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智慧城市垂直行业智能家居 → 正文

Broadlink版“自选超市”帮助智能家居“大跃进”

责任编辑:editor006 作者:吴思凡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5-07-18 21:42:45 本文摘自:天下网商

智能家居领域的一个尴尬现状是:固然功能方便且多种多样,但人们对这些硬件的黏性并不高,使得这些功能变成了鸡肋。

Broadlink版“自选超市”帮助智能家居“大跃进”

清晨醒来,空调已调试到了最适宜的温度,窗帘自动打开,透入温暖的阳光,咖啡机已煮好双倍浓缩咖啡,面包机烤出的吐司正是你喜欢的硬度,冰箱里的食物还未吃完,新鲜的货品就已经送货上门,另一侧的显示屏上,一天的行程已经被安排好……

以上是英国迷你剧《黑镜》圣诞特辑中展现的未来生活场景。剧中,这一切都由女主人的潜意识复制品来操控:尽管“她”只是一段存在设备中的代码,不过,“她”对女主人的生活喜好了如指掌,因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她”就是女主人本身。

对忙碌的都市白领们来说,如果价格在可承受范围内,大概没人能抗拒被如此妥贴管理的家。而现在,借助物联网技术,能远程操控甚至自动工作的家电已经开始逐步进入普通人的生活,科幻剧在一步步变成现实。

Broadlink创始人刘宗孺就是这样一位致力于将科幻剧现实化的“设计师”。从2012年始,Broadlink从Wi-Fi芯片开发转而涉足智能家居领域,短短三年多的时间内,它已经成长为这个行业内的知名品牌。从Broadlink的发展轨迹,我们可以窥见物联网更广阔的想象空间。

智能家居是个系统工程

2011年,刘宗孺从澳大利亚回国创业,最初做的是下一代Wi-Fi芯片,但发现技术太超前,便在2012年转换方向,开始在Wi-Fi控制芯片的基础上做智能硬件。

在创业初期,他选定了三个方向,包括可穿戴设备、家庭健康监护设备和智能家居。在调研过程中,刘宗孺发现,可穿戴设备的技术在现阶段并不成熟,无法给用户提供良好的使用体验。而他的判断是智能家居时代即将到来,理由很简单——智能手机的爆发让Wi-Fi网络变得普及,很多人都会在家中自己架设Wi-Fi网络,有了这个基础,智能家居的开发变得顺理成章。

在当时,智能家居仍算得上是一个传统行业,商业化的探索路径显得无比笨重:介入这个领域的往往是像Control4、ABB、快思聪这样的系统集成商,它们事先设计完成一整套大的系统,然后和房地产商合作,在房屋装修时便已铺设好。与这样的大动作相适应,智能家居的价格动辄十几万元,甚至三四十万元,对普通人来说可望而不可及。

刘宗孺希望能改变这样的模式,将智能家居变成真正可用的产品。起初的想法便是从单品突破,这一观念持续至今。Broadlink的智能家居单品特点显著:一是可以让用户即插即用,采用傻瓜式操作,不必专业人员调试程序;二是可以在一个单品之上叠加另一个单品,慢慢组成一个大的系统;三是单品价格低廉,能够有效降低用户的使用门槛,让用户乐于尝试这些新鲜事物,并在尝到甜头后开始使用全套的产品。

而在单品的选择上,Broadlink也颇费心力。最开始,Broadlink尝试给太阳能热水器做智能化解决方案,相比较海尔、美的这样的家电巨头,做太阳能热水器的厂商自己并无相关的技术开发基础,也就更容易接受第三方企业在自己的产品上加装模块。

可是虽然做成了智能化产品,但这些厂家只生产了500多件,然后将产品放到展厅里展示,并不正式投入市场售卖,这让刘宗孺意识到,仅有产品是完全不够的,市场教育和催熟同样重要。

