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统一通信/协作行业动态 → 正文

欧盟起草频谱管理方案,迈出统一通信关键一步

责任编辑:editor009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4-09-04 06:12:57 本文摘自:c114中国通信网

欧盟在统一欧洲通信市场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欧盟委员会副主席兼“数字议程”(Digital Agenda)事务专员Neelie Kroes继去年发布了激进的统一电信市场方案后,9月1日又提交了由前欧盟贸易专员Pascal Lamy起草的无线频谱统一管理方案。此方案依照欧盟此前公布的数字化欧洲日程规划了“2020-2030-2025”时间表,即把2020年、2030年和2025年作为整个欧洲数字化进程中移动宽带发展的三个关键时间点。

该方案中的核心内容包括:

·2020年前后,收回全欧洲700MHz(694MHz~790MHz)频率,只用于移动宽带。目前在欧洲各国分别用于电视广播和移动电话的700MHz(694MHz~790MHz)频率,未来将在整个欧洲范围专门用于移动宽带服务,统一管理的时间定为2020年前后(2018年~2022年之间)。

·各国低于700MHz(470MHz~694MHz)频率目前用于地区性的广播和其他用途,将于2030年之后逐步统一进行管理。在即将召开的2015年世界无线电通信大会上,全球的无线电频谱使用规则将会得到修订。欧盟将拒绝世界无线电通信大会上做出的对低于700MHz(470MHz~694 MHz)频率分配任何移动通信用途的决议。目前低于700MHz(470MHz~694MHz)频率在欧洲全面用于地区性广播。在2030年之前,欧盟不会对700MHz(470MHz~694MHz)频率的使用做出重大改动。

·2025年将作为一个关键时间点全面评估欧盟的通信技术和市场发展。随着移动通信使用需求量的快速增长,新技术的不断出现,欧盟也预计到目前的时间计划有可能并不完全适于未来的行业变化。所以欧盟将在2025年全面评估频谱的分配使用、新技术的成熟度以及移动通信使用量的增加,最终决定是否要对现有的频谱分配政策作出相应调整。

纵观欧盟对于频谱的管制历史,可以看到,尽管跨越了多个国家,不断的透明化、集中化与标准化始终是欧盟对于频谱管理的目标。

在2012年2月欧盟推出的无线频谱监管计划(RSPP)中,欧盟定义了几个频谱集中化的重要工作:2012年年底前,各成员国应该完成将2.5GHz~2.69GHz、3.4GHz~3.8GHz和900MHz/1800MHz用于移动通信和移动宽带服务,这其中包含了3G和4G的使用频率;2013年1月1日前,完成把800MHz分配给移动宽带服务的工作;2013年7月前,欧盟协助各成员国完成从400MHz 到6GHz 频谱范围的频率使用调查,确保为未来指定统一频谱监管规则提供数据依据。

频谱是移动通信的重要资源。因为移动通信受频谱和共享使用的制约,带宽不可能像有线宽带一样随意增加,这就使得移动通信的带宽和连接速度始终是未来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瓶颈。

频谱对于无线网络的覆盖与连接速度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合适的频率既可以保证无线通信信号的覆盖范围,也可以保证对建筑物的穿透能力,从而大大节省运营商的网络建设成本并保障用户的使用体验。实际上,700MHz作为移动通信的“黄金频率”,在很多国家都被设定为4G的频率。

另一方面,在从LTE到LTE-A的演进过程中,更宽的频段至关重要。连续的频段可以更好地支持高带宽无线连接。尽管目前也出现了多种不依赖于连续频段而提升网络带宽的技术,但也对通信频率和频宽有一定要求。例如在LTE-A下的载波聚合(Carrier Aggregation)技术,目前只能支持最多三载波聚合。过分零散的频段,会使载波聚合设备和终端的复杂度大大增加。

反观我国,离频段的集中科学管理目标还相差甚远。首先体现在频谱用途不清,各地不统一。700MHz目前是划归广电使用,但实际上,各地广电在该频段的用途五花八门,没有真正用好稀缺的频谱资源。另外还有很多未经审批直接占用频谱的情况。

对于已经有统一规划的频率,由于执行不到位,导致空有规划,迟迟不能落地。按政府部门要求,2011年12月份前小灵通用户退网清频应该已经完成,但截至今日,部分地市的小灵通还在继续使用,包括笔者家庭所在的南京。这种拖泥带水状况的出现,确实因为有一定操作难度,但更主要的还是对政府政策缺乏执行的严肃性。

未来是移动互联网的时代,为移动互联网提供通信基础的就是移动通信网络,而构建移动通信网络的基本元素就是频谱。政府应该通过专门机构统一管理频谱的分配,监管频谱的使用,并借鉴欧盟的逐步推进监管方式的完善,为我国未来的移动互联网产业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关键字:方案管理频谱欧盟

