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智慧城市垂直行业智慧教育 → 正文

审时度势 抢抓机遇 着力推进“智慧教育”

责任编辑:editor005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5-08-25 13:57:29 本文摘自:桐庐新闻网

近年来,我县始终把教育信息化发展放在首位,持续加大对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教学设备的投入,全面提升教育信息化装备水平,加强教育技术应用工作及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力度,全县教育信息化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现有省级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校5所、省市级数字化示范校创建学校3所。

一、宽带网络实现“校校通”。全县各中小学均已建成校园局域网,并与县级以上教育城域网联网;全县所有中小学、公办幼儿园均通过电信、移动的高速光纤接入或通过局教育信息技术中心代理出口登录因特网,并通过“华数数字”实现了1Gbps裸光纤到校、100Mbps带宽到班到办公室,上网率达到100%,构建起覆盖全县的多层次、多规格、多功能的开放型教育信息网络,实现了教育系统内大数据的传输畅通,初步形成“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人人通”的网络格局。

二、教学终端实现“班班通”。全县各中小学校共配备电脑10700台,98间计算机网络教室,生机比达到3.96∶1,师机比达到1:1。配备多媒体设备1412套(其中交互式电子白板548套),班套比为1:1,并实现100Mbps网络端口接入班级。初中以上学校均建有教学视频录播系统,建成数字录播教学点8个,微课制作室2个。硬件设备的“班班通”以及校园网络的“校校通”,为实现全县优质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奠定了扎实的物质基础。

三、学习空间实现“人人通”。我县各中小学校均建有独立的门户网站,采用分层构建的模式,分别构建成高中的“e板会”学习系统、初中的教师研训平台和小学的“人人通”云教学平台。同时,全县80%以上的学科教师依托省教育资源网开通了个人学习空间,有力推动了学习空间“人人通”目标的达成,为师生学习交流提供便捷的网络信息渠道。

四、校园管理实现“智能化”。依托县教育城域网和教育信息网站,初步建成了“融教育信息发布和管理、自动化办公、教育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等功能于一体”的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有OA办公系统、人事管理系统、学籍管理系统、招生报名系统、资产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图书管理软件、久远装备管理系统等应用软件,初步形成教育信息服务体系,为教育系统提供便捷的智能化管理服务。同时,我县各中小学校均已建成校园网络监控系统、校园广播系统和校讯通系统等管理系统,有条件的学校还积极配备教师电子备课室、电子阅览室和多功能教室,有力推动我县学校教育信息化程度的提升。

五、应用培训实现“全员化”。为提高教师信息化应用水平,全面实施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或骨干引领、以点带面开展校本培训,或专题依托、全员参与开展集中培训,多层次多形式地对中小学教师进行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理念和信息技术技能等方面的培训,培训内容有办公管理、财务、学籍管理、网络维护和管理、课件制作、网页制作、电子白板操作应用等方面。并根据教育部《关于启动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的通知》精神要求,有计划按步骤地组织学校教师参加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自2013年4月至今,我县已组织实施了7期,共有2429名中小学教师参加了培训,合格率达98.9%。

六、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实现“两融合”。以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和省、市数字化示范校为龙头,以课题研究和竞赛参与为引领,带动全县各中小学校积极开展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积极探索应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方法和途径。近三年来,我县师生的优质课、课件制作、电脑作品等参赛作品多次得到国家、省、市级不同等级的奖励。其中国家级奖项3个、省级奖项25个、市级奖项46个。

关键字:我县现代教育技术校校通

本文摘自:桐庐新闻网

x 审时度势 抢抓机遇 着力推进“智慧教育”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智慧城市垂直行业智慧教育 → 正文

审时度势 抢抓机遇 着力推进“智慧教育”

责任编辑:editor005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5-08-25 13:57:29 本文摘自:桐庐新闻网

近年来,我县始终把教育信息化发展放在首位,持续加大对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教学设备的投入,全面提升教育信息化装备水平,加强教育技术应用工作及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力度,全县教育信息化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现有省级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校5所、省市级数字化示范校创建学校3所。

一、宽带网络实现“校校通”。全县各中小学均已建成校园局域网,并与县级以上教育城域网联网;全县所有中小学、公办幼儿园均通过电信、移动的高速光纤接入或通过局教育信息技术中心代理出口登录因特网,并通过“华数数字”实现了1Gbps裸光纤到校、100Mbps带宽到班到办公室,上网率达到100%,构建起覆盖全县的多层次、多规格、多功能的开放型教育信息网络,实现了教育系统内大数据的传输畅通,初步形成“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人人通”的网络格局。

二、教学终端实现“班班通”。全县各中小学校共配备电脑10700台,98间计算机网络教室,生机比达到3.96∶1,师机比达到1:1。配备多媒体设备1412套(其中交互式电子白板548套),班套比为1:1,并实现100Mbps网络端口接入班级。初中以上学校均建有教学视频录播系统,建成数字录播教学点8个,微课制作室2个。硬件设备的“班班通”以及校园网络的“校校通”,为实现全县优质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奠定了扎实的物质基础。

三、学习空间实现“人人通”。我县各中小学校均建有独立的门户网站,采用分层构建的模式,分别构建成高中的“e板会”学习系统、初中的教师研训平台和小学的“人人通”云教学平台。同时,全县80%以上的学科教师依托省教育资源网开通了个人学习空间,有力推动了学习空间“人人通”目标的达成,为师生学习交流提供便捷的网络信息渠道。

四、校园管理实现“智能化”。依托县教育城域网和教育信息网站,初步建成了“融教育信息发布和管理、自动化办公、教育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等功能于一体”的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有OA办公系统、人事管理系统、学籍管理系统、招生报名系统、资产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图书管理软件、久远装备管理系统等应用软件,初步形成教育信息服务体系,为教育系统提供便捷的智能化管理服务。同时,我县各中小学校均已建成校园网络监控系统、校园广播系统和校讯通系统等管理系统,有条件的学校还积极配备教师电子备课室、电子阅览室和多功能教室,有力推动我县学校教育信息化程度的提升。

五、应用培训实现“全员化”。为提高教师信息化应用水平,全面实施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或骨干引领、以点带面开展校本培训,或专题依托、全员参与开展集中培训,多层次多形式地对中小学教师进行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理念和信息技术技能等方面的培训,培训内容有办公管理、财务、学籍管理、网络维护和管理、课件制作、网页制作、电子白板操作应用等方面。并根据教育部《关于启动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的通知》精神要求,有计划按步骤地组织学校教师参加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自2013年4月至今,我县已组织实施了7期,共有2429名中小学教师参加了培训,合格率达98.9%。

六、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实现“两融合”。以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和省、市数字化示范校为龙头,以课题研究和竞赛参与为引领,带动全县各中小学校积极开展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积极探索应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方法和途径。近三年来,我县师生的优质课、课件制作、电脑作品等参赛作品多次得到国家、省、市级不同等级的奖励。其中国家级奖项3个、省级奖项25个、市级奖项46个。

关键字:我县现代教育技术校校通

本文摘自:桐庐新闻网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