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智慧城市产业动态 → 正文

很多地方政府只是把智慧城市当成口号 说得多干得少

责任编辑:王李通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4-11-09 09:21:17 本文摘自:财经网

很多城市做智慧城市的目的就是说,我申报下来一个项目,尽管还没有干,可能就会有钱,可能就能做一个政绩。

“现在我们的智慧城市建设存在着非常严重的一些问题,叫做两多两少:说得多,干得少;说别人的事多,干自己的事少。很多政府只是把智慧城市当成一个口号,申报的时候很积极,但是申报之后是不是真的能够把一些项目或者一些行动落到实处?我觉得很多都做得不是非常得好。很多城市做智慧城市的目的就是说,我申报下来一个项目,尽管还没有干,可能就会有钱,可能就能做一个政绩。”2014年11月8日,在“2014'广州-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高层国际论坛”上,神州数码智慧城市研究院院长李继刚作上述表示。

李继刚对于智慧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犀利的点评。

他表示,正如李铁主任所说,现在很多城市不具备申报和创造智慧城市的条件,还非常积极地非要搞智慧城市。“难道这些地方的领导们,不知道现在很多城市不具备搞智慧城市的条件吗?为什么他非要去申报?或者说申报之后又不是很热衷于行动?可能有人会说,是不是这些领导对智慧城市缺乏认识。但是从我的感觉来看,我觉得我接触了很多的政府的领导,我觉得每个人的智商都比我高,为什么在智慧城市当中存在很多说得多干得少的情况?其实很多城市做智慧城市的目的就是说,我申报下来一个项目,尽管还没有干,可能就会有钱,可能就能做一个政绩。这是非常值得关注的一种现象。”

“另外各位领导也一直在谈智慧城市建设要以人为本,但是怎么把以人为本落到实处?现在我们都在搞智慧城市的试点、考核、评估,都是怎么搞?写一个文档,然后几个专家一评,上面出来一检查。”李继刚建议找一个第三方的市场机构调查一下,有没有为老百姓提供方便,有没有为人民提供便利,这个企业是怎么看这个效果,然后再来评个名次。

此外,他还提到,几年前跟政府合作搞PPP模式,但是一直没有一个很明确的文件下来可以这样搞,这是有很大的政策风险。资金比较雄厚的企业、急于转型的企业敢冒这个险,但是很多企业是实际干的时候还是不敢去干。所以打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是非常重要的。

对于政府推动市场化,李继刚发问:“如果政府的资源向企业开放的话,是向一家企业开放还是可以向所有企业开放,既然是市场化,那么是公平的市场化,还是部分的市场化?”打造一个公平、开放的市场环境,让更多的服务提供商进来,这是政府要做的第一件事情,不是指望企业去做,而是需要政府把规则制定清楚。

另外,在只有唯一的垄断性地位服务提供的时候,怎么样保证尽量的市场化?至少要引入消费者的参与。“我们今天讲淘宝上,店家最怕什么?差评,有一个差评急得不得了。现在一些政府或者一些大的企业提供服务的时候,有没有把老百姓的反馈、评价或者修改意见放在一个很重要的位置?有没有说成为这个服务的业绩考核,或者说升迁的很重要的因素?如果没有,我觉得这个市场化不可能很好的实现它的作用。我建议要消费者参与进来,这是市场化很重要的原则。”

以下为其发言实录:

沈卫星:下面有请我们的神州数码智慧研究院的院长李继刚先生,我想请你就智慧低碳,智慧怎么样进入这个低碳的事业当中去。你专门研究智慧城市,城市智慧,一定有很多很新、很成熟的思考贡献给大家,有请。

李继刚:这两天参加智慧城市的创新大会,很有收获,领导也好,专家也好,包括刚才的建平秘书长也是比较全面的指明了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一些方向。但是确实我从另外一个角度想谈谈,大家可能看到了方向,但是还有很多问题,另外的一些问题是不是还没有找到很明确的解决办法,从这个角度谈谈我对智慧城市的认识,同时也解答一下主持人说的智慧和低碳到底是什么关系。

