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云计算行业动态 → 正文

广州地铁云中穿梭记

责任编辑:王李通 作者:徐振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4-12-02 13:20:41 原创文章 企业网D1Net

《企业网D1Net》12月2日讯

人人见它地下穿,转身却已入云霄。广铁惠民精运营,更把经验送四方。打油诗一首,说的是广州地铁率先试点云计算,利用之大幅削减运营成本并将成功经验输出全国乃至海外的故事。

两个使命

中国地铁建设领导者,广州地铁信息管理部总经理姚世峰在记者采访中表示:广州地铁致力于成为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典范。

广州地铁信息管理部总经理姚世峰

自信之言,背后寓有深意:中国率先启动地铁建设的无非北上广三地。而真正采用建设与运营合一模式的只有广州。一体化模式的好处已经得到各国地铁建设者的检验,并被验证为是适合地铁企业长生命周期的运作的良好模式,此处就不再赘叙。不过姚世峰解释说,广州地铁并不是因为地铁建设运营模式而成为中国地铁建设的领头羊,真正的原因是其成熟的运营机制和不断向兄弟单位输出知识和经验的举措,方让广州地铁坐实了这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带头大哥”的位置。

姚世峰表示,“多年职业生涯中,记忆最深刻的是贯穿广州地铁发展的两个使命:其一,广州地铁要为广州市民建设更多、更优质的新地铁项目,满足人们的出行需要。目前,广州市已有260多公里的地铁线路正在运营中,按规划,还将再建11条新线路,也是260多公里长。到2017年,广州将拥有500多公里投入运营的地铁线路;其二,广州地铁要尽可能实现地铁的建设和运营成本控制,从而以更低价格为市民提供更好的服务。”

据悉,广州地铁“两元起步,按里程计费”的方式在国内各大城市地铁资费榜中处于北京之后的第二阵营。不过,广州地铁给市民提供了羊城通、学生卡、老人卡、常旅客等各项优惠措施,相比同类城市几无乘车优惠的情况,堪称实惠。难得可贵的是,在相关城市因为运营成本过高不得不提价是,广州地铁早已领先全国,率先实现“不计折旧和投资利息”的纯运营盈利。

显然,这就是广州地铁精于运营的表现,姚世峰向记者介绍,“除了大家熟知的物业开发等增值项目之外,在广州地铁运营过程中,还通过两个重要手段实现收支平衡——首先是成功的运营,特别是基于云计算技术的地铁信息化的成功运作;其次是能力输出,也就是轨交专业知识和信息化经验的输出。”

运营之秘

节流:据介绍,广州地铁到去年为止,已经有1400多亿资产。如此庞大资产的是一个沉重压力。对姚世峰及其团队而言,就是要通过信息化的手段支撑广州地铁的管理团队将现有设备资产维护好,才能发挥它的作用。一旦报废,对企业,对付出重大投资的国家都是损失。反之,则是资产保值、增值的重大成就。

开源:此外,广州地铁历经多年积累,已经储备了丰富的轨道交通行业专业知识(包括设计、监理、咨询、培训等)和信息化规划和实施经验,这意味着这些能力可以输出同侪并产生经济回报。不失为一则增加广州地铁运营收益的良策。

在这个“节流”和“开源”的过程中,广州擎云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擎云科技”)就扮演了关键角色。据悉,擎云科技是由广州市地下铁道总公司与广州市品高软件开发有限公司于2012年共同投资组建的轨道交通行业软件和集成专业企业。该公司汇集了城市轨道交通行业专业知识与信息化规划和实施经验,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专业的信息化咨询、实施,以及云计算产品与服务。

据擎云科技总经理卢广志向记者透露,“从职能看,一方面,擎云科技是广州地铁信息化系统,特别是如今地铁云平台的构建者,另一方面,擎云科技也继承了广州地铁的多年建设和运营经验,并承担了将广州地铁知识和经验输出的重任。从企业性质看,擎云科技的成立本身就是一项创新。广州地铁是中国轨道交通行业的龙头企业,品高公司则是拥有独立知识产权、立足自主研发的国内云计算厂商。两者结合,才有了后面广州地铁‘由地入云’和‘能力输出’的发展契机。”

