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芯片市场动态 → 正文

英特尔大连厂变道:一座明星厂的尴尬自救

责任编辑:jackye 作者:王如晨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5-10-23 09:12:50 本文摘自:创事记

昨天,英特尔公司发了一则消息,说是大连12英寸厂(F68)将改变产品路线,从过去的处理器业务变成Nand闪存芯片业务。

这消息很少人关注,但值得反思。英特尔大连厂当初可是一个明星级项目,投资高,产业影响大,一度被标榜为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典型案例。它甚至牵动着中美科技业、政经领域的神经。

为什么这个2007年建设、2010年投产的12英寸半导体项目,短短4年就变更用途了?

我先给出结论:它是中美两国科技、全球经济危机、产业变迁、英特尔战略共同博弈下的一种结果,称得上是一个失败的项目。

我是这个项目的第一个本地报道者,对于它也有较长的关注。下这个结论,我仔细斟酌过,也有底气这么说。

这个项目最初诞生在一个全球经济热火、PC业尤其笔记本业务爆发性增长的周期。英特尔那时看准了庞大的中国市场。

落户大连前,它与中国至少7个城市接触过两年,包括上海、北京、青岛等诸多地方。2006年,英特尔确定选择大连,并于当年6月6日注册了公司。

关于为何选择大连,官方说法当然是大连区位、产业配套等要素,有个比较具有正能量的说法是:英特尔浦东厂当年顺应了浦东大开发热潮,成都厂顺应了西部大开发热潮,大连顺应了中国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热潮……我相信有这类因素在。中国面积大,产业布局中的区位选择很讲究:一是产业资源配套,比如土地、人才、交通、供应商、供应链覆盖半径等等;二是接近市场。英特尔项目落在大连,配套条件并不那么好,但形式上至少可以接近市场。在长三角、西南布局制造业之后,北方确实有需求落地。

但这类重大外资项目,总难脱开某种追逐、迎合政治的诉求。关于当初该项目为何落地大连,顺便提供几个可资参照的例子:三星存储半导体项目,当年与各地谈判后,最后落在西安;富士康与惠普们当年公关重庆,LG公关广州。这种诉求与博弈的结果,有的像撞了大运,有的则非常暗淡。请仔细体会。

英特尔落户大连前,也一直与上述几个城市沟通,保密非常严格。那时我对这个项目十分关注,但从官方渠道根本无法获得任何信息,我也一直苦于没有突破的方法。

不过总有一些偶然让人惊喜。2007年3月12日,我去虹桥那边参加一个行业会议,碰到一个熟悉的外资半导体设备业的长辈,还有他的一个日本朋友。我就在一旁听,偶尔听到他们提到说,A公司将有一个巨资项目落户大连,当月可能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公布。不过,他们怎么也不说“A公司”的名字,说自己是供应商,有保密要求。我立刻想到了英特尔,就回家换衣服去了大连。

当时也有其他半导体项目在中国游说。比如韩国三星、日本尔必达、台湾地区日月光、茂德等。大陆本地的中芯、华虹也都在规划上马新项目。这背后的关键无非是中国的市场吸引力起着作用。若说其中哪个项目值得在人民大会堂风光一下,从影响力说,英特尔可能更靠谱。

到了大连,我当天去了市发改委,门进不去,找了一个电话打过去被拒了。我翻阅地图,断定它应跟大连经济开发区有关,那边土地储备多,也是未来开发重点。于是次日去了那里,直奔管委会。当时还感慨,管委会大楼真壮观,到底是一个地方招商引资的牛逼部门。

我去了主任办公室,人不在。然后去招商局、城建处,一派繁忙。其中一名招商女局长,特别干练,但脾气很大,进去询问没几句,就要我出去。一男下属则直接拉我。我拖了几分钟,从女局长这里获得一句非常关键的话:你下个月再来。

既然A项目当月底后有望在人民大会堂公布,那大连应该靠后。那几天,英特尔消息显示,董事长贝瑞特与CEO欧德宁下月或来中国。这三条信息隐含的时间很有价值。我相信招商女局长不是骗我。

我断言项目已到最后披露阶段。在偷偷记下女局长桌上几个大连市直属部门电话后,我就在管委会大楼上串门,最后走进开发区组织宣传处处长刘军办公室,跟他聊。那天他眼睛充满血丝,估计加班够呛。我玩了一下采访技巧,说外界质疑英特尔大连项目配套不行。刘显然没有防备,说这是大连第一个半导体制造项目,不可能忽视产业配套,除了通常要素,还包括教育、医院、房产开发等。他还说,大连开发区为此付出很多心血,“谈了不下几十轮”。不过,他不告诉我项目具体位置,只说已备好土地。