其实现在大家看到的,可能觉得中国的智慧城市建设前景一片良好,但是实际上在这个当中,都是长期在一线工作的人,而且是从一个企业的角度来看,我觉得现在我们的智慧城市建设也存在着非常严重的一些问题,我觉得我把它总结一下,叫做两多两少:说得多,干得少;说别人的事多,干自己的事少。看起来我们有100多个试点城市,今年还搞100多个城市,看上去好像占了一半了。实际上从政府的角度来看,很多政府实际上只是把智慧城市当成一个口号,申报的时候很积极,我本人也参加过很多协同政府进行申报,但是申报之后是不是真的能够把一些项目或者一些行动落到实处?我觉得很多都做得不是非常的好。为什么这样的?包括我们李铁主任也说,他经常会提到现在我国的很多城市不具备申报和创造智慧城市的条件,还非常积极的非要搞智慧城市。所以我就想一些问题,难道这些地方的领导们,不知道现在很多城市不具备搞智慧城市的条件吗?为什么他非要去申报?或者说申报之后又不是很热衷于行动?可能有人会说,是不是说这些领导对智慧城市缺乏认识。但是从我的感觉来看,我觉得我接触了很多的政府的领导,我觉得每个人的智商都比我高,为什么在智慧城市当中存在很多说得多干得少的情况?其实很多城市干智慧城市的目的就是说,我申报下来一个项目,尽管还没有干,可能就会有钱,可能就能做一个政绩。我觉得这个是非常值得关注的一种现象。另外我们各位领导也一直在谈,以人为本,智慧城市建设要以人为本,但是怎么把以人为本落到实处?大家都在说?我这里有一个非常简单的建议,现在我们都在搞智慧城市的试点,考核、评估,都是怎么搞?写一个文档,然后几个专家一评,上面检查出来一检查,那么这个以人为本很简单,有没有为老百姓提供方便,有没有为人民提供便利,那就找一个第三方的市场机构调查一下,这个企业是怎么看这个效果?然后再来评个名次。要真正的解决以人为本的问题,而不是只是讲这个口号。当然,这种说得多,干得少,不仅仅是是政府这样,企业也是很多,企业有很多想法,但是很多事情往往发现还真是,比如说要搞创新,要搞运营,但是是不是真的去干?这里面有很多的一些条件,比如说像我们公司几年前跟政府合作,搞PPP模式,但是一直没有一个很明确的文件下来可以这样搞,这是有很大的政策风险。像我们的资金比较雄厚的企业干,急于转型的企业还敢冒这个险,但是很多企业是实际干的时候又还是不敢去干这个事情。所以打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解决这个问题,我觉得是非常重要的。

在政府企业里面都存在一个比较大的问题,说别人的事多,干自己的事少。昨天我也听了各个部门都是讲了自己,比如说政府要推市场化,希望企业多干事,企业肯定又在提出说这个政府是不是应该把自己的事情干好,但是企业和政府到底各自该干什么事情?我想从两个比较重要的方面讲一下:1、市场化的问题,现在都在提市场化,当然这个方向,我是很赞同的,我们也成立了我们智慧城市的发展联盟,一些主任也带着我们一些企业跟很多城市、政府合作,通过市场化的方式推动整个中国的智慧城市建设,我是非常认可这种思路的;2、到底什么是市场化?刚刚做了一些事情,这是不是市场化。那么这个是不是市场化的主要部分?举个例子来说,上午的王市长,也讲了,他们有一个非常好的市场化的案例,就是“行迅通”的软件,这个是广州市教委把数据开放给联通,由联通开发出来的软件,我用了一下,还行,称不上多好,但是跟百度、腾讯提供的软件比起来,还有很大的不同。当然,我说的不是这个问题,我想问如果政府的资源向企业开放的话,是向一家企业开放还是可以向所有企业开放,既然是市场化是公平的市场化,还是部分的市场化?我们也去香港调研,香港的交通能够开放的数据,就向所有的企业平等的开放,大家都可以利用这些资源来开发自己的业务,提供服务,来体现市场化充分发展。

