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智慧城市产业动态 → 正文

加快智慧城市建设用三年左右时间实现“一号走遍深圳”

责任编辑:editor005 作者: 张鹏 张星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8-01-22 13:38:31 本文摘自:深圳侨报

昨日上午,市六届人大六次会议闭幕后,在市民中心B区多功能厅举行了市长专场记者会。市长陈如桂就优化营商环境、保持创新优势、人才引进、智慧城市建设、广深科技创新走廊打造等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谈优化营商环境 将推出20条政策措施

“深圳在营造良好营商环境方面,将有哪些改革创新举措?”面对记者抛出的第一个问题,陈如桂表示,一个城市的营商环境好不好,直接影响城市经济发展的活力,影响创新创业的活力。一直以来,深圳非常重视营商环境的营造,集聚了很多高端人才、高端企业、高端要素在这里发展。新时期,我们前有标兵、后有追兵,有些过去的比较优势不再那么明显,也面临很多挑战、很多竞争。我们对标国际化高标准的投资贸易规则,研究提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一系列举措。近期,我们将推出率先加大营商环境改革力度的20条政策措施,将引领深圳未来几年的创新发展。

首先就是要突出深港金融合作。我们将主动与香港在金融人才、金融规则、监管机制等方面加强对接,突出深港两地合作与金融开放。此外,我们将从继续优化产业空间资源配置、实施更加优惠的人才住房政策、实施智慧政务工程、制定促进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政策、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措施办法、搭建全市统一的征信平台等方面着手,在新起点上创造新优势,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谈保持创新优势 将改革开放创新进行到底

“深圳将采取什么措施,继续保持创新优势?”对此,陈如桂表示,改革开放以来,深圳在很多方面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奇迹,实现了经济有速度、有质量、有效益的发展。同时,民生事业得到很大改善,生态环境更加优美,城市软实力、影响力也得到提升。他同时坦言,当前深圳总体发展水平与高质量的发展要求有不小差距,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与群众的期待有不小差距,政府治理能力与超大城市发展需求有不小差距。

陈如桂指出,当前深圳正处于高位过坎、稳中求进的关键时期,必须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并重并举,以国际一流城市为标杆,敢想会干,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将改革、开放、创新进行到底。首先,要集聚人才,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千方百计加速集聚更多创新人才;其次要提升能力,加快补齐原始创新能力短板,继续实施创新“十大行动计划”,促进科技创新;三是培育新动能,大力培育发展人工智能、石墨烯、第三代半导体等创新型产业,大力支持创新创业;四是优化法治环境,着力营造与国际接轨的法治环境,高水平打造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五是推动营商环境和服务环境国际化,借鉴国际先进城市营商环境经验,营造更加市场化国际化法治化的发展环境。

◆谈人才引进 将聚焦引进世界一流人才

作为一座超大城市,深圳吸纳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奋斗者。接下来,深圳还会有什么人才引进的优惠政策?陈如桂现场给出了答案。

陈如桂说,经过38年的发展,深圳经济特区从一个人口不足3万的小渔村,迅速发展成为一座实际管理服务人口约2000万、经济总量超过2.2万亿元的国际化大都市,创造了世界工业化现代化城市化史上的奇迹。深圳发展这么快,靠的是什么?我认为,最关键的是人才。正是众多高素质的人才在深圳集聚,造就了一批高端企业,推动了深圳经济有质量有速度的发展。

市委六届九次全会对人才工作作了专门部署,提出到本世纪中叶,深圳要建成竞争力影响力卓著的创新引领型全球城市。我们将更加聚焦引进世界一流人才,着力创建一流的城市品牌,打造一流的城市环境,搭建一流的政务服务平台服务创新创业,解决好服务人才的科研、住房、医疗、教育等问题,多层次、多角度、多举措加快集聚世界一流人才,推动深圳更好发展。

◆谈智慧城市建设 将用“六个一”让城市生活更美好

陈如桂在回答智慧城市建设相关问题时指出,智慧城市建设是政府创新服务、创新管理、创新监管的必由之路。我们要推进城市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人性化、品质化,关键要靠信息化、智慧化。智慧城市涉及方方面面,数据就是资源,我们将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进行一系列分析、应用和开发,一定会带来很多方面的创新,推动经济实现新一轮高质量发展。