直到2013年,物联网作为一个概念开始变得热火朝天,智能家居也随着互联网经济这一新热点在媒体上经久不衰。跟随这波热潮,这一年的2月,Broadlink推出了第一款Wi-Fi插座。相比太阳能热水器,它的用户学习成本低廉,只需要智能遥控器,就可以远程控制家中所有可以用遥控器控制的家电。

虽然有硬件制造的背景,但在早期,Broadlink的产品在设计时对装配的难易度欠缺考量,导致后端的量产变得极其困难。

经过与代工厂多次磨合,这些问题被逐一解决。但与此同时,从不满足于现状的刘宗孺又开始琢磨新的产品——毕竟,一款控制灯光、窗帘的产品离真正的智能家居还很遥远。他认为要真正让智能家居进入人们的生活,必须加入大家平时都在用的家电,比如空调、冰箱、洗衣机,甚至还有油烟机。

一个模块串联的生态系统

2014年5月18日,Broadlink在南京鸡鸣寺发布了Broadlink DNA计划。它并非一款单独的智能硬件,而是一个智能化交钥匙解决方案,通过这个模块,家电合作方只需要预留一个Wi-Fi接口,就可以在一周内实现智能化,所有设备一键相连,云服务和App则由Broadlink免费提供。

在建立这套生态系统之前,Broadlink开发的都是智能硬件单品,刘宗孺想将其做成一个“智能家居自选超市”,从最小的插座、开关和遥控器出发,Broadlink积累了足够的经验,就有了布局大系统的实力。

目前,Broadlink每月生产二三十万个Wi-Fi模块,到3月可达到五六十万个。Broadlink DNA计划发布至今,加入这个计划的合作方已经超过100家,其中不乏三菱、霍尼韦尔、松下这样的知名家电品牌,与国内品牌的合作则更广泛,覆盖了海信、TCL、苏泊尔、方太和老板等品牌,已经有三十余款智能家电开始在线上销售。

在刘宗孺的设想中,这是一个快速实现家电智能化的解决方案,因为家电厂商不必自己去开发整套系统,只要加上一个模块便可以让家电互联,这听起来与智能电视机顶盒的思路类似。在他看来,未来的家庭控制中心一定在云端,大家遵守一个共同的协议,无需硬件改动,便可以实现互相连接控制。

Broadlink版“自选超市”帮助智能家居“大跃进”

Broadlink创始人刘宗孺

例如,一台普通的家电在加上Broadlink DNA模块后,首先是连接上网,可以让用户通过App远程操控,但这并不是刘宗孺定义中的“智能家电”。在他看来,Braodlink DNA可以作为纽带,串联家电厂商、智能传感器、智能路由,以云端为核心,在这套庞大的生态系统下,传感器可以控制家电自动运行,不同品牌的家电可以互动,让后者真正地智能起来。

Wi-Fi模块是Broadlink的强项,云端技术有几个合作伙伴的支持,硬件成本上则已经控制在一个模块二三十元,对于刘宗孺来说,最苦的活还是和家电企业之间的沟通。他告诉记者,Broadlink需要给100多个厂家提供技术服务,从生产线开始就配合它们的生产,由此产生了庞大的工作量。不仅如此,在后期,Broadlink还要根据厂家的需求来调整自己的App。

在计划执行早期,说服厂商加入这个模块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对于家电厂商来说,加入Broadlink DNA计划有两个顾虑。第一个问题是,在智能化后,用户到底是否会买单?如果仅仅是用手机App控制家电,对于用户来说黏性会很快降低。对此,Broadlink正在设计解决方案,尽量让用户和家电的交互更为顺畅和自然。

第二个问题是,在这个生态系统下,不同品牌的家电之间实现互通,一些企业互为竞争对手,要不要做,做到什么程度?这是企业在早期纠结的一个问题。但刘宗孺对此似乎并不是很担心,“现在这个小生态系统已经建立起来,实现了良性运转。”Broadlink连接了家电企业、传感器企业和各大平台公司,也连接了运营商,以电信的第二代智能网关为例,其中内置了Broadlink设备的自动配对功能,这就可以真正实现Broadlink设备的“即插即用”,就连一个简单的验证密码过程都可省去。

