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统一通信/协作企业动态 → 正文

匿名社交应用初露头角

责任编辑:editor007 作者:小白编译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7-03-21 18:21:13 本文摘自:猎云网

震惊!这些以失败告终的匿名社交应用竟暴露了网络潜规则......

唐纳德·特朗普当选总统后的第四天,失败的匿名社交应用Secret的前首席执行官发推特说道:“Secret V2即将面世。”大概一年半前,因为网络暴力和来自Yik Yak的强势竞争,Secret宣告倒闭。美国群众开始意识到民调及数据的不准确性及欺骗性,民间沉默的力量不可忽视。震惊的民主党人以更加怀疑的目标审视他们的右倾朋友,时不时猜测他们是否因担心受到攻击而在主流社交媒体上“安分守己”。

同时在Reddit上,一个特朗普坚定支持者社区订阅量激增到27万,现在已经接近38万。用户在这个社区积极讨论他们对特朗普的种种热爱,对克林顿的种种不齿。没错,他们在匿名庇护下传递各种网络偏见。在那里,特朗普的支持者军团恣意妄为地抒发他们的观点。但是一个不知道访问这些网站的自由投票人可能永远都看不到这些观点。这种断层在Secret前首席执行官David Byttow脑海里产生一个疑问:如果在我们社交网络中的人们不再觉得需要审视自己的想法时,世界会变成什么样?

最初的Secret应用在2014年初上线,允许用户匿名发布文章,匿名浏览好友文章,那时候Byttow将此视为“反-Facebook,在这里你可以随心所欲放任自我,展现一个与完美的自己截然相反的完全真实的自己。”

在这些匿名应用的鼎盛时期,Secret和其他类似的匿名应用如Yik Yak和Whisper被追捧为社交媒体的未来——针对Facebook上实名制争论的一剂良药。匿名应用回到了基础留言板时代,重现了早期互联网文化并且使之社交网络时代。然而尽管有着总共2亿美元的融资,匿名性依然仿佛是社交应用的毒药。原因很简单:在线社交网络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建立沟通桥梁。缺少了实名约束,人们的语言不仅刻薄,更毫无意义。

匿名社交应用初露头角

当这些应用第一次出现时,没有身份验证的社交媒体广受欢迎——其中包括在我自己的大学校园里。我还在大学的时候,匿名讨论总是局限于“匿名忏悔留言板(ACB)”。ACB并没有广泛流行,并且它还携带了某个特定的耻辱:ACB是那种你会从“经常访问”网站列表中删除的成人网站。

接着就到了2014年秋天,Yik Yak上线了——ACB随之沉寂。突然之前,似乎每个学生都使用这个应用,上面充斥了简短的讥讽、意见、派对宣传以及恶毒的流言蜚语。当我们中的一个Yak用户成功地登上热门页面并获得上百个赞时,我的朋友和我兴高采烈地互发截图。这是一个完美的计谋——曾经的ACB带着花哨的设计逆袭成主流。Yik Yak当然还有着更远大的目标,将自身视为年轻一代的Twitter。

同时,Secret也以自己的方式爆炸式发展,随之招来小道消息中心、硅谷绯闻中心的恶名——任何人都可以在这里散布谣言说Evernote要被收购了,或者讨论哪家创业公司使用木马等等。Secret和Yik Yak的发展都异常快速,在应用发布后的前七个月内,两家公司分别获得3500万美元和7350万美元融资。他们非常容易让人上瘾:Byttow说直到今天还有人告诉他,他们一边强制自己删除Secret一边又忍不住下载,他们一边极其渴望停止把大把时间浪费在这个应用上一边又在与内心的社交控做激烈斗争。他曾希望把Secret打造为Instagram和Facebook的强大竞争对手,有那么一段时间他的梦想似乎近在咫尺:在硅谷尝到胜利的滋味后,Secret在八个国家的应用商店排行榜上荣登下载量第一的王座。

然而热门的背后伴随着的是极易出错和更严格的审查。当Yik Yak横扫大学和高中校园时,家长和学校管理人员越来越担心这个应用会助长网络暴力。校园网上不再出现这个应用,并且学校一再敦促学生删掉这个应用。另一方面,Secret也遭遇了相似困境——随着用户基数不断扩大,该应用很难不走向极端。Byttow说:“事态超出了团队的控制能力范围,导致我们迷失了最初的愿景。”

图2

纵然这些应用还有很多其他好的贡献,但却是这些负面消极的帖子塑造了这些应用的差名声。“突然之间你发现很多人把大量的时间浪费在这些匿名应用上。”南加州大学数字社交媒体项目负责人Karen North说。这些应用上的黑暗面内容引发出一连串的负面新闻。“结果匿名性没有给这些应用带来新闻价值,反倒是种种问题行为让此类应用频频登报。”North说道。