我们在讲市场化的时候,能不能打造一个公平、开放的一个市场环境?我想这是市场化,所谓市场化一个非常重要的要素。上午,陈总也讲了,以前电信没有市场化的时候,装个电话很难,现在它们相互竞争了,市场竞争很充分了,老百姓可以得到更多的好处,对于智慧城市这个市场化,到底应该怎么样达到这种环境,让更多的服务提供商进来,这是政府要做的第一件事情,而且这些事情不是指望企业去做,而是你把规则制定清楚。

另外,有些东西是没法竞争的,这个政府只有一家,不能有几家政府来进行服务的竞争。在这种只有唯一的垄断性地位服务提供的时候,怎么样保证尽量的市场化?我想至少要引入消费者的参与,我们今天讲淘宝上,店家最怕什么?差评,有一个差评急得不得了。现在一些政府或者一些大的企业提供服务的时候,有没有把老百姓的反馈、评价或者修改意见放在一个很重要的位置?有没有说成为这个服务的业绩考核,或者说升迁的很重要的因素?如果没有,我觉得这个市场化不可能很好的实现它的作用。我建议要消费者参与进来,这是市场化很重要的原则。

要理清楚政府和市场的边界问题,现在我们搞GDP,要引入更多的投资,这是没错的。但是是不是所有的都希望市场化,都希望政府、企业买单?是不是本来政府的责任,现在推给企业?所以这里面有很多问题要界定,那些基础的服务是政府要提供的,它最终的职责是政府那边,干不好,政府的责任。比如说我们现在的医疗都没有界定清楚,如果没有界定清楚,那就很容易产生很多问题,我如果逐步的不能够界定清楚的界定清楚,如果不清楚的,进行一些尝试,加以界定,所以谈市场化不是空泛的谈市场化,而是怎么把市场化落到实处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如果这个原则实现了,我想对于企业来说,在市场化下它的责任也很简单,我就是把我的产品、服务做好,把技术提升上来,更好的协同来获得更多的经济收益。但是实际上可以看到,我相信我们大家搞智慧城市都一样,现在大部分的时间都是花在跟政府打交道,游说各个市长,所以一说市场化,智慧城市市场化才能真正的开花结果。这是我讲的,在市场化方面的问题。

我觉得也很重要的,大家一直在谈顶层设计的问题,不客气的说,我本人带领的团队,这几年来应该说给好几十个中国城市规划顶层设计,应该质量也是相当不错的。但是从客户那里收完钱回来,我自己在想这个事情的时候,我很清晰的明白,我现在的一些什么规划,城市的规划设计工作根本不能叫做顶层设计,也达不到顶层设计的效果。为什么?我想有两个非常重要的原因:1、所谓的顶层设计,当然是要从顶层设计,不从顶层设计,你从城市开始设计,不从国家层面设计就不叫顶层设计,而且也起不到作用。我们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解决方案,叫做市民卡,就是想把政府各个部门的医疗、教育、社保的卡整合起来,为老百姓提供便利的服务,这本来是一个非常好的事情。但是在顶层上没有这样设计。今天社保推一张卡,只能我用,过几天,医保又推一张卡,只能我用。过几天,教育可能又推一张卡。那么这个便民的事情有没有一个统一的考虑?是不是可以用更少的卡,让别的服务加载在上面,是不是有这样的规定?如果没有这样的顶层设计,那么你到这个城市搞完以后,到另外一个城市不行了,怎么办?这样会造成很大的浪费。所以真正的顶层设计,我觉得首先要从整个国家层面做起,而且从国家层面要围绕我们的服务对象;2、顶层设计,我觉得要有强制性,我们去其他的国家考察智慧城市,欧美,他们跟我们讲智慧城市,一开始讲就讲,我首先讲法律,我是根据什么法律设定的,我是依照什么法律规定的,按照这个规定,然后又分解出哪个部门应该开放什么数据,不能开放什么数据,规定得很详细。但是我们国家法律制定了可以执行,可以不执行,领导换了就可以不执行。另外一个,国务院的信息公开条例也没有详细到规定哪些信息是必须公开的,哪些信息是不公开,以至于在操作当中遇到很多问题。

所以我觉得作为企业代表,在智慧城市建设当中会有很多思考,希望大家跟我一起呼吁,怎么样更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共同的推动我们的智慧城市的建设,谢谢!

