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统一通信/协作企业动态 → 正文

社交平台为什么都盯上了信息流视频广告?

责任编辑:editor004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6-03-05 19:09:43 本文摘自:科技观察

微博财报证明了一个事实:一家纯粹的移动互联网公司不仅可以拥有足够多的用户,而且还可以赚到钱。这让我想起当年有人说过的一句话——“微博是一头不产奶的奶牛”。现在看来,奶水还挺足的。

过去的一年里,不少声音唱衰微博,3月3日,微博发布了2015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用数据和事实回应了所有人的担心和操心。

财报显示,截止第四季度末,微博的用户规模、活跃度和收入均实现高速增长。其中,用户方面:微博月活跃用户达到2.36亿,同比增长34%,日活跃用户达到1.06亿,同比增长32%,移动端日活占比达到89%,仅次于Facebook;营收方面:当季微博营收1.49亿美元,同比增长42%,盈利3290万美元,同比大涨251%,来自移动端的广告收入8450万美元,占比65%,同比增长100%。2015年微博总营收4.779亿美元,同比增长43%,总利润也达到6880万美元。

财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微博股价收盘大涨9.48%。由此可见,微博在过去一年中的表现,的确是出乎很多人的预料。

发布2015年全年财报的同时,微博毫不掩饰对视频广告的重视。在此之前,信息流视频广告已经出现在QQ空间和朋友圈中,Facebook和Instagram则在更早之前就推出了这种形式的广告。

信息流广告的多媒体化,显然是伴随着用户在社交平台上消费多媒体信息的习惯而来。去年,Facebook和Snapchat的日均视频播放量半年内增长了1倍。四季度微博内视频的日均播放量也达到2.9亿,半年内增长了2倍。对社交平台而言,信息流广告不是新鲜事,但布局视频领域,则是代表着整个市场对于视觉化营销的高度重视。

第一,用户规模够大,粘性更优

社交平台的用户规模有明显优势。QM公布的2016年1月APP月活跃用户排名,前10名中微信、QQ、微博3个社交应用,甚至比视频应用还要多一个。截至去年四季度,微博月活跃用户达到2.36亿,与腾讯视频、爱奇艺、分众等视频广告平台,也都处于同一量级上。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企业都是跨界竞争。就像乐视生态之间不断的化学融合开辟新领域,拥有了足够的用户规模之后,社交平台进入视频广告领域并不意外。何况社交产品的使用频率比其他视频广告平台更高。

Trustdata去年12月发布的报告显示,用户每天打开社交产品的次数明天高于视频应用。其中微博是5.17次,而打开次数最多的视频应用爱奇艺是4.29次,腾讯视频、优酷视频则都在4次以下。

第二,注意力碎片化,被动式营销更高效

在信息爆炸时代,没有选择就是更好的选择。今天的移动互联网让消费者可以随时随地取得任何信息,获得信息的成本接近为零,但对于品牌营销而言,选择太多恰是注意力分散的消费者的痛苦所在。

分众看到这块广阔的市场前景,在每个目标用户的“不得不看”的地方抢占资源。同属被动式广告的电影贴片、楼宇广告也呈现出较好的增长态势。去年影院视频广告增长63.8%,楼宇广告增长17.1%,和互联网广告一起是增长最快的三个板块。

这原本并不是社交产品的优势。因为大部分社交产品,都无法提供类似分众在电梯间这样的封闭式广告消费场景。微博恰恰是个例外。因为微博有很强的媒体属性,大部分用户使用微博的首要目的是获取信息,信息流也就是用户使用微博的主产品。同样是Trustdata的报告显示,用户每次打开微博的时长超过4分钟,打开微信和QQ的时长都不超过3分钟。因为后者的基础属性是即时通信,用户大多数时候是被信息唤起,朋友圈并非其主产品。

第三、读心术更高明,广告主和用户间找平衡

并非所有广告都被用户排斥。DCCI有一个统计表明,用户对15秒广告的接受度是67%,但对45秒广告的接受度只有3.8%。魅族春节期间在微博投放的视频广告,时长恰好是15秒,秒拍视频也是同样长度。这就尽量维持了用户的使用习惯,而让广告不会显得太突兀。