由地入云

姚世峰向记者形象的描述,“广州地铁信息化是一个‘由地入云’的过程。尽管地铁给予人们的直观感受是穿梭于地下的火车,不过对我们地铁信息化的建设和运维者来说,广州地铁已经全面飞入云霄。至于为什么要部署云计算?归根结底,还是来自地铁建设和运维过程中,IT部门所面临的困惑和压力。”

“我们怎样确保大规模地铁的建设的进度、安全、质量?目前有三百多处工地同时铺开建设,任何一个工地都有可能发生安全问题,如何去监管好,确保最终建成满意的地铁?我们有600多万客流量的大线网运营组织,怎样提升地铁的服务质量?广州地铁拥有如此多的国有资产,如何更好的运营、维护、维修,以及资产运营效益的最大化?同时,在我们企业规模急剧扩大的同时,如何管理好复杂的企业组织,确保其高效运作?”

一大串问题之后,姚世峰给出了答案:“通过信息化建设,可以支撑整个业务流程衔接,规避风险,促进企业健康的发展,最终落实广州地铁规范化、标准化、精细化、信息化的目标。至于为什么要将地铁信息化引入云中,姚世峰解释说,采用云计算构架是由当前广州地铁的信息化现状和诉求决定的。”

“我们引入的云计算的契机,”姚世峰表示,“首先是云计算这种应用方式可以满足广州地铁对成本、服务,以及创新架构可靠性方面的全新需求。其次,云计算可以帮助我们实现IT架构的合理演进,从而突破传统IT基础架构的能力瓶颈。最终,我们最终引入了云计算应用,搭建了一个敏捷、高效的IT体系,实现了安全、快速的响应,并最终支撑起广州地铁致力于成为交通行业的典范的愿景。”

目前,广州地铁基于品高云整体构架方案,从底层引入BingoCloudOS基础构架,并向上延伸,逐步形成覆盖网络、主机、桌面的广州地铁云应用体系。

至于广州地铁为什么最终选择与品高云合作,姚世峰解释说:

“首先,我们对品高云进行了长期的、全方位的验证,并确信其系统的安全性能够可以满足广州地铁的需要。其次,品高公司能够对广州地铁的项目执行,业务梳理和建设提供专业咨询,能够提供规划、云化、迁移一体化的全面服务。再次,作为国企,我们认为自身有义务和责任,对国内云计算产业,对国内云计算厂商予以支持。现在,基于擎云科技这样的合作平台,广州地铁和品高已经结成战略合作伙伴,我们希望携手打造一个业界先进的云计算的中心,未来,我们还将一起构建面向整个基于轨道交通行业的云计算平台和服务的中心。”

能力输出

正如前文所言,擎云科技不仅承担着广州地铁信息化和云平台建设任务,还将帮助广州地铁实现“构建面向整个基于轨道交通行业的云计算平台和服务的中心”的重任。

擎云科技总经理卢广志认为,“广州地铁和擎云科技的对轨交建设的成功经验输出分为两个阶段:早期,我们选择传统的信息化服务输出,包括咨询的导入,信息系统的承载,资产编码的运用,支持的传导,等等。现在,我们将发力地铁云平台和云产品的输出。迄今为止,已经有八到九家轨交单位在使用我们的软件产品和服务。而正在接触的客户另有十几家之多。”

“对于国内轨交系统的建设和运营者来说,我们是其知识引入的对象,一方面它们看中了广州地铁的建设、运维、管理经验,但是总不能把广州地铁的原班人马请过去现场指导吧,”卢广志笑言,“因此它们会选择由擎云科技负责广州地铁建设、运维知识和经验的输出。另一方面,就地铁行业的信息化现状来说,云计算是当下非常适合该行业信息化应用的IT构架方案。”

除了国内同侪,广州地铁的建设和运维知识和经验也在输向海外。“我们的咨询公司已经去马来西亚了,”姚世峰补充说,“与澳门地铁的合作也启动了第一步。”

