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工智能行业动态 → 正文

当手机拍照遇到人工智能

责任编辑:zsheng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8-06-25 20:11:20 本文摘自:电子发烧友网

回顾过去大半年的手机圈,智能手机厂们已经从“全面屏”大战过渡到“人工智能(AI)”之争,纷纷不断加强着自身手机的“AI属性”,引爆了2018年智能手机业第一个爆点——AI拍照。

经过赋能的AI拍照一方面以“可视化”抢占先机,拍照效果可见可得,更是获取用户对其品牌认同与粘度的重要砝码。综观目前手机AI拍照从当的市场上看,主要可分为“三个流派”:“芯片派”,“摄像头派”与“APP派”。

当手机拍照遇到人工智能

自从华为推出以AI拍照为主打的荣耀V10,并其拍照效果获得市场认可后,用AI对手机拍照进行革新,改善拍照质量一时间也牵动了各大厂商的“神经”。“AI拍照”的魅力在于手机可自动识别各类环境,并相应地调整相机设置,以此来让拍摄达到最优异的效果。

以荣耀V10“会思考的摄影术”为例,可以自动识别拍照场景,然后自动匹配相关参数,智慧识别的场景包括人像、美食、日出日落、夜景等13种,已经几乎涵盖平时所接触到的绝大部分场景。简而言之,当手机拍照遇到AI不仅实现高度的自动化,而且拍照效果好,从像素与画质来看,各大厂商打出“媲美单反”等标签,有颠覆传统单反的意味在。

各大厂纷纷祭出AI拍照概念,催熟此一市场。根据IDC公布2018年Q1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市场跟踪情况显示,全球出货3.34亿部智能手机,同比下降2.9%,而最大的中国市场出货量首次跌破1亿部,这是2013年以来的首次情况。显示用户对于换机缺乏新动能与手机市场的饱和度已高,而推陈出新的AI应用正是被寄予能为手机市场带来新动能的“杀手级应用”。

AI拍照的三个流派

AI拍照产品层出不穷,发展多元化,但从当前的市场产品上看,主要分为“三个流派”:

1、“芯片派”。基于专用芯片来实现手机的AI摄影功能,用户可以体验到AI的多样化和增长性,实现对各式各样的摄影需求进行通用加速处理。以iPhoneX利用A11仿生芯片为例,可以与结构光传感器、深度陀螺仪进行结合,处理人脸、AR等任务,并可以快速处理图像识别;同时华为的麒麟与寒武纪AI芯片集成,用AI芯片来识别拍照场景,也走的此流派。

甚至,撇去AI专用芯片,还有专用图像处理协处理器,即Image Processing Unit(IPU),专门用来结合云计算与算法集群处理AI拍照与视频任务,其秘诀是在摄像头区域里藏了以算法和AI图像处理单元完成动态模糊摄影等摄影能力的补偿,甚至以算法实现对空间感等摄影元素的AI计算,以谷歌pixel2为代表。

2、“摄像头派”。走的是物理光学路径,通过对光学系统的设计,实现在高中低各个频段达到均衡,保证图像的细节、层次和轮廓的品质。以“华为+徕卡”为例,其HUAWEI P20采用采用了后置4000万像素彩色+2000万像素黑白+800万像素长焦的徕卡三镜头设计,f/1.8+f/1.6+f/2.4大光圈。1/1.7英寸型大尺寸传感器,可实现ISO 102400的感光度,达到了一些微单的级别。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摄像头元器件的提升不单只在于拍照这一功能上。近期OPPO发布的Find X所搭载的可升降镜头(双轨潜望结构)作为此款手机的最大亮点,通过电动马达可以快速升起前置摄像头以及3D感测元器件。O-Face 3D结构光技术也吸引大众目光,该技术通过光学手段获取被拍摄物体的三维结构,再对这一信息进行更深度的应用,例如解锁、支付等。

