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统一通信/协作企业动态 → 正文

上市新三板后,in向95后社交扔下一枚深水炸弹

责任编辑:editor007 作者:阑夕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6-08-17 20:54:07 本文摘自:搜狐IT

  文 | 阑夕

业内广为流传的一个说法是:由于中国的广告产业成熟度远不及美国,这造成了两个后果,其一是中国的免费软件很难通过广告实现盈利,其二是这也逼得中国互联网在商业模式的创新上比美国更具想象力。

「三级火箭」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中国式创新模式,借助不同层级产品之间的导量,最后抵达网址导航这个离钱最近的业务。而在那些不幸式微的产品——多以工具型为主——中,守着流量坐吃山空是最主要的失败原因。

至少,我是这么看待图片社交应用「in」为何在挂牌新三板时隔半年之后,拿出了一个全新的兴趣社交产品「香蕉聊天」。

「in」被称作是「中国版的‘Instagram’」,其用户规模目前已经突破8000万。尽管这个数字与「Instagram」相距甚远,但在图片市场并不理想的中国,「in」已经是占据了这个细分品类里的头把交椅,这块市场在中国也在不断扩大,这么评价,大抵没错。

在今年3月挂牌新三板后,「in」开启了商业化合作新模式的探索之路,已经和近百家品牌达成了合作,其中大多都是国际一线品牌。其创始人黑羽——创业之前,曾是淘宝开放平台的创始产品经理——曾在一次公开活动中讲过,「in」的变现条件,在于它拥有用户的「生活数据」,从而能够发掘比「明确消费需求」和「模糊消费需求」更为底层的「生活触发的消费动机」。

在「in」目前的用户中,90后、95后用户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而其中,95后将是未来十年互联网的黄金用户。能抓住这一群体,也就意味着获得了未来的市场。如何以一种更为适合的方式获取到这一部分用户的「生活数据」,让这一波用户对产品形成社交闭环,从而获得更大的变现能力?

于是,「in」就有了它的晚生胞弟「香蕉聊天」。

「香蕉聊天」的产品定位愈加明确,即「95后的实时实景兴趣社交平台」,它切除了传统通讯工具的常见程序——如搜索附近——而是通过设置话题收拢用户,再让他们之间直接「开撩」。

这种场景有些近似于对现有兴趣社区的重构,无论是豆瓣还是贴吧,回帖、关注等继承于BBS的仪式阻断了点对点沟通的路径,迫使用户聚集在中心化的版面(群组)中。本着「弱水三千,只取一瓢」的原则,「香蕉聊天」的产品设计留下了「兴趣」而扔掉了「社区」,共同话题只是开启聊天的前置诱饵,一旦发现「对上眼的」,便可直接唤醒实时聊天窗口。

为了追求场景的真实性,「香蕉聊天」并不支持储存在手机里的图片或是文字传输,如果想要发送自拍照给对方看,必须使用手机摄像头实拍传输,相当另类。至于阅后即焚、各种滤镜和表情图包,更是随机搭载的标配。

这似乎也是一种对于95后的性情理解。

根据腾讯智酷的一项针对中国95后社交行为的分析调查显示,95后敢言、好胜,他们热衷于建构个体小世界,排斥父母和一切自己不喜的人,事情对于他们而言只有两种:经过分享的和未发生的。

《新周刊》的记者于青则是这样书写95后的:「他们是与互联网同时成长的一代人,他们的大脑经过了信息革命的改造,可以如同计算机般多线程同时作业。他们并不介意跟人工智能做朋友,比起现实世界,他们更熟悉互联网逻辑。世界永远只属于更新更快更富创造力的新生族群,这一族群拥有一个亘古不变的专有名词——年轻人。」

就像直到2014年6月方才上线的「in」最终赌赢了人们在新浪微博和微信朋友圈之外可能需要一款独立而有趣的图片社交应用,「香蕉聊天」也发起了另一场豪赌,站在牌桌对面的,是兴趣社交领域里的那些不合时宜的旧朝遗老。

从「in」到「香蕉聊天」,黑羽始终注重内容成分的标签化,他曾举例,称一张泡方便面的图片不会有人去互动,但是如果加上一个心情标签「单身狗的日子这么过」,可能就会激发情绪的进入。「香蕉聊天」延续了这种产品思维,在每个话题、每张图片的背后,都有标签化的兴趣点作为印记,而用户可以顺着标签找到同行,直接认识对方。

这也让人想起一款曾在中国如同呼啦圈般短暂流行的最早的「可穿戴设备」: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有商家推出了与BP机——95后们可能大多数已经不知道这个东西了——造型相似的电子产品,其中内置了结构化的兴趣选项,消费者输入完毕之后即可随身佩戴,若是有一天和一个陌生人擦肩而过的时候,双方身上的这款设备都鸣叫了起来,那么恭喜,你们的兴趣完全一致,接下来是不是可以交个朋友?

