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芯片市场动态 → 正文

LTE手机芯片抢位战

责任编辑:editor014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4-10-10 21:47:07 本文摘自:财经国家周刊

竞争日益惨烈,新市场已经显现,已被高通、联发科、英特尔和展讯4家公司主导的移动处理器市场,未来走向何方?   

站在移动互联网产业的金字塔顶端,移动处理器市场的战争正日益加剧。   

2014年9月18日,英特尔宣布,新的调制解调器产品XMM7262已经获得中国移动认证,该产品可以支持包括LTE在内的通行通信标准,可以让厂商用以开发面向大众市场的LTE设备。   

就在同一天,另一家国际巨头却作出了另一个截然相反的决定。爱立信宣布停止LTE芯片的开发,退出这一市场--而这距离其推出商用芯片7450尚不足2个月。   

进退之间,形势已变,未来的胜负焦点,或许已经转向更远处的新战场。   

爱立信壮士断腕   

在业内人士看来,爱立信放弃LTE终端芯片的决定,虽有遗憾,但亦不失为明智之举。   

对于缺乏深耕的爱立信来说,7450这个产品本来就只是一次向上下游渗透的试应手,既然遭遇市场销售惨淡,自然得及早收手。   

在3G时代,爱立信芯片曾经在芯片领域拥有强大实力,但在LTE时代,爱立信却止步于与意法半导体的战略合资。   

2013年8月,双方的合资公司解体,爱立信接收了LTE超薄芯片业务,这让它有了新的想法。   

LTE芯片是一个庞大市场,每年有超过10亿部智能手机采用该类芯片,更重要的是,这个市场目前仍有相当长的生命周期。如果依托爱立信在网络侧的强大根基,在芯片领域有所突破,爱立信或许可以创造出充满想象力的新发展机会,甚至重新回到消费电子领域呼风唤雨。   

2013年底,爱立信宣布,在未来1年内投入约24亿元人民币改进芯片产品,并拿出"王者归来"的气势,产品性能一度领先。   

然而,爱立信低估了竞争对手强大的阻击实力。拥有雄厚积累的高通只是加快了产品的更新速度,就轻松实现了性能反超,让7450还未落地就已落后。最终,7450上市的1个多月,仅在海外有少量销量,在中国市场甚至几乎为零。   

最后,爱立信不得不在声明中承认,"自整合后,芯片市场的发展日新月异,超薄芯片的可预期市场日益萎缩。而与此同时,芯片市场亦面临着竞争激烈、价格侵蚀以及技术创新不断加快的种种挑战。"   

既然占不到便宜,索性体面认输。唯一让爱立信咬牙的,或许只是冤枉钱多了一点,仅在2014年的投入就高达3.9亿美金,现在则全部打了水漂。   英特尔抢位   

与爱立信的试探心态不同,英特尔此来却是事关大局,不容有失。   自从1999年以来,英特尔一直没有停止过自己在在手机芯片市场的努力,每年投入巨资研发。虽然它的移动芯片产品战略定位和商业模式摇摆不定,也始终未曾撼动高通的领先地位,但在这个"坚持就是胜利"的血战场,只要没有掉出主流梯队,就总会有可能反超。   

而且,爱立信的主业并非芯片,而英特尔则只能不断追赶。因为整个IT硬件市场都在加速移动化,如果掉队,无论PC领域有再多的积累,未来都只能等待坐吃山空。   

事实上,在德州仪器、博通、辉达、爱立信先后放弃手机芯片市场后,这个市场最大的厂商已经只剩高通、联发科、英特尔和展讯4家,被卡位的其他厂商则生存艰难。   

值得注意的是,自今年以来,领头羊高通在中国遭遇反垄断调查,高端LTE芯片供货

也还处于供不应求的瓶颈期,这让追赶者们在这个全球最大的市场看到了绝佳的机会。   

与此对应的是,自2013年年底开始,英特尔已经在大规模"招安"平板电脑厂商,并计划在2014年要卖出4000万台基于英特尔芯片的平板电脑--而在2013年,这个数字是1000万。(详见《财经国家周刊》2014年9月15日报道《英特尔的新战场》)。   

