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芯片市场动态 → 正文

4G芯片:高通联发科称霸

责任编辑:editor014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4-07-21 09:27:48 本文摘自:OFweek电子工程网

武汉高德红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黄立告诉记者,中国从外国进口芯片,需要层层审批。并且有数额限制,在跟企业签约时,一般会附加额外条款。美国等国家更为苛刻,红外器件只卖整机,不卖芯片,并且会把整机的帧频做到很低,导致使用效果很差。   

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武汉)主任邹雪城介绍,美国主要通过NSA(国家安全局)对信息产业实行严格控制,其任务就是对销往全球的信息产品进行监控,甚至在大规模芯片等关键部件内安装插件,通过特殊手段启动,发回芯片所处理的各种数据,以控制芯片执行特定任务。   

中科院百人计划、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研究员吴南健表示,目前最担心的就是国防安全问题。如果芯片被植入“后门”,任何国家一旦与美国发生冲突,美国便可以通过芯片系统破坏该国国防安全。   

“这绝不是危言耸听。”邹雪城说,随着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出现,国家信息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最让人担心的是,在今天的技术条件下,将一块芯片中可能安放的所有‘后门’排除,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4G芯片:高通联发科称霸 爱立信夹缝求生?   

随着中国4G进程的推进,手机芯片厂商正加速洗牌。近日,国内外手机芯片厂商动作频频。高通为迎合中国市场千元4G智能机的庞大需求,把多个芯片计划纳入了QRD(高通参考设计)计划,加速对中低端的渗透。   

因不敌高通和联发科的竞争,英伟达和博通相继宣布退出手机芯片市场。英伟达CEO黄仁勋表示,英伟达将逐渐放弃手机芯片业务,未来将把焦点放在平板电脑、手持游戏机、车载设备或电视机顶盒等领域。博通则宣布将出售手机基带芯片业务,并已聘用摩根大通为交易顾问。几乎在上述两家厂商撤离战场的同时,爱立信宣布重返手机芯片市场。记者获知,搭载首款爱立信M7450芯片的大牌手机,将在今年下半年全球上市,该款芯片支持TD-LTE、LTEFDD、WCDMA、TD-SCDMA和GSM五种模式,已通过中国移动的网络测试,并获得认证许可。爱立信中国区CMO常刚介绍,M7450是目前发布的全球最小、功耗最低的支持五模十七频的4G通信芯片。   

业内人士指出,在4G时代,随着智能手机市场竞争加剧,作为上游的移动芯片市场利润空间进一步被压缩。英伟达、博通等厂商不擅长打价格战,在中低端市场难以抵抗联发科,而在高端市场,份额则遭到高通的鲸吞蚕食。根据市场调研公司StrategyAnalytics的统计数据,2013年用于连接4G网络的手机芯片市场规模达到41亿美元,高通占据了该市场92%的份额。因此,两者退出该业务或是明智之举。   

随着手机芯片市场的集中化,未来手机芯片市场只能有两、三家企业可以生存,爱立信选择这个时机突围,难度不小。

而业内人士指出,爱立信选择4G芯片作为回归战场的第一炮,风险最小,利用这款支持五模的芯片切入高端市场,更能重拾信心,但目前爱立信最大的压力,是能否尽快得到终端厂商的认可,提高出货量。据记者了解,为吸引手机厂商的关注,爱立信今年投入约24亿元,用于改进芯片产品设计,并预期下半年带来回报。而按照芯片平均17美元的售价,爱立信需要销售2200多万枚芯片,才能收回投入。   

国内一家终端手机厂商负责人对记者表示,从目前来看,如果爱立信获得三星的合同,在三星高端手机中安装其芯片,这个目标有可能完成。   

尽管如此,目前手机芯片市场的格局基本已经定下来,高通在技术上有着非常强的优势,掌握着大量的专利,特别是4G专利,而联发科则在市场的把握和推出时间上占有优势,价格竞争力也较强,会成为厂商的第二选择。另外,手机出货量排行较前的三星、苹果、华为和中兴,都在研发或在高端机领域使用自家的芯片,华为海思芯片甚至有做开放市场的打算,爱立信能否在未来市场中站稳脚跟,仍是未知。

