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统一通信/协作企业动态 → 正文

宣告放弃社交后,支付宝把希望放在了“信息流”上

责任编辑:editor004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7-03-21 11:24:41 本文摘自:逐鹿网

去年支付宝的改版可以说被各种吐槽,但本应该做好金融工具的是支付宝却仿佛着了魔,在微信支付凭借更高的使用频次不断侵蚀其线下份额的时候,支付宝迫切的需要维系住用户。

社交是支付宝不断在尝试的事情,不过在经历多次尝试后,支付宝终于在今年宣告放弃社交,并决定回归到金融创新领域。但这样的决定还没下好,支付宝就开始新的作死征程。

而这次的动作是加入了内容资讯流,山寨了一个今日头条。据了解,支付宝即将要推出“头条”产品,而这个资讯类的应用名字比较尴尬叫:天天有料。听上去有点像是天天快报+今日头条的结合体,而天天快报则是腾讯旗下的个性化资讯类产品。

亿邦动力在一篇文章中直接表示,支付宝这次其实是山寨了微信公众号的推送模式。

近年来,支付宝一直在寻求和微信的对标。在支付方面,从红包的社交化到推出支付奖励金,都和微信支付的相关玩法非常相似;支付服务势均力敌的基础上,支付宝也曾多次尝试社交,试图直击微信的核心竞争力,但无奈频频夭折,圈子功能更受到了极大质疑。虽然天天有料在收录和分发模式上和今日头条、UC头条等如出一辙,但细细想来,上述特点似乎又将它的定位引向了另一个产品:关注有推送、主页有私信入口、文底有阅读原文等,是不是和微信公众号过于“神似”了?

再说句题外话,在微信不久前推出小程序的时候,支付宝也对外公开了自己的小程序,在面对抄袭质疑的时候,支付宝表示:我们早都在做了,就是不小心名字撞车了。

回顾这几年支付宝和微信之间的竞争,微信的打法无疑更加合理。微信一直在做的就是不断丰富自己在线下的场景,相信大家都没忘记的大新闻是,微信不久前与星巴克等品牌的合作。以及微信和摩拜之间的合作,通过遍布大街小巷的摩拜共享单车上的二维码,微信再次高频的拓展了自身的使用场景。

有趣的是,在微信和摩拜单车达成战略合作后,知名自媒体人冯大辉还开玩笑说,「支付宝不是怕没有日活吗?阿里投资共享单车,先来个小目标,比如全国撒它个一亿辆,用户免费骑,不要押金,但是,得用支付宝扫码骑车,信用授权。还用担心干不过微信?」

结果果不其然,就在几天之前,支付宝旗下的蚂蚁金服和另一家共享单车巨头ofo达成了战略合作,但很明显,支付宝如今在拓展线下场景上,一直选择的是跟随微信的策略。

放弃社交其实是一种无奈,支付宝知道想和在社交领域打败微信这根本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如今的支付宝将更多的心思其实是放在了拓展了线上使用场景中,希望能留住用户更长的时间。蚂蚁森林是其中一个较为典型的例子,根据支付宝官方的数据显示,蚂蚁森林用户数已超过2亿,每天节省碳排超过2500吨。

回到本次推出“头条”这件事上,支付宝的目的很简单,希望通过更具拥有粘性的内容信息流留住用户。支付宝有这样的想法其实不难理解,微信凭借高频的社交行为是用户使用时长最长的产品,而今日头条则凭借个性化的内容信息流稳稳占据第二。

对支付宝来说,既然社交失败了,那么我就尝试下内容吧。

但支付宝的核心产品形态是支付结算工具,在辨识度上只能作为个人处理金钱关系的工具,很少有人会考虑通过支付宝进行社交,也很少有人会考虑通过支付宝阅读资讯。支付宝虽然用户很多,但这些用户其实很难导流到金融之外的场景中。

根据2016第三季度猎豹全球智库的数据,支付宝的转型压力来自于,微信支付所在的微信打开次数每周高达167次,微信每打开一次微信支付就多一分被用到的可能性;而支付宝只有15次,不足十分之一。因此支付宝背水一战也要加入内容,希望以此提高打开率。

从这个角度来看,支付宝即使在内容领域取得不错的成绩,但在打开频次上也永远不会超过微信。“用户把钱交给了支付宝,而把时间和朋友给了微信。”很多人仍然离不开支付宝,但更适合支付宝的可能还是金融场景的创新。

而微信作为社交工具其实也有自身的焦虑。「有人说,微信做社交没问题,但只要碰商业化,就有人骂。支付宝做社交被用户骂,但做商业化没有人骂。这个奇怪的现象后,支付宝也开始反思自己的基因本质。」

看上去好像确实如此,支付宝更擅长商业化,这其实也是支付宝的基因所致。

如今的支付宝越来越重,访问速度也越来越慢,产品体验上也和微信相去甚远。推出内容信息流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支付宝留住用户,但这很可能是捡到了芝麻却丢了西瓜。

工具化的支付宝其实秉承的应该是「简便好用,用户用完即走」,但内容资讯产品承载的任务却是最大程度留住用户,对交互界面、用户体验的要求很高。一直被吐槽没有产品经理的支付宝能做好平衡吗?为此我打上了个大大的问号。

关键字:支付宝信息流摩拜

本文摘自:逐鹿网

x 宣告放弃社交后,支付宝把希望放在了“信息流”上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统一通信/协作企业动态 → 正文

