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统一通信/协作企业动态 → 正文

微博“吃饱”,用户“跌倒”

责任编辑:editor006 作者:望山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6-05-12 16:06:05 本文摘自:IT之家

微博刚刚发布了2016 Q1季度财报,财报显示微博Q1净利润为1640万美元(约1.0651亿元),同比增长491%。月活跃用户达到2.61亿,较上年同期增长32%。以上,是关于本次微博财报的一组数字。

虽然这组数字相当耀眼,但我们发现了很多不一样的声音。笔者查看了IT之家网友、微博网友对微博财报的评论,发现多数网友对微博的意见相当大,其中主要涉及到了微博推广/广告泛滥、微博时间线混乱等问题。微博是“吃饱”了,用户却“跌倒”了。

微博“吃饱”,用户“跌倒”

微博在国内社交网络领域是一个特殊的存在,目前多数社交网络专注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交流,圈子也相对封闭,代表产品有QQ、微信、陌陌等。这一领域竞品众多,虽然企鹅帝国坐拥QQ、微信两大头牌社交应用,但后面还有众多竞品虎视眈眈。微博则有所不同,它是一个更加开放的网络,就如同一社会的缩影,你可以在这里找到名人,找到社会热点,曝光问题等等。早先,四大门户都有在做微博,然而真正能做起来的只有新浪和腾讯两家,后来腾讯微博由于种种原因也宣告退场,于是国内市场新浪微博在同等级内难寻对手,一家独大

微博的商业化

早期的微博商业化并不明显,但是在2013年第四季度,微博首次实现营业利润300万美元。其中微博广告和增值服务功不可没。特别是阿里巴巴5.56亿元入股新浪后,微博的商业化发展也开始提速,我们从一组数字感受下:新浪微博递交到SEC的材料显示,2013、2014、2015年这三年时间内,阿里巴巴分别为新浪微博带来了4913万美元、1.07亿美元、1.436亿美元的收入。

商业化的微博出现了以下变化:微博首页发布框、右侧、底部开始出现广告;越来越多的淘宝推广开始出现在微博页面,微博渐渐成了天猫、淘宝两大平台流量新增来源,一个获取信息的平台,被生生变成了一个大卖场

微博商业化问题除了广告资源位增加外,还体现在粉丝头条、信息流广告等广告产品上,这种在信息流里插入广告的行为并非不可取,但是要掌握一个度,过分干扰用户阅读体验显然是不可取的。

微博“吃饱”,用户“跌倒”

  微博的体验问题

微博备受诟病的地方除了商业化之外还有搜索、时间线、“僵尸”账户以及客户端臃肿等问题。对于用户来说,微博本来是用以关注自己感兴趣的人和事,但是现在这个基本的需求却问题频出。

比如在微博搜索关键词时,用户可能会想找某个用户名、某个话题或者某件事,但是出来结果可能不尽人意,仅凭关键词难以找到想要内容,此外还有时效性、同质化等问题。微博虽然为用户提供了高级搜索方式,但入口并不明显。

微博“吃饱”,用户“跌倒”

还有就是时间线混乱问题,经常可以看到用户吐槽称,微博刷新最新新闻,往往会出现数小时之前的,还有用户反馈称,明明关注的人发微博的,在时间信息流里却无法显示。

微博“吃饱”,用户“跌倒”

微博在今天的财报中号称月活跃用户达到2.61亿,然而体验过微博的人应该都知道,微博上充斥着不少“僵尸”用户,名字一般是“+QXXXX”、“出售XXXX”、“XX股票”、“XX理财”等。这类行为常常会招致用户反感。

微博“吃饱”,用户“跌倒”

如今的微博也充斥着大量的娱乐内容,热门话题榜基本已被娱乐占据半壁江山。虽然说热门话题是由转发数和点击量产生的,一定程度能说明用户的关注取向。但仍有相当一部分用户对娱乐并不感兴趣甚至反感,因此微博这种一锅烩的话题呈现方式不利于形成用户粘性。

总结

笔者上面提到的问题,有些已经是旧疾。然而微博这些年更注重的是商业变现、内容营销,在用户口碑方面却越做越差。微博在国内同类产品中一家独大,在优越的生存环境中渐渐丧失了竞争性,重商业、轻用户,这一发展方式出现的弊端,和国内的搜索巨头如出一辙。

商业化虽然是每个互联网企业必须要经历的一个过程,但在商业化的过程中,请对用户保持一颗敬畏之心,为用户做好一个社交网络的本职工作。

关键字:资源位用户名

本文摘自:IT之家

x 微博“吃饱”,用户“跌倒”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统一通信/协作企业动态 → 正文

