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统一通信/协作企业动态 → 正文

Snapchat操作太麻烦?这其实是“以繁驭简”

责任编辑:editor004 作者:何弃疗编译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6-12-13 12:32:09 本文摘自:猎云网

 

Snapchat操作太麻烦?这其实是“以繁驭简”

Snapchat的界面设计将很多潜在用户拒之门外。且不说老年用户了,稍微上了点年纪的用户都需要花上一段时间才能摸清Snapchat的基本功能,比如说换脸功能之类的。我都数不清有多少人曾与我抱怨过Snapchat,他们哭着对我说,童话里都是骗人的,这玩意真他娘的复杂啊!

在这里我想告诉你的是,Snapchat的复杂设计并不是一个bug,反而成为了一个特征。就像Tinder,这是一个旨在吸引并鼓励人们同他人分享经验的设计。事实上,Snapchat的复杂设计正是使它如此成功的关键之一。

Snapchat正是我所谓的“共享设计”的范例之一。对于那些一直奉行“直觉设计”的人来说,这种新的设计理念似乎有点违和。但是一旦你真正地了解了它是如何工作的,你就会明白它是完全有道理的。

直觉设计革命

我绝不是要诋毁直觉设计。事实上,当直觉设计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的时候,相对于上一代计算机操作界面来说这是一次飞跃,此前六七十年代的设计复杂且不直观,还需要大量的培训才能使用。这些操作界面需要你记住大量的指令,并且在正确的时间下达正确的指令。当时的人们自豪于自己能够记住数量繁多的指令和参数,而不必使用“man”指令通过手册查找。

图形用户界面(GUI)就是一个巨大的飞跃。不同于需要在指定的机房里工作的大型机或小型计算机用户,PC用户可以在家或者在自己的办公室里,通过自己的力量发掘计算机及其软件的使用方法。这些用户没有时间阅读手册或者参加培训课程来了解如何使用新的软件,有些人只是坐在他们的办公室里,打开一个类似于电子表格程序的软件,然后希望自己能够弄清楚如何使用。因此软件设计公司必须要保证自己的软件直观易操作,让用户轻而易举地就能知道如何使用。

以微软为例,这家公司花了大量的时间去研究如何使软件的使用界面更加直观。当然了从美学角度上看他们是否成功尚可争论,但是像Excel这样的程序之所以能在市场上获得成功,是因为用户只需要简单的点点鼠标就能发现该软件的功能。这样的设计理念带来了这样的工具栏和菜单栏,虽然它们不好看但是它们很好用,因为他们够直观。而且如果他们不够简单易操作,人们还可以通过买书一步一步地学习使用。我曾经在一家名为Catapult Press的公司做了一个暑假的实习生,我的工作就是测试微软的Step by Step使用指南,在乏味的阅读过程中找出书中存在的错误。

在那个时代,苹果公司花了很多的时间来弄清楚如何使其操作系统尽可能直观。苹果公司在1987年出版了一本界面使用指南,这本书在Macintosh时代甚至到互联网时代都非常有影响力。

所有的这些成果都建立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那些最棒的的软件及产品设计师的努力及探索之上,例如Don Norman的日常设计在软件设计师之中就非常有影响力,尽管他专注于工业设计(对于真实物体的设计)。Brenda Laurel的《人机交互介面设计的艺术》于1990年出版,现在它仍然摆在我的书架上。这些书都是开创性的作品,直到今天他们的影响仍然存在。

移动端使得一切物理化、社会化

直到2008年移动成为了科技世界的中心,一切都改变了。突然之间,软件设计师的关注点不再是坐在办公桌前自己工作的人,他们开始专注于开发那些可以让用户在手机上使用的应用程序。

这种向移动端的转变在界面设计中催生了两个互补的新趋势。一个是朝着更多的物理手势迈进,因为你需要用你的手指来触碰软件,而不是通过鼠标或者键盘,这一转变看起来更加的人性化。这个道理小孩都懂,小婴儿都会误将杂志当成iPad戳戳点点。滑动、捏、缩放、敲击:所有的这些直接操作都在模拟自然的人体手势,可以参阅几年前我写的一篇关于“Generation Touch”如何通过直接交互同产品产生不同于之前的交互的文章。

第二个转变也是目前许多界面设计师尚未了解的,现实世界中的人们开始通过观察别人来学习操作。很多18岁左右的年轻人通过观看学习他们的朋友,来学会使用一个新的App,通过看他人的手机屏幕来学会操作。

这实际上是对于我们最基础的学习方式的一种回归,你通过对于他人行动的模仿学会了如何扔球、如何端起一个杯子、如何系鞋带、如何开门。当你年纪大了,你可能会通过让别人做给你看来学习如何骑自行车或者开车。那么如果现在的软件都如此的物理化了(以App的形式),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通过观察别人来学习如何操作呢?