本文摘自:c114中国通信网

x 欧盟起草频谱管理方案,迈出统一通信关键一步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统一通信/协作行业动态 → 正文

欧盟起草频谱管理方案,迈出统一通信关键一步

责任编辑:editor009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4-09-04 06:12:57 本文摘自:c114中国通信网

欧盟在统一欧洲通信市场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欧盟委员会副主席兼“数字议程”(Digital Agenda)事务专员Neelie Kroes继去年发布了激进的统一电信市场方案后,9月1日又提交了由前欧盟贸易专员Pascal Lamy起草的无线频谱统一管理方案。此方案依照欧盟此前公布的数字化欧洲日程规划了“2020-2030-2025”时间表,即把2020年、2030年和2025年作为整个欧洲数字化进程中移动宽带发展的三个关键时间点。

该方案中的核心内容包括:

·2020年前后,收回全欧洲700MHz(694MHz~790MHz)频率,只用于移动宽带。目前在欧洲各国分别用于电视广播和移动电话的700MHz(694MHz~790MHz)频率,未来将在整个欧洲范围专门用于移动宽带服务,统一管理的时间定为2020年前后(2018年~2022年之间)。

·各国低于700MHz(470MHz~694MHz)频率目前用于地区性的广播和其他用途,将于2030年之后逐步统一进行管理。在即将召开的2015年世界无线电通信大会上,全球的无线电频谱使用规则将会得到修订。欧盟将拒绝世界无线电通信大会上做出的对低于700MHz(470MHz~694 MHz)频率分配任何移动通信用途的决议。目前低于700MHz(470MHz~694MHz)频率在欧洲全面用于地区性广播。在2030年之前,欧盟不会对700MHz(470MHz~694MHz)频率的使用做出重大改动。

·2025年将作为一个关键时间点全面评估欧盟的通信技术和市场发展。随着移动通信使用需求量的快速增长,新技术的不断出现,欧盟也预计到目前的时间计划有可能并不完全适于未来的行业变化。所以欧盟将在2025年全面评估频谱的分配使用、新技术的成熟度以及移动通信使用量的增加,最终决定是否要对现有的频谱分配政策作出相应调整。

纵观欧盟对于频谱的管制历史,可以看到,尽管跨越了多个国家,不断的透明化、集中化与标准化始终是欧盟对于频谱管理的目标。

在2012年2月欧盟推出的无线频谱监管计划(RSPP)中,欧盟定义了几个频谱集中化的重要工作:2012年年底前,各成员国应该完成将2.5GHz~2.69GHz、3.4GHz~3.8GHz和900MHz/1800MHz用于移动通信和移动宽带服务,这其中包含了3G和4G的使用频率;2013年1月1日前,完成把800MHz分配给移动宽带服务的工作;2013年7月前,欧盟协助各成员国完成从400MHz 到6GHz 频谱范围的频率使用调查,确保为未来指定统一频谱监管规则提供数据依据。

频谱是移动通信的重要资源。因为移动通信受频谱和共享使用的制约,带宽不可能像有线宽带一样随意增加,这就使得移动通信的带宽和连接速度始终是未来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瓶颈。

频谱对于无线网络的覆盖与连接速度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合适的频率既可以保证无线通信信号的覆盖范围,也可以保证对建筑物的穿透能力,从而大大节省运营商的网络建设成本并保障用户的使用体验。实际上,700MHz作为移动通信的“黄金频率”,在很多国家都被设定为4G的频率。

另一方面,在从LTE到LTE-A的演进过程中,更宽的频段至关重要。连续的频段可以更好地支持高带宽无线连接。尽管目前也出现了多种不依赖于连续频段而提升网络带宽的技术,但也对通信频率和频宽有一定要求。例如在LTE-A下的载波聚合(Carrier Aggregation)技术,目前只能支持最多三载波聚合。过分零散的频段,会使载波聚合设备和终端的复杂度大大增加。

反观我国,离频段的集中科学管理目标还相差甚远。首先体现在频谱用途不清,各地不统一。700MHz目前是划归广电使用,但实际上,各地广电在该频段的用途五花八门,没有真正用好稀缺的频谱资源。另外还有很多未经审批直接占用频谱的情况。

对于已经有统一规划的频率,由于执行不到位,导致空有规划,迟迟不能落地。按政府部门要求,2011年12月份前小灵通用户退网清频应该已经完成,但截至今日,部分地市的小灵通还在继续使用,包括笔者家庭所在的南京。这种拖泥带水状况的出现,确实因为有一定操作难度,但更主要的还是对政府政策缺乏执行的严肃性。

未来是移动互联网的时代,为移动互联网提供通信基础的就是移动通信网络,而构建移动通信网络的基本元素就是频谱。政府应该通过专门机构统一管理频谱的分配,监管频谱的使用,并借鉴欧盟的逐步推进监管方式的完善,为我国未来的移动互联网产业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关键字:方案管理频谱欧盟

本文摘自:c114中国通信网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