地块问题可去现场摸索。于是,我先去城建规划处咨询,没有结果,但知道开发区双D港那边有53、54、57、59等几个新地块,准备建设新厂区。

于是我坐上摩的去了双D港。通过周围楼盘营销处、摩的司机、老百姓,确定了“一个很有钱的美国公司”“买下”一大片地。对她们来说,这个美国公司也是她们营销方案里的案例跟噱头。

写出这段经历,是想说明当初大连如何重视英特尔项目。英特尔自身当然也很敏感。

敏感的缘由,除了它确实具有重大产业影响力外,也有照顾中美科技博弈的因素。

半导体领域,美国对中国一直严密封锁,强调要保持两代或两代以上技术优势。英特尔在中国早有两座工厂,但主要是封测。12英寸处理器晶圆厂落地,确实称得上产业大事,堪称美国科技产业对中国的一次松绑。我相信这背后双方一定发生过其他博弈。但是无论如何,美国防范中国,若十分过度,也会损害美国科技企业利益。当年,前任CEO欧德宁曾批判美国产业政策。

此后,大连厂的后续演进,关键时间节点,我都有所关注。2009年、2010年,英特尔也曾做过多次传播。

但关键的问题是,为什么,这么一个看去如此重大的项目,这一时刻,突然脱离自己的处理器主业,转向另一个产品线。它是否意味着,大连厂过往一段,是失败的经历呢?

英特尔自身当然不会承认项目此前是失败,毕竟业务一直存在——虽然产能几乎就是空置状态。我只是从这个项目当初渲染的战略意义上说。

我在上面已给出原因,这是多重因素博弈的结果。

一、首先它脱离不了中美科技博弈。大连厂落地并不意味着美国对中国真正消除管制。事实上2007年以来反而强化了管制,中间还制造了一起半导体间谍案,矮化中国产业。由于此前中国发生过“汉芯半导体”事件,中国的科技形象受损明显。

但美国这种管制抑制了英特尔的竞争力。在中国PC业,若是芯片工艺只能人为落后两代,那简直是一种悲剧。事实上,英特尔大连厂2010年投产时,采用的是65纳米技术。而2009Q4,它美国的工厂已采用32纳米工艺。

当然65纳米处理器也可以进入许多嵌入式终端,但在PC级产品里,这一工艺一投产就落伍了。同期三星已量产28纳米工艺、台积电已即将进入28纳米市场。虽然终端领域不同,不能平行比较,但综合下来,大连厂留给市场的印象却是一个鸡肋一般的存在。

可资借鉴的类似例子,是台积电上海松江厂。受限于台湾地区当局技术管制,创设10多年后,这8英寸厂工艺技术更低。据说台积电也偷偷涉足稍高工艺,但也只是夹缝作业。不过与英特尔相比,由于台积电从事代工,产品品类要比英特尔丰富得多,所以该厂也能支撑。

国家与地区之间技术博弈带来的这种产业扭曲,不是具体企业的责任,它们其实也是受害者。英特尔变更工厂产品品类,确实也是应该。只是,当初的目标可要修正了,它对中国市场的影响后续可能还要观察。

二、宏观经济、国家博弈之外,英特尔大连项目的运气也挺背。动工后一年不到,还没投产,全球金融危机就爆发了。2008年年末,半导体产业一片惨淡。2009年Q1,英特尔CEO欧德宁在一份内部文件中说,当季,英特尔可能遭遇21年来首亏。

为化解危机,英特尔当时宣布关闭美国、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地5座工厂。随后,英特尔中国第一座工厂上海浦东厂也宣布裁员关停,产能转移到成都厂。

大连项目就在这种危机中历经三年建成投产(2010年10月26日)。比一般12英寸厂建设投产周期拉长一年。虽然不能说延宕多久,但大连厂作为英特尔处理器制造业的战略价值已基本失去。

三、更为不利的当然是经济危机之下,全球PC产业持续遭受着移动互联网冲击。英特尔当年为了与ARM阵营对决,推出过手机、上网本等业务,但没能实现逆转,而且还留下许多后遗症。后来经过多次变革,尤其是技术更新,走出被动,但整个PC业,消费类市场早已被手机、PAD等移动终端侵袭,英特尔更多标榜商务型笔记本、企业级业务、数据中心等业务。