你想不想知道如何使用Snapchat?Toparaphrase Groucho Marx认为非常简单:只要找一个孩子来玩给你看就行了。那些资深玩家会告诉你关于这个App的所有功能,从如何拍照、美颜、使用滤镜到如何使用换脸功能、通过二维码添加朋友等等。

进入共享设计

共享设计把握了人类学习模式中深层次的社会性本质,同时抓住了人们对于学习和教学的渴望。

在这一点上Snapchat就做的非常好,因为每一个看起来晦涩难懂的功能恰恰是一个能够让用户向朋友展示的大好机会。向朋友们展示一些很酷的操作是一个提高你社会地位的方式,也能够给你一种成功装逼的快感,你一定会喜欢的。对于Snapchat来说这样的设计是伟大的,因为它会把你变成一个传递者,甚至你都不知道你正在传递,你以为你只是在告诉你的朋友一个简便操作的小技巧而已。

这样的分享也不一定要发生在用户身上。Musical.ly能让用户制作有趣的音乐视频,它在2015年成为了一款很酷的音乐应用。当人们在Instagram或者Facebook上分享他们的Musical.ly视频时,你经常会看到他们的朋友们询问他们是如何做到的。这让人们有机会说:“噢,我用的是Musical.ly。”然后随着人际传播和口碑传播,Musical.ly的用户快速增长。

除了鼓励共享,这种设计还有另外两个好处。其一,它会让你难以忘记所学的功能。如果有人告诉你在iPhone里通过长按一个人的名字就会弹出一个菜单,你可以通过这个菜单将他们的信息保存为你的联系人,那么你永远不会忘掉这个技能。这就是一个将社会记忆同物理记忆结合起来的过程,所以你会记得很牢。

另一个好处就是这些功能并不会占用任何的屏幕空间。智能手机的屏幕非常小,所以你可以放App图标的空间是非常有限的,显然20世纪90年Windows应用程序的按钮工具栏就无法在这样的空间里生存了。但是有一些“隐形”功能,比如长按、3D Touch“深”按,或者从屏幕顶部向下滑动,诸如这些功能都不会占用屏幕空间。

目前我们还没有一些关于共享设计的好书,虽然有一些诸如Luke Wroblewski之类的设计师已经写了很多关于移动设计的书籍,这些书中已经有相关的概念。当然还有应用程序和操作系统,目前已经有很多App和操作系统的设计师有了这样的理念,诸如Snapchat、Prisma以及iOS的最新版本,在一定程度上Twitter也是这样。

我很想看到更多的人对共享设计展开研究和书籍撰写,这是一个愈发重要的领域。因为我们即将进入一个充满了可穿戴设备、增强现实以及更多种类的移动设备的世界。

关键字:TwitterMacintosh

本文摘自:猎云网

x Snapchat操作太麻烦?这其实是“以繁驭简”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统一通信/协作企业动态 → 正文

Snapchat操作太麻烦?这其实是“以繁驭简”

责任编辑:editor004 作者:何弃疗编译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6-12-13 12:32:09 本文摘自:猎云网

 

Snapchat操作太麻烦?这其实是“以繁驭简”

Snapchat的界面设计将很多潜在用户拒之门外。且不说老年用户了,稍微上了点年纪的用户都需要花上一段时间才能摸清Snapchat的基本功能,比如说换脸功能之类的。我都数不清有多少人曾与我抱怨过Snapchat,他们哭着对我说,童话里都是骗人的,这玩意真他娘的复杂啊!

在这里我想告诉你的是,Snapchat的复杂设计并不是一个bug,反而成为了一个特征。就像Tinder,这是一个旨在吸引并鼓励人们同他人分享经验的设计。事实上,Snapchat的复杂设计正是使它如此成功的关键之一。

Snapchat正是我所谓的“共享设计”的范例之一。对于那些一直奉行“直觉设计”的人来说,这种新的设计理念似乎有点违和。但是一旦你真正地了解了它是如何工作的,你就会明白它是完全有道理的。

直觉设计革命

我绝不是要诋毁直觉设计。事实上,当直觉设计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的时候,相对于上一代计算机操作界面来说这是一次飞跃,此前六七十年代的设计复杂且不直观,还需要大量的培训才能使用。这些操作界面需要你记住大量的指令,并且在正确的时间下达正确的指令。当时的人们自豪于自己能够记住数量繁多的指令和参数,而不必使用“man”指令通过手册查找。

图形用户界面(GUI)就是一个巨大的飞跃。不同于需要在指定的机房里工作的大型机或小型计算机用户,PC用户可以在家或者在自己的办公室里,通过自己的力量发掘计算机及其软件的使用方法。这些用户没有时间阅读手册或者参加培训课程来了解如何使用新的软件,有些人只是坐在他们的办公室里,打开一个类似于电子表格程序的软件,然后希望自己能够弄清楚如何使用。因此软件设计公司必须要保证自己的软件直观易操作,让用户轻而易举地就能知道如何使用。

以微软为例,这家公司花了大量的时间去研究如何使软件的使用界面更加直观。当然了从美学角度上看他们是否成功尚可争论,但是像Excel这样的程序之所以能在市场上获得成功,是因为用户只需要简单的点点鼠标就能发现该软件的功能。这样的设计理念带来了这样的工具栏和菜单栏,虽然它们不好看但是它们很好用,因为他们够直观。而且如果他们不够简单易操作,人们还可以通过买书一步一步地学习使用。我曾经在一家名为Catapult Press的公司做了一个暑假的实习生,我的工作就是测试微软的Step by Step使用指南,在乏味的阅读过程中找出书中存在的错误。