关键字:城市的规划顶层设计

本文摘自:财经网

x 很多地方政府只是把智慧城市当成口号 说得多干得少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智慧城市产业动态 → 正文

很多地方政府只是把智慧城市当成口号 说得多干得少

责任编辑:王李通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4-11-09 09:21:17 本文摘自:财经网

很多城市做智慧城市的目的就是说,我申报下来一个项目,尽管还没有干,可能就会有钱,可能就能做一个政绩。

“现在我们的智慧城市建设存在着非常严重的一些问题,叫做两多两少:说得多,干得少;说别人的事多,干自己的事少。很多政府只是把智慧城市当成一个口号,申报的时候很积极,但是申报之后是不是真的能够把一些项目或者一些行动落到实处?我觉得很多都做得不是非常得好。很多城市做智慧城市的目的就是说,我申报下来一个项目,尽管还没有干,可能就会有钱,可能就能做一个政绩。”2014年11月8日,在“2014'广州-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高层国际论坛”上,神州数码智慧城市研究院院长李继刚作上述表示。

李继刚对于智慧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犀利的点评。

他表示,正如李铁主任所说,现在很多城市不具备申报和创造智慧城市的条件,还非常积极地非要搞智慧城市。“难道这些地方的领导们,不知道现在很多城市不具备搞智慧城市的条件吗?为什么他非要去申报?或者说申报之后又不是很热衷于行动?可能有人会说,是不是这些领导对智慧城市缺乏认识。但是从我的感觉来看,我觉得我接触了很多的政府的领导,我觉得每个人的智商都比我高,为什么在智慧城市当中存在很多说得多干得少的情况?其实很多城市做智慧城市的目的就是说,我申报下来一个项目,尽管还没有干,可能就会有钱,可能就能做一个政绩。这是非常值得关注的一种现象。”

“另外各位领导也一直在谈智慧城市建设要以人为本,但是怎么把以人为本落到实处?现在我们都在搞智慧城市的试点、考核、评估,都是怎么搞?写一个文档,然后几个专家一评,上面出来一检查。”李继刚建议找一个第三方的市场机构调查一下,有没有为老百姓提供方便,有没有为人民提供便利,这个企业是怎么看这个效果,然后再来评个名次。

此外,他还提到,几年前跟政府合作搞PPP模式,但是一直没有一个很明确的文件下来可以这样搞,这是有很大的政策风险。资金比较雄厚的企业、急于转型的企业敢冒这个险,但是很多企业是实际干的时候还是不敢去干。所以打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是非常重要的。

对于政府推动市场化,李继刚发问:“如果政府的资源向企业开放的话,是向一家企业开放还是可以向所有企业开放,既然是市场化,那么是公平的市场化,还是部分的市场化?”打造一个公平、开放的市场环境,让更多的服务提供商进来,这是政府要做的第一件事情,不是指望企业去做,而是需要政府把规则制定清楚。

另外,在只有唯一的垄断性地位服务提供的时候,怎么样保证尽量的市场化?至少要引入消费者的参与。“我们今天讲淘宝上,店家最怕什么?差评,有一个差评急得不得了。现在一些政府或者一些大的企业提供服务的时候,有没有把老百姓的反馈、评价或者修改意见放在一个很重要的位置?有没有说成为这个服务的业绩考核,或者说升迁的很重要的因素?如果没有,我觉得这个市场化不可能很好的实现它的作用。我建议要消费者参与进来,这是市场化很重要的原则。”

以下为其发言实录:

沈卫星:下面有请我们的神州数码智慧研究院的院长李继刚先生,我想请你就智慧低碳,智慧怎么样进入这个低碳的事业当中去。你专门研究智慧城市,城市智慧,一定有很多很新、很成熟的思考贡献给大家,有请。

李继刚:这两天参加智慧城市的创新大会,很有收获,领导也好,专家也好,包括刚才的建平秘书长也是比较全面的指明了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一些方向。但是确实我从另外一个角度想谈谈,大家可能看到了方向,但是还有很多问题,另外的一些问题是不是还没有找到很明确的解决办法,从这个角度谈谈我对智慧城市的认识,同时也解答一下主持人说的智慧和低碳到底是什么关系。