当然,整体而言,PC企业级市场增长还是相对稳健。英特尔在基础设施领域的布局开始持续发力。不过,巨头要想重新占据市场高地,可能还需要等待更久,尤其所谓物联网、云计算、可穿戴行业真正普及。

时间进入2015年,全球科技产业无论宏观面还是微观面,都遭遇着更多考验。原本高企的区域市场开始发生某种反转。

英特尔2015Q3财报显示,营收虽同比持平,毛利率、净利润下滑明显。而原本成长强劲的区域,如亚洲、中国等,持续疲软,尤其是中国市场消费类业务表现更差。如果不是成熟市场美国和西欧相对强劲,英特尔Q3整体会更加失色。

综合以上几点,再回到英特尔大连厂变更产品品类的话题上来,就能体会到它确实深有难处:不调整产品线,大连厂就失去任何意义;继续按不能逾越的工艺水平生产,产品不但没有竞争力,还会浪费大量产业资源。

而且,如果继续停留在这种尴尬状态,英特尔官方也很难向大连当地政府甚至中国主管部门交代。GDP拉不上去,带动就业也不力,之前那么风光的一座工厂,闲置状态会影响未来政企关系。事实上,当年英特尔从中芯国际等许多公司挖角、招募的一些行业成熟人士,很久以前就已经离开大连。

当然,站在全球角度看,大连厂并非孤立的问题,也不是个案。它其实是英特尔以及整个行业面临的问题。由于PC市场整体成长放缓,英特尔多座处理器厂都面临产能利用率问题。PC市场弱,芯片工厂那么多,无米之炊(并非说不能生产,而只能生产低端产品,价值不大),设备不能空转。

为化解难题,实际上,英特尔Q3已显示出两个关键信号:一、英特尔强化了高端产品的布局,产品单价有所上升;二、英特尔工厂不断强化代工服务。这也是它至少3年来持续不断的渗透动作,导致台积电、GF较为紧张。

这种趋势之下,在英特尔全球制造业中,并非占据核心地位的大连厂,就只能选择新的产品品类了,生产自己的其他芯片产品,或者为人代工,做个代工厂。

于是话题就回到了开头。这应该就是英特尔大连厂转向nand型闪存芯片生产的真实而完整的逻辑。

我对英特尔大连厂的产品转向,并没有什么批判倾向。我真正的批判主要集中在被国家意志过度扭曲的科技博弈,它早已损害工业多年。

在商言商,英特尔新的动作不但是它化解尴尬的手段,确实也符合它现阶段的商业逻辑,我们期望这座工厂真正走上新轨道。从业务层面来说,Q3财报显示,Nand型闪存芯片确实也是它过去一段增长较快的领域,科再奇说增速超出了预期。

Nand型闪存芯片增长也得益于它的企业级业务的稳健。超过80%的产品都是针对数据中心的企业SSD产品,双方确实有协同效应。虽然没有SOC的概念,但是这两个领域水涨船高。

英特尔官方人士对我说,大连厂NAND产品是英特尔此前研发的3D型产品,具有相当的成本与性能优势,公司对这个项目充满乐观。

当然,可能会有人怀疑英特尔独立布局新产品是否具有经济效益及长远竞争力。其实,英特尔很早就是全球存储芯片领域的玩家,早在上世纪80年代第一代处理器诞生前,它就从事这个领域,当然细分技术路线不同。后来它也一直持续布局NOR型闪存芯片业务,也累积下许多核心技术,不过相比处理器主业,它确实缺乏规模效应,更像是英特尔整个内部体系的配套。

当2008年危机来临后,全球这类业务价格大崩盘。英特尔无奈之下,将它与意法半导体的同类业务合并为恒忆半导体,当时两家整体规模约36亿美元。与三星、海力士、尔必达等对手比,依然缺乏规模效应。

眼下英特尔在NAND型闪存领域的优势,除了技术本身,则得益于它跟巨头美光科技的合作。英特尔预计,大连厂新业务预计2016年投产,项目的投资未来可能高达55亿美元。而且,它将是英特尔全球第一个以12英寸工艺技术生产这一品类的工厂。