微博“吃饱”,用户“跌倒”

责任编辑:editor006 作者:望山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6-05-12 16:06:05 本文摘自:IT之家

微博刚刚发布了2016 Q1季度财报,财报显示微博Q1净利润为1640万美元(约1.0651亿元),同比增长491%。月活跃用户达到2.61亿,较上年同期增长32%。以上,是关于本次微博财报的一组数字。

虽然这组数字相当耀眼,但我们发现了很多不一样的声音。笔者查看了IT之家网友、微博网友对微博财报的评论,发现多数网友对微博的意见相当大,其中主要涉及到了微博推广/广告泛滥、微博时间线混乱等问题。微博是“吃饱”了,用户却“跌倒”了。

微博“吃饱”,用户“跌倒”

微博在国内社交网络领域是一个特殊的存在,目前多数社交网络专注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交流,圈子也相对封闭,代表产品有QQ、微信、陌陌等。这一领域竞品众多,虽然企鹅帝国坐拥QQ、微信两大头牌社交应用,但后面还有众多竞品虎视眈眈。微博则有所不同,它是一个更加开放的网络,就如同一社会的缩影,你可以在这里找到名人,找到社会热点,曝光问题等等。早先,四大门户都有在做微博,然而真正能做起来的只有新浪和腾讯两家,后来腾讯微博由于种种原因也宣告退场,于是国内市场新浪微博在同等级内难寻对手,一家独大

微博的商业化

早期的微博商业化并不明显,但是在2013年第四季度,微博首次实现营业利润300万美元。其中微博广告和增值服务功不可没。特别是阿里巴巴5.56亿元入股新浪后,微博的商业化发展也开始提速,我们从一组数字感受下:新浪微博递交到SEC的材料显示,2013、2014、2015年这三年时间内,阿里巴巴分别为新浪微博带来了4913万美元、1.07亿美元、1.436亿美元的收入。

商业化的微博出现了以下变化:微博首页发布框、右侧、底部开始出现广告;越来越多的淘宝推广开始出现在微博页面,微博渐渐成了天猫、淘宝两大平台流量新增来源,一个获取信息的平台,被生生变成了一个大卖场

微博商业化问题除了广告资源位增加外,还体现在粉丝头条、信息流广告等广告产品上,这种在信息流里插入广告的行为并非不可取,但是要掌握一个度,过分干扰用户阅读体验显然是不可取的。

微博“吃饱”,用户“跌倒”

  微博的体验问题

微博备受诟病的地方除了商业化之外还有搜索、时间线、“僵尸”账户以及客户端臃肿等问题。对于用户来说,微博本来是用以关注自己感兴趣的人和事,但是现在这个基本的需求却问题频出。

比如在微博搜索关键词时,用户可能会想找某个用户名、某个话题或者某件事,但是出来结果可能不尽人意,仅凭关键词难以找到想要内容,此外还有时效性、同质化等问题。微博虽然为用户提供了高级搜索方式,但入口并不明显。

微博“吃饱”,用户“跌倒”

还有就是时间线混乱问题,经常可以看到用户吐槽称,微博刷新最新新闻,往往会出现数小时之前的,还有用户反馈称,明明关注的人发微博的,在时间信息流里却无法显示。

微博“吃饱”,用户“跌倒”

微博在今天的财报中号称月活跃用户达到2.61亿,然而体验过微博的人应该都知道,微博上充斥着不少“僵尸”用户,名字一般是“+QXXXX”、“出售XXXX”、“XX股票”、“XX理财”等。这类行为常常会招致用户反感。

微博“吃饱”,用户“跌倒”

如今的微博也充斥着大量的娱乐内容,热门话题榜基本已被娱乐占据半壁江山。虽然说热门话题是由转发数和点击量产生的,一定程度能说明用户的关注取向。但仍有相当一部分用户对娱乐并不感兴趣甚至反感,因此微博这种一锅烩的话题呈现方式不利于形成用户粘性。

总结

笔者上面提到的问题,有些已经是旧疾。然而微博这些年更注重的是商业变现、内容营销,在用户口碑方面却越做越差。微博在国内同类产品中一家独大,在优越的生存环境中渐渐丧失了竞争性,重商业、轻用户,这一发展方式出现的弊端,和国内的搜索巨头如出一辙。

商业化虽然是每个互联网企业必须要经历的一个过程,但在商业化的过程中,请对用户保持一颗敬畏之心,为用户做好一个社交网络的本职工作。

关键字:资源位用户名

本文摘自:IT之家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