其实现在大家看到的,可能觉得中国的智慧城市建设前景一片良好,但是实际上在这个当中,都是长期在一线工作的人,而且是从一个企业的角度来看,我觉得现在我们的智慧城市建设也存在着非常严重的一些问题,我觉得我把它总结一下,叫做两多两少:说得多,干得少;说别人的事多,干自己的事少。看起来我们有100多个试点城市,今年还搞100多个城市,看上去好像占了一半了。实际上从政府的角度来看,很多政府实际上只是把智慧城市当成一个口号,申报的时候很积极,我本人也参加过很多协同政府进行申报,但是申报之后是不是真的能够把一些项目或者一些行动落到实处?我觉得很多都做得不是非常的好。为什么这样的?包括我们李铁主任也说,他经常会提到现在我国的很多城市不具备申报和创造智慧城市的条件,还非常积极的非要搞智慧城市。所以我就想一些问题,难道这些地方的领导们,不知道现在很多城市不具备搞智慧城市的条件吗?为什么他非要去申报?或者说申报之后又不是很热衷于行动?可能有人会说,是不是说这些领导对智慧城市缺乏认识。但是从我的感觉来看,我觉得我接触了很多的政府的领导,我觉得每个人的智商都比我高,为什么在智慧城市当中存在很多说得多干得少的情况?其实很多城市干智慧城市的目的就是说,我申报下来一个项目,尽管还没有干,可能就会有钱,可能就能做一个政绩。我觉得这个是非常值得关注的一种现象。另外我们各位领导也一直在谈,以人为本,智慧城市建设要以人为本,但是怎么把以人为本落到实处?大家都在说?我这里有一个非常简单的建议,现在我们都在搞智慧城市的试点,考核、评估,都是怎么搞?写一个文档,然后几个专家一评,上面检查出来一检查,那么这个以人为本很简单,有没有为老百姓提供方便,有没有为人民提供便利,那就找一个第三方的市场机构调查一下,这个企业是怎么看这个效果?然后再来评个名次。要真正的解决以人为本的问题,而不是只是讲这个口号。当然,这种说得多,干得少,不仅仅是是政府这样,企业也是很多,企业有很多想法,但是很多事情往往发现还真是,比如说要搞创新,要搞运营,但是是不是真的去干?这里面有很多的一些条件,比如说像我们公司几年前跟政府合作,搞PPP模式,但是一直没有一个很明确的文件下来可以这样搞,这是有很大的政策风险。像我们的资金比较雄厚的企业干,急于转型的企业还敢冒这个险,但是很多企业是实际干的时候又还是不敢去干这个事情。所以打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解决这个问题,我觉得是非常重要的。

在政府企业里面都存在一个比较大的问题,说别人的事多,干自己的事少。昨天我也听了各个部门都是讲了自己,比如说政府要推市场化,希望企业多干事,企业肯定又在提出说这个政府是不是应该把自己的事情干好,但是企业和政府到底各自该干什么事情?我想从两个比较重要的方面讲一下:1、市场化的问题,现在都在提市场化,当然这个方向,我是很赞同的,我们也成立了我们智慧城市的发展联盟,一些主任也带着我们一些企业跟很多城市、政府合作,通过市场化的方式推动整个中国的智慧城市建设,我是非常认可这种思路的;2、到底什么是市场化?刚刚做了一些事情,这是不是市场化。那么这个是不是市场化的主要部分?举个例子来说,上午的王市长,也讲了,他们有一个非常好的市场化的案例,就是“行迅通”的软件,这个是广州市教委把数据开放给联通,由联通开发出来的软件,我用了一下,还行,称不上多好,但是跟百度、腾讯提供的软件比起来,还有很大的不同。当然,我说的不是这个问题,我想问如果政府的资源向企业开放的话,是向一家企业开放还是可以向所有企业开放,既然是市场化是公平的市场化,还是部分的市场化?我们也去香港调研,香港的交通能够开放的数据,就向所有的企业平等的开放,大家都可以利用这些资源来开发自己的业务,提供服务,来体现市场化充分发展。

