务的机制。独立的应用程序更加灵活,不受Facebook主应用的限制。在开发应用时,Facebook能将功能置于核心。“Facebook创新实验室”的创建就代表着这样的尝试,其精髓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大量的应用程序。

为什么把主体拆分?

过去,Facebook往往被看作是一个网站或者一个移动应用程序,用户可以从中满足在线社交需求。现在,尤其是在移动端,Facebook开始提供更多独立的移动应用服务,并各自专注于细分市场的经营上,其中不乏脱离Facebook的实名账号独立使用的服务。

对于软件公司而言,拥有越多的用户,创新就变得越困难,因为大部分的用户对改变是抵触的微软公司就经历过这样的苦楚。与简单地向Facebook主社区里添加新功能相比,如果将创新带来的风险,转移到尚未建立大量用户的新应用中,工程师和设计师们就可以没有负担地尝试创新。

去捆绑化为Facebook的既定战略注入了引人注目的新竞争理念。因为手机的屏幕空间非常有限,功能单一的应用程序往往可以将用户感知过程简化,因此提升使用效果。单一功能的程序运行速度也相对快一些。比如,Facebook调研发现,用户使用专门的Facebook聊天客户端回复信息比通过Facebook社区要快20%。更富有前瞻性的是,多应用产品策略将重新激发Facebook在创新方面的灵感,“你将会看到我们去探索一些之前认为没有空间去尝试的领域。”扎克伯格这样说到。

观察家们很快给扎克伯格的新战略打上了一个易于识别的标签——“了不起的去捆绑化”——彼此独立并专注于各自用途的应用程序或许能够保证Facebook主体业务的稳定, 但是否能够传承Facebook的品牌价值还是个未知数。因此去捆绑化并不是全部。更值得关注的是,去捆绑化如何体现Facebook在未来的竞争优势?

会不会失去核心?

时至今日,Facebook领先其对手的主要优势在于: 出众的技术能力,产品与服务大规模扩张后带来的经济效应,以及最重要的一点——用户的群聚效应。对任何一个希望置身社交网络的用户来说,没什么比用户云集的Facebook更值得加入——Facebook就好比整个地球村人气最旺的广场,虽然任何社交用户都有权去其他的广场,但错过了最热闹的,意义何在?在拥有超过10亿用户的基础上,Facebook的领先地位还会不断加强:使用Facebook的用户越多,转投其他网络社交服务的用户就越少。

因此,扎克伯格似乎认识到,如果把Facebook这一品牌单一化,并不能够为所有的用户提供进入网络社交的入口。不同层面的用户有着不尽相同的社交需求,维系这些客户群体只有通过不同的产品来提供不同的用户体验,比如Facebook社区、收购的即时通讯工具WhatsApp和图片社区Instagram等。WhatsApp和Instagram的服务既可以维系自身用户社区,同时也可以利用Facebook现有资源。基于这样的并存策略,Facebook在并购领域动作频繁,收购后的品牌各自保持独立运营。扎克伯格认为,保持和增强Facebook在技术体系和架构扩张上的领先优势,并不能依靠一个统一的用户界面来实现。“通过创新试验室,我们可以去探索那些与Facebook自身品牌特征不完全相关的服务”。

那么,去捆绑化是否会影响Facebook的核心——用户群聚效应呢? 答案是否定的。首先, Facebook目前运作的产品(Facebook社区、Facebook聊天客户端、WhatsApp和Instagram),已经各自拥有了上亿的用户并形成了各自的群聚效应。其次,Facebook认为,牺牲部分的群聚效应来换取特定用户集群的黏性是值得的,一些富有凝聚力的用户群组通常有着更强的内部联络,因此该群体的成员离开Facebook,投向其他社交平台的可能性更小。最后,Facebook的战略暗示了它未来会成为一个多元化的科技集团,并逐步转型为一系列各自具备群聚效应的产品的管理中枢,而这是很多竞争对手无法具备的优势。

综上所述,虽然去捆绑化目前被更多地解读为Facebook在业务层面上所做的努力,从长远来看,这是一个富有竞争力且意义深远的战略:旗下拥有更多品牌,可以先发制人地抢占未知或尚未成熟的社交空间,更加细致地划分目标群体并提供不同的用户体验。这项战略能帮助Facebook有效应对竞争对手的威胁并对用户的需求提前做出预判。让我们共同期待Facebook的多面性吧。

关键字:Facebook

本文摘自:网易

x Facebook扩展业务,或不再依赖用户规模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统一通信/协作企业动态 → 正文

Facebook扩展业务,或不再依赖用户规模

责任编辑:editor009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4-06-12 09:49:57 本文摘自:网易

对于一个依靠产品规模和用户群聚效应起家的公司,能否通过对产品和服务的去捆绑化来实现进一步的发展壮大?Facebook正在做这样的探索。

“Facebook并没有单一化。”马克·扎克伯格最近在接受《纽约时报》的采访中表示。显而易见,如果Facebook可为它的用户带来更多相互独立但更优良的产品和服务,那么它被专注于单一方面产品的对手打败的可能性就小,或者是仅仅作为一个过气的单一社交网络被市场淘汰的几率也更小。

扎克伯格有意通过去捆绑化,重构Facebook开发新产品和服务的机制。独立的应用程序更加灵活,不受Facebook主应用的限制。在开发应用时,Facebook能将功能置于核心。“Facebook创新实验室”的创建就代表着这样的尝试,其精髓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大量的应用程序。

为什么把主体拆分?