除此之外,Broadlink还支持苹果Homekit。同时,借助京东、点名时间等多个渠道,智能家电也有了销售渠道,这吸引了更多厂家加入到这个生态系统中。

当然,Broadlink并不是国内唯一在做智能家具生态系统的公司,与之相比,小米的做法更接近一个闭环,做模块也做单品,都以小米的品牌为核心。

从大玩具到人工智能

在这个行业内,Broadlink也许算不上潮流的引领者,但在模式上算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凭借这一模式,Broadlink可以给用户提供几十元的智能硬件单品让他们体验,但后者更多的是乐于尝试新鲜事物的年轻人而非家庭主妇,这构成了一个智能家居领域的尴尬现状:固然功能方便且多种多样,但人们对这些硬件的黏性并不高,使得这些功能变成了鸡肋。事实上,刘宗孺自己也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智能家居现在大部分还只是“大玩具”。

一些智能家居的概念确实是“伪命题”,他对记者举例说,“如果你做出一个可以远程控制冲水的马桶,这对用户来说有什么意义?要实现感应冲水,红外线就能解决,完全没必要连到互联网来做这个事。”

另一个例子则更实在:如果一个空气质量传感器只能告诉你空气污染有多严重,却不能及时帮你净化空气,那这样的产品也只是玩具而已。

刘宗孺将智能家居的建设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设备要联网,就是远程控制家电;第二阶段就是通过传感器让设备自动运行,不管是通过温湿度传感器、人体感应传感器还是摄像头,通过感应环境的变化,让设备自动去工作,而不是总是要通过手机去操控它,这是Broadlink现在要完成的阶段;第三个阶段就是真正地把人工智能引进到家庭里来,背后靠的是数据挖掘。

用形象的说法来说,Broadlink的模式是将传感器作为一个人的五官,智能设备作为人的手脚,现在只缺一个大脑,而在这个大脑建成之前,Broadlink尚在耕耘前期的基础建设。

刘宗孺告诉《天下网商·经理人》记者:“现在大部分产品还没法做到你离开它就不行、就不舒服,如果要实现智能化,我觉得最有可能的还是空调和热水器,前者可以根据环境温度自动调节,让你在回家的时候就能有一个舒适的环境,后者则可以大大节约电能。”

他在公司里设了一个展示厅,装配了Broadlink的全套产品:走进展示厅,灯自动打开;坐到电视机前,电视机自动播放节目,头顶的灯光调暗;走到厨房,油烟机自动开始工作;只要对iPhone上的语音助手Siri下一个指令,便能控制全部的灯光。

这更像是刘宗孺心目中未来智能家居的雏形。“如果加入面部识别功能,我们还可以知道是家中的老人还是孩子回家了,据此做出不同的反应。这个传感器甚至能识别出你的表情,”刘宗孺对记者说,“总不见得你在很高兴的时候回家,音响给你放特别郁闷的音乐吧。”

刘宗孺认为这个行业还需要时间去做出好的产品。在他看来,物联网的应用一定会从家庭开始,打动老百姓的东西才会普及。现在,家电联网的趋势是无法阻挡的,就像iPhone出现之前,没人预料到如今智能手机会普及得这么快一样,智能电视也很快从“没什么用的东西”成为市场主流,在将来,家电的智能化一定会变成标配。

随着几大巨头开始发力,刘宗孺判断,2015年会变成物联网的整合之年,Broadlink将不满足于快速卖出产品,而要在技术上做到行业内领先。

为了实现真正的智能化,Broadlink已经在与几家公司一起合作,并在3月发布新一代的产品,用机器人来和用户做语音交互、捕捉人脸、识别表情,基于此再做深度学习和数据挖掘。这样,机器人就可以变成智能管家,代替人们去指挥家里的电器,“用你自己都还没想到的方式来帮你生活得更舒适。”

关键字:BroadLink智能家居

本文摘自:天下网商

x Broadlink版“自选超市”帮助智能家居“大跃进”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智慧城市垂直行业智能家居 → 正文