在我看来,这一表态可能也带有公关用意。它可能并不想让外界看到这一变迁的真实尴尬面。即便新业务市场广阔,但巨头的主业毕竟是通用处理器,它会让不太熟悉产业逻辑的人们认为,这是英特尔主业衰退的征兆。

我个人看好英特尔这一变革举动。未来多年,通用处理器依然会是产业核心,它代表着最高效能的计算。在未来无所不在的计算世界,英特尔会走出过度集中的现状,变得无所不在;新的产业趋势下,存储芯片领域也是产业的核心。它需要我们走出过去的那种思维,走出一种盲目崇拜,认为一个企业只能坚守一种技术路线,以一种新的眼光看待全球半导体业,尤其是半导体制造业。英特尔最初是从存储走向处理器工业的。那是一个混沌年代,一切充满未知与希望。而眼下的世界,在万物互联远未实现之前,每一个细分领域同样隐含难以想象的机会。而且,它们之间存在更大的融合机会。

作为全球半导体制造业的领导者,我相信,它的制造体系不但能支撑处理器工业,也能支撑起更多细分领域。

当然,若说具体竞争,我没法真正判断。因为,与处理器领域不同,泛存储领域的玩家很多。韩国双雄依然占据全球市场优势地位,中国台湾与日本也有差异化优势。即便中国大陆,过去多年也一直有所图谋,许多本地人士一度视存储芯片领域为中国半导体工业最有可能实现全球弯道超越的领域。

前不久,清华紫光持续传出收购美光、东芝、Sandisk、西数的消息,有些虽然明显在放风,或有操弄资本市场的用意,但是,它至少传递出一种来自中国的意志。将时间拉长,一定能看出一种脉络。

据说,英特尔大连厂将加入中国大陆打造存储类芯片一条龙计划。这个可能隐含新项目的某种公关用意:即以一种合作、支持的方式化解该厂尴尬,同时结合本地诉求、需求起航远行。

无论如何,我都相信,在这个危机周期,全球半导体产业会酝酿、沉淀一种新的变革力量,从而促成未来景气周期的一种新格局。英特尔的大连厂动向,只是这个周期一个微妙的反应而已。 

关键字:大连厂海力士商务型笔记本

本文摘自:创事记

x 英特尔大连厂变道:一座明星厂的尴尬自救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芯片市场动态 → 正文

英特尔大连厂变道:一座明星厂的尴尬自救

责任编辑:jackye 作者:王如晨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5-10-23 09:12:50 本文摘自:创事记

昨天,英特尔公司发了一则消息,说是大连12英寸厂(F68)将改变产品路线,从过去的处理器业务变成Nand闪存芯片业务。

这消息很少人关注,但值得反思。英特尔大连厂当初可是一个明星级项目,投资高,产业影响大,一度被标榜为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典型案例。它甚至牵动着中美科技业、政经领域的神经。

为什么这个2007年建设、2010年投产的12英寸半导体项目,短短4年就变更用途了?

我先给出结论:它是中美两国科技、全球经济危机、产业变迁、英特尔战略共同博弈下的一种结果,称得上是一个失败的项目。

我是这个项目的第一个本地报道者,对于它也有较长的关注。下这个结论,我仔细斟酌过,也有底气这么说。

这个项目最初诞生在一个全球经济热火、PC业尤其笔记本业务爆发性增长的周期。英特尔那时看准了庞大的中国市场。

落户大连前,它与中国至少7个城市接触过两年,包括上海、北京、青岛等诸多地方。2006年,英特尔确定选择大连,并于当年6月6日注册了公司。

关于为何选择大连,官方说法当然是大连区位、产业配套等要素,有个比较具有正能量的说法是:英特尔浦东厂当年顺应了浦东大开发热潮,成都厂顺应了西部大开发热潮,大连顺应了中国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热潮……我相信有这类因素在。中国面积大,产业布局中的区位选择很讲究:一是产业资源配套,比如土地、人才、交通、供应商、供应链覆盖半径等等;二是接近市场。英特尔项目落在大连,配套条件并不那么好,但形式上至少可以接近市场。在长三角、西南布局制造业之后,北方确实有需求落地。

但这类重大外资项目,总难脱开某种追逐、迎合政治的诉求。关于当初该项目为何落地大连,顺便提供几个可资参照的例子:三星存储半导体项目,当年与各地谈判后,最后落在西安;富士康与惠普们当年公关重庆,LG公关广州。这种诉求与博弈的结果,有的像撞了大运,有的则非常暗淡。请仔细体会。