两家公司面对此情形都开始清理应用上的帖子。Secret组建了一支90人的全职版主团队,但依然发现公司缺乏有效清理帖子所需的资源。因为Secret主打朋友之间的交流,侮辱性内容往往十分隐晦不易察觉,想要控制这些内容就需要团队人员理解发布该帖子的社交群体。Yik Yak则对应用设计进行了大刀阔斧地整改——结果此举却疏远了用户。2016年8月份,Yik Yak将之前可选的“handles”功能改成了强制性功能,借此希望“笔名”可以让用户更注意自己的言行。但是用户们竭力反对,认为这个功能“有悖于Yik Yak的初衷。”结果,11月份公司又取消了之前的修改,公开道歉并重新把“handles”功能调整为可选,然后伤害已经造成。该应用的核心用户——那些因为淫秽内容只有在这完全匿名环境下才能存在而选择Yik Yak的人——已经对Yik Yak失去了兴趣。

还有Whisper。Whisper之前既没有Secret和Yik Yak那么火,后来也没有这两个应用摔得那么惨。这个应用希望成为一个不依赖社交图谱的社交网络。Whisper拥有找到附近的人或建立聊天群等功能,但是推送的默认设置可以让用户看到来自全球的热门帖子。这样一来的结果就是没有那么严重的攻击性帖子——Whisper能坚持到现在的原因可能也在于此。“如果你想针对某人攻击某人,很重要的一点是你发布的攻击性帖子对方得看得到——如果他们看不到的话你的攻击就没有任何意义。”Jeremy Liew说道。他是Lightspeed Ventures的合伙人,后者在Whisper的A轮融资中曾投资了300万美元。

针对自己的审核难题,Whisper采用了被其称为“The Arbiter”的机器学习系统,这个系统可以自动清除违反规则的帖子。另外还有一只庞大的130人团队随时待命来处理AI可能错漏的高级危险帖子。然而没有好友或相关社区的连接,Whisper存在着另外一个主要问题:很容易让人感到无聊。虽然应用很干净很文明,但跟大多数人毫无关系。

2015年4月份,Secret倒闭。2016年12月份,Yik Yak不得不裁员60%,上个月有媒体曾报道该公司正向非匿名大学课程协作聊天应用转型。而Whisper则重新将自己定义为“未来媒体公司”,目前该应用在iOS商店的社交网络应用下载排行榜上列于86位。

真实与匿名的矛盾结合体

从互联网早期的留言板到今日的Reddit,匿名始终在网络上占有一席之地。但是Secret、Yik Yak还有Whisper等都发现匿名社交网络有如一个矛盾结合体。依赖于社交关系的匿名应用都极其容易滋生不愉快的行为,并且迅速地惹人生厌。一个缺乏真实世界社会或地域联系的匿名应用在另一方面又艰难地试图使人沉迷其中。在这之间,真正行得通的,无非就是一群匿名或者使用假名的群里围绕兴趣组成一个小团体,在这里个人的身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愿意分享自己的兴趣与热情。

Byttow认为,匿名社交媒体的一个致命缺陷是,这些应用无法带来任何好的结果。没有真实的姓名,用户不能与他人建立关系,也不会毁坏自己的名声。时不时地,人们可能会获得一些消息,想广而告之却又不愿透露自己的身份,然而这一切并不足以维系一个社交网络。让应用具备黏性的一个要素是正强化:更多的粉丝、更多好友、更多转发。“更多时候,人们其实还是希望能够和受众们交流。”North说,“对于他们的所言所行,人们需要得到认可。但是匿名却与人们需要得到认可这一事实背道而驰。”

不过,Byttow仍未放弃,他第二次推出Secret。这次,他是把Secret作为副项目来开发,很多难题仍有待解决。他打算让新的Secret只能通过好友邀请使用,从而使其规模相对较小且易于管理。单就眼下而言,这么做或许可以克服审查难题,没准也可以维持一个社区感。

在向着成为网络世代追捧的反Facebook、反Twitter路上,这些匿名社交媒体应用的开发者走错了一步又一步,算错了一次又一次。然而最大的错误大概是他们的奖励系统,比如“点赞”,并没有延伸到真实世界中。至少对我来说是这样的:当我在大学时的同学在Yik Yak上发布了热门帖子后,我逐渐厌倦不断向朋友发送截图来传达这份惊喜……最后我还是选择了Twitter。

关键字:SecretYak社交网络

本文摘自:猎云网

x 匿名社交应用初露头角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统一通信/协作企业动态 → 正文

匿名社交应用初露头角

责任编辑:editor007 作者:小白编译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7-03-21 18:21:13 本文摘自:猎云网

震惊!这些以失败告终的匿名社交应用竟暴露了网络潜规则......