宣告放弃社交后,支付宝把希望放在了“信息流”上

责任编辑:editor004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7-03-21 11:24:41 本文摘自:逐鹿网

去年支付宝的改版可以说被各种吐槽,但本应该做好金融工具的是支付宝却仿佛着了魔,在微信支付凭借更高的使用频次不断侵蚀其线下份额的时候,支付宝迫切的需要维系住用户。

社交是支付宝不断在尝试的事情,不过在经历多次尝试后,支付宝终于在今年宣告放弃社交,并决定回归到金融创新领域。但这样的决定还没下好,支付宝就开始新的作死征程。

而这次的动作是加入了内容资讯流,山寨了一个今日头条。据了解,支付宝即将要推出“头条”产品,而这个资讯类的应用名字比较尴尬叫:天天有料。听上去有点像是天天快报+今日头条的结合体,而天天快报则是腾讯旗下的个性化资讯类产品。

亿邦动力在一篇文章中直接表示,支付宝这次其实是山寨了微信公众号的推送模式。

近年来,支付宝一直在寻求和微信的对标。在支付方面,从红包的社交化到推出支付奖励金,都和微信支付的相关玩法非常相似;支付服务势均力敌的基础上,支付宝也曾多次尝试社交,试图直击微信的核心竞争力,但无奈频频夭折,圈子功能更受到了极大质疑。虽然天天有料在收录和分发模式上和今日头条、UC头条等如出一辙,但细细想来,上述特点似乎又将它的定位引向了另一个产品:关注有推送、主页有私信入口、文底有阅读原文等,是不是和微信公众号过于“神似”了?

再说句题外话,在微信不久前推出小程序的时候,支付宝也对外公开了自己的小程序,在面对抄袭质疑的时候,支付宝表示:我们早都在做了,就是不小心名字撞车了。

回顾这几年支付宝和微信之间的竞争,微信的打法无疑更加合理。微信一直在做的就是不断丰富自己在线下的场景,相信大家都没忘记的大新闻是,微信不久前与星巴克等品牌的合作。以及微信和摩拜之间的合作,通过遍布大街小巷的摩拜共享单车上的二维码,微信再次高频的拓展了自身的使用场景。

有趣的是,在微信和摩拜单车达成战略合作后,知名自媒体人冯大辉还开玩笑说,「支付宝不是怕没有日活吗?阿里投资共享单车,先来个小目标,比如全国撒它个一亿辆,用户免费骑,不要押金,但是,得用支付宝扫码骑车,信用授权。还用担心干不过微信?」

结果果不其然,就在几天之前,支付宝旗下的蚂蚁金服和另一家共享单车巨头ofo达成了战略合作,但很明显,支付宝如今在拓展线下场景上,一直选择的是跟随微信的策略。

放弃社交其实是一种无奈,支付宝知道想和在社交领域打败微信这根本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如今的支付宝将更多的心思其实是放在了拓展了线上使用场景中,希望能留住用户更长的时间。蚂蚁森林是其中一个较为典型的例子,根据支付宝官方的数据显示,蚂蚁森林用户数已超过2亿,每天节省碳排超过2500吨。

回到本次推出“头条”这件事上,支付宝的目的很简单,希望通过更具拥有粘性的内容信息流留住用户。支付宝有这样的想法其实不难理解,微信凭借高频的社交行为是用户使用时长最长的产品,而今日头条则凭借个性化的内容信息流稳稳占据第二。

对支付宝来说,既然社交失败了,那么我就尝试下内容吧。

但支付宝的核心产品形态是支付结算工具,在辨识度上只能作为个人处理金钱关系的工具,很少有人会考虑通过支付宝进行社交,也很少有人会考虑通过支付宝阅读资讯。支付宝虽然用户很多,但这些用户其实很难导流到金融之外的场景中。

根据2016第三季度猎豹全球智库的数据,支付宝的转型压力来自于,微信支付所在的微信打开次数每周高达167次,微信每打开一次微信支付就多一分被用到的可能性;而支付宝只有15次,不足十分之一。因此支付宝背水一战也要加入内容,希望以此提高打开率。

从这个角度来看,支付宝即使在内容领域取得不错的成绩,但在打开频次上也永远不会超过微信。“用户把钱交给了支付宝,而把时间和朋友给了微信。”很多人仍然离不开支付宝,但更适合支付宝的可能还是金融场景的创新。

而微信作为社交工具其实也有自身的焦虑。「有人说,微信做社交没问题,但只要碰商业化,就有人骂。支付宝做社交被用户骂,但做商业化没有人骂。这个奇怪的现象后,支付宝也开始反思自己的基因本质。」

看上去好像确实如此,支付宝更擅长商业化,这其实也是支付宝的基因所致。

如今的支付宝越来越重,访问速度也越来越慢,产品体验上也和微信相去甚远。推出内容信息流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支付宝留住用户,但这很可能是捡到了芝麻却丢了西瓜。

工具化的支付宝其实秉承的应该是「简便好用,用户用完即走」,但内容资讯产品承载的任务却是最大程度留住用户,对交互界面、用户体验的要求很高。一直被吐槽没有产品经理的支付宝能做好平衡吗?为此我打上了个大大的问号。

关键字:支付宝信息流摩拜

本文摘自:逐鹿网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