15秒也是电视广告的标准配置,广告主可以把电视广告直接拿来在社交平台上播放。实际上很多企业在微博上已经这么做了,而且中国的广告环境,也还没有发展到广告主愿意为社交平台定制一条视频广告的程度。大部分社交平台上的视频广告,都会在wifi环境下自动播放,这就使曝光有了保证。魅族的视频广告在微博上一天内播放量达到2890万次,充分说明社交平台上的信息流视频广告效果可期。

第四,大数据助力广告主投放效率提升。

社交广告凭借其广泛的传播链条受到众多广告主青睐。Facebook、Twitter平台至今主要营收都来自于广告,微博的广告业绩也是稳步攀升状态。去年四季度微博广告收入达到1.295亿美元,全年广告收入达到4.024亿美元,同比增长高达52%,达到行业的2.5倍。

基于社交关系的传播能帮助广告主积累社交资产,为广告主自身“自渠道”传播进行铺路。用户可以关注广告主、与广告主互动,广告主则可以知道“谁看了我的广告”。捷豹2014年在微博投放的视频广告,最大特点正是首创好友关系传播模式,用户看到广告内容并产生互动后,相关微博会继续展示给关注该用户的粉丝。这种“传递式”且极具互动沟通的交流形式,极大地增加了品牌曝光。

广告行业一直在寻找“被浪费的一半广告费”,基于大数据的精准广告,让广告主看到解决该问题的曙光。DSP平台、网盟等无不基于此获得巨大发展。微博凭借其多年积累的在精准广告投放方面已经积累多年经验,将用户账号体系与浏览、互动习惯等结构化数据与广告主基于地域、年龄、兴趣等属性进行匹配,不断提升广告投放精准率,降低“被浪费的一半广告费”的比例。视频信息流广告的推出,相信可以让品牌视频获得更高的投放效率。

总结:

用户基础、被动式广告趋势、在用户体验和广告主之间的平衡、基于社交大数据的精准投放,是社交平台发展视频信息流广告的关键点。微博作为一个社交媒体平台,本身的传播能力更是无需证明。相信在接下来的运营中,微博在该领域的成绩也更为亮眼。

关键字:视频广告社交信息流

本文摘自:科技观察

x 社交平台为什么都盯上了信息流视频广告?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统一通信/协作企业动态 → 正文

社交平台为什么都盯上了信息流视频广告?

责任编辑:editor004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6-03-05 19:09:43 本文摘自:科技观察

微博财报证明了一个事实:一家纯粹的移动互联网公司不仅可以拥有足够多的用户,而且还可以赚到钱。这让我想起当年有人说过的一句话——“微博是一头不产奶的奶牛”。现在看来,奶水还挺足的。

过去的一年里,不少声音唱衰微博,3月3日,微博发布了2015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用数据和事实回应了所有人的担心和操心。

财报显示,截止第四季度末,微博的用户规模、活跃度和收入均实现高速增长。其中,用户方面:微博月活跃用户达到2.36亿,同比增长34%,日活跃用户达到1.06亿,同比增长32%,移动端日活占比达到89%,仅次于Facebook;营收方面:当季微博营收1.49亿美元,同比增长42%,盈利3290万美元,同比大涨251%,来自移动端的广告收入8450万美元,占比65%,同比增长100%。2015年微博总营收4.779亿美元,同比增长43%,总利润也达到6880万美元。

财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微博股价收盘大涨9.48%。由此可见,微博在过去一年中的表现,的确是出乎很多人的预料。

发布2015年全年财报的同时,微博毫不掩饰对视频广告的重视。在此之前,信息流视频广告已经出现在QQ空间和朋友圈中,Facebook和Instagram则在更早之前就推出了这种形式的广告。

信息流广告的多媒体化,显然是伴随着用户在社交平台上消费多媒体信息的习惯而来。去年,Facebook和Snapchat的日均视频播放量半年内增长了1倍。四季度微博内视频的日均播放量也达到2.9亿,半年内增长了2倍。对社交平台而言,信息流广告不是新鲜事,但布局视频领域,则是代表着整个市场对于视觉化营销的高度重视。