3、“APP派”。在有限算力的前提下,通过在APP里集成了机器学习算法,用来识别拍摄人像和背景、光源间的关系,从而把人像分离出来。比如场景识别拍照、用机器学习进行人脸和人体轮廓识别,自动进行背景虚化和抠图等等。

以具体应用场景为出发点的“APP派”,从人脸识别到安防、金融等领域,其核心门槛为算法层技术。以商汤科技的“SenseTotem视图情报研判系统” ,以及“SenseFace人脸布控实战平台”为代表并运用到与OPPO等手机品牌的合作上。

作为最为直观感受的功能之一,AI拍摄任务的效果和效率必须同时基于技术和智能硬件、软件与物理光学之间的协作,才能发挥最大粽效,现阶段大多数厂商所谓的AI还处于初级起步阶段。随着技术革新与时代发展,AI落地手机已是大势所趋,但是,在技术全面成熟与落地之前,保障好用户体验,而非简单的噱头营销,这才是目前的“大势”,这一切才刚刚开始。

AI价值的回归于更好的用户体验

根据国际知名咨询公司Gartner预测,未来四年,搭载人工智能(AI)技术的智能手机数量将会上涨70%,从2017年的10%提升到2020年的80%。Gartner认为, “智能手机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手机厂商们只能寻找新的方式实现产品差异化。未来,手机上的AI功能可以让手机拥有学习的能力,帮助用户做计划、解决问题。”

显然,在AI手机市场众声喧哗的景况下,真正的AI手机,其最终的目的是要使用户使用便捷化、高效化,让人们能够真正的因AI而受益,因此用户体验才是当下AI手机所有问题的交合点。

华为荣耀品牌总裁赵明便认为,未来手机厂商的竞争关键一定不再是供应链,而是如何通过AI提供更好的用户服务。一个理想的场景是,以后摄像功能中还会镶嵌进更多功能,通过实时识别提升用户体验。

关键字:智能

本文摘自:电子发烧友网

x 当手机拍照遇到人工智能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人工智能行业动态 → 正文

当手机拍照遇到人工智能

责任编辑:zsheng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8-06-25 20:11:20 本文摘自:电子发烧友网

回顾过去大半年的手机圈,智能手机厂们已经从“全面屏”大战过渡到“人工智能(AI)”之争,纷纷不断加强着自身手机的“AI属性”,引爆了2018年智能手机业第一个爆点——AI拍照。

经过赋能的AI拍照一方面以“可视化”抢占先机,拍照效果可见可得,更是获取用户对其品牌认同与粘度的重要砝码。综观目前手机AI拍照从当的市场上看,主要可分为“三个流派”:“芯片派”,“摄像头派”与“APP派”。

当手机拍照遇到人工智能

自从华为推出以AI拍照为主打的荣耀V10,并其拍照效果获得市场认可后,用AI对手机拍照进行革新,改善拍照质量一时间也牵动了各大厂商的“神经”。“AI拍照”的魅力在于手机可自动识别各类环境,并相应地调整相机设置,以此来让拍摄达到最优异的效果。

以荣耀V10“会思考的摄影术”为例,可以自动识别拍照场景,然后自动匹配相关参数,智慧识别的场景包括人像、美食、日出日落、夜景等13种,已经几乎涵盖平时所接触到的绝大部分场景。简而言之,当手机拍照遇到AI不仅实现高度的自动化,而且拍照效果好,从像素与画质来看,各大厂商打出“媲美单反”等标签,有颠覆传统单反的意味在。

各大厂纷纷祭出AI拍照概念,催熟此一市场。根据IDC公布2018年Q1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市场跟踪情况显示,全球出货3.34亿部智能手机,同比下降2.9%,而最大的中国市场出货量首次跌破1亿部,这是2013年以来的首次情况。显示用户对于换机缺乏新动能与手机市场的饱和度已高,而推陈出新的AI应用正是被寄予能为手机市场带来新动能的“杀手级应用”。