Broadlink版“自选超市”帮助智能家居“大跃进”

责任编辑:editor006 作者:吴思凡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5-07-18 21:42:45 本文摘自:天下网商

智能家居领域的一个尴尬现状是:固然功能方便且多种多样,但人们对这些硬件的黏性并不高,使得这些功能变成了鸡肋。

Broadlink版“自选超市”帮助智能家居“大跃进”

清晨醒来,空调已调试到了最适宜的温度,窗帘自动打开,透入温暖的阳光,咖啡机已煮好双倍浓缩咖啡,面包机烤出的吐司正是你喜欢的硬度,冰箱里的食物还未吃完,新鲜的货品就已经送货上门,另一侧的显示屏上,一天的行程已经被安排好……

以上是英国迷你剧《黑镜》圣诞特辑中展现的未来生活场景。剧中,这一切都由女主人的潜意识复制品来操控:尽管“她”只是一段存在设备中的代码,不过,“她”对女主人的生活喜好了如指掌,因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她”就是女主人本身。

对忙碌的都市白领们来说,如果价格在可承受范围内,大概没人能抗拒被如此妥贴管理的家。而现在,借助物联网技术,能远程操控甚至自动工作的家电已经开始逐步进入普通人的生活,科幻剧在一步步变成现实。

Broadlink创始人刘宗孺就是这样一位致力于将科幻剧现实化的“设计师”。从2012年始,Broadlink从Wi-Fi芯片开发转而涉足智能家居领域,短短三年多的时间内,它已经成长为这个行业内的知名品牌。从Broadlink的发展轨迹,我们可以窥见物联网更广阔的想象空间。

智能家居是个系统工程

2011年,刘宗孺从澳大利亚回国创业,最初做的是下一代Wi-Fi芯片,但发现技术太超前,便在2012年转换方向,开始在Wi-Fi控制芯片的基础上做智能硬件。

在创业初期,他选定了三个方向,包括可穿戴设备、家庭健康监护设备和智能家居。在调研过程中,刘宗孺发现,可穿戴设备的技术在现阶段并不成熟,无法给用户提供良好的使用体验。而他的判断是智能家居时代即将到来,理由很简单——智能手机的爆发让Wi-Fi网络变得普及,很多人都会在家中自己架设Wi-Fi网络,有了这个基础,智能家居的开发变得顺理成章。

在当时,智能家居仍算得上是一个传统行业,商业化的探索路径显得无比笨重:介入这个领域的往往是像Control4、ABB、快思聪这样的系统集成商,它们事先设计完成一整套大的系统,然后和房地产商合作,在房屋装修时便已铺设好。与这样的大动作相适应,智能家居的价格动辄十几万元,甚至三四十万元,对普通人来说可望而不可及。

刘宗孺希望能改变这样的模式,将智能家居变成真正可用的产品。起初的想法便是从单品突破,这一观念持续至今。Broadlink的智能家居单品特点显著:一是可以让用户即插即用,采用傻瓜式操作,不必专业人员调试程序;二是可以在一个单品之上叠加另一个单品,慢慢组成一个大的系统;三是单品价格低廉,能够有效降低用户的使用门槛,让用户乐于尝试这些新鲜事物,并在尝到甜头后开始使用全套的产品。

而在单品的选择上,Broadlink也颇费心力。最开始,Broadlink尝试给太阳能热水器做智能化解决方案,相比较海尔、美的这样的家电巨头,做太阳能热水器的厂商自己并无相关的技术开发基础,也就更容易接受第三方企业在自己的产品上加装模块。

可是虽然做成了智能化产品,但这些厂家只生产了500多件,然后将产品放到展厅里展示,并不正式投入市场售卖,这让刘宗孺意识到,仅有产品是完全不够的,市场教育和催熟同样重要。