唐纳德·特朗普当选总统后的第四天,失败的匿名社交应用Secret的前首席执行官发推特说道:“Secret V2即将面世。”大概一年半前,因为网络暴力和来自Yik Yak的强势竞争,Secret宣告倒闭。美国群众开始意识到民调及数据的不准确性及欺骗性,民间沉默的力量不可忽视。震惊的民主党人以更加怀疑的目标审视他们的右倾朋友,时不时猜测他们是否因担心受到攻击而在主流社交媒体上“安分守己”。

同时在Reddit上,一个特朗普坚定支持者社区订阅量激增到27万,现在已经接近38万。用户在这个社区积极讨论他们对特朗普的种种热爱,对克林顿的种种不齿。没错,他们在匿名庇护下传递各种网络偏见。在那里,特朗普的支持者军团恣意妄为地抒发他们的观点。但是一个不知道访问这些网站的自由投票人可能永远都看不到这些观点。这种断层在Secret前首席执行官David Byttow脑海里产生一个疑问:如果在我们社交网络中的人们不再觉得需要审视自己的想法时,世界会变成什么样?

最初的Secret应用在2014年初上线,允许用户匿名发布文章,匿名浏览好友文章,那时候Byttow将此视为“反-Facebook,在这里你可以随心所欲放任自我,展现一个与完美的自己截然相反的完全真实的自己。”

在这些匿名应用的鼎盛时期,Secret和其他类似的匿名应用如Yik Yak和Whisper被追捧为社交媒体的未来——针对Facebook上实名制争论的一剂良药。匿名应用回到了基础留言板时代,重现了早期互联网文化并且使之社交网络时代。然而尽管有着总共2亿美元的融资,匿名性依然仿佛是社交应用的毒药。原因很简单:在线社交网络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建立沟通桥梁。缺少了实名约束,人们的语言不仅刻薄,更毫无意义。

匿名社交应用初露头角

当这些应用第一次出现时,没有身份验证的社交媒体广受欢迎——其中包括在我自己的大学校园里。我还在大学的时候,匿名讨论总是局限于“匿名忏悔留言板(ACB)”。ACB并没有广泛流行,并且它还携带了某个特定的耻辱:ACB是那种你会从“经常访问”网站列表中删除的成人网站。

接着就到了2014年秋天,Yik Yak上线了——ACB随之沉寂。突然之前,似乎每个学生都使用这个应用,上面充斥了简短的讥讽、意见、派对宣传以及恶毒的流言蜚语。当我们中的一个Yak用户成功地登上热门页面并获得上百个赞时,我的朋友和我兴高采烈地互发截图。这是一个完美的计谋——曾经的ACB带着花哨的设计逆袭成主流。Yik Yak当然还有着更远大的目标,将自身视为年轻一代的Twitter。

同时,Secret也以自己的方式爆炸式发展,随之招来小道消息中心、硅谷绯闻中心的恶名——任何人都可以在这里散布谣言说Evernote要被收购了,或者讨论哪家创业公司使用木马等等。Secret和Yik Yak的发展都异常快速,在应用发布后的前七个月内,两家公司分别获得3500万美元和7350万美元融资。他们非常容易让人上瘾:Byttow说直到今天还有人告诉他,他们一边强制自己删除Secret一边又忍不住下载,他们一边极其渴望停止把大把时间浪费在这个应用上一边又在与内心的社交控做激烈斗争。他曾希望把Secret打造为Instagram和Facebook的强大竞争对手,有那么一段时间他的梦想似乎近在咫尺:在硅谷尝到胜利的滋味后,Secret在八个国家的应用商店排行榜上荣登下载量第一的王座。

然而热门的背后伴随着的是极易出错和更严格的审查。当Yik Yak横扫大学和高中校园时,家长和学校管理人员越来越担心这个应用会助长网络暴力。校园网上不再出现这个应用,并且学校一再敦促学生删掉这个应用。另一方面,Secret也遭遇了相似困境——随着用户基数不断扩大,该应用很难不走向极端。Byttow说:“事态超出了团队的控制能力范围,导致我们迷失了最初的愿景。”

图2

纵然这些应用还有很多其他好的贡献,但却是这些负面消极的帖子塑造了这些应用的差名声。“突然之间你发现很多人把大量的时间浪费在这些匿名应用上。”南加州大学数字社交媒体项目负责人Karen North说。这些应用上的黑暗面内容引发出一连串的负面新闻。“结果匿名性没有给这些应用带来新闻价值,反倒是种种问题行为让此类应用频频登报。”North说道。

