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芯片市场动态 → 正文

面对芯片战 寒武纪“端云一体”打造芯片生态

责任编辑:zsheng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8-05-04 20:42:23 本文摘自:观察者网

5月3日下午,寒武纪在上海发布第三代IP产品Cambricon 1M和最新一代云端AI芯片MLU100和板卡产品,二者搭配可以实现终端和云端协同处理复杂的智能处理任务。

一款云端IP 一款AI芯片

据寒武纪创始人兼CEO陈天石介绍,此次发布的Cambricon 1M提供三种规模的处理器核(2Tops/4Tops/8Tops)以满足不同应用场景下不同量级的智能处理需求,并可通过多核互联进一步提高性能。

Cambricon 1M是寒武纪2016年推出的1A处理器升级版本,当时1A是世界首款商用深度学习专用处理器,面向智能手机、安防监控、可穿戴设备、无人机和智能驾驶等各类终端设备,应用于千万级智能终端中(包括华为Mate10、P20和荣耀10等手机)。

据了解新款1M处理器性能超越1A十倍。具体参数终方面,1M使用TSMC 7nm工艺生产,其8位运算效能比达5Tops/watt(每瓦5万亿次运算)。

新一代云端AI芯片MLU100芯片可以在平衡模式(1GHz主频)和高性能模式(1.3GHz主频)下工作。这也是寒武纪继2016年发布首款终端AI处理器芯片布局移动端后,又开启云端战略。

据了解,平衡模式下的等效理论峰值速度达每秒128万亿次定点运算,高性能模式下的等效理论峰值速度更可达每秒166.4万亿次定点运算,但典型板级功耗仅为80瓦,峰值功耗不超过110瓦。

寒武纪终端和云端芯片均原生支持寒武纪NeuWare软件工具链,该平台支持TensorFlow、Caffe、MXNet等多种主流机器学习框架,可以方便地进行智能应用的开发,迁移和调优。

“端云一体”打造芯片生态

“在三年前,我们就开始了两颗测试芯片的研发了。我们时刻准备着将自己的产品放入云端。”陈天石表示。

陈天石在接受新智元采访时对“端云一体”战略作出了阐释,他表示过去大部分芯片厂商都是主攻端(例如ARM),或者主攻云(例如Intel)。两者兼顾的很少,因为端云的任务生态都区别比较大。但是智能时代,我们认为这个局面会被全面打破,因为端和云的AI任务是一体的,编程和使用的生态也是一致的。作为一个通用机器学习芯片的厂商,寒武纪就是要端云结合,共同推动生态。

在发布会上陈天石还发表了一封公开信,他在文中表示:“MLU100芯片是寒武纪发展历程上全新的里程碑,标志着寒武纪已成为中国第一家(也是世界上少数几家)同时拥有终端和云端智能处理器产品的商业公司。”

除了寒武纪发布两款重量级产品以外,联想、曙光、科大讯飞等合作伙伴也发布了基于寒武纪芯片的应用产品。联想推出了基于Cambricon MLU100智能处理卡的ThinkSystem SR650,中科曙光也在今日的发布会上同步推出了基于Cambricon MLU100智能处理卡的服务器产品系列“PHANERON”。科大讯飞今日披露了与寒武纪芯片的深度合作研发项目,处理器能耗效率领先竞争对手的云端GPU方案达5倍以上,并帮助语音本地识别准确率相对于传统处理器领先了9.8%。

随着合作伙伴的增多,寒武纪的芯片生态正在形成。寒武纪创始人陈天石曾公开表示,寒武纪将力争在3年之后占有中国高性能智能芯片市场 30% 的份额,并使得全世界10亿台以上的智能终端设备集成寒武纪终端智能处理器。

芯片自我造血 掌控供应分销体系

前不久美国炮火对准中兴展开贸易战,芯片也受到波及成了制裁对象,不少业界人士都在分析国产芯片之路还面临哪些阻力,观察者网专栏作家铁流曾撰文分析称,我国芯片产业需解决造血困局,国产芯片的最大的问题不在研发,而是推广应用,自有自家使用无法实现自我造血,达到可以自我生存的状态。

凤凰新闻客户端主笔唐驳虎分析称,2017年全球芯片销售额为3400亿美元,其中76%,也就是2600亿美元在中国大陆之外生产的部分,几乎全部进口到中国大陆。而在中国大陆本土则生产了剩下的24%,也就是800亿美元。另外通过直接出口与转口贸易,在中国直接出口了总数20%的芯片,也就是670亿美元。剩下80%的芯片,则被装到中国电子整机业所生产的各种产品当中。

唐驳虎表示,中国实际掌握着整个芯片供应、分销体系。只要是公开市场发售的通用芯片,对中国某某厂商禁运就是一个笑话。即使美国公司本身,能控制的最多也只是总代理一层,一旦到了二级代理这一层,厂商就完全无法控制了。

不过,中国芯片企业仍在芯片领域奋力追赶。11天前,中国电科38所在福州发布信号处理器“魂芯二号A”,该芯片完全自主设计,单核性能超过当前国际市场上同类芯片性能4倍。而寒武纪此次发布两款终端和云端的芯片产品,在国产芯片链路上又增加了有力的筹码。

关键字:芯片生态

本文摘自:观察者网

x 面对芯片战 寒武纪“端云一体”打造芯片生态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芯片市场动态 → 正文