在那个时代,苹果公司花了很多的时间来弄清楚如何使其操作系统尽可能直观。苹果公司在1987年出版了一本界面使用指南,这本书在Macintosh时代甚至到互联网时代都非常有影响力。

所有的这些成果都建立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那些最棒的的软件及产品设计师的努力及探索之上,例如Don Norman的日常设计在软件设计师之中就非常有影响力,尽管他专注于工业设计(对于真实物体的设计)。Brenda Laurel的《人机交互介面设计的艺术》于1990年出版,现在它仍然摆在我的书架上。这些书都是开创性的作品,直到今天他们的影响仍然存在。

移动端使得一切物理化、社会化

直到2008年移动成为了科技世界的中心,一切都改变了。突然之间,软件设计师的关注点不再是坐在办公桌前自己工作的人,他们开始专注于开发那些可以让用户在手机上使用的应用程序。

这种向移动端的转变在界面设计中催生了两个互补的新趋势。一个是朝着更多的物理手势迈进,因为你需要用你的手指来触碰软件,而不是通过鼠标或者键盘,这一转变看起来更加的人性化。这个道理小孩都懂,小婴儿都会误将杂志当成iPad戳戳点点。滑动、捏、缩放、敲击:所有的这些直接操作都在模拟自然的人体手势,可以参阅几年前我写的一篇关于“Generation Touch”如何通过直接交互同产品产生不同于之前的交互的文章。

第二个转变也是目前许多界面设计师尚未了解的,现实世界中的人们开始通过观察别人来学习操作。很多18岁左右的年轻人通过观看学习他们的朋友,来学会使用一个新的App,通过看他人的手机屏幕来学会操作。

这实际上是对于我们最基础的学习方式的一种回归,你通过对于他人行动的模仿学会了如何扔球、如何端起一个杯子、如何系鞋带、如何开门。当你年纪大了,你可能会通过让别人做给你看来学习如何骑自行车或者开车。那么如果现在的软件都如此的物理化了(以App的形式),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通过观察别人来学习如何操作呢?

你想不想知道如何使用Snapchat?Toparaphrase Groucho Marx认为非常简单:只要找一个孩子来玩给你看就行了。那些资深玩家会告诉你关于这个App的所有功能,从如何拍照、美颜、使用滤镜到如何使用换脸功能、通过二维码添加朋友等等。

进入共享设计

共享设计把握了人类学习模式中深层次的社会性本质,同时抓住了人们对于学习和教学的渴望。

在这一点上Snapchat就做的非常好,因为每一个看起来晦涩难懂的功能恰恰是一个能够让用户向朋友展示的大好机会。向朋友们展示一些很酷的操作是一个提高你社会地位的方式,也能够给你一种成功装逼的快感,你一定会喜欢的。对于Snapchat来说这样的设计是伟大的,因为它会把你变成一个传递者,甚至你都不知道你正在传递,你以为你只是在告诉你的朋友一个简便操作的小技巧而已。

这样的分享也不一定要发生在用户身上。Musical.ly能让用户制作有趣的音乐视频,它在2015年成为了一款很酷的音乐应用。当人们在Instagram或者Facebook上分享他们的Musical.ly视频时,你经常会看到他们的朋友们询问他们是如何做到的。这让人们有机会说:“噢,我用的是Musical.ly。”然后随着人际传播和口碑传播,Musical.ly的用户快速增长。

除了鼓励共享,这种设计还有另外两个好处。其一,它会让你难以忘记所学的功能。如果有人告诉你在iPhone里通过长按一个人的名字就会弹出一个菜单,你可以通过这个菜单将他们的信息保存为你的联系人,那么你永远不会忘掉这个技能。这就是一个将社会记忆同物理记忆结合起来的过程,所以你会记得很牢。

另一个好处就是这些功能并不会占用任何的屏幕空间。智能手机的屏幕非常小,所以你可以放App图标的空间是非常有限的,显然20世纪90年Windows应用程序的按钮工具栏就无法在这样的空间里生存了。但是有一些“隐形”功能,比如长按、3D Touch“深”按,或者从屏幕顶部向下滑动,诸如这些功能都不会占用屏幕空间。

目前我们还没有一些关于共享设计的好书,虽然有一些诸如Luke Wroblewski之类的设计师已经写了很多关于移动设计的书籍,这些书中已经有相关的概念。当然还有应用程序和操作系统,目前已经有很多App和操作系统的设计师有了这样的理念,诸如Snapchat、Prisma以及iOS的最新版本,在一定程度上Twitter也是这样。

我很想看到更多的人对共享设计展开研究和书籍撰写,这是一个愈发重要的领域。因为我们即将进入一个充满了可穿戴设备、增强现实以及更多种类的移动设备的世界。

关键字:TwitterMacintosh

本文摘自:猎云网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