英特尔落户大连前,也一直与上述几个城市沟通,保密非常严格。那时我对这个项目十分关注,但从官方渠道根本无法获得任何信息,我也一直苦于没有突破的方法。

不过总有一些偶然让人惊喜。2007年3月12日,我去虹桥那边参加一个行业会议,碰到一个熟悉的外资半导体设备业的长辈,还有他的一个日本朋友。我就在一旁听,偶尔听到他们提到说,A公司将有一个巨资项目落户大连,当月可能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公布。不过,他们怎么也不说“A公司”的名字,说自己是供应商,有保密要求。我立刻想到了英特尔,就回家换衣服去了大连。

当时也有其他半导体项目在中国游说。比如韩国三星、日本尔必达、台湾地区日月光、茂德等。大陆本地的中芯、华虹也都在规划上马新项目。这背后的关键无非是中国的市场吸引力起着作用。若说其中哪个项目值得在人民大会堂风光一下,从影响力说,英特尔可能更靠谱。

到了大连,我当天去了市发改委,门进不去,找了一个电话打过去被拒了。我翻阅地图,断定它应跟大连经济开发区有关,那边土地储备多,也是未来开发重点。于是次日去了那里,直奔管委会。当时还感慨,管委会大楼真壮观,到底是一个地方招商引资的牛逼部门。

我去了主任办公室,人不在。然后去招商局、城建处,一派繁忙。其中一名招商女局长,特别干练,但脾气很大,进去询问没几句,就要我出去。一男下属则直接拉我。我拖了几分钟,从女局长这里获得一句非常关键的话:你下个月再来。

既然A项目当月底后有望在人民大会堂公布,那大连应该靠后。那几天,英特尔消息显示,董事长贝瑞特与CEO欧德宁下月或来中国。这三条信息隐含的时间很有价值。我相信招商女局长不是骗我。

我断言项目已到最后披露阶段。在偷偷记下女局长桌上几个大连市直属部门电话后,我就在管委会大楼上串门,最后走进开发区组织宣传处处长刘军办公室,跟他聊。那天他眼睛充满血丝,估计加班够呛。我玩了一下采访技巧,说外界质疑英特尔大连项目配套不行。刘显然没有防备,说这是大连第一个半导体制造项目,不可能忽视产业配套,除了通常要素,还包括教育、医院、房产开发等。他还说,大连开发区为此付出很多心血,“谈了不下几十轮”。不过,他不告诉我项目具体位置,只说已备好土地。

地块问题可去现场摸索。于是,我先去城建规划处咨询,没有结果,但知道开发区双D港那边有53、54、57、59等几个新地块,准备建设新厂区。

于是我坐上摩的去了双D港。通过周围楼盘营销处、摩的司机、老百姓,确定了“一个很有钱的美国公司”“买下”一大片地。对她们来说,这个美国公司也是她们营销方案里的案例跟噱头。

写出这段经历,是想说明当初大连如何重视英特尔项目。英特尔自身当然也很敏感。

敏感的缘由,除了它确实具有重大产业影响力外,也有照顾中美科技博弈的因素。

半导体领域,美国对中国一直严密封锁,强调要保持两代或两代以上技术优势。英特尔在中国早有两座工厂,但主要是封测。12英寸处理器晶圆厂落地,确实称得上产业大事,堪称美国科技产业对中国的一次松绑。我相信这背后双方一定发生过其他博弈。但是无论如何,美国防范中国,若十分过度,也会损害美国科技企业利益。当年,前任CEO欧德宁曾批判美国产业政策。

此后,大连厂的后续演进,关键时间节点,我都有所关注。2009年、2010年,英特尔也曾做过多次传播。

但关键的问题是,为什么,这么一个看去如此重大的项目,这一时刻,突然脱离自己的处理器主业,转向另一个产品线。它是否意味着,大连厂过往一段,是失败的经历呢?