陈如桂说,目前,深圳智慧城市建设有一定基础,但与先进城市相比还有差距,与老百姓的希望相比还有差距。我们将突出目标导向,加快出台深圳市智慧城市建设总规划和行动方案,将大概用三年时间基本实现“一图全面感知、一号走遍深圳、一键可知全局、一体运行联动、一站创新创业、一屏智享生活”,努力实现科技让城市生活更美好。在政务服务方面,将对在深圳生活、办事的所有个人、企业,争取做到信息一次录入、信息共享、全市通办,努力实现企业办事不用出街,个人办事不用跑腿。在智慧社区建设方面,进一步优化与老百姓密切相关的社会保险、社区医疗、就业服务、物业管理、垃圾分类、居家养老等方面的智能服务,让市民对智慧城市的建设有更多的获得感。

◆谈破解产业空间制约 将更加注重内涵式发展和开放式发展

对于记者提出的“如何破解土地空间严重制约深圳未来发展”问题,陈如桂表示,企业的区域布局调整是市场规律下的企业行为。深圳部分企业的产能扩张和研发成果的市场化,促使其到周边城市布局,这种溢出效应对珠三角地区整个产业结构的优化和经济的创新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陈如桂表示,深圳市委市政府高度关注实体经济发展和企业外迁问题,通过出台专门政策保障工业用地、实施税收减免和奖励等优惠政策,千方百计创造条件把高端制造业留在深圳。在这些措施推动下,去年,全市第二产业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16年的38.6%上升到2017年的41.5%,提高近3个百分点;规上工业增加值由2016年的增长7%提高到2017年增长9.6%,提高了2.6个百分点,为近四年最高增速。同时,深圳去年还引进了ARM中国总部、空客中国创新中心等一批高端优质企业,并新增40家上市企业、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约3200家。这说明,深圳不会因为部分企业的外迁导致产业空心化。

陈如桂表示,在产业空间有限的情况下,深圳将更加注重内涵式发展和开放式发展。一方面,要通过创新引领,提升城市发展能级;另一方面,要加强区域合作,在更大范围内提升资源配置能力。

◆谈广深科技走廊建设 将主动对接穗莞,让创新要素自由流动

对于“深圳在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建设中如何找准定位、更好发挥作用”的提问,陈如桂表示,广深科技创新走廊是沿着广深高速、广深沿江高速等交通要道形成的创新集聚区,着力集聚高科技企业、人才、技术、信息、资本等创新要素,努力打造中国“硅谷”。深圳将按照省里的规划,制定深圳实施方案,主动与广州、东莞加强对接,积极参与走廊建设。

陈如桂指出,深圳一方面要做好规划,用开放的思维主动和香港、广州、东莞对接合作好,推动走廊内重大产业、科技、人才等领域政策措施的互动,保障人才、技术、资金、信息等创新要素的自由流动。另一方面,要在科技创新、金融创新、人才交流、产业化等方面,充分发挥深圳的创新优势,推动区域创新要素合理配置,布局更多重大科技专项,培育更多未来产业,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形成全球科技产业创新的强劲引擎,更好地推动整个珠三角产业结构调整,创造更好的经济发展效益。

◆谈深港合作 将与香港紧密合作,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

未来,深圳将如何推进深港地区更紧密合作?

陈如桂表示,深圳的发展一直发挥毗邻香港的区位优势。现在,深圳在新的起点上再出发,特别要加强和香港的紧密合作,进一步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当前,深港合作有两个重大平台,一个是前海,一个是河套地区。我们将在“一国两制”方针和粤港合作框架下,积极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大机遇,充分利用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落马洲河套地区开发建设这两个重大平台,从加强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促进科技资源的共享、注重产业结构的互补等六方面着手,努力推动深港合作向更深层次、更高质量发展,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在投资贸易、科技创新、规则制定等领域的新引擎。

关键字:城市软实力深圳经济城市建设

本文摘自:深圳侨报

x 加快智慧城市建设用三年左右时间实现“一号走遍深圳”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智慧城市产业动态 → 正文

