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物联网市场动态 → 正文

英特尔的愿景:万物联网

责任编辑:jacky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4-07-12 09:36:19 本文摘自:财富中文网

英特尔当初错过了抢占移动市场的先手,被AMD和高通钻了空子。但眼下,英特尔决心豪赌计算领域的下一次大变革:物联网,让英特尔的芯片进入一切有形的物体。

今年六月,英特尔(Intel)披露了一些处理器技术的重大进展。首先是推出了英特尔的下一代至强融核(Xeon Phi)处理器。据英特尔公司自行估计,未来五年,这款处理器将给它的高性能计算业务带来每年20%的收入增长点。同时,英特尔还公布了Atom芯片的新架构。Atom可以说是芯片界的万金油,从平板电脑到汽车,几乎随处都是它大显身手之地。另外,英特尔还对正在研发中的很多处理器项目(如Bay Trail、Merrifield、Avaton和Rangely等等)进行了升级。

英特尔的这番大手笔充分彰显了它对未来的雄心壮志,以及它致力于开发所谓“物联网”的决心。更重要的是,它彰显了英特尔绝不放弃计算行业另一次重大变革的决心。

虽然英特尔是全球最大的半导体产品制造商,但它在移动计算行业无疑起步较晚。虽然英特尔一直主宰着超级计算机和个人电脑市场,但近年来由于对移动市场的突然崛起缺乏远见(又或许是时机把握得不好),使得AMD和高通(Qualcomm)等竞争对手得以在这个快速崛起的市场上从容地窃取不少市场份额。随着PC销量逐渐下滑(英特尔有70%左右的收入来自PC市场),英特尔显然已经意识到继续墨守成规的命运。它不打算第二次错过这条船。

英特尔公司的未来学家、首席工程师布莱恩 大卫 约翰逊指出:“我们已经见证了世界的屏幕化,我们也在让我们的计算能力顺应这种环境进行转变。”也就是把以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为中心的计算能力,向以可穿戴技术和物联网技术为中心的计算能力转变。“从前我们曾经问过自己:‘我们可以把台式电脑缩小到可以放在人们的膝盖上吗?我们能把笔记本电脑缩小到能放到人们的口袋里吗?’当时问题总是‘我们能做到吗?’但是现在,随着承载重要计算能力的芯片尺寸缩小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大家几乎可以把任何东西变成一台电脑。因此现在的问题也就变成了:‘我们想把什么东西变成一台电脑?为什么?’”

在英特尔看来,这个问题的答案显然非常广泛。在六月份的一份公告中,约翰逊和英特尔的其他代表们详细阐述了随着承载重要计算能力的芯片尺寸缩小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移动计算能力可以从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发展到其它物品上的可能性。英特尔公司认为,到2020年,全球每年将能够售出5亿部可穿戴设备。其中任何一台可穿戴设备都具有一定的处理能力,消费、产生数据。据英特尔公司引用高德纳研究公司(Gartner)的数据,这些可穿戴设备产生的数据所具有的价值将高达2万亿美元。

英特尔对物联网领域的赌注主要集中在两款新产品上,一款产品叫做“伽利略”,另一款叫做“爱迪生”。“伽利略”是一块售价60美元的开发板,可以与深受DIY爱好者们喜爱的Arduino开源电子原型设计平台兼容。“爱迪生”是一个小巧的系统芯片,虽然只有一张SD卡大小,但却可以集成到消费产品中,提供数据处理、存储、Wi-Fi、蓝牙功能,还可以与一系列即插式传感器兼容。

“伽利略”之所以非常有名,是因为人们可以用它把一台不能联网的设备改装成一台联网设备,然后用智能手机对它进行控制。这个功能并不新鲜,市面上的其它控制板也能做到,只不过基础架构全然不同。“爱迪生”则把这个理念推进得更深了一步,使开发者可以把它用在衣服、智能手表、智能眼镜、私人机器人和其它能够联网的器具和设备上。

如果“爱迪生”成了产品开发者们采用的主流产品——当然只是“如果”——那么英特尔就将在物联网的早期发展阶段占尽先机,这也正是移动时代以来英特尔一直梦寐以求的局面。此外,物联网技术的发展还能促进英特尔其它非PC业务的增长。联网的设备越多,意味着这些设备产生的数据就越多,同时也意味着使用这些设备的人越多。更多的数据意味着需要更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另外,随着大数据越来越成为各种类型的企业的支柱技术,要带动大数据所需的高性能计算机硬件,自然也就需要更多的处理器。

“爱迪生”在今夏的发布,让英特尔有机会老老实实地检验一下,看看那些已经在研发可穿戴设备和嵌入式技术的产品设计师们的愿景是否与英特尔自己的愿景一致。如果设计师们真的与英特尔一拍即合,那么英特尔的芯片不久就会安装在各种新型联网设备里,而这些新型设备必将超出计算市场的范畴。约翰逊指出,这正是英特尔想要达到的目标——进入物联网。

约翰逊说:“我们并不是一家PC公司,也不是一家平板电脑公司或智能手机公司,我们是一家智能公司。我们可以把智能带到任何东西上。在我看来,‘爱迪生’和‘伽利略’就是这种愿景的第一次表达。”