实践分享

最后,姚世峰还分享了广州地铁一则非常有意思的企业协同通讯应用实践。

我们知道,现状不少企业为了便利移动办公,使用了微信作为企业移动协作工具。对于广州地铁来说,它选择的是基于品高云平台的企业协同通讯应用BingoLink。

“这里有一个故事,”姚世峰介绍说,“我们广州地铁运营总部一直在尝试寻找一个便于内部工作协调的协作平台。曾经想过直接使用互联网沟通工具,但马上就意识到这些信息不能直接暴露在互联网上。无意中,总部发现广州地铁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使用的解决方案BingoLink,并命名为“GLINK”。因为BingoLink内的全部数据都是安全可控的,于是就迅速尝试使用。”

“2013年到2014年间,广州地铁基于GLink平台上发布的消息已经接近71万条。这款应用不仅拥有类似微信的移动社交能力, 同时也是服务的聚焦。现在,广州地铁内部的各项服务,比如内部危机公关的查询,规划报建,还有运营日常信息发布,都在可以在其中体现。此外,拥有权限的话,相关负责人还可以查询每天地铁数据,包括客流量、晚点的情况、开车的信息。除了用于公司内部协作,我们还将GLINK应用到建设管理中,对施工单位的人员,通过现场签到(基于地理位置的签到服务)进行管理,从而监控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行业存在的一些监理和施工人员不到场的情况。”

“我认为这款应用有三个优势:一是碎片化的办公。可以随时随处地获取数据;二是现场的管理,外出维修可以随时签到;三是支持多终端多系统登录。”姚世峰总结说。

“未来我们将基于品高云开放的能力,在GLINK上引入更多的应用,比如,将我们日常的管理会议召开情况,简单的管理信息、项目信息等推送至协作成员。比如,实现内部的移动审批,查看审批情况,通过对话沟通,最后确定审批结果。比如,实现更多企业业务的集成,包括线路标段的查询,提供现场设备的拍摄照片,同时对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提供相应资料。还可以,集成公司业务系统,包括OA系统,等等,这样就可以看到施工任务执行情况。”

“推荐你们也用用看。”姚世峰最后表示。

关键字:地铁

原创文章 企业网D1Net

x 广州地铁云中穿梭记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云计算行业动态 → 正文

广州地铁云中穿梭记

责任编辑:王李通 作者:徐振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4-12-02 13:20:41 原创文章 企业网D1Net

《企业网D1Net》12月2日讯

人人见它地下穿,转身却已入云霄。广铁惠民精运营,更把经验送四方。打油诗一首,说的是广州地铁率先试点云计算,利用之大幅削减运营成本并将成功经验输出全国乃至海外的故事。

两个使命

中国地铁建设领导者,广州地铁信息管理部总经理姚世峰在记者采访中表示:广州地铁致力于成为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典范。

广州地铁信息管理部总经理姚世峰

自信之言,背后寓有深意:中国率先启动地铁建设的无非北上广三地。而真正采用建设与运营合一模式的只有广州。一体化模式的好处已经得到各国地铁建设者的检验,并被验证为是适合地铁企业长生命周期的运作的良好模式,此处就不再赘叙。不过姚世峰解释说,广州地铁并不是因为地铁建设运营模式而成为中国地铁建设的领头羊,真正的原因是其成熟的运营机制和不断向兄弟单位输出知识和经验的举措,方让广州地铁坐实了这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带头大哥”的位置。

姚世峰表示,“多年职业生涯中,记忆最深刻的是贯穿广州地铁发展的两个使命:其一,广州地铁要为广州市民建设更多、更优质的新地铁项目,满足人们的出行需要。目前,广州市已有260多公里的地铁线路正在运营中,按规划,还将再建11条新线路,也是260多公里长。到2017年,广州将拥有500多公里投入运营的地铁线路;其二,广州地铁要尽可能实现地铁的建设和运营成本控制,从而以更低价格为市民提供更好的服务。”

据悉,广州地铁“两元起步,按里程计费”的方式在国内各大城市地铁资费榜中处于北京之后的第二阵营。不过,广州地铁给市民提供了羊城通、学生卡、老人卡、常旅客等各项优惠措施,相比同类城市几无乘车优惠的情况,堪称实惠。难得可贵的是,在相关城市因为运营成本过高不得不提价是,广州地铁早已领先全国,率先实现“不计折旧和投资利息”的纯运营盈利。