高通:新的未来   

在巨头们纷纷杀入自己的腹地时,高通已经把目光投向新的战场。   

事实上,无论是联发科、英特尔还是展讯,短时间内仍都远做不到与高通正面对决,尤其是在高端市场--根据第三方的研究报告,仅以今年上半年的中国市场为例,高通就占有中国近80%的LTE芯片市场。  

即使其他厂商的对标产品推出时间与高通基本一致,但受限于技术积累和业务规模,产品的性能和成本都不足以与高通抗衡。   

在此之前,高通将收入的19%投入研发,从成立至今,研发投入累计已超过300亿美元,其中,仅2013财年就超过50亿美元。更为重要的是,高通的研发积累远早于技术的商用化,获得巨大的技术领先。比如,当2008年国际标准组织确定第一个LTE标准时,高通在该项技术上已积累了8年经验。   

而现在,当英特尔们加力LTE市场,高通在轻松反击的同时,其实已在更多领域开始跑马圈地,甚至逐步产业化。   

比如可穿戴。2014年8月,美国手表厂商天美时(Timex)推出的最新智能手表,就已经采用了高通的芯片和屏幕。这款手表由此成为支持通信、GPS、危机报警乃至全天候监测记录用户的运动速率、距离以及位置等信息的智能设备。   

类似的布局,高通在汽车、家居、医疗等多个领域都已经全面展开   

比如,高通甚至已经和大约63家公司一起成立了一个开放的软件平台系统。通过一个开放源代码的平台级技术协议,来打造一个融合不同产品的、庞大的物联网生态。而在医疗领域,高通则与超过500家应用开发商、医疗终端商、医疗保健服务商等共同打造一个互联的医疗健康系统。   

在高通的规划中,这些都被纳入一个庞大的计划:"打造人类的数字第六感"。而这个规模远超手机市场的未来生态,正是移动芯片市场的更新未来。

关键字:手机芯片LTE

本文摘自:财经国家周刊

x LTE手机芯片抢位战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芯片市场动态 → 正文

LTE手机芯片抢位战

责任编辑:editor014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4-10-10 21:47:07 本文摘自:财经国家周刊

竞争日益惨烈,新市场已经显现,已被高通、联发科、英特尔和展讯4家公司主导的移动处理器市场,未来走向何方?   

站在移动互联网产业的金字塔顶端,移动处理器市场的战争正日益加剧。   

2014年9月18日,英特尔宣布,新的调制解调器产品XMM7262已经获得中国移动认证,该产品可以支持包括LTE在内的通行通信标准,可以让厂商用以开发面向大众市场的LTE设备。   

就在同一天,另一家国际巨头却作出了另一个截然相反的决定。爱立信宣布停止LTE芯片的开发,退出这一市场--而这距离其推出商用芯片7450尚不足2个月。   

进退之间,形势已变,未来的胜负焦点,或许已经转向更远处的新战场。   

爱立信壮士断腕   

在业内人士看来,爱立信放弃LTE终端芯片的决定,虽有遗憾,但亦不失为明智之举。   

对于缺乏深耕的爱立信来说,7450这个产品本来就只是一次向上下游渗透的试应手,既然遭遇市场销售惨淡,自然得及早收手。   

在3G时代,爱立信芯片曾经在芯片领域拥有强大实力,但在LTE时代,爱立信却止步于与意法半导体的战略合资。   

2013年8月,双方的合资公司解体,爱立信接收了LTE超薄芯片业务,这让它有了新的想法。   

LTE芯片是一个庞大市场,每年有超过10亿部智能手机采用该类芯片,更重要的是,这个市场目前仍有相当长的生命周期。如果依托爱立信在网络侧的强大根基,在芯片领域有所突破,爱立信或许可以创造出充满想象力的新发展机会,甚至重新回到消费电子领域呼风唤雨。   

