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数据中心行业动态 → 正文

私有化后的戴尔,我走我路

责任编辑:黄心怡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4-11-03 10:07:49 原创文章 企业网D1Net

引子:私有化后的戴尔,在摆脱了华尔街财报的压力后,正在朝着自己选择的路前进。根据IDC的数据,2014年第二季度亚太区及日本市场,戴尔继续占据x86服务器出货量第一,戴尔存储的出货量在2014年上半年也位居全球第一。2014戴尔技术论坛上,戴尔的几位高管接受了笔者的采访,详聊了戴尔当下的战略路线。

在企业IT面对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浪潮冲击面临转型的今天,在好基友们忙着拆分、出售企业业务应对挑战的同时,戴尔的道路选择看似产品线覆盖宽泛,实则是十分清晰而专精的,那就是坚持端到端的企业IT解决方案供应商的路线不动摇,在传统IT转型的路上,帮助用户更好地完成新老技术的演进。

发力端到端:加强“融合”优势 

在过去几年中,戴尔通过一连串的收购,包括网络厂商Force10 Networks、存储厂商Compellent等,完善了自己的全套IT产品组合。

2012年,戴尔发布了融合服务器、存储及网络设施的一体化融合基础架构灵动系统。今年年中,戴尔与融合系统方案供应商Nutanix签订合作协议,进一步加强了戴尔在融合设施的优势。

从小型机到x86服务器,数据中心的基础设施经历了从专用、集中化向低成本、分布式的技术架构转变。如今,又在分布式的基础上,走向数据中心级别的融合。整合了计算、存储、网络等多种IT资源的融合基础设施,市场规模在全球节节攀升,在戴尔的端到端解决方案中扮演重要角色。

戴尔企业级解决方案部亚太及日本地区副总裁Peter Marrs认为,集成的、一体化的解决方案正是用户所需要的。特别是在多应用类型的场景下,融合系统能降低用户的学习和使用成本。用户不再需要自己来整合设备,花时间来掌握其中的诀窍,而是直接获得已经经过测试和验证的确切方案,简化了IT的部署和管理。

在简化设备、降低成本的基础上,采用创新技术的融合系统能大大缩短计算与存储之间的距离,提升应用系统的性能。比如戴尔在今年推出的fluid cache for san 软件技术,就是在某种程度上让闪存和服务器的距离更短,从而提高应用程序的性能并加快响应速度。

“软件定义,戴尔的准备最为充分。”

软件定义,是在融合基础架构之外的另一大备受瞩目的IT新形态。戴尔存储产品管理执行总监Travis Vigil指出,究竟是选择传统的IT架构,还是软件定义数据中心,取决于具体应用的需要。一些应用适合较为传统的方式,完全没有必要重新架构,而其他一些应用就非常适合软件定义的数据中心。因此,在新旧架构并存的混合环境中, 就非常需要一个优化的平台去兼容传统架构和软件定义架构,来更好地为用户提供一体化的服务。戴尔的平台正是基于以上进行了优化,既能够支持传统的服务器、网络、存储的架构,又能支持软件定义的架构,在自动化的同时,提供易于使用的解决方案,将IT民主化。

当然,目前市场上,以软件定义为旗帜的厂商很多,但戴尔中国企业解决方案总经理曹志平认为,戴尔是其中准备得最为充分的一家,这源于戴尔基因上的优势。

一直以来,戴尔推崇和推动的都是开放架构的IT平台,因为开放,所以没有包袱。不会像一些知名网络厂商,会因为推动软件定义的网络就对业务造成几乎可称为灾难性的影响。戴尔没有任何传统技术与新技术的矛盾和纠结。戴尔也不会像一些服务器厂商,虽然有类似架构的服务器,却并不明确未来的方向到底是以推动x86为主的软件定义数据中心,还是为了推动一些Linux服务器的生意。