加快智慧城市建设用三年左右时间实现“一号走遍深圳”

责任编辑:editor005 作者: 张鹏 张星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8-01-22 13:38:31 本文摘自:深圳侨报

昨日上午,市六届人大六次会议闭幕后,在市民中心B区多功能厅举行了市长专场记者会。市长陈如桂就优化营商环境、保持创新优势、人才引进、智慧城市建设、广深科技创新走廊打造等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谈优化营商环境 将推出20条政策措施

“深圳在营造良好营商环境方面,将有哪些改革创新举措?”面对记者抛出的第一个问题,陈如桂表示,一个城市的营商环境好不好,直接影响城市经济发展的活力,影响创新创业的活力。一直以来,深圳非常重视营商环境的营造,集聚了很多高端人才、高端企业、高端要素在这里发展。新时期,我们前有标兵、后有追兵,有些过去的比较优势不再那么明显,也面临很多挑战、很多竞争。我们对标国际化高标准的投资贸易规则,研究提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一系列举措。近期,我们将推出率先加大营商环境改革力度的20条政策措施,将引领深圳未来几年的创新发展。

首先就是要突出深港金融合作。我们将主动与香港在金融人才、金融规则、监管机制等方面加强对接,突出深港两地合作与金融开放。此外,我们将从继续优化产业空间资源配置、实施更加优惠的人才住房政策、实施智慧政务工程、制定促进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政策、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措施办法、搭建全市统一的征信平台等方面着手,在新起点上创造新优势,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谈保持创新优势 将改革开放创新进行到底

“深圳将采取什么措施,继续保持创新优势?”对此,陈如桂表示,改革开放以来,深圳在很多方面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奇迹,实现了经济有速度、有质量、有效益的发展。同时,民生事业得到很大改善,生态环境更加优美,城市软实力、影响力也得到提升。他同时坦言,当前深圳总体发展水平与高质量的发展要求有不小差距,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与群众的期待有不小差距,政府治理能力与超大城市发展需求有不小差距。

陈如桂指出,当前深圳正处于高位过坎、稳中求进的关键时期,必须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并重并举,以国际一流城市为标杆,敢想会干,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将改革、开放、创新进行到底。首先,要集聚人才,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千方百计加速集聚更多创新人才;其次要提升能力,加快补齐原始创新能力短板,继续实施创新“十大行动计划”,促进科技创新;三是培育新动能,大力培育发展人工智能、石墨烯、第三代半导体等创新型产业,大力支持创新创业;四是优化法治环境,着力营造与国际接轨的法治环境,高水平打造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五是推动营商环境和服务环境国际化,借鉴国际先进城市营商环境经验,营造更加市场化国际化法治化的发展环境。

◆谈人才引进 将聚焦引进世界一流人才

作为一座超大城市,深圳吸纳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奋斗者。接下来,深圳还会有什么人才引进的优惠政策?陈如桂现场给出了答案。

陈如桂说,经过38年的发展,深圳经济特区从一个人口不足3万的小渔村,迅速发展成为一座实际管理服务人口约2000万、经济总量超过2.2万亿元的国际化大都市,创造了世界工业化现代化城市化史上的奇迹。深圳发展这么快,靠的是什么?我认为,最关键的是人才。正是众多高素质的人才在深圳集聚,造就了一批高端企业,推动了深圳经济有质量有速度的发展。

市委六届九次全会对人才工作作了专门部署,提出到本世纪中叶,深圳要建成竞争力影响力卓著的创新引领型全球城市。我们将更加聚焦引进世界一流人才,着力创建一流的城市品牌,打造一流的城市环境,搭建一流的政务服务平台服务创新创业,解决好服务人才的科研、住房、医疗、教育等问题,多层次、多角度、多举措加快集聚世界一流人才,推动深圳更好发展。

◆谈智慧城市建设 将用“六个一”让城市生活更美好

陈如桂在回答智慧城市建设相关问题时指出,智慧城市建设是政府创新服务、创新管理、创新监管的必由之路。我们要推进城市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人性化、品质化,关键要靠信息化、智慧化。智慧城市涉及方方面面,数据就是资源,我们将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进行一系列分析、应用和开发,一定会带来很多方面的创新,推动经济实现新一轮高质量发展。