直到2013年,物联网作为一个概念开始变得热火朝天,智能家居也随着互联网经济这一新热点在媒体上经久不衰。跟随这波热潮,这一年的2月,Broadlink推出了第一款Wi-Fi插座。相比太阳能热水器,它的用户学习成本低廉,只需要智能遥控器,就可以远程控制家中所有可以用遥控器控制的家电。

虽然有硬件制造的背景,但在早期,Broadlink的产品在设计时对装配的难易度欠缺考量,导致后端的量产变得极其困难。

经过与代工厂多次磨合,这些问题被逐一解决。但与此同时,从不满足于现状的刘宗孺又开始琢磨新的产品——毕竟,一款控制灯光、窗帘的产品离真正的智能家居还很遥远。他认为要真正让智能家居进入人们的生活,必须加入大家平时都在用的家电,比如空调、冰箱、洗衣机,甚至还有油烟机。

一个模块串联的生态系统

2014年5月18日,Broadlink在南京鸡鸣寺发布了Broadlink DNA计划。它并非一款单独的智能硬件,而是一个智能化交钥匙解决方案,通过这个模块,家电合作方只需要预留一个Wi-Fi接口,就可以在一周内实现智能化,所有设备一键相连,云服务和App则由Broadlink免费提供。

在建立这套生态系统之前,Broadlink开发的都是智能硬件单品,刘宗孺想将其做成一个“智能家居自选超市”,从最小的插座、开关和遥控器出发,Broadlink积累了足够的经验,就有了布局大系统的实力。

目前,Broadlink每月生产二三十万个Wi-Fi模块,到3月可达到五六十万个。Broadlink DNA计划发布至今,加入这个计划的合作方已经超过100家,其中不乏三菱、霍尼韦尔、松下这样的知名家电品牌,与国内品牌的合作则更广泛,覆盖了海信、TCL、苏泊尔、方太和老板等品牌,已经有三十余款智能家电开始在线上销售。

在刘宗孺的设想中,这是一个快速实现家电智能化的解决方案,因为家电厂商不必自己去开发整套系统,只要加上一个模块便可以让家电互联,这听起来与智能电视机顶盒的思路类似。在他看来,未来的家庭控制中心一定在云端,大家遵守一个共同的协议,无需硬件改动,便可以实现互相连接控制。

Broadlink版“自选超市”帮助智能家居“大跃进”

Broadlink创始人刘宗孺

例如,一台普通的家电在加上Broadlink DNA模块后,首先是连接上网,可以让用户通过App远程操控,但这并不是刘宗孺定义中的“智能家电”。在他看来,Braodlink DNA可以作为纽带,串联家电厂商、智能传感器、智能路由,以云端为核心,在这套庞大的生态系统下,传感器可以控制家电自动运行,不同品牌的家电可以互动,让后者真正地智能起来。

Wi-Fi模块是Broadlink的强项,云端技术有几个合作伙伴的支持,硬件成本上则已经控制在一个模块二三十元,对于刘宗孺来说,最苦的活还是和家电企业之间的沟通。他告诉记者,Broadlink需要给100多个厂家提供技术服务,从生产线开始就配合它们的生产,由此产生了庞大的工作量。不仅如此,在后期,Broadlink还要根据厂家的需求来调整自己的App。

在计划执行早期,说服厂商加入这个模块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对于家电厂商来说,加入Broadlink DNA计划有两个顾虑。第一个问题是,在智能化后,用户到底是否会买单?如果仅仅是用手机App控制家电,对于用户来说黏性会很快降低。对此,Broadlink正在设计解决方案,尽量让用户和家电的交互更为顺畅和自然。

第二个问题是,在这个生态系统下,不同品牌的家电之间实现互通,一些企业互为竞争对手,要不要做,做到什么程度?这是企业在早期纠结的一个问题。但刘宗孺对此似乎并不是很担心,“现在这个小生态系统已经建立起来,实现了良性运转。”Broadlink连接了家电企业、传感器企业和各大平台公司,也连接了运营商,以电信的第二代智能网关为例,其中内置了Broadlink设备的自动配对功能,这就可以真正实现Broadlink设备的“即插即用”,就连一个简单的验证密码过程都可省去。

