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智慧城市垂直行业智慧教育 → 正文

劳动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应有之义

责任编辑:zsheng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8-09-15 10:57:06 本文摘自: 求是网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就育人功能而言,劳动教育具有塑造健全人格、磨炼顽强意志、锤炼高尚品格的重要作用,高校弘扬劳动精神、加强劳动教育、重申劳动价值,必将有利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劳动教育有利于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幸福不会从天而降,梦想不会自动成真。个人的梦想需要通过劳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由劳动创造。劳动教育既是立德树人的基本要求,也是在个人成长成才中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价值引领。对于大学生而言,坚持在课堂教学、实验实践、自我学习等教育环节上付出辛勤劳动,有利于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在体味艰辛和挥洒汗水中磨炼自己,有利于历练成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意志;在劳动实践和刻苦学习中塑造自己,养成认真敬业、自信自律的心理素质。

劳动教育有利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从实际情况来看,一些大学生从幼儿园一路读到大学,长期脱离劳动实践,对劳动教育重视不够。这就导致在应试教育背景下,一些大学生对生活的认识和理解比较片面,心理素质差,不善集体协作,单纯从“个体本位”思想的角度要求社会来满足个人需要,而从未想自己应该对社会应尽的义务;一些学生还存在“渴望不劳而获”“梦想一夜暴富”的错误思想倾向。对于这些问题,加强劳动教育,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劳动态度、劳动习惯、劳动技能和劳动品德,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从而为将来走向工作岗位奠定坚实的基础。

劳动教育有利于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实践出真知,高等教育不仅是黑板上的教育,而且是实践、创新、社会责任感的教育。劳动教育是联系知识与实际的纽带。单纯灌输式的专业课理论学习,容易使学生变得纸上谈兵,很难熟悉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大学生既需要在校园里勤奋学习专业知识、提升综合素质、练就过硬本领,更需要在社会实践这所大学校里感知中国大地、体察国情民情,让大学生在亲自动手、解决实际问题中领悟专业知识、培育劳动情怀。通过劳动教育和劳动实践,在手和脑的协调配合下,身和心对专业有了更深的体验领悟,才能在具体情境中创造性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劳动教育不仅有利于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而且能够在实践的过程中提高大学生个体的知识水平和能力素养。

劳动教育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劳动观教育只有贴近学生实际,才能增强教育的感染力,提高学生的劳动认同。劳动教育必须坚持“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行带人”的育人思路。以理服人,就是教师“晓之以理”,言传身教,做传道“经师”,用讲道理和摆事实的方法向学生进行劳动价值观的传递,解决受教育者的思想认识问题。以情感人,就是对学生“动之以情”,教育引导大学生培育劳动情怀,在勤工助学、校园绿化、图书管理,以及助教、助管、助研岗位设置上给予大学生勤工俭学的机会,让学生不仅能够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而且能够实现劳有所得。以行带人,就是“导之以行”,是通过大学校园里艰苦奋斗的励志传奇、向上向善的动人故事、刻苦努力的勤奋模范等大学生身边的榜样进行价值引领;通过“大国工匠进校园”等活动形式,在高校中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传播社会大力宣传的劳动模范和大国工匠故事,让大学生能够近距离感受榜样力量,聆听模范故事,探讨工匠情怀,弘扬工匠精神,使广大学生可知、易感、能学,从而引导青年大学生崇敬劳模、学习劳模,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让劳模精神成为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精神动力。

关键字:教育政治

本文摘自: 求是网

x 劳动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应有之义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智慧城市垂直行业智慧教育 → 正文

劳动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应有之义

责任编辑:zsheng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8-09-15 10:57:06 本文摘自: 求是网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就育人功能而言,劳动教育具有塑造健全人格、磨炼顽强意志、锤炼高尚品格的重要作用,高校弘扬劳动精神、加强劳动教育、重申劳动价值,必将有利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劳动教育有利于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幸福不会从天而降,梦想不会自动成真。个人的梦想需要通过劳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由劳动创造。劳动教育既是立德树人的基本要求,也是在个人成长成才中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价值引领。对于大学生而言,坚持在课堂教学、实验实践、自我学习等教育环节上付出辛勤劳动,有利于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在体味艰辛和挥洒汗水中磨炼自己,有利于历练成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意志;在劳动实践和刻苦学习中塑造自己,养成认真敬业、自信自律的心理素质。

劳动教育有利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从实际情况来看,一些大学生从幼儿园一路读到大学,长期脱离劳动实践,对劳动教育重视不够。这就导致在应试教育背景下,一些大学生对生活的认识和理解比较片面,心理素质差,不善集体协作,单纯从“个体本位”思想的角度要求社会来满足个人需要,而从未想自己应该对社会应尽的义务;一些学生还存在“渴望不劳而获”“梦想一夜暴富”的错误思想倾向。对于这些问题,加强劳动教育,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劳动态度、劳动习惯、劳动技能和劳动品德,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从而为将来走向工作岗位奠定坚实的基础。

劳动教育有利于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实践出真知,高等教育不仅是黑板上的教育,而且是实践、创新、社会责任感的教育。劳动教育是联系知识与实际的纽带。单纯灌输式的专业课理论学习,容易使学生变得纸上谈兵,很难熟悉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大学生既需要在校园里勤奋学习专业知识、提升综合素质、练就过硬本领,更需要在社会实践这所大学校里感知中国大地、体察国情民情,让大学生在亲自动手、解决实际问题中领悟专业知识、培育劳动情怀。通过劳动教育和劳动实践,在手和脑的协调配合下,身和心对专业有了更深的体验领悟,才能在具体情境中创造性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劳动教育不仅有利于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而且能够在实践的过程中提高大学生个体的知识水平和能力素养。

劳动教育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劳动观教育只有贴近学生实际,才能增强教育的感染力,提高学生的劳动认同。劳动教育必须坚持“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行带人”的育人思路。以理服人,就是教师“晓之以理”,言传身教,做传道“经师”,用讲道理和摆事实的方法向学生进行劳动价值观的传递,解决受教育者的思想认识问题。以情感人,就是对学生“动之以情”,教育引导大学生培育劳动情怀,在勤工助学、校园绿化、图书管理,以及助教、助管、助研岗位设置上给予大学生勤工俭学的机会,让学生不仅能够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而且能够实现劳有所得。以行带人,就是“导之以行”,是通过大学校园里艰苦奋斗的励志传奇、向上向善的动人故事、刻苦努力的勤奋模范等大学生身边的榜样进行价值引领;通过“大国工匠进校园”等活动形式,在高校中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传播社会大力宣传的劳动模范和大国工匠故事,让大学生能够近距离感受榜样力量,聆听模范故事,探讨工匠情怀,弘扬工匠精神,使广大学生可知、易感、能学,从而引导青年大学生崇敬劳模、学习劳模,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让劳模精神成为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精神动力。

关键字:教育政治

本文摘自: 求是网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