关键字:英特尔公司愿景

本文摘自:财富中文网

x 英特尔的愿景:万物联网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物联网市场动态 → 正文

英特尔的愿景:万物联网

责任编辑:jacky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4-07-12 09:36:19 本文摘自:财富中文网

英特尔当初错过了抢占移动市场的先手,被AMD和高通钻了空子。但眼下,英特尔决心豪赌计算领域的下一次大变革:物联网,让英特尔的芯片进入一切有形的物体。

今年六月,英特尔(Intel)披露了一些处理器技术的重大进展。首先是推出了英特尔的下一代至强融核(Xeon Phi)处理器。据英特尔公司自行估计,未来五年,这款处理器将给它的高性能计算业务带来每年20%的收入增长点。同时,英特尔还公布了Atom芯片的新架构。Atom可以说是芯片界的万金油,从平板电脑到汽车,几乎随处都是它大显身手之地。另外,英特尔还对正在研发中的很多处理器项目(如Bay Trail、Merrifield、Avaton和Rangely等等)进行了升级。

英特尔的这番大手笔充分彰显了它对未来的雄心壮志,以及它致力于开发所谓“物联网”的决心。更重要的是,它彰显了英特尔绝不放弃计算行业另一次重大变革的决心。

虽然英特尔是全球最大的半导体产品制造商,但它在移动计算行业无疑起步较晚。虽然英特尔一直主宰着超级计算机和个人电脑市场,但近年来由于对移动市场的突然崛起缺乏远见(又或许是时机把握得不好),使得AMD和高通(Qualcomm)等竞争对手得以在这个快速崛起的市场上从容地窃取不少市场份额。随着PC销量逐渐下滑(英特尔有70%左右的收入来自PC市场),英特尔显然已经意识到继续墨守成规的命运。它不打算第二次错过这条船。

英特尔公司的未来学家、首席工程师布莱恩 大卫 约翰逊指出:“我们已经见证了世界的屏幕化,我们也在让我们的计算能力顺应这种环境进行转变。”也就是把以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为中心的计算能力,向以可穿戴技术和物联网技术为中心的计算能力转变。“从前我们曾经问过自己:‘我们可以把台式电脑缩小到可以放在人们的膝盖上吗?我们能把笔记本电脑缩小到能放到人们的口袋里吗?’当时问题总是‘我们能做到吗?’但是现在,随着承载重要计算能力的芯片尺寸缩小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大家几乎可以把任何东西变成一台电脑。因此现在的问题也就变成了:‘我们想把什么东西变成一台电脑?为什么?’”

在英特尔看来,这个问题的答案显然非常广泛。在六月份的一份公告中,约翰逊和英特尔的其他代表们详细阐述了随着承载重要计算能力的芯片尺寸缩小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移动计算能力可以从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发展到其它物品上的可能性。英特尔公司认为,到2020年,全球每年将能够售出5亿部可穿戴设备。其中任何一台可穿戴设备都具有一定的处理能力,消费、产生数据。据英特尔公司引用高德纳研究公司(Gartner)的数据,这些可穿戴设备产生的数据所具有的价值将高达2万亿美元。

英特尔对物联网领域的赌注主要集中在两款新产品上,一款产品叫做“伽利略”,另一款叫做“爱迪生”。“伽利略”是一块售价60美元的开发板,可以与深受DIY爱好者们喜爱的Arduino开源电子原型设计平台兼容。“爱迪生”是一个小巧的系统芯片,虽然只有一张SD卡大小,但却可以集成到消费产品中,提供数据处理、存储、Wi-Fi、蓝牙功能,还可以与一系列即插式传感器兼容。

“伽利略”之所以非常有名,是因为人们可以用它把一台不能联网的设备改装成一台联网设备,然后用智能手机对它进行控制。这个功能并不新鲜,市面上的其它控制板也能做到,只不过基础架构全然不同。“爱迪生”则把这个理念推进得更深了一步,使开发者可以把它用在衣服、智能手表、智能眼镜、私人机器人和其它能够联网的器具和设备上。

如果“爱迪生”成了产品开发者们采用的主流产品——当然只是“如果”——那么英特尔就将在物联网的早期发展阶段占尽先机,这也正是移动时代以来英特尔一直梦寐以求的局面。此外,物联网技术的发展还能促进英特尔其它非PC业务的增长。联网的设备越多,意味着这些设备产生的数据就越多,同时也意味着使用这些设备的人越多。更多的数据意味着需要更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另外,随着大数据越来越成为各种类型的企业的支柱技术,要带动大数据所需的高性能计算机硬件,自然也就需要更多的处理器。

“爱迪生”在今夏的发布,让英特尔有机会老老实实地检验一下,看看那些已经在研发可穿戴设备和嵌入式技术的产品设计师们的愿景是否与英特尔自己的愿景一致。如果设计师们真的与英特尔一拍即合,那么英特尔的芯片不久就会安装在各种新型联网设备里,而这些新型设备必将超出计算市场的范畴。约翰逊指出,这正是英特尔想要达到的目标——进入物联网。

约翰逊说:“我们并不是一家PC公司,也不是一家平板电脑公司或智能手机公司,我们是一家智能公司。我们可以把智能带到任何东西上。在我看来,‘爱迪生’和‘伽利略’就是这种愿景的第一次表达。”

关键字:英特尔公司愿景

本文摘自:财富中文网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