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智慧城市产业动态 → 正文

新郑加快智慧城市生态系统建设

责任编辑:jackye 作者:高凯 朱少奇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6-01-07 09:20:13 本文摘自:郑州日报

家中可以预约就诊,打开电脑就能察看医院的专家、就诊技术等;一部连通网络的手机可以在城市任何区域寻找最近的公共服务、社会服务……这是信息化的智慧城市带给居民的一系列便利。近日,记者从新郑市了解到,未来五年,当地居民将通过智慧城市生态系统建设逐步享受这些信息化服务,使生活、工作更加轻松和高效。

新郑市积极建设高效率、信息化的智慧城市得益于该市近年来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快速推进,目前,该市城镇化率已由2010年的47.5%提升至61%,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能力得到强化、提升,具备建设智慧城市的良好基础。鉴于此,该市提出通过五年智慧城市建设,实现“城市运行更加安全、经济发展更加协调、政府管理更加高效、公共服务更加完善、市民生活更加便捷、生态环境更加秀美”的目标。

为确保智慧城市建设科学推进,该市依托郑州智慧城市研究院,编制《新郑市智慧城市建设总体发展规划(2015—2020)》《新郑市智慧城市专项规划方案(2015—2020)》,以高质量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各环节工作。

智慧城市基本建成后,新郑城市公共服务和市民群众生活会有什么变化?记者也专门做了了解。

据介绍,预计到2020年,当地信息基础设施基本成形,光纤宽带通达率90%以上,并实现T级出口、千兆进楼,百兆入户的网络覆盖;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基本建成,辖区公安、交运、国土、卫生等部门数据互联互通与共享,公共信息服务的覆盖率达到90%以上;政务管理能力有效提升,辖区城市规划建设与运行管理、公共服务体系及产业创新协同等领域的智慧应用覆盖率达70%以上,同时90%以上的行政事务可实现网上办理;公共信息服务方便快捷,居民社保、教育、医疗等问题可通过网上办事大厅、便民服务110、居民健康“一卡通”等项目解决;产业协同创新基本实现,依托大数据挖掘、利用与开发,打造智慧园区和智慧村镇,基本实现主导产业与信息产业协同创新的局面,使传统产业智慧化改造率达80%;信息安全备份初步形成,建立郑州—新郑双备份机制,构建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大幅度降低信息安全风险,并实现基础网络和信息系统自主可控。

关键字:城市生态系统城市带

本文摘自:郑州日报

x 新郑加快智慧城市生态系统建设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智慧城市产业动态 → 正文

新郑加快智慧城市生态系统建设

责任编辑:jackye 作者:高凯 朱少奇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6-01-07 09:20:13 本文摘自:郑州日报

家中可以预约就诊,打开电脑就能察看医院的专家、就诊技术等;一部连通网络的手机可以在城市任何区域寻找最近的公共服务、社会服务……这是信息化的智慧城市带给居民的一系列便利。近日,记者从新郑市了解到,未来五年,当地居民将通过智慧城市生态系统建设逐步享受这些信息化服务,使生活、工作更加轻松和高效。

新郑市积极建设高效率、信息化的智慧城市得益于该市近年来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快速推进,目前,该市城镇化率已由2010年的47.5%提升至61%,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能力得到强化、提升,具备建设智慧城市的良好基础。鉴于此,该市提出通过五年智慧城市建设,实现“城市运行更加安全、经济发展更加协调、政府管理更加高效、公共服务更加完善、市民生活更加便捷、生态环境更加秀美”的目标。

为确保智慧城市建设科学推进,该市依托郑州智慧城市研究院,编制《新郑市智慧城市建设总体发展规划(2015—2020)》《新郑市智慧城市专项规划方案(2015—2020)》,以高质量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各环节工作。

智慧城市基本建成后,新郑城市公共服务和市民群众生活会有什么变化?记者也专门做了了解。

据介绍,预计到2020年,当地信息基础设施基本成形,光纤宽带通达率90%以上,并实现T级出口、千兆进楼,百兆入户的网络覆盖;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基本建成,辖区公安、交运、国土、卫生等部门数据互联互通与共享,公共信息服务的覆盖率达到90%以上;政务管理能力有效提升,辖区城市规划建设与运行管理、公共服务体系及产业创新协同等领域的智慧应用覆盖率达70%以上,同时90%以上的行政事务可实现网上办理;公共信息服务方便快捷,居民社保、教育、医疗等问题可通过网上办事大厅、便民服务110、居民健康“一卡通”等项目解决;产业协同创新基本实现,依托大数据挖掘、利用与开发,打造智慧园区和智慧村镇,基本实现主导产业与信息产业协同创新的局面,使传统产业智慧化改造率达80%;信息安全备份初步形成,建立郑州—新郑双备份机制,构建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大幅度降低信息安全风险,并实现基础网络和信息系统自主可控。

关键字:城市生态系统城市带

本文摘自:郑州日报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