第一,用户规模够大,粘性更优

社交平台的用户规模有明显优势。QM公布的2016年1月APP月活跃用户排名,前10名中微信、QQ、微博3个社交应用,甚至比视频应用还要多一个。截至去年四季度,微博月活跃用户达到2.36亿,与腾讯视频、爱奇艺、分众等视频广告平台,也都处于同一量级上。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企业都是跨界竞争。就像乐视生态之间不断的化学融合开辟新领域,拥有了足够的用户规模之后,社交平台进入视频广告领域并不意外。何况社交产品的使用频率比其他视频广告平台更高。

Trustdata去年12月发布的报告显示,用户每天打开社交产品的次数明天高于视频应用。其中微博是5.17次,而打开次数最多的视频应用爱奇艺是4.29次,腾讯视频、优酷视频则都在4次以下。

第二,注意力碎片化,被动式营销更高效

在信息爆炸时代,没有选择就是更好的选择。今天的移动互联网让消费者可以随时随地取得任何信息,获得信息的成本接近为零,但对于品牌营销而言,选择太多恰是注意力分散的消费者的痛苦所在。

分众看到这块广阔的市场前景,在每个目标用户的“不得不看”的地方抢占资源。同属被动式广告的电影贴片、楼宇广告也呈现出较好的增长态势。去年影院视频广告增长63.8%,楼宇广告增长17.1%,和互联网广告一起是增长最快的三个板块。

这原本并不是社交产品的优势。因为大部分社交产品,都无法提供类似分众在电梯间这样的封闭式广告消费场景。微博恰恰是个例外。因为微博有很强的媒体属性,大部分用户使用微博的首要目的是获取信息,信息流也就是用户使用微博的主产品。同样是Trustdata的报告显示,用户每次打开微博的时长超过4分钟,打开微信和QQ的时长都不超过3分钟。因为后者的基础属性是即时通信,用户大多数时候是被信息唤起,朋友圈并非其主产品。

第三、读心术更高明,广告主和用户间找平衡

并非所有广告都被用户排斥。DCCI有一个统计表明,用户对15秒广告的接受度是67%,但对45秒广告的接受度只有3.8%。魅族春节期间在微博投放的视频广告,时长恰好是15秒,秒拍视频也是同样长度。这就尽量维持了用户的使用习惯,而让广告不会显得太突兀。

15秒也是电视广告的标准配置,广告主可以把电视广告直接拿来在社交平台上播放。实际上很多企业在微博上已经这么做了,而且中国的广告环境,也还没有发展到广告主愿意为社交平台定制一条视频广告的程度。大部分社交平台上的视频广告,都会在wifi环境下自动播放,这就使曝光有了保证。魅族的视频广告在微博上一天内播放量达到2890万次,充分说明社交平台上的信息流视频广告效果可期。

第四,大数据助力广告主投放效率提升。

社交广告凭借其广泛的传播链条受到众多广告主青睐。Facebook、Twitter平台至今主要营收都来自于广告,微博的广告业绩也是稳步攀升状态。去年四季度微博广告收入达到1.295亿美元,全年广告收入达到4.024亿美元,同比增长高达52%,达到行业的2.5倍。

基于社交关系的传播能帮助广告主积累社交资产,为广告主自身“自渠道”传播进行铺路。用户可以关注广告主、与广告主互动,广告主则可以知道“谁看了我的广告”。捷豹2014年在微博投放的视频广告,最大特点正是首创好友关系传播模式,用户看到广告内容并产生互动后,相关微博会继续展示给关注该用户的粉丝。这种“传递式”且极具互动沟通的交流形式,极大地增加了品牌曝光。

广告行业一直在寻找“被浪费的一半广告费”,基于大数据的精准广告,让广告主看到解决该问题的曙光。DSP平台、网盟等无不基于此获得巨大发展。微博凭借其多年积累的在精准广告投放方面已经积累多年经验,将用户账号体系与浏览、互动习惯等结构化数据与广告主基于地域、年龄、兴趣等属性进行匹配,不断提升广告投放精准率,降低“被浪费的一半广告费”的比例。视频信息流广告的推出,相信可以让品牌视频获得更高的投放效率。

总结:

用户基础、被动式广告趋势、在用户体验和广告主之间的平衡、基于社交大数据的精准投放,是社交平台发展视频信息流广告的关键点。微博作为一个社交媒体平台,本身的传播能力更是无需证明。相信在接下来的运营中,微博在该领域的成绩也更为亮眼。

关键字:视频广告社交信息流

本文摘自:科技观察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