面对芯片战 寒武纪“端云一体”打造芯片生态

责任编辑:zsheng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8-05-04 20:42:23 本文摘自:观察者网

5月3日下午,寒武纪在上海发布第三代IP产品Cambricon 1M和最新一代云端AI芯片MLU100和板卡产品,二者搭配可以实现终端和云端协同处理复杂的智能处理任务。

一款云端IP 一款AI芯片

据寒武纪创始人兼CEO陈天石介绍,此次发布的Cambricon 1M提供三种规模的处理器核(2Tops/4Tops/8Tops)以满足不同应用场景下不同量级的智能处理需求,并可通过多核互联进一步提高性能。

Cambricon 1M是寒武纪2016年推出的1A处理器升级版本,当时1A是世界首款商用深度学习专用处理器,面向智能手机、安防监控、可穿戴设备、无人机和智能驾驶等各类终端设备,应用于千万级智能终端中(包括华为Mate10、P20和荣耀10等手机)。

据了解新款1M处理器性能超越1A十倍。具体参数终方面,1M使用TSMC 7nm工艺生产,其8位运算效能比达5Tops/watt(每瓦5万亿次运算)。

新一代云端AI芯片MLU100芯片可以在平衡模式(1GHz主频)和高性能模式(1.3GHz主频)下工作。这也是寒武纪继2016年发布首款终端AI处理器芯片布局移动端后,又开启云端战略。

据了解,平衡模式下的等效理论峰值速度达每秒128万亿次定点运算,高性能模式下的等效理论峰值速度更可达每秒166.4万亿次定点运算,但典型板级功耗仅为80瓦,峰值功耗不超过110瓦。

寒武纪终端和云端芯片均原生支持寒武纪NeuWare软件工具链,该平台支持TensorFlow、Caffe、MXNet等多种主流机器学习框架,可以方便地进行智能应用的开发,迁移和调优。

“端云一体”打造芯片生态

“在三年前,我们就开始了两颗测试芯片的研发了。我们时刻准备着将自己的产品放入云端。”陈天石表示。

陈天石在接受新智元采访时对“端云一体”战略作出了阐释,他表示过去大部分芯片厂商都是主攻端(例如ARM),或者主攻云(例如Intel)。两者兼顾的很少,因为端云的任务生态都区别比较大。但是智能时代,我们认为这个局面会被全面打破,因为端和云的AI任务是一体的,编程和使用的生态也是一致的。作为一个通用机器学习芯片的厂商,寒武纪就是要端云结合,共同推动生态。

在发布会上陈天石还发表了一封公开信,他在文中表示:“MLU100芯片是寒武纪发展历程上全新的里程碑,标志着寒武纪已成为中国第一家(也是世界上少数几家)同时拥有终端和云端智能处理器产品的商业公司。”

除了寒武纪发布两款重量级产品以外,联想、曙光、科大讯飞等合作伙伴也发布了基于寒武纪芯片的应用产品。联想推出了基于Cambricon MLU100智能处理卡的ThinkSystem SR650,中科曙光也在今日的发布会上同步推出了基于Cambricon MLU100智能处理卡的服务器产品系列“PHANERON”。科大讯飞今日披露了与寒武纪芯片的深度合作研发项目,处理器能耗效率领先竞争对手的云端GPU方案达5倍以上,并帮助语音本地识别准确率相对于传统处理器领先了9.8%。

随着合作伙伴的增多,寒武纪的芯片生态正在形成。寒武纪创始人陈天石曾公开表示,寒武纪将力争在3年之后占有中国高性能智能芯片市场 30% 的份额,并使得全世界10亿台以上的智能终端设备集成寒武纪终端智能处理器。

芯片自我造血 掌控供应分销体系

前不久美国炮火对准中兴展开贸易战,芯片也受到波及成了制裁对象,不少业界人士都在分析国产芯片之路还面临哪些阻力,观察者网专栏作家铁流曾撰文分析称,我国芯片产业需解决造血困局,国产芯片的最大的问题不在研发,而是推广应用,自有自家使用无法实现自我造血,达到可以自我生存的状态。

凤凰新闻客户端主笔唐驳虎分析称,2017年全球芯片销售额为3400亿美元,其中76%,也就是2600亿美元在中国大陆之外生产的部分,几乎全部进口到中国大陆。而在中国大陆本土则生产了剩下的24%,也就是800亿美元。另外通过直接出口与转口贸易,在中国直接出口了总数20%的芯片,也就是670亿美元。剩下80%的芯片,则被装到中国电子整机业所生产的各种产品当中。

唐驳虎表示,中国实际掌握着整个芯片供应、分销体系。只要是公开市场发售的通用芯片,对中国某某厂商禁运就是一个笑话。即使美国公司本身,能控制的最多也只是总代理一层,一旦到了二级代理这一层,厂商就完全无法控制了。

不过,中国芯片企业仍在芯片领域奋力追赶。11天前,中国电科38所在福州发布信号处理器“魂芯二号A”,该芯片完全自主设计,单核性能超过当前国际市场上同类芯片性能4倍。而寒武纪此次发布两款终端和云端的芯片产品,在国产芯片链路上又增加了有力的筹码。

关键字:芯片生态

本文摘自:观察者网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