英特尔自身当然不会承认项目此前是失败,毕竟业务一直存在——虽然产能几乎就是空置状态。我只是从这个项目当初渲染的战略意义上说。

我在上面已给出原因,这是多重因素博弈的结果。

一、首先它脱离不了中美科技博弈。大连厂落地并不意味着美国对中国真正消除管制。事实上2007年以来反而强化了管制,中间还制造了一起半导体间谍案,矮化中国产业。由于此前中国发生过“汉芯半导体”事件,中国的科技形象受损明显。

但美国这种管制抑制了英特尔的竞争力。在中国PC业,若是芯片工艺只能人为落后两代,那简直是一种悲剧。事实上,英特尔大连厂2010年投产时,采用的是65纳米技术。而2009Q4,它美国的工厂已采用32纳米工艺。

当然65纳米处理器也可以进入许多嵌入式终端,但在PC级产品里,这一工艺一投产就落伍了。同期三星已量产28纳米工艺、台积电已即将进入28纳米市场。虽然终端领域不同,不能平行比较,但综合下来,大连厂留给市场的印象却是一个鸡肋一般的存在。

可资借鉴的类似例子,是台积电上海松江厂。受限于台湾地区当局技术管制,创设10多年后,这8英寸厂工艺技术更低。据说台积电也偷偷涉足稍高工艺,但也只是夹缝作业。不过与英特尔相比,由于台积电从事代工,产品品类要比英特尔丰富得多,所以该厂也能支撑。

国家与地区之间技术博弈带来的这种产业扭曲,不是具体企业的责任,它们其实也是受害者。英特尔变更工厂产品品类,确实也是应该。只是,当初的目标可要修正了,它对中国市场的影响后续可能还要观察。

二、宏观经济、国家博弈之外,英特尔大连项目的运气也挺背。动工后一年不到,还没投产,全球金融危机就爆发了。2008年年末,半导体产业一片惨淡。2009年Q1,英特尔CEO欧德宁在一份内部文件中说,当季,英特尔可能遭遇21年来首亏。

为化解危机,英特尔当时宣布关闭美国、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地5座工厂。随后,英特尔中国第一座工厂上海浦东厂也宣布裁员关停,产能转移到成都厂。

大连项目就在这种危机中历经三年建成投产(2010年10月26日)。比一般12英寸厂建设投产周期拉长一年。虽然不能说延宕多久,但大连厂作为英特尔处理器制造业的战略价值已基本失去。

三、更为不利的当然是经济危机之下,全球PC产业持续遭受着移动互联网冲击。英特尔当年为了与ARM阵营对决,推出过手机、上网本等业务,但没能实现逆转,而且还留下许多后遗症。后来经过多次变革,尤其是技术更新,走出被动,但整个PC业,消费类市场早已被手机、PAD等移动终端侵袭,英特尔更多标榜商务型笔记本、企业级业务、数据中心等业务。

当然,整体而言,PC企业级市场增长还是相对稳健。英特尔在基础设施领域的布局开始持续发力。不过,巨头要想重新占据市场高地,可能还需要等待更久,尤其所谓物联网、云计算、可穿戴行业真正普及。

时间进入2015年,全球科技产业无论宏观面还是微观面,都遭遇着更多考验。原本高企的区域市场开始发生某种反转。

英特尔2015Q3财报显示,营收虽同比持平,毛利率、净利润下滑明显。而原本成长强劲的区域,如亚洲、中国等,持续疲软,尤其是中国市场消费类业务表现更差。如果不是成熟市场美国和西欧相对强劲,英特尔Q3整体会更加失色。

综合以上几点,再回到英特尔大连厂变更产品品类的话题上来,就能体会到它确实深有难处:不调整产品线,大连厂就失去任何意义;继续按不能逾越的工艺水平生产,产品不但没有竞争力,还会浪费大量产业资源。

而且,如果继续停留在这种尴尬状态,英特尔官方也很难向大连当地政府甚至中国主管部门交代。GDP拉不上去,带动就业也不力,之前那么风光的一座工厂,闲置状态会影响未来政企关系。事实上,当年英特尔从中芯国际等许多公司挖角、招募的一些行业成熟人士,很久以前就已经离开大连。

当然,站在全球角度看,大连厂并非孤立的问题,也不是个案。它其实是英特尔以及整个行业面临的问题。由于PC市场整体成长放缓,英特尔多座处理器厂都面临产能利用率问题。PC市场弱,芯片工厂那么多,无米之炊(并非说不能生产,而只能生产低端产品,价值不大),设备不能空转。

为化解难题,实际上,英特尔Q3已显示出两个关键信号:一、英特尔强化了高端产品的布局,产品单价有所上升;二、英特尔工厂不断强化代工服务。这也是它至少3年来持续不断的渗透动作,导致台积电、GF较为紧张。

