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孪生体之另类数字化思路
2019-03-29 17:43:48   来源:   评论:0 点击:

根据Gartner新型技术炒作周期榜单显示,连续两年来数字孪生技术都名列前茅,尤其是2018年,其热度几近达到了峰值。自2002年概念诞生以来,数字孪生一直被业内看好。作为过程、产品甚至是服务的虚拟模型,数字孪生体正在成为一项业务需求,范围涵盖整个资产流程的全部生命周期,通过和物理世界的配对分析数据和监控系统,能够预知并阻止问题的发生,防止宕机,并通过模拟规划未来。

数字孪生体的诞生

“在我看来,数字孪生体的诞生是工业互联网和智能制造发展的一个自然结果。”IIC架构任务组联合主席林诗万认为,数据、模型和应用是工业互联网的三大要素,在不同层次上构成了不同的闭环反馈,实现优化。如何建立有效的算法模型,对于业界而言,建模难、人才少、工业知识不易挖掘、用模难、缺乏算法模型架构,模型难以管理更新等都是工业互联网目前所面临的挑战。作为工业的核心,业界必须需要寻找到系统性的新的方法和技术,以实现算法模型的优化。而数字孪生体的诞生,则是业界需要进一步发掘工业互联网的价值潜力,将算法、模型推向更深和更广范畴的结果。

大家都在寻找应对算法模型挑战的新技术和手段,数字孪生体无疑带来了答案。

详解数字孪生体

谈及数字孪生体,林诗万从三个方面做出了解析。

是什么?数字孪生体是实体或者逻辑对象在数字空间的全生命周期动态复制体。

做什么?是基于丰富历史和实时数据的先进的算法模型,用以实现对对象状态、行为高保真度的数字化表征、模拟实验和预测。

为何目的?对物理和逻辑空间对象实现深入的认知、正确的推理、精准的操作。

数字孪生体是是数字化的思路方法,是一种技术体系和技术能力,能够将生产过程和设备发生的变化详细分析理解,让生产、运营能够顺利完备。于此同时,创造数字孪生体却需要注意以下三点:

1. 数字孪生体的范畴

数字孪生体是实体和逻辑对象,不仅是针对物理对象。其另一半的孪生不一定是物理实体,也可以是逻辑实体,只要是有数据可采的或者能够安装传感器,可以测量,能够创造价值的都可创造数字孪生体。

2. 必须是动态的复制品

也就是说,数字孪生体与其对应的实体孪生体之间必须存在双向不对称连接,实物需向数字孪生体上传状态数据,数字孪生体再更具计算结果和业务逻辑要求,向实体孪生体下达指令,其中保障双向连接是动态、实时的,才能达到最佳计算结果。

3. 双向连接是全生命周期的

数字孪生体与实体之间是与生共有、同生同长的,任何一个实体孪生体发生的时间都需要上传到数字孪生体作计算和记录,实体在运行中的劳损等都能在数字孪生体数据中反映。

数字孪生体的基本要素

数字孪生体由数据、模型和接口三个要素组成。其中数据是数字孪生体的根本,是建立在所对应的实体的全生命周期数据的基础之上,包括设计、生产过程、部署使用和维护记录等环节所产生的数据。而模型则是各类数据模型,包括机理的、数字的、三维的等任何帮助可视化的模型,这些模型可利用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深度分析洞察。最后,数字孪生体还必须提供服务的接口,让场景、上层的应用能够利用API,快捷调用各类模型计算结果和其他原始数据。

对于部署和使用,数字孪生体可以通过具体的实例化多处使用,还能并行使用,例如现场做动态寻优,数字孪生体一部分的算法模型可以部署在现场附近,满足实时需求。同时还能在远端建立相应数字孪生体进行远程监控,建立离线的数字孪生体实力,比如模拟测试等。

【本文根据IC架构任务组联合主席林诗万演讲整理而成】

相关热词搜索:Array Array

上一篇: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 Barcelona 2019,快来巴塞罗那与钛动
下一篇:最后一页

分享到: 收藏
评论排行
安全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