陈如桂说,目前,深圳智慧城市建设有一定基础,但与先进城市相比还有差距,与老百姓的希望相比还有差距。我们将突出目标导向,加快出台深圳市智慧城市建设总规划和行动方案,将大概用三年时间基本实现“一图全面感知、一号走遍深圳、一键可知全局、一体运行联动、一站创新创业、一屏智享生活”,努力实现科技让城市生活更美好。在政务服务方面,将对在深圳生活、办事的所有个人、企业,争取做到信息一次录入、信息共享、全市通办,努力实现企业办事不用出街,个人办事不用跑腿。在智慧社区建设方面,进一步优化与老百姓密切相关的社会保险、社区医疗、就业服务、物业管理、垃圾分类、居家养老等方面的智能服务,让市民对智慧城市的建设有更多的获得感。

◆谈破解产业空间制约 将更加注重内涵式发展和开放式发展

对于记者提出的“如何破解土地空间严重制约深圳未来发展”问题,陈如桂表示,企业的区域布局调整是市场规律下的企业行为。深圳部分企业的产能扩张和研发成果的市场化,促使其到周边城市布局,这种溢出效应对珠三角地区整个产业结构的优化和经济的创新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陈如桂表示,深圳市委市政府高度关注实体经济发展和企业外迁问题,通过出台专门政策保障工业用地、实施税收减免和奖励等优惠政策,千方百计创造条件把高端制造业留在深圳。在这些措施推动下,去年,全市第二产业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16年的38.6%上升到2017年的41.5%,提高近3个百分点;规上工业增加值由2016年的增长7%提高到2017年增长9.6%,提高了2.6个百分点,为近四年最高增速。同时,深圳去年还引进了ARM中国总部、空客中国创新中心等一批高端优质企业,并新增40家上市企业、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约3200家。这说明,深圳不会因为部分企业的外迁导致产业空心化。

陈如桂表示,在产业空间有限的情况下,深圳将更加注重内涵式发展和开放式发展。一方面,要通过创新引领,提升城市发展能级;另一方面,要加强区域合作,在更大范围内提升资源配置能力。

◆谈广深科技走廊建设 将主动对接穗莞,让创新要素自由流动

对于“深圳在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建设中如何找准定位、更好发挥作用”的提问,陈如桂表示,广深科技创新走廊是沿着广深高速、广深沿江高速等交通要道形成的创新集聚区,着力集聚高科技企业、人才、技术、信息、资本等创新要素,努力打造中国“硅谷”。深圳将按照省里的规划,制定深圳实施方案,主动与广州、东莞加强对接,积极参与走廊建设。

陈如桂指出,深圳一方面要做好规划,用开放的思维主动和香港、广州、东莞对接合作好,推动走廊内重大产业、科技、人才等领域政策措施的互动,保障人才、技术、资金、信息等创新要素的自由流动。另一方面,要在科技创新、金融创新、人才交流、产业化等方面,充分发挥深圳的创新优势,推动区域创新要素合理配置,布局更多重大科技专项,培育更多未来产业,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形成全球科技产业创新的强劲引擎,更好地推动整个珠三角产业结构调整,创造更好的经济发展效益。

◆谈深港合作 将与香港紧密合作,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

未来,深圳将如何推进深港地区更紧密合作?

陈如桂表示,深圳的发展一直发挥毗邻香港的区位优势。现在,深圳在新的起点上再出发,特别要加强和香港的紧密合作,进一步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当前,深港合作有两个重大平台,一个是前海,一个是河套地区。我们将在“一国两制”方针和粤港合作框架下,积极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大机遇,充分利用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落马洲河套地区开发建设这两个重大平台,从加强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促进科技资源的共享、注重产业结构的互补等六方面着手,努力推动深港合作向更深层次、更高质量发展,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在投资贸易、科技创新、规则制定等领域的新引擎。

关键字:城市软实力深圳经济城市建设

本文摘自:深圳侨报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