显然,这就是广州地铁精于运营的表现,姚世峰向记者介绍,“除了大家熟知的物业开发等增值项目之外,在广州地铁运营过程中,还通过两个重要手段实现收支平衡——首先是成功的运营,特别是基于云计算技术的地铁信息化的成功运作;其次是能力输出,也就是轨交专业知识和信息化经验的输出。”

运营之秘

节流:据介绍,广州地铁到去年为止,已经有1400多亿资产。如此庞大资产的是一个沉重压力。对姚世峰及其团队而言,就是要通过信息化的手段支撑广州地铁的管理团队将现有设备资产维护好,才能发挥它的作用。一旦报废,对企业,对付出重大投资的国家都是损失。反之,则是资产保值、增值的重大成就。

开源:此外,广州地铁历经多年积累,已经储备了丰富的轨道交通行业专业知识(包括设计、监理、咨询、培训等)和信息化规划和实施经验,这意味着这些能力可以输出同侪并产生经济回报。不失为一则增加广州地铁运营收益的良策。

在这个“节流”和“开源”的过程中,广州擎云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擎云科技”)就扮演了关键角色。据悉,擎云科技是由广州市地下铁道总公司与广州市品高软件开发有限公司于2012年共同投资组建的轨道交通行业软件和集成专业企业。该公司汇集了城市轨道交通行业专业知识与信息化规划和实施经验,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专业的信息化咨询、实施,以及云计算产品与服务。

据擎云科技总经理卢广志向记者透露,“从职能看,一方面,擎云科技是广州地铁信息化系统,特别是如今地铁云平台的构建者,另一方面,擎云科技也继承了广州地铁的多年建设和运营经验,并承担了将广州地铁知识和经验输出的重任。从企业性质看,擎云科技的成立本身就是一项创新。广州地铁是中国轨道交通行业的龙头企业,品高公司则是拥有独立知识产权、立足自主研发的国内云计算厂商。两者结合,才有了后面广州地铁‘由地入云’和‘能力输出’的发展契机。”

由地入云

姚世峰向记者形象的描述,“广州地铁信息化是一个‘由地入云’的过程。尽管地铁给予人们的直观感受是穿梭于地下的火车,不过对我们地铁信息化的建设和运维者来说,广州地铁已经全面飞入云霄。至于为什么要部署云计算?归根结底,还是来自地铁建设和运维过程中,IT部门所面临的困惑和压力。”

“我们怎样确保大规模地铁的建设的进度、安全、质量?目前有三百多处工地同时铺开建设,任何一个工地都有可能发生安全问题,如何去监管好,确保最终建成满意的地铁?我们有600多万客流量的大线网运营组织,怎样提升地铁的服务质量?广州地铁拥有如此多的国有资产,如何更好的运营、维护、维修,以及资产运营效益的最大化?同时,在我们企业规模急剧扩大的同时,如何管理好复杂的企业组织,确保其高效运作?”

一大串问题之后,姚世峰给出了答案:“通过信息化建设,可以支撑整个业务流程衔接,规避风险,促进企业健康的发展,最终落实广州地铁规范化、标准化、精细化、信息化的目标。至于为什么要将地铁信息化引入云中,姚世峰解释说,采用云计算构架是由当前广州地铁的信息化现状和诉求决定的。”

“我们引入的云计算的契机,”姚世峰表示,“首先是云计算这种应用方式可以满足广州地铁对成本、服务,以及创新架构可靠性方面的全新需求。其次,云计算可以帮助我们实现IT架构的合理演进,从而突破传统IT基础架构的能力瓶颈。最终,我们最终引入了云计算应用,搭建了一个敏捷、高效的IT体系,实现了安全、快速的响应,并最终支撑起广州地铁致力于成为交通行业的典范的愿景。”

目前,广州地铁基于品高云整体构架方案,从底层引入BingoCloudOS基础构架,并向上延伸,逐步形成覆盖网络、主机、桌面的广州地铁云应用体系。

至于广州地铁为什么最终选择与品高云合作,姚世峰解释说:

“首先,我们对品高云进行了长期的、全方位的验证,并确信其系统的安全性能够可以满足广州地铁的需要。其次,品高公司能够对广州地铁的项目执行,业务梳理和建设提供专业咨询,能够提供规划、云化、迁移一体化的全面服务。再次,作为国企,我们认为自身有义务和责任,对国内云计算产业,对国内云计算厂商予以支持。现在,基于擎云科技这样的合作平台,广州地铁和品高已经结成战略合作伙伴,我们希望携手打造一个业界先进的云计算的中心,未来,我们还将一起构建面向整个基于轨道交通行业的云计算平台和服务的中心。”

能力输出

正如前文所言,擎云科技不仅承担着广州地铁信息化和云平台建设任务,还将帮助广州地铁实现“构建面向整个基于轨道交通行业的云计算平台和服务的中心”的重任。

擎云科技总经理卢广志认为,“广州地铁和擎云科技的对轨交建设的成功经验输出分为两个阶段:早期,我们选择传统的信息化服务输出,包括咨询的导入,信息系统的承载,资产编码的运用,支持的传导,等等。现在,我们将发力地铁云平台和云产品的输出。迄今为止,已经有八到九家轨交单位在使用我们的软件产品和服务。而正在接触的客户另有十几家之多。”

“对于国内轨交系统的建设和运营者来说,我们是其知识引入的对象,一方面它们看中了广州地铁的建设、运维、管理经验,但是总不能把广州地铁的原班人马请过去现场指导吧,”卢广志笑言,“因此它们会选择由擎云科技负责广州地铁建设、运维知识和经验的输出。另一方面,就地铁行业的信息化现状来说,云计算是当下非常适合该行业信息化应用的IT构架方案。”

除了国内同侪,广州地铁的建设和运维知识和经验也在输向海外。“我们的咨询公司已经去马来西亚了,”姚世峰补充说,“与澳门地铁的合作也启动了第一步。”

实践分享

最后,姚世峰还分享了广州地铁一则非常有意思的企业协同通讯应用实践。

我们知道,现状不少企业为了便利移动办公,使用了微信作为企业移动协作工具。对于广州地铁来说,它选择的是基于品高云平台的企业协同通讯应用BingoLink。

“这里有一个故事,”姚世峰介绍说,“我们广州地铁运营总部一直在尝试寻找一个便于内部工作协调的协作平台。曾经想过直接使用互联网沟通工具,但马上就意识到这些信息不能直接暴露在互联网上。无意中,总部发现广州地铁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使用的解决方案BingoLink,并命名为“GLINK”。因为BingoLink内的全部数据都是安全可控的,于是就迅速尝试使用。”

“2013年到2014年间,广州地铁基于GLink平台上发布的消息已经接近71万条。这款应用不仅拥有类似微信的移动社交能力, 同时也是服务的聚焦。现在,广州地铁内部的各项服务,比如内部危机公关的查询,规划报建,还有运营日常信息发布,都在可以在其中体现。此外,拥有权限的话,相关负责人还可以查询每天地铁数据,包括客流量、晚点的情况、开车的信息。除了用于公司内部协作,我们还将GLINK应用到建设管理中,对施工单位的人员,通过现场签到(基于地理位置的签到服务)进行管理,从而监控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行业存在的一些监理和施工人员不到场的情况。”

“我认为这款应用有三个优势:一是碎片化的办公。可以随时随处地获取数据;二是现场的管理,外出维修可以随时签到;三是支持多终端多系统登录。”姚世峰总结说。

“未来我们将基于品高云开放的能力,在GLINK上引入更多的应用,比如,将我们日常的管理会议召开情况,简单的管理信息、项目信息等推送至协作成员。比如,实现内部的移动审批,查看审批情况,通过对话沟通,最后确定审批结果。比如,实现更多企业业务的集成,包括线路标段的查询,提供现场设备的拍摄照片,同时对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提供相应资料。还可以,集成公司业务系统,包括OA系统,等等,这样就可以看到施工任务执行情况。”

“推荐你们也用用看。”姚世峰最后表示。

关键字:地铁

原创文章 企业网D1Net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