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智慧城市产业动态 → 正文

浦东智慧城市发展研究院盛雪峰:智慧城市的新红利时代

责任编辑:editor006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5-06-19 14:50:32 本文摘自:中兴通讯政企圈

导语:由中兴通讯智慧城市学院举办的“iCity智慧城市高端沙龙”近日在上海举行。第一期主题是“新常态下的智慧城市建设”。在新常态下,新型城镇化是一个重要的推动力,智慧城市也是建成新型常态化主要的抓手,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该如何去理解新形势下的智慧城市,政府和企业在这里面又将起到什么样的作用?本次沙龙邀请到中国浦东干部学院智慧城市教学演示中心负责人楚天骄教授,上海浦东智慧城市发展研究院盛雪峰院长以及孙鹏院长围绕这一话题展开讨论。

演讲人:浦东智慧城市发展研究院盛雪峰院长。

盛雪峰,上海浦东智慧城市研究院执行院长。先后主持了国内首个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智慧浦东建设纲要(iPudong2015),浦东新区申报住建部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工作以及浦东新区智慧公交规划研究等项目。

以下为演讲实录:

盛雪峰:感谢大家有这样一个机会跟大家交流一下。目前在智慧城市议题中最常提到的是新常态,人民日报对它下了几个定义,首先是经济稳增长,第二个是产业结构优化,第三是新的增长动力,第四个是面对更多的常态。这就是新常态最基本的特征。我最想强调的是新动力。新常态下需要新动力的支撑。

智慧城市带来发展红利

其中的一个值得探讨的动力就是人口红利。

讲到智慧城市,就不能不提到人口红利。最近统计的数据表明中国劳动人口连续三年下降。大家很多人都知道,人口的劳动力年龄下降是一个趋势,说明人口的红利在不断的消失。

不仅是人口的红利在消失,其他的红利也在消失。之前中国经济的三架马车,投资、消费和出口,这三个都面临着增长的变慢。2013年8月国家推出了促进国内经济消费,拉动内需,一方面可以看到国家对于信息消费的重视,另外一个方面传统消费已经处于一个较艰难的情况,所以提出要加强信息消费。智慧城市建设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十八大的时候,李克强总理提出“改革是最大的红利”。我们认为,智慧城市应该是属于改革红利的一部分。

2014年上半年国家发布了新型城镇化战略,这里面有专门一节是针对智慧城市,第一次把智慧城市的框架完善了。

之后2014年8月底提出的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是国家第一次对智慧城市的专门性文件。

目前,住建部、工信部,包括政府工作报告,包括最近讲的大创新和创业结构,都是跟智慧城市密切相关的内容。因此我们认为智慧城市是改革非常重要的一个红利内容。

我们认为智慧城市能够带来什么呢?首先是效率的提升,经济效率、城市运行的效率以及政府服务的效率。第二个是引入社会投资。社会上的钱源源不断的进来。第三个是经济红利,原有产业的发展,变得有瓶颈。信息化则带来新的服务业的增长。第四个是治理红利,提升社会治理能力。

智慧城市提升城市管理效率

在美国,传统城市的运行模式下,会出现这样的一些低效率的产业,比如说交通管理的低效率行为,总的来说现有城市管理,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国内也一样,我们面临着开车堵车的问题,看病难的问题,去政府部门办事难的问题,智慧城市可以在这块提供很大的帮助。比如,在行政审批方面,通过建设智慧城市的一体化平台,这实现前台一口受理,中台集中交换,后台集中办理,全程的透明可控。此外,通过智慧政务,政府对办事的监理监察也实现了审批流程从原来23天缩短到三到五天,这是一个效率的提升。

在银川,我们就是通过建设大数据中心,实现整个数据共享,可以看到智慧城市给政府的服务效率提升,是显而易见的。

再比如能耗的在线监测,能助力智慧城市节能减排。通过建立能耗的在线平台之后,整个城市的消耗,随时能被监控。从而对能耗高的进行有针对性进行监察,这样会产生比较好的节能减排的效果。

还有交通方面,掌上公交功能,你可以知道你坐的公交车离你多远,这样可以省了重复性等待公交车的时间。这是智慧交通给整个城市交通带来比较好的变化。虽然不能从根本上来改变坐公交难或者高峰时间挤的问题,但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大家坐公交的体验度。

未来,公交的实时流量也会慢慢的整合进去,你以后可能会知道要来的公交车上面是不是满员了,是不是超载了,如果有这样的信息,大家坐公交的体验度就会更好一些。

经济红利:PPP模式助推智慧城市发展

目前,智慧城市的投入已经超过2万亿,后续会继续怎样安排?从去年开始,很多地方都在谈PPP模式。十二五规划在2011年颁布的时候,就希望通过PPP的形式来整合社会化的资金资源投入到智慧城市,那个时候整个国内的智慧城市还不是那么多,投入的模式主要是以政府的为主,接下来相信会有更多的社会化资源进入到这样一个领域。比如说中兴通讯在这次的银川智慧城市建设中,就引入了PPP模式。

