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统一通信/协作行业动态 → 正文

互联网上哪里有什么“熟人”社交?

责任编辑:jacky 作者:马继华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5-09-04 10:02:28 本文摘自:百度百家

摘要 :我们在用“熟人”和“陌生人”将原来的“强关系”与“弱关系”进行了概念偷换。熟人一定是强关系,陌生人一定是若关系,弱关系一定不是熟人,但强关系并不一定是熟人。我们用强关系的市场价值却当成熟人关系来衡量,是故意的夸大与歪曲。

随着移动互联网发展的深化,越来越多的应用都开始盯上社交,包括出行、借贷、购物、甚至读书,好像只要靠上社交这棵概念大树,就都可以有光明的未来。

在原来的互联网概念中,很少提及所谓的“熟人”关系,而是以“强关系”和“弱关系”来区分。根据美国社会学家格兰诺维特提出来的人际关系理论,强关系最有可能产生于家庭成员、同事、同学等之间,他们在生活和工作中有较多的互动机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紧密有较强的情感维系着,因此,血缘、地缘,都是强关系的典型代表,而弱关系是指见过一面或是被人无意间提到的一个人,人与人之间联系较少,可能只是聊过几句或仅是打过招呼,并没有较强的情感维系在一起,并且互动的机会也很少。

正是在这样的理论指引下,很多人认为Facebook、人人网、微信等社区里的关系是强关系,而很多基于陌生人的社交应用里的都是弱关系,也包括微博、豆瓣等等。大多数分析认定,强关系的利用价值更大,可以依靠这种关系发展很多黏性非常强的应用,还可以利用口碑营销,所以,微商出现了,借贷宝也出现了,还有各种各样的社区O2O们。

不过,这种关系理论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已经不怎么被提起,而是被中国理论家改造成了所谓的“熟人”关系。各路开发者、创业者、投资者们纷纷将目光盯上了“熟人”,甚至开始利用这种熟人之间的信任。

既然是熟人之间的互联网应用,那就天然具有熟悉的价值。据网络上的解释,“ 熟人”是指彼此比较熟悉,曾经打过交道,有一定关系的却又不是十分密切的人。熟人就是介于陌生人和亲人(血缘、婚姻、道德、伦理)之间的一种超自然人脉关系。

于是,我们不得不说,我们在用“熟人”和“陌生人”将原来的“强关系”与“弱关系”进行了概念偷换。熟人一定是强关系,陌生人一定是若关系,弱关系一定不是熟人,但强关系并不一定是熟人。我们用强关系的市场价值却当成熟人关系来衡量,是故意的夸大与歪曲。

有一家号称从事熟人关系之间的借贷应用的APP,前一段闹得火热,但注册之后才发现,前前后后添加的若干好友,基本都不认识,不要说对人不了解,就是那姓名也都一点印象都没有,更加谈不上信任。在这样的“熟人”之间进行的毫无信用评估的借贷,几乎是骗钱差不多。

有人说,微信、QQ中应该都是熟人吧?对于很多老实巴交的小用户来讲,可能只有十几个或者几十个“好友”,这样的用户的微信朋友圈和QQ好友基本都是熟人,几乎都是亲戚朋友、同事邻居,最差也是孩子同学的家长。这种熟人社交确实是真实存在的,但几乎没有多少商业价值,也并不是那些所谓的熟人互联网应用的目标用户群体。

一些人,微信朋友圈有数百数千人,QQ的好友成百上千,还有无数的QQ群,在微博上有数百万的粉丝,订阅号上有数万的粉丝,这些人的熟人之间的商业价值很大。

但是,这些朋友是真的“熟人”吗?显然不是。我们可以确信,对于这些拥有成千上万的圈子经营者来说,对绝大多数的圈子中的人都不会认识,更谈不到知根知底,这种关系甚至连强关系都谈不到,更不要说是“熟悉”。

实际上,随着移动电话的普及,不要说互联网应用里的熟人不存在,连通信录的号码都已经不敢说是熟人了,一面之缘或者易于之缘的在通信录中非常普遍,接到电话看到号码甚至姓名却不知道对方是谁也并不稀奇。

当然,如果互联网上没有地地道道的“熟人”,也就很难有切切实实的“陌生人”,所有的陌生人社交都是为了达成熟人的目的而来的,这样的陌生人社交才有真正的前途,而那些陌生着来陌生着走的互联网应用,都注定不会长期生存而火起来,比如那些匿名的、偷窥的、阅后即焚的,都会成为昙花一现的过客。

在互联网上,熟人社交都是基于现实生活而转移到互联网上的,即便有产生于纯粹的互联网上的“熟人”,也要通过现实社会加以巩固和重新认识,否则,那些看似强关系的互联网应用里的所谓熟人,都是陌生的熟人,并不具有真实的熟人社交应用的价值,基于这种熟人之间的信用而搭建起来的各种应用都是建立在海市蜃楼里的幻境而已。

关键字:熟人互联网应用微商

本文摘自:百度百家

x 互联网上哪里有什么“熟人”社交?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统一通信/协作行业动态 → 正文

互联网上哪里有什么“熟人”社交?