两家公司面对此情形都开始清理应用上的帖子。Secret组建了一支90人的全职版主团队,但依然发现公司缺乏有效清理帖子所需的资源。因为Secret主打朋友之间的交流,侮辱性内容往往十分隐晦不易察觉,想要控制这些内容就需要团队人员理解发布该帖子的社交群体。Yik Yak则对应用设计进行了大刀阔斧地整改——结果此举却疏远了用户。2016年8月份,Yik Yak将之前可选的“handles”功能改成了强制性功能,借此希望“笔名”可以让用户更注意自己的言行。但是用户们竭力反对,认为这个功能“有悖于Yik Yak的初衷。”结果,11月份公司又取消了之前的修改,公开道歉并重新把“handles”功能调整为可选,然后伤害已经造成。该应用的核心用户——那些因为淫秽内容只有在这完全匿名环境下才能存在而选择Yik Yak的人——已经对Yik Yak失去了兴趣。

还有Whisper。Whisper之前既没有Secret和Yik Yak那么火,后来也没有这两个应用摔得那么惨。这个应用希望成为一个不依赖社交图谱的社交网络。Whisper拥有找到附近的人或建立聊天群等功能,但是推送的默认设置可以让用户看到来自全球的热门帖子。这样一来的结果就是没有那么严重的攻击性帖子——Whisper能坚持到现在的原因可能也在于此。“如果你想针对某人攻击某人,很重要的一点是你发布的攻击性帖子对方得看得到——如果他们看不到的话你的攻击就没有任何意义。”Jeremy Liew说道。他是Lightspeed Ventures的合伙人,后者在Whisper的A轮融资中曾投资了300万美元。

针对自己的审核难题,Whisper采用了被其称为“The Arbiter”的机器学习系统,这个系统可以自动清除违反规则的帖子。另外还有一只庞大的130人团队随时待命来处理AI可能错漏的高级危险帖子。然而没有好友或相关社区的连接,Whisper存在着另外一个主要问题:很容易让人感到无聊。虽然应用很干净很文明,但跟大多数人毫无关系。

2015年4月份,Secret倒闭。2016年12月份,Yik Yak不得不裁员60%,上个月有媒体曾报道该公司正向非匿名大学课程协作聊天应用转型。而Whisper则重新将自己定义为“未来媒体公司”,目前该应用在iOS商店的社交网络应用下载排行榜上列于86位。

真实与匿名的矛盾结合体

从互联网早期的留言板到今日的Reddit,匿名始终在网络上占有一席之地。但是Secret、Yik Yak还有Whisper等都发现匿名社交网络有如一个矛盾结合体。依赖于社交关系的匿名应用都极其容易滋生不愉快的行为,并且迅速地惹人生厌。一个缺乏真实世界社会或地域联系的匿名应用在另一方面又艰难地试图使人沉迷其中。在这之间,真正行得通的,无非就是一群匿名或者使用假名的群里围绕兴趣组成一个小团体,在这里个人的身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愿意分享自己的兴趣与热情。

Byttow认为,匿名社交媒体的一个致命缺陷是,这些应用无法带来任何好的结果。没有真实的姓名,用户不能与他人建立关系,也不会毁坏自己的名声。时不时地,人们可能会获得一些消息,想广而告之却又不愿透露自己的身份,然而这一切并不足以维系一个社交网络。让应用具备黏性的一个要素是正强化:更多的粉丝、更多好友、更多转发。“更多时候,人们其实还是希望能够和受众们交流。”North说,“对于他们的所言所行,人们需要得到认可。但是匿名却与人们需要得到认可这一事实背道而驰。”

不过,Byttow仍未放弃,他第二次推出Secret。这次,他是把Secret作为副项目来开发,很多难题仍有待解决。他打算让新的Secret只能通过好友邀请使用,从而使其规模相对较小且易于管理。单就眼下而言,这么做或许可以克服审查难题,没准也可以维持一个社区感。

在向着成为网络世代追捧的反Facebook、反Twitter路上,这些匿名社交媒体应用的开发者走错了一步又一步,算错了一次又一次。然而最大的错误大概是他们的奖励系统,比如“点赞”,并没有延伸到真实世界中。至少对我来说是这样的:当我在大学时的同学在Yik Yak上发布了热门帖子后,我逐渐厌倦不断向朋友发送截图来传达这份惊喜……最后我还是选择了Twitter。

关键字:SecretYak社交网络

本文摘自:猎云网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