下面这个数据能看到PPP对城市未来会起到的重要作用, 118个智慧城市项目的投资是300亿,300个亿中纯粹政府投的大概是十个亿多一点,其他企业主导是290个亿。

未来我相信,第一个,企业主导或者是市场主导的投入,仍然会在大的盘子里占据主导地位。第二个,网络设施这方面会降低一些,应用体系会增加一些。这是会是更大投入的数字。

这两年从广义上的智慧城市来看,已经是企业占主导,但是从狭义的认知来讲,政府的信息化项目,比如交通、城管,这块还是政府主导为主。不过在未来,城管、交通也会慢慢有PPP模式引入。

社会治理红利:智慧养老和智慧政务

这里还能提一下智慧养老,可以看到社会老龄化问题比较严重。但通过智慧养老,这也可以成就新的经济增长点。我们认为是一个比较有意义的转换,从一个本来是给社会带来负担的一方面,变成了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增长。上海有个数字叫9073,9073是指90%的老人以家庭居家养老为主,7%以社区居家养老,只有3%的人是机构养老,比如说住在养老院或者是医院。90%的老人是在家的话,接下来就是养老带来一个需求的刚需,这样一个市场,相对来说很庞大,我们认为智慧养老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新兴经济出发点。这两年,针对智慧养老的项目很多,至少大家在积极探索。

另一个红利点就是智慧政务,去年2014年上海市委一号课题就是“进一步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这实际上与智慧城市的建设也密切相关。在智慧城市的建设上,全面建设公共平台,承载自动化应用和服务。

最后总结一下,主要是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个是效率,提升城市运行的效率包括城市的管理效率和政府服务的效率,第二个是投入的红利,智慧城市需要很多钱,这些钱并不是政府可以拿得出来,这些需要企业来加入,企业投入资金就意味着未来企业会有盈利的空间。第三个是新的经济管理,会延伸出好的新型业态。第四点就是治理,在智慧城市下基层的社会治理会越来越出色。

关键字:智慧人口红利城市学院

本文摘自:中兴通讯政企圈

x 浦东智慧城市发展研究院盛雪峰:智慧城市的新红利时代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智慧城市产业动态 → 正文

浦东智慧城市发展研究院盛雪峰:智慧城市的新红利时代

责任编辑:editor006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5-06-19 14:50:32 本文摘自:中兴通讯政企圈

导语:由中兴通讯智慧城市学院举办的“iCity智慧城市高端沙龙”近日在上海举行。第一期主题是“新常态下的智慧城市建设”。在新常态下,新型城镇化是一个重要的推动力,智慧城市也是建成新型常态化主要的抓手,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该如何去理解新形势下的智慧城市,政府和企业在这里面又将起到什么样的作用?本次沙龙邀请到中国浦东干部学院智慧城市教学演示中心负责人楚天骄教授,上海浦东智慧城市发展研究院盛雪峰院长以及孙鹏院长围绕这一话题展开讨论。

演讲人:浦东智慧城市发展研究院盛雪峰院长。

盛雪峰,上海浦东智慧城市研究院执行院长。先后主持了国内首个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智慧浦东建设纲要(iPudong2015),浦东新区申报住建部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工作以及浦东新区智慧公交规划研究等项目。

以下为演讲实录:

盛雪峰:感谢大家有这样一个机会跟大家交流一下。目前在智慧城市议题中最常提到的是新常态,人民日报对它下了几个定义,首先是经济稳增长,第二个是产业结构优化,第三是新的增长动力,第四个是面对更多的常态。这就是新常态最基本的特征。我最想强调的是新动力。新常态下需要新动力的支撑。

智慧城市带来发展红利

其中的一个值得探讨的动力就是人口红利。

讲到智慧城市,就不能不提到人口红利。最近统计的数据表明中国劳动人口连续三年下降。大家很多人都知道,人口的劳动力年龄下降是一个趋势,说明人口的红利在不断的消失。

不仅是人口的红利在消失,其他的红利也在消失。之前中国经济的三架马车,投资、消费和出口,这三个都面临着增长的变慢。2013年8月国家推出了促进国内经济消费,拉动内需,一方面可以看到国家对于信息消费的重视,另外一个方面传统消费已经处于一个较艰难的情况,所以提出要加强信息消费。智慧城市建设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十八大的时候,李克强总理提出“改革是最大的红利”。我们认为,智慧城市应该是属于改革红利的一部分。