除此之外,Broadlink还支持苹果Homekit。同时,借助京东、点名时间等多个渠道,智能家电也有了销售渠道,这吸引了更多厂家加入到这个生态系统中。

当然,Broadlink并不是国内唯一在做智能家具生态系统的公司,与之相比,小米的做法更接近一个闭环,做模块也做单品,都以小米的品牌为核心。

从大玩具到人工智能

在这个行业内,Broadlink也许算不上潮流的引领者,但在模式上算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凭借这一模式,Broadlink可以给用户提供几十元的智能硬件单品让他们体验,但后者更多的是乐于尝试新鲜事物的年轻人而非家庭主妇,这构成了一个智能家居领域的尴尬现状:固然功能方便且多种多样,但人们对这些硬件的黏性并不高,使得这些功能变成了鸡肋。事实上,刘宗孺自己也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智能家居现在大部分还只是“大玩具”。

一些智能家居的概念确实是“伪命题”,他对记者举例说,“如果你做出一个可以远程控制冲水的马桶,这对用户来说有什么意义?要实现感应冲水,红外线就能解决,完全没必要连到互联网来做这个事。”

另一个例子则更实在:如果一个空气质量传感器只能告诉你空气污染有多严重,却不能及时帮你净化空气,那这样的产品也只是玩具而已。

刘宗孺将智能家居的建设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设备要联网,就是远程控制家电;第二阶段就是通过传感器让设备自动运行,不管是通过温湿度传感器、人体感应传感器还是摄像头,通过感应环境的变化,让设备自动去工作,而不是总是要通过手机去操控它,这是Broadlink现在要完成的阶段;第三个阶段就是真正地把人工智能引进到家庭里来,背后靠的是数据挖掘。

用形象的说法来说,Broadlink的模式是将传感器作为一个人的五官,智能设备作为人的手脚,现在只缺一个大脑,而在这个大脑建成之前,Broadlink尚在耕耘前期的基础建设。

刘宗孺告诉《天下网商·经理人》记者:“现在大部分产品还没法做到你离开它就不行、就不舒服,如果要实现智能化,我觉得最有可能的还是空调和热水器,前者可以根据环境温度自动调节,让你在回家的时候就能有一个舒适的环境,后者则可以大大节约电能。”

他在公司里设了一个展示厅,装配了Broadlink的全套产品:走进展示厅,灯自动打开;坐到电视机前,电视机自动播放节目,头顶的灯光调暗;走到厨房,油烟机自动开始工作;只要对iPhone上的语音助手Siri下一个指令,便能控制全部的灯光。

这更像是刘宗孺心目中未来智能家居的雏形。“如果加入面部识别功能,我们还可以知道是家中的老人还是孩子回家了,据此做出不同的反应。这个传感器甚至能识别出你的表情,”刘宗孺对记者说,“总不见得你在很高兴的时候回家,音响给你放特别郁闷的音乐吧。”

刘宗孺认为这个行业还需要时间去做出好的产品。在他看来,物联网的应用一定会从家庭开始,打动老百姓的东西才会普及。现在,家电联网的趋势是无法阻挡的,就像iPhone出现之前,没人预料到如今智能手机会普及得这么快一样,智能电视也很快从“没什么用的东西”成为市场主流,在将来,家电的智能化一定会变成标配。

随着几大巨头开始发力,刘宗孺判断,2015年会变成物联网的整合之年,Broadlink将不满足于快速卖出产品,而要在技术上做到行业内领先。

为了实现真正的智能化,Broadlink已经在与几家公司一起合作,并在3月发布新一代的产品,用机器人来和用户做语音交互、捕捉人脸、识别表情,基于此再做深度学习和数据挖掘。这样,机器人就可以变成智能管家,代替人们去指挥家里的电器,“用你自己都还没想到的方式来帮你生活得更舒适。”

关键字:BroadLink智能家居

本文摘自:天下网商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