责任编辑:jacky 作者:马继华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5-09-04 10:02:28 本文摘自:百度百家

摘要 :我们在用“熟人”和“陌生人”将原来的“强关系”与“弱关系”进行了概念偷换。熟人一定是强关系,陌生人一定是若关系,弱关系一定不是熟人,但强关系并不一定是熟人。我们用强关系的市场价值却当成熟人关系来衡量,是故意的夸大与歪曲。

随着移动互联网发展的深化,越来越多的应用都开始盯上社交,包括出行、借贷、购物、甚至读书,好像只要靠上社交这棵概念大树,就都可以有光明的未来。

在原来的互联网概念中,很少提及所谓的“熟人”关系,而是以“强关系”和“弱关系”来区分。根据美国社会学家格兰诺维特提出来的人际关系理论,强关系最有可能产生于家庭成员、同事、同学等之间,他们在生活和工作中有较多的互动机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紧密有较强的情感维系着,因此,血缘、地缘,都是强关系的典型代表,而弱关系是指见过一面或是被人无意间提到的一个人,人与人之间联系较少,可能只是聊过几句或仅是打过招呼,并没有较强的情感维系在一起,并且互动的机会也很少。

正是在这样的理论指引下,很多人认为Facebook、人人网、微信等社区里的关系是强关系,而很多基于陌生人的社交应用里的都是弱关系,也包括微博、豆瓣等等。大多数分析认定,强关系的利用价值更大,可以依靠这种关系发展很多黏性非常强的应用,还可以利用口碑营销,所以,微商出现了,借贷宝也出现了,还有各种各样的社区O2O们。

不过,这种关系理论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已经不怎么被提起,而是被中国理论家改造成了所谓的“熟人”关系。各路开发者、创业者、投资者们纷纷将目光盯上了“熟人”,甚至开始利用这种熟人之间的信任。

既然是熟人之间的互联网应用,那就天然具有熟悉的价值。据网络上的解释,“ 熟人”是指彼此比较熟悉,曾经打过交道,有一定关系的却又不是十分密切的人。熟人就是介于陌生人和亲人(血缘、婚姻、道德、伦理)之间的一种超自然人脉关系。

于是,我们不得不说,我们在用“熟人”和“陌生人”将原来的“强关系”与“弱关系”进行了概念偷换。熟人一定是强关系,陌生人一定是若关系,弱关系一定不是熟人,但强关系并不一定是熟人。我们用强关系的市场价值却当成熟人关系来衡量,是故意的夸大与歪曲。

有一家号称从事熟人关系之间的借贷应用的APP,前一段闹得火热,但注册之后才发现,前前后后添加的若干好友,基本都不认识,不要说对人不了解,就是那姓名也都一点印象都没有,更加谈不上信任。在这样的“熟人”之间进行的毫无信用评估的借贷,几乎是骗钱差不多。

有人说,微信、QQ中应该都是熟人吧?对于很多老实巴交的小用户来讲,可能只有十几个或者几十个“好友”,这样的用户的微信朋友圈和QQ好友基本都是熟人,几乎都是亲戚朋友、同事邻居,最差也是孩子同学的家长。这种熟人社交确实是真实存在的,但几乎没有多少商业价值,也并不是那些所谓的熟人互联网应用的目标用户群体。

一些人,微信朋友圈有数百数千人,QQ的好友成百上千,还有无数的QQ群,在微博上有数百万的粉丝,订阅号上有数万的粉丝,这些人的熟人之间的商业价值很大。

但是,这些朋友是真的“熟人”吗?显然不是。我们可以确信,对于这些拥有成千上万的圈子经营者来说,对绝大多数的圈子中的人都不会认识,更谈不到知根知底,这种关系甚至连强关系都谈不到,更不要说是“熟悉”。

实际上,随着移动电话的普及,不要说互联网应用里的熟人不存在,连通信录的号码都已经不敢说是熟人了,一面之缘或者易于之缘的在通信录中非常普遍,接到电话看到号码甚至姓名却不知道对方是谁也并不稀奇。

当然,如果互联网上没有地地道道的“熟人”,也就很难有切切实实的“陌生人”,所有的陌生人社交都是为了达成熟人的目的而来的,这样的陌生人社交才有真正的前途,而那些陌生着来陌生着走的互联网应用,都注定不会长期生存而火起来,比如那些匿名的、偷窥的、阅后即焚的,都会成为昙花一现的过客。

在互联网上,熟人社交都是基于现实生活而转移到互联网上的,即便有产生于纯粹的互联网上的“熟人”,也要通过现实社会加以巩固和重新认识,否则,那些看似强关系的互联网应用里的所谓熟人,都是陌生的熟人,并不具有真实的熟人社交应用的价值,基于这种熟人之间的信用而搭建起来的各种应用都是建立在海市蜃楼里的幻境而已。

关键字:熟人互联网应用微商

本文摘自:百度百家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