过去,Facebook往往被看作是一个网站或者一个移动应用程序,用户可以从中满足在线社交需求。现在,尤其是在移动端,Facebook开始提供更多独立的移动应用服务,并各自专注于细分市场的经营上,其中不乏脱离Facebook的实名账号独立使用的服务。

对于软件公司而言,拥有越多的用户,创新就变得越困难,因为大部分的用户对改变是抵触的微软公司就经历过这样的苦楚。与简单地向Facebook主社区里添加新功能相比,如果将创新带来的风险,转移到尚未建立大量用户的新应用中,工程师和设计师们就可以没有负担地尝试创新。

去捆绑化为Facebook的既定战略注入了引人注目的新竞争理念。因为手机的屏幕空间非常有限,功能单一的应用程序往往可以将用户感知过程简化,因此提升使用效果。单一功能的程序运行速度也相对快一些。比如,Facebook调研发现,用户使用专门的Facebook聊天客户端回复信息比通过Facebook社区要快20%。更富有前瞻性的是,多应用产品策略将重新激发Facebook在创新方面的灵感,“你将会看到我们去探索一些之前认为没有空间去尝试的领域。”扎克伯格这样说到。

观察家们很快给扎克伯格的新战略打上了一个易于识别的标签——“了不起的去捆绑化”——彼此独立并专注于各自用途的应用程序或许能够保证Facebook主体业务的稳定, 但是否能够传承Facebook的品牌价值还是个未知数。因此去捆绑化并不是全部。更值得关注的是,去捆绑化如何体现Facebook在未来的竞争优势?

会不会失去核心?

时至今日,Facebook领先其对手的主要优势在于: 出众的技术能力,产品与服务大规模扩张后带来的经济效应,以及最重要的一点——用户的群聚效应。对任何一个希望置身社交网络的用户来说,没什么比用户云集的Facebook更值得加入——Facebook就好比整个地球村人气最旺的广场,虽然任何社交用户都有权去其他的广场,但错过了最热闹的,意义何在?在拥有超过10亿用户的基础上,Facebook的领先地位还会不断加强:使用Facebook的用户越多,转投其他网络社交服务的用户就越少。

因此,扎克伯格似乎认识到,如果把Facebook这一品牌单一化,并不能够为所有的用户提供进入网络社交的入口。不同层面的用户有着不尽相同的社交需求,维系这些客户群体只有通过不同的产品来提供不同的用户体验,比如Facebook社区、收购的即时通讯工具WhatsApp和图片社区Instagram等。WhatsApp和Instagram的服务既可以维系自身用户社区,同时也可以利用Facebook现有资源。基于这样的并存策略,Facebook在并购领域动作频繁,收购后的品牌各自保持独立运营。扎克伯格认为,保持和增强Facebook在技术体系和架构扩张上的领先优势,并不能依靠一个统一的用户界面来实现。“通过创新试验室,我们可以去探索那些与Facebook自身品牌特征不完全相关的服务”。

那么,去捆绑化是否会影响Facebook的核心——用户群聚效应呢? 答案是否定的。首先, Facebook目前运作的产品(Facebook社区、Facebook聊天客户端、WhatsApp和Instagram),已经各自拥有了上亿的用户并形成了各自的群聚效应。其次,Facebook认为,牺牲部分的群聚效应来换取特定用户集群的黏性是值得的,一些富有凝聚力的用户群组通常有着更强的内部联络,因此该群体的成员离开Facebook,投向其他社交平台的可能性更小。最后,Facebook的战略暗示了它未来会成为一个多元化的科技集团,并逐步转型为一系列各自具备群聚效应的产品的管理中枢,而这是很多竞争对手无法具备的优势。

综上所述,虽然去捆绑化目前被更多地解读为Facebook在业务层面上所做的努力,从长远来看,这是一个富有竞争力且意义深远的战略:旗下拥有更多品牌,可以先发制人地抢占未知或尚未成熟的社交空间,更加细致地划分目标群体并提供不同的用户体验。这项战略能帮助Facebook有效应对竞争对手的威胁并对用户的需求提前做出预判。让我们共同期待Facebook的多面性吧。

关键字:Facebook

本文摘自:网易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