同时,戴尔在合伙伙伴方面也已经准备好了,除了Nexenta和Nutanix之外,戴尔和微软、VMWare也都有进行合作。放眼全球整个行业,几乎上找不出另一家可以像戴尔一样能有这么多合作伙伴,且还提供如此好的全方位的技术支持的厂家,所以可以说在软件定义数据中心的领域,戴尔已全然准备好。

当然,对于用户来说,不可能在一夕之间就采用所有的新技术,用户最关心的是业务系统和其应用是否能有一个较为平滑的过渡和一个相对稳定的切换,不会因为技术的变更而影响到他们的业务或是造成一些中断。戴尔将采用演进的方式来推动软件定义在整个数据中心的发展,帮助用户实现平稳过渡。

专注客户需求 无惧“国产化”挑战

这几年,戴尔除了要在全球市场面对IT转型的压力外,在中国市场,一批本土厂商正在养精蓄锐,积攒实力。当年PC市场的角逐,似乎又将在企业级市场重演。此次竞争,戴尔似乎又多了一个”国产化“的压力。

对此,曹志平表示,戴尔把自己定位为一个立足于中国的国内厂商,区别不过是一个国际品牌而已。因为戴尔不仅是在国内研发和制造,而且大部分员工也都是本土员工。戴尔推出的方案还结合了很多本土员工和本土的服务合作商提供的一些服务。

更重要的是,在过去几年中,戴尔在中国依然保持着一个快速增长的态势,并没有因为新兴厂商的崛起而造成的太大影响。

曹志平认为,这背后的原因在于,戴尔除了在市场宣传方面不断地调整相关的策略去应对来自新的竞争对手的挑战 ,不断地加强和客户的良好互动,不断地加深对客户的理解,以提供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在中国市场亦是如此。

比如,戴尔今年在中国市场推出的存储产品SC4020,是一款完全针对中国市场的需求而设计的产品,再比如,戴尔为国内互联网企业而推出的符合”天蝎计划“的解决方案。未来,戴尔会越来越多地基于中国市场,来设计为中国服务的产品。

关键字:戴尔软件定义国产化

原创文章 企业网D1Net

x 私有化后的戴尔,我走我路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数据中心行业动态 → 正文

私有化后的戴尔,我走我路

责任编辑:黄心怡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4-11-03 10:07:49 原创文章 企业网D1Net

引子:私有化后的戴尔,在摆脱了华尔街财报的压力后,正在朝着自己选择的路前进。根据IDC的数据,2014年第二季度亚太区及日本市场,戴尔继续占据x86服务器出货量第一,戴尔存储的出货量在2014年上半年也位居全球第一。2014戴尔技术论坛上,戴尔的几位高管接受了笔者的采访,详聊了戴尔当下的战略路线。

在企业IT面对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浪潮冲击面临转型的今天,在好基友们忙着拆分、出售企业业务应对挑战的同时,戴尔的道路选择看似产品线覆盖宽泛,实则是十分清晰而专精的,那就是坚持端到端的企业IT解决方案供应商的路线不动摇,在传统IT转型的路上,帮助用户更好地完成新老技术的演进。

发力端到端:加强“融合”优势 

在过去几年中,戴尔通过一连串的收购,包括网络厂商Force10 Networks、存储厂商Compellent等,完善了自己的全套IT产品组合。

2012年,戴尔发布了融合服务器、存储及网络设施的一体化融合基础架构灵动系统。今年年中,戴尔与融合系统方案供应商Nutanix签订合作协议,进一步加强了戴尔在融合设施的优势。

从小型机到x86服务器,数据中心的基础设施经历了从专用、集中化向低成本、分布式的技术架构转变。如今,又在分布式的基础上,走向数据中心级别的融合。整合了计算、存储、网络等多种IT资源的融合基础设施,市场规模在全球节节攀升,在戴尔的端到端解决方案中扮演重要角色。

戴尔企业级解决方案部亚太及日本地区副总裁Peter Marrs认为,集成的、一体化的解决方案正是用户所需要的。特别是在多应用类型的场景下,融合系统能降低用户的学习和使用成本。用户不再需要自己来整合设备,花时间来掌握其中的诀窍,而是直接获得已经经过测试和验证的确切方案,简化了IT的部署和管理。