在本质上,一切社交产品——无论是基于兴趣还是基于性别——它们的本质都是促成人际关系的扩大化。

美国非营利机构Common Sense Media曾对全美2600多名95后进行监测,发现他们日均接触数字媒体的时间达到了惊人的9个小时,这种现象难以避免的压缩了他们在现实里接触新的朋友的机会。似乎全世界的家长也都在苦恼着同一件事情:自己所熟悉的童年记忆,越来越难以在自己孩子身上看到。

然而改变就是如此发生了,就像飞向场外的棒球,想要不被踢出局,唯一的方法就是戴上手套去接住它。

而「香蕉社交」想要做的,就是这样一只手套。

关键字:In新周刊网址导航

本文摘自:搜狐IT

x 上市新三板后,in向95后社交扔下一枚深水炸弹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统一通信/协作企业动态 → 正文

上市新三板后,in向95后社交扔下一枚深水炸弹

责任编辑:editor007 作者:阑夕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6-08-17 20:54:07 本文摘自:搜狐IT

  文 | 阑夕

业内广为流传的一个说法是:由于中国的广告产业成熟度远不及美国,这造成了两个后果,其一是中国的免费软件很难通过广告实现盈利,其二是这也逼得中国互联网在商业模式的创新上比美国更具想象力。

「三级火箭」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中国式创新模式,借助不同层级产品之间的导量,最后抵达网址导航这个离钱最近的业务。而在那些不幸式微的产品——多以工具型为主——中,守着流量坐吃山空是最主要的失败原因。

至少,我是这么看待图片社交应用「in」为何在挂牌新三板时隔半年之后,拿出了一个全新的兴趣社交产品「香蕉聊天」。

「in」被称作是「中国版的‘Instagram’」,其用户规模目前已经突破8000万。尽管这个数字与「Instagram」相距甚远,但在图片市场并不理想的中国,「in」已经是占据了这个细分品类里的头把交椅,这块市场在中国也在不断扩大,这么评价,大抵没错。

在今年3月挂牌新三板后,「in」开启了商业化合作新模式的探索之路,已经和近百家品牌达成了合作,其中大多都是国际一线品牌。其创始人黑羽——创业之前,曾是淘宝开放平台的创始产品经理——曾在一次公开活动中讲过,「in」的变现条件,在于它拥有用户的「生活数据」,从而能够发掘比「明确消费需求」和「模糊消费需求」更为底层的「生活触发的消费动机」。

在「in」目前的用户中,90后、95后用户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而其中,95后将是未来十年互联网的黄金用户。能抓住这一群体,也就意味着获得了未来的市场。如何以一种更为适合的方式获取到这一部分用户的「生活数据」,让这一波用户对产品形成社交闭环,从而获得更大的变现能力?

于是,「in」就有了它的晚生胞弟「香蕉聊天」。

「香蕉聊天」的产品定位愈加明确,即「95后的实时实景兴趣社交平台」,它切除了传统通讯工具的常见程序——如搜索附近——而是通过设置话题收拢用户,再让他们之间直接「开撩」。

这种场景有些近似于对现有兴趣社区的重构,无论是豆瓣还是贴吧,回帖、关注等继承于BBS的仪式阻断了点对点沟通的路径,迫使用户聚集在中心化的版面(群组)中。本着「弱水三千,只取一瓢」的原则,「香蕉聊天」的产品设计留下了「兴趣」而扔掉了「社区」,共同话题只是开启聊天的前置诱饵,一旦发现「对上眼的」,便可直接唤醒实时聊天窗口。

为了追求场景的真实性,「香蕉聊天」并不支持储存在手机里的图片或是文字传输,如果想要发送自拍照给对方看,必须使用手机摄像头实拍传输,相当另类。至于阅后即焚、各种滤镜和表情图包,更是随机搭载的标配。

这似乎也是一种对于95后的性情理解。

根据腾讯智酷的一项针对中国95后社交行为的分析调查显示,95后敢言、好胜,他们热衷于建构个体小世界,排斥父母和一切自己不喜的人,事情对于他们而言只有两种:经过分享的和未发生的。

《新周刊》的记者于青则是这样书写95后的:「他们是与互联网同时成长的一代人,他们的大脑经过了信息革命的改造,可以如同计算机般多线程同时作业。他们并不介意跟人工智能做朋友,比起现实世界,他们更熟悉互联网逻辑。世界永远只属于更新更快更富创造力的新生族群,这一族群拥有一个亘古不变的专有名词——年轻人。」

就像直到2014年6月方才上线的「in」最终赌赢了人们在新浪微博和微信朋友圈之外可能需要一款独立而有趣的图片社交应用,「香蕉聊天」也发起了另一场豪赌,站在牌桌对面的,是兴趣社交领域里的那些不合时宜的旧朝遗老。

从「in」到「香蕉聊天」,黑羽始终注重内容成分的标签化,他曾举例,称一张泡方便面的图片不会有人去互动,但是如果加上一个心情标签「单身狗的日子这么过」,可能就会激发情绪的进入。「香蕉聊天」延续了这种产品思维,在每个话题、每张图片的背后,都有标签化的兴趣点作为印记,而用户可以顺着标签找到同行,直接认识对方。

这也让人想起一款曾在中国如同呼啦圈般短暂流行的最早的「可穿戴设备」: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有商家推出了与BP机——95后们可能大多数已经不知道这个东西了——造型相似的电子产品,其中内置了结构化的兴趣选项,消费者输入完毕之后即可随身佩戴,若是有一天和一个陌生人擦肩而过的时候,双方身上的这款设备都鸣叫了起来,那么恭喜,你们的兴趣完全一致,接下来是不是可以交个朋友?

在本质上,一切社交产品——无论是基于兴趣还是基于性别——它们的本质都是促成人际关系的扩大化。

美国非营利机构Common Sense Media曾对全美2600多名95后进行监测,发现他们日均接触数字媒体的时间达到了惊人的9个小时,这种现象难以避免的压缩了他们在现实里接触新的朋友的机会。似乎全世界的家长也都在苦恼着同一件事情:自己所熟悉的童年记忆,越来越难以在自己孩子身上看到。

然而改变就是如此发生了,就像飞向场外的棒球,想要不被踢出局,唯一的方法就是戴上手套去接住它。

而「香蕉社交」想要做的,就是这样一只手套。

关键字:In新周刊网址导航

本文摘自:搜狐IT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