2013年底,爱立信宣布,在未来1年内投入约24亿元人民币改进芯片产品,并拿出"王者归来"的气势,产品性能一度领先。   

然而,爱立信低估了竞争对手强大的阻击实力。拥有雄厚积累的高通只是加快了产品的更新速度,就轻松实现了性能反超,让7450还未落地就已落后。最终,7450上市的1个多月,仅在海外有少量销量,在中国市场甚至几乎为零。   

最后,爱立信不得不在声明中承认,"自整合后,芯片市场的发展日新月异,超薄芯片的可预期市场日益萎缩。而与此同时,芯片市场亦面临着竞争激烈、价格侵蚀以及技术创新不断加快的种种挑战。"   

既然占不到便宜,索性体面认输。唯一让爱立信咬牙的,或许只是冤枉钱多了一点,仅在2014年的投入就高达3.9亿美金,现在则全部打了水漂。   英特尔抢位   

与爱立信的试探心态不同,英特尔此来却是事关大局,不容有失。   自从1999年以来,英特尔一直没有停止过自己在在手机芯片市场的努力,每年投入巨资研发。虽然它的移动芯片产品战略定位和商业模式摇摆不定,也始终未曾撼动高通的领先地位,但在这个"坚持就是胜利"的血战场,只要没有掉出主流梯队,就总会有可能反超。   

而且,爱立信的主业并非芯片,而英特尔则只能不断追赶。因为整个IT硬件市场都在加速移动化,如果掉队,无论PC领域有再多的积累,未来都只能等待坐吃山空。   

事实上,在德州仪器、博通、辉达、爱立信先后放弃手机芯片市场后,这个市场最大的厂商已经只剩高通、联发科、英特尔和展讯4家,被卡位的其他厂商则生存艰难。   

值得注意的是,自今年以来,领头羊高通在中国遭遇反垄断调查,高端LTE芯片供货

也还处于供不应求的瓶颈期,这让追赶者们在这个全球最大的市场看到了绝佳的机会。   

与此对应的是,自2013年年底开始,英特尔已经在大规模"招安"平板电脑厂商,并计划在2014年要卖出4000万台基于英特尔芯片的平板电脑--而在2013年,这个数字是1000万。(详见《财经国家周刊》2014年9月15日报道《英特尔的新战场》)。   

高通:新的未来   

在巨头们纷纷杀入自己的腹地时,高通已经把目光投向新的战场。   

事实上,无论是联发科、英特尔还是展讯,短时间内仍都远做不到与高通正面对决,尤其是在高端市场--根据第三方的研究报告,仅以今年上半年的中国市场为例,高通就占有中国近80%的LTE芯片市场。  

即使其他厂商的对标产品推出时间与高通基本一致,但受限于技术积累和业务规模,产品的性能和成本都不足以与高通抗衡。   

在此之前,高通将收入的19%投入研发,从成立至今,研发投入累计已超过300亿美元,其中,仅2013财年就超过50亿美元。更为重要的是,高通的研发积累远早于技术的商用化,获得巨大的技术领先。比如,当2008年国际标准组织确定第一个LTE标准时,高通在该项技术上已积累了8年经验。   

而现在,当英特尔们加力LTE市场,高通在轻松反击的同时,其实已在更多领域开始跑马圈地,甚至逐步产业化。   

比如可穿戴。2014年8月,美国手表厂商天美时(Timex)推出的最新智能手表,就已经采用了高通的芯片和屏幕。这款手表由此成为支持通信、GPS、危机报警乃至全天候监测记录用户的运动速率、距离以及位置等信息的智能设备。   

类似的布局,高通在汽车、家居、医疗等多个领域都已经全面展开   

比如,高通甚至已经和大约63家公司一起成立了一个开放的软件平台系统。通过一个开放源代码的平台级技术协议,来打造一个融合不同产品的、庞大的物联网生态。而在医疗领域,高通则与超过500家应用开发商、医疗终端商、医疗保健服务商等共同打造一个互联的医疗健康系统。   

在高通的规划中,这些都被纳入一个庞大的计划:"打造人类的数字第六感"。而这个规模远超手机市场的未来生态,正是移动芯片市场的更新未来。

关键字:手机芯片LTE

本文摘自:财经国家周刊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