AI拍照的三个流派

AI拍照产品层出不穷,发展多元化,但从当前的市场产品上看,主要分为“三个流派”:

1、“芯片派”。基于专用芯片来实现手机的AI摄影功能,用户可以体验到AI的多样化和增长性,实现对各式各样的摄影需求进行通用加速处理。以iPhoneX利用A11仿生芯片为例,可以与结构光传感器、深度陀螺仪进行结合,处理人脸、AR等任务,并可以快速处理图像识别;同时华为的麒麟与寒武纪AI芯片集成,用AI芯片来识别拍照场景,也走的此流派。

甚至,撇去AI专用芯片,还有专用图像处理协处理器,即Image Processing Unit(IPU),专门用来结合云计算与算法集群处理AI拍照与视频任务,其秘诀是在摄像头区域里藏了以算法和AI图像处理单元完成动态模糊摄影等摄影能力的补偿,甚至以算法实现对空间感等摄影元素的AI计算,以谷歌pixel2为代表。

2、“摄像头派”。走的是物理光学路径,通过对光学系统的设计,实现在高中低各个频段达到均衡,保证图像的细节、层次和轮廓的品质。以“华为+徕卡”为例,其HUAWEI P20采用采用了后置4000万像素彩色+2000万像素黑白+800万像素长焦的徕卡三镜头设计,f/1.8+f/1.6+f/2.4大光圈。1/1.7英寸型大尺寸传感器,可实现ISO 102400的感光度,达到了一些微单的级别。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摄像头元器件的提升不单只在于拍照这一功能上。近期OPPO发布的Find X所搭载的可升降镜头(双轨潜望结构)作为此款手机的最大亮点,通过电动马达可以快速升起前置摄像头以及3D感测元器件。O-Face 3D结构光技术也吸引大众目光,该技术通过光学手段获取被拍摄物体的三维结构,再对这一信息进行更深度的应用,例如解锁、支付等。

3、“APP派”。在有限算力的前提下,通过在APP里集成了机器学习算法,用来识别拍摄人像和背景、光源间的关系,从而把人像分离出来。比如场景识别拍照、用机器学习进行人脸和人体轮廓识别,自动进行背景虚化和抠图等等。

以具体应用场景为出发点的“APP派”,从人脸识别到安防、金融等领域,其核心门槛为算法层技术。以商汤科技的“SenseTotem视图情报研判系统” ,以及“SenseFace人脸布控实战平台”为代表并运用到与OPPO等手机品牌的合作上。

作为最为直观感受的功能之一,AI拍摄任务的效果和效率必须同时基于技术和智能硬件、软件与物理光学之间的协作,才能发挥最大粽效,现阶段大多数厂商所谓的AI还处于初级起步阶段。随着技术革新与时代发展,AI落地手机已是大势所趋,但是,在技术全面成熟与落地之前,保障好用户体验,而非简单的噱头营销,这才是目前的“大势”,这一切才刚刚开始。

AI价值的回归于更好的用户体验

根据国际知名咨询公司Gartner预测,未来四年,搭载人工智能(AI)技术的智能手机数量将会上涨70%,从2017年的10%提升到2020年的80%。Gartner认为, “智能手机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手机厂商们只能寻找新的方式实现产品差异化。未来,手机上的AI功能可以让手机拥有学习的能力,帮助用户做计划、解决问题。”

显然,在AI手机市场众声喧哗的景况下,真正的AI手机,其最终的目的是要使用户使用便捷化、高效化,让人们能够真正的因AI而受益,因此用户体验才是当下AI手机所有问题的交合点。

华为荣耀品牌总裁赵明便认为,未来手机厂商的竞争关键一定不再是供应链,而是如何通过AI提供更好的用户服务。一个理想的场景是,以后摄像功能中还会镶嵌进更多功能,通过实时识别提升用户体验。

关键字:智能

本文摘自:电子发烧友网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