在简化设备、降低成本的基础上,采用创新技术的融合系统能大大缩短计算与存储之间的距离,提升应用系统的性能。比如戴尔在今年推出的fluid cache for san 软件技术,就是在某种程度上让闪存和服务器的距离更短,从而提高应用程序的性能并加快响应速度。

“软件定义,戴尔的准备最为充分。”

软件定义,是在融合基础架构之外的另一大备受瞩目的IT新形态。戴尔存储产品管理执行总监Travis Vigil指出,究竟是选择传统的IT架构,还是软件定义数据中心,取决于具体应用的需要。一些应用适合较为传统的方式,完全没有必要重新架构,而其他一些应用就非常适合软件定义的数据中心。因此,在新旧架构并存的混合环境中, 就非常需要一个优化的平台去兼容传统架构和软件定义架构,来更好地为用户提供一体化的服务。戴尔的平台正是基于以上进行了优化,既能够支持传统的服务器、网络、存储的架构,又能支持软件定义的架构,在自动化的同时,提供易于使用的解决方案,将IT民主化。

当然,目前市场上,以软件定义为旗帜的厂商很多,但戴尔中国企业解决方案总经理曹志平认为,戴尔是其中准备得最为充分的一家,这源于戴尔基因上的优势。

一直以来,戴尔推崇和推动的都是开放架构的IT平台,因为开放,所以没有包袱。不会像一些知名网络厂商,会因为推动软件定义的网络就对业务造成几乎可称为灾难性的影响。戴尔没有任何传统技术与新技术的矛盾和纠结。戴尔也不会像一些服务器厂商,虽然有类似架构的服务器,却并不明确未来的方向到底是以推动x86为主的软件定义数据中心,还是为了推动一些Linux服务器的生意。

同时,戴尔在合伙伙伴方面也已经准备好了,除了Nexenta和Nutanix之外,戴尔和微软、VMWare也都有进行合作。放眼全球整个行业,几乎上找不出另一家可以像戴尔一样能有这么多合作伙伴,且还提供如此好的全方位的技术支持的厂家,所以可以说在软件定义数据中心的领域,戴尔已全然准备好。

当然,对于用户来说,不可能在一夕之间就采用所有的新技术,用户最关心的是业务系统和其应用是否能有一个较为平滑的过渡和一个相对稳定的切换,不会因为技术的变更而影响到他们的业务或是造成一些中断。戴尔将采用演进的方式来推动软件定义在整个数据中心的发展,帮助用户实现平稳过渡。

专注客户需求 无惧“国产化”挑战

这几年,戴尔除了要在全球市场面对IT转型的压力外,在中国市场,一批本土厂商正在养精蓄锐,积攒实力。当年PC市场的角逐,似乎又将在企业级市场重演。此次竞争,戴尔似乎又多了一个”国产化“的压力。

对此,曹志平表示,戴尔把自己定位为一个立足于中国的国内厂商,区别不过是一个国际品牌而已。因为戴尔不仅是在国内研发和制造,而且大部分员工也都是本土员工。戴尔推出的方案还结合了很多本土员工和本土的服务合作商提供的一些服务。

更重要的是,在过去几年中,戴尔在中国依然保持着一个快速增长的态势,并没有因为新兴厂商的崛起而造成的太大影响。

曹志平认为,这背后的原因在于,戴尔除了在市场宣传方面不断地调整相关的策略去应对来自新的竞争对手的挑战 ,不断地加强和客户的良好互动,不断地加深对客户的理解,以提供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在中国市场亦是如此。

比如,戴尔今年在中国市场推出的存储产品SC4020,是一款完全针对中国市场的需求而设计的产品,再比如,戴尔为国内互联网企业而推出的符合”天蝎计划“的解决方案。未来,戴尔会越来越多地基于中国市场,来设计为中国服务的产品。

关键字:戴尔软件定义国产化

原创文章 企业网D1Net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