2014年上半年国家发布了新型城镇化战略,这里面有专门一节是针对智慧城市,第一次把智慧城市的框架完善了。

之后2014年8月底提出的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是国家第一次对智慧城市的专门性文件。

目前,住建部、工信部,包括政府工作报告,包括最近讲的大创新和创业结构,都是跟智慧城市密切相关的内容。因此我们认为智慧城市是改革非常重要的一个红利内容。

我们认为智慧城市能够带来什么呢?首先是效率的提升,经济效率、城市运行的效率以及政府服务的效率。第二个是引入社会投资。社会上的钱源源不断的进来。第三个是经济红利,原有产业的发展,变得有瓶颈。信息化则带来新的服务业的增长。第四个是治理红利,提升社会治理能力。

智慧城市提升城市管理效率

在美国,传统城市的运行模式下,会出现这样的一些低效率的产业,比如说交通管理的低效率行为,总的来说现有城市管理,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国内也一样,我们面临着开车堵车的问题,看病难的问题,去政府部门办事难的问题,智慧城市可以在这块提供很大的帮助。比如,在行政审批方面,通过建设智慧城市的一体化平台,这实现前台一口受理,中台集中交换,后台集中办理,全程的透明可控。此外,通过智慧政务,政府对办事的监理监察也实现了审批流程从原来23天缩短到三到五天,这是一个效率的提升。

在银川,我们就是通过建设大数据中心,实现整个数据共享,可以看到智慧城市给政府的服务效率提升,是显而易见的。

再比如能耗的在线监测,能助力智慧城市节能减排。通过建立能耗的在线平台之后,整个城市的消耗,随时能被监控。从而对能耗高的进行有针对性进行监察,这样会产生比较好的节能减排的效果。

还有交通方面,掌上公交功能,你可以知道你坐的公交车离你多远,这样可以省了重复性等待公交车的时间。这是智慧交通给整个城市交通带来比较好的变化。虽然不能从根本上来改变坐公交难或者高峰时间挤的问题,但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大家坐公交的体验度。

未来,公交的实时流量也会慢慢的整合进去,你以后可能会知道要来的公交车上面是不是满员了,是不是超载了,如果有这样的信息,大家坐公交的体验度就会更好一些。

经济红利:PPP模式助推智慧城市发展

目前,智慧城市的投入已经超过2万亿,后续会继续怎样安排?从去年开始,很多地方都在谈PPP模式。十二五规划在2011年颁布的时候,就希望通过PPP的形式来整合社会化的资金资源投入到智慧城市,那个时候整个国内的智慧城市还不是那么多,投入的模式主要是以政府的为主,接下来相信会有更多的社会化资源进入到这样一个领域。比如说中兴通讯在这次的银川智慧城市建设中,就引入了PPP模式。

下面这个数据能看到PPP对城市未来会起到的重要作用, 118个智慧城市项目的投资是300亿,300个亿中纯粹政府投的大概是十个亿多一点,其他企业主导是290个亿。

未来我相信,第一个,企业主导或者是市场主导的投入,仍然会在大的盘子里占据主导地位。第二个,网络设施这方面会降低一些,应用体系会增加一些。这是会是更大投入的数字。

这两年从广义上的智慧城市来看,已经是企业占主导,但是从狭义的认知来讲,政府的信息化项目,比如交通、城管,这块还是政府主导为主。不过在未来,城管、交通也会慢慢有PPP模式引入。

社会治理红利:智慧养老和智慧政务

这里还能提一下智慧养老,可以看到社会老龄化问题比较严重。但通过智慧养老,这也可以成就新的经济增长点。我们认为是一个比较有意义的转换,从一个本来是给社会带来负担的一方面,变成了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增长。上海有个数字叫9073,9073是指90%的老人以家庭居家养老为主,7%以社区居家养老,只有3%的人是机构养老,比如说住在养老院或者是医院。90%的老人是在家的话,接下来就是养老带来一个需求的刚需,这样一个市场,相对来说很庞大,我们认为智慧养老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新兴经济出发点。这两年,针对智慧养老的项目很多,至少大家在积极探索。

另一个红利点就是智慧政务,去年2014年上海市委一号课题就是“进一步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这实际上与智慧城市的建设也密切相关。在智慧城市的建设上,全面建设公共平台,承载自动化应用和服务。

最后总结一下,主要是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个是效率,提升城市运行的效率包括城市的管理效率和政府服务的效率,第二个是投入的红利,智慧城市需要很多钱,这些钱并不是政府可以拿得出来,这些需要企业来加入,企业投入资金就意味着未来企业会有盈利的空间。第三个是新的经济管理,会延伸出好的新型业态。第四点就是治理,在智慧城市下基层的社会治理会越来越出色。

关键字:智慧人口红利城市学院

本文摘自:中兴通讯政企圈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