这种趋势之下,在英特尔全球制造业中,并非占据核心地位的大连厂,就只能选择新的产品品类了,生产自己的其他芯片产品,或者为人代工,做个代工厂。

于是话题就回到了开头。这应该就是英特尔大连厂转向nand型闪存芯片生产的真实而完整的逻辑。

我对英特尔大连厂的产品转向,并没有什么批判倾向。我真正的批判主要集中在被国家意志过度扭曲的科技博弈,它早已损害工业多年。

在商言商,英特尔新的动作不但是它化解尴尬的手段,确实也符合它现阶段的商业逻辑,我们期望这座工厂真正走上新轨道。从业务层面来说,Q3财报显示,Nand型闪存芯片确实也是它过去一段增长较快的领域,科再奇说增速超出了预期。

Nand型闪存芯片增长也得益于它的企业级业务的稳健。超过80%的产品都是针对数据中心的企业SSD产品,双方确实有协同效应。虽然没有SOC的概念,但是这两个领域水涨船高。

英特尔官方人士对我说,大连厂NAND产品是英特尔此前研发的3D型产品,具有相当的成本与性能优势,公司对这个项目充满乐观。

当然,可能会有人怀疑英特尔独立布局新产品是否具有经济效益及长远竞争力。其实,英特尔很早就是全球存储芯片领域的玩家,早在上世纪80年代第一代处理器诞生前,它就从事这个领域,当然细分技术路线不同。后来它也一直持续布局NOR型闪存芯片业务,也累积下许多核心技术,不过相比处理器主业,它确实缺乏规模效应,更像是英特尔整个内部体系的配套。

当2008年危机来临后,全球这类业务价格大崩盘。英特尔无奈之下,将它与意法半导体的同类业务合并为恒忆半导体,当时两家整体规模约36亿美元。与三星、海力士、尔必达等对手比,依然缺乏规模效应。

眼下英特尔在NAND型闪存领域的优势,除了技术本身,则得益于它跟巨头美光科技的合作。英特尔预计,大连厂新业务预计2016年投产,项目的投资未来可能高达55亿美元。而且,它将是英特尔全球第一个以12英寸工艺技术生产这一品类的工厂。

在我看来,这一表态可能也带有公关用意。它可能并不想让外界看到这一变迁的真实尴尬面。即便新业务市场广阔,但巨头的主业毕竟是通用处理器,它会让不太熟悉产业逻辑的人们认为,这是英特尔主业衰退的征兆。

我个人看好英特尔这一变革举动。未来多年,通用处理器依然会是产业核心,它代表着最高效能的计算。在未来无所不在的计算世界,英特尔会走出过度集中的现状,变得无所不在;新的产业趋势下,存储芯片领域也是产业的核心。它需要我们走出过去的那种思维,走出一种盲目崇拜,认为一个企业只能坚守一种技术路线,以一种新的眼光看待全球半导体业,尤其是半导体制造业。英特尔最初是从存储走向处理器工业的。那是一个混沌年代,一切充满未知与希望。而眼下的世界,在万物互联远未实现之前,每一个细分领域同样隐含难以想象的机会。而且,它们之间存在更大的融合机会。

作为全球半导体制造业的领导者,我相信,它的制造体系不但能支撑处理器工业,也能支撑起更多细分领域。

当然,若说具体竞争,我没法真正判断。因为,与处理器领域不同,泛存储领域的玩家很多。韩国双雄依然占据全球市场优势地位,中国台湾与日本也有差异化优势。即便中国大陆,过去多年也一直有所图谋,许多本地人士一度视存储芯片领域为中国半导体工业最有可能实现全球弯道超越的领域。

前不久,清华紫光持续传出收购美光、东芝、Sandisk、西数的消息,有些虽然明显在放风,或有操弄资本市场的用意,但是,它至少传递出一种来自中国的意志。将时间拉长,一定能看出一种脉络。

据说,英特尔大连厂将加入中国大陆打造存储类芯片一条龙计划。这个可能隐含新项目的某种公关用意:即以一种合作、支持的方式化解该厂尴尬,同时结合本地诉求、需求起航远行。

无论如何,我都相信,在这个危机周期,全球半导体产业会酝酿、沉淀一种新的变革力量,从而促成未来景气周期的一种新格局。英特尔的大连厂动向,只是这个周期一个微妙的反应而已。 

关键字:大连厂海力士商务型笔记本

本文摘自:创事记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