关键字:联发科高通芯片

本文摘自:OFweek电子工程网

x 4G芯片:高通联发科称霸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芯片市场动态 → 正文

4G芯片:高通联发科称霸

责任编辑:editor014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4-07-21 09:27:48 本文摘自:OFweek电子工程网

武汉高德红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黄立告诉记者,中国从外国进口芯片,需要层层审批。并且有数额限制,在跟企业签约时,一般会附加额外条款。美国等国家更为苛刻,红外器件只卖整机,不卖芯片,并且会把整机的帧频做到很低,导致使用效果很差。   

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武汉)主任邹雪城介绍,美国主要通过NSA(国家安全局)对信息产业实行严格控制,其任务就是对销往全球的信息产品进行监控,甚至在大规模芯片等关键部件内安装插件,通过特殊手段启动,发回芯片所处理的各种数据,以控制芯片执行特定任务。   

中科院百人计划、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研究员吴南健表示,目前最担心的就是国防安全问题。如果芯片被植入“后门”,任何国家一旦与美国发生冲突,美国便可以通过芯片系统破坏该国国防安全。   

“这绝不是危言耸听。”邹雪城说,随着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出现,国家信息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最让人担心的是,在今天的技术条件下,将一块芯片中可能安放的所有‘后门’排除,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4G芯片:高通联发科称霸 爱立信夹缝求生?   

随着中国4G进程的推进,手机芯片厂商正加速洗牌。近日,国内外手机芯片厂商动作频频。高通为迎合中国市场千元4G智能机的庞大需求,把多个芯片计划纳入了QRD(高通参考设计)计划,加速对中低端的渗透。   

因不敌高通和联发科的竞争,英伟达和博通相继宣布退出手机芯片市场。英伟达CEO黄仁勋表示,英伟达将逐渐放弃手机芯片业务,未来将把焦点放在平板电脑、手持游戏机、车载设备或电视机顶盒等领域。博通则宣布将出售手机基带芯片业务,并已聘用摩根大通为交易顾问。几乎在上述两家厂商撤离战场的同时,爱立信宣布重返手机芯片市场。记者获知,搭载首款爱立信M7450芯片的大牌手机,将在今年下半年全球上市,该款芯片支持TD-LTE、LTEFDD、WCDMA、TD-SCDMA和GSM五种模式,已通过中国移动的网络测试,并获得认证许可。爱立信中国区CMO常刚介绍,M7450是目前发布的全球最小、功耗最低的支持五模十七频的4G通信芯片。   

业内人士指出,在4G时代,随着智能手机市场竞争加剧,作为上游的移动芯片市场利润空间进一步被压缩。英伟达、博通等厂商不擅长打价格战,在中低端市场难以抵抗联发科,而在高端市场,份额则遭到高通的鲸吞蚕食。根据市场调研公司StrategyAnalytics的统计数据,2013年用于连接4G网络的手机芯片市场规模达到41亿美元,高通占据了该市场92%的份额。因此,两者退出该业务或是明智之举。   

随着手机芯片市场的集中化,未来手机芯片市场只能有两、三家企业可以生存,爱立信选择这个时机突围,难度不小。

而业内人士指出,爱立信选择4G芯片作为回归战场的第一炮,风险最小,利用这款支持五模的芯片切入高端市场,更能重拾信心,但目前爱立信最大的压力,是能否尽快得到终端厂商的认可,提高出货量。据记者了解,为吸引手机厂商的关注,爱立信今年投入约24亿元,用于改进芯片产品设计,并预期下半年带来回报。而按照芯片平均17美元的售价,爱立信需要销售2200多万枚芯片,才能收回投入。   

国内一家终端手机厂商负责人对记者表示,从目前来看,如果爱立信获得三星的合同,在三星高端手机中安装其芯片,这个目标有可能完成。   

尽管如此,目前手机芯片市场的格局基本已经定下来,高通在技术上有着非常强的优势,掌握着大量的专利,特别是4G专利,而联发科则在市场的把握和推出时间上占有优势,价格竞争力也较强,会成为厂商的第二选择。另外,手机出货量排行较前的三星、苹果、华为和中兴,都在研发或在高端机领域使用自家的芯片,华为海思芯片甚至有做开放市场的打算,爱立信能否在未来市场中站稳脚跟,仍是未知。

关键字:联发科高通芯片

本文摘自:OFweek电子工程网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