我们在讲市场化的时候,能不能打造一个公平、开放的一个市场环境?我想这是市场化,所谓市场化一个非常重要的要素。上午,陈总也讲了,以前电信没有市场化的时候,装个电话很难,现在它们相互竞争了,市场竞争很充分了,老百姓可以得到更多的好处,对于智慧城市这个市场化,到底应该怎么样达到这种环境,让更多的服务提供商进来,这是政府要做的第一件事情,而且这些事情不是指望企业去做,而是你把规则制定清楚。

另外,有些东西是没法竞争的,这个政府只有一家,不能有几家政府来进行服务的竞争。在这种只有唯一的垄断性地位服务提供的时候,怎么样保证尽量的市场化?我想至少要引入消费者的参与,我们今天讲淘宝上,店家最怕什么?差评,有一个差评急得不得了。现在一些政府或者一些大的企业提供服务的时候,有没有把老百姓的反馈、评价或者修改意见放在一个很重要的位置?有没有说成为这个服务的业绩考核,或者说升迁的很重要的因素?如果没有,我觉得这个市场化不可能很好的实现它的作用。我建议要消费者参与进来,这是市场化很重要的原则。

要理清楚政府和市场的边界问题,现在我们搞GDP,要引入更多的投资,这是没错的。但是是不是所有的都希望市场化,都希望政府、企业买单?是不是本来政府的责任,现在推给企业?所以这里面有很多问题要界定,那些基础的服务是政府要提供的,它最终的职责是政府那边,干不好,政府的责任。比如说我们现在的医疗都没有界定清楚,如果没有界定清楚,那就很容易产生很多问题,我如果逐步的不能够界定清楚的界定清楚,如果不清楚的,进行一些尝试,加以界定,所以谈市场化不是空泛的谈市场化,而是怎么把市场化落到实处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如果这个原则实现了,我想对于企业来说,在市场化下它的责任也很简单,我就是把我的产品、服务做好,把技术提升上来,更好的协同来获得更多的经济收益。但是实际上可以看到,我相信我们大家搞智慧城市都一样,现在大部分的时间都是花在跟政府打交道,游说各个市长,所以一说市场化,智慧城市市场化才能真正的开花结果。这是我讲的,在市场化方面的问题。

我觉得也很重要的,大家一直在谈顶层设计的问题,不客气的说,我本人带领的团队,这几年来应该说给好几十个中国城市规划顶层设计,应该质量也是相当不错的。但是从客户那里收完钱回来,我自己在想这个事情的时候,我很清晰的明白,我现在的一些什么规划,城市的规划设计工作根本不能叫做顶层设计,也达不到顶层设计的效果。为什么?我想有两个非常重要的原因:1、所谓的顶层设计,当然是要从顶层设计,不从顶层设计,你从城市开始设计,不从国家层面设计就不叫顶层设计,而且也起不到作用。我们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解决方案,叫做市民卡,就是想把政府各个部门的医疗、教育、社保的卡整合起来,为老百姓提供便利的服务,这本来是一个非常好的事情。但是在顶层上没有这样设计。今天社保推一张卡,只能我用,过几天,医保又推一张卡,只能我用。过几天,教育可能又推一张卡。那么这个便民的事情有没有一个统一的考虑?是不是可以用更少的卡,让别的服务加载在上面,是不是有这样的规定?如果没有这样的顶层设计,那么你到这个城市搞完以后,到另外一个城市不行了,怎么办?这样会造成很大的浪费。所以真正的顶层设计,我觉得首先要从整个国家层面做起,而且从国家层面要围绕我们的服务对象;2、顶层设计,我觉得要有强制性,我们去其他的国家考察智慧城市,欧美,他们跟我们讲智慧城市,一开始讲就讲,我首先讲法律,我是根据什么法律设定的,我是依照什么法律规定的,按照这个规定,然后又分解出哪个部门应该开放什么数据,不能开放什么数据,规定得很详细。但是我们国家法律制定了可以执行,可以不执行,领导换了就可以不执行。另外一个,国务院的信息公开条例也没有详细到规定哪些信息是必须公开的,哪些信息是不公开,以至于在操作当中遇到很多问题。

所以我觉得作为企业代表,在智慧城市建设当中会有很多思考,希望大家跟我一起呼吁,怎么样更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共同的推动我们的智慧城市的建设,谢谢!

关键字:城市的规划顶层设计

本文摘自:财经网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