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数据商业智能BI → 正文

P2P跑路不断 CDS在困境中摸索前行

责任编辑:editor005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4-10-14 22:06:20 本文摘自:百度百家

在当前中国的P2P网贷市场,大家最不愿,但却每天都在讨论的话题就是:跑路。2013年开始,P2P网贷市场的野蛮生长业态慢慢被打破,潜在风险也开始逐渐显现,跑路、倒闭事件一个接着一个。据《极客网》统计,截止目前全国问题平台共193家,其中,2014年问题平台数已达101家。近两个月,倒闭跑路潮继续,8月、9月问题平台数分别16家和22家。如何保障投资人安全,如何建立合理、健康、可持续的安全保障体系,已经成为当前的中国P2P网贷市场亟待解决的问题。

前面一系列的文章中,我们讲到担保模式、风险保证金模式,都不足以化解当前P2P网贷平台在运营过程中的风险。因此,产业链各环节参与者都在积极寻找最适合中国国情的本土化安全保障的全新解决方案。经过一系列的讨论、实践,被西方金融界称为信用债的“救生衣”的CDS逐渐走向前台,并被业界寄予厚望。然而,中国市场与西方市场有很大不同,尽管CDS在国外有成功先例,但在中国市场,如何、何时引入,怎样完成科学的本土化改造却没有标准答案。

CDS正式登陆中国的时间大约是在2010年,当时积聚了数十万亿元贷款的中国银行业亟需对冲信用风险,以CDS为代表的CRM(信用风险缓释工具)产品响应了这一迫切的渴求。然而,由于专业人才的匮乏,CDS在中国市场的落地、实践一直是雷声大、雨点小。三年之后,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已高达71.9万亿元,信用风险缓释工具从推出至今,其累计交易的名义本金(包括CRMA交易以及CRMW发行和交易)仅约50亿元,在2013年没有达成新的CRMA交易,也没有创设新的CRMW.

随着P2P网贷市场规模的持续扩大(预计2014全年,网贷行业总成交量将达到2400亿元),以及各种风险保障模式短板的不断暴露,CDS再次被推向风口浪尖。据《极客网》观察,支持CDS模式的公司大有人在,甚至有专家认为CDS是中国P2P网贷市场的未来。不过,就目前市场现状来看,CDS在中国落地仍然有着巨大挑战。主要表现在:

1、认识水平

CDS在中国市场争议很大,看好的有,看衰的更多。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前几年实践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负面信息。事实上,CDS在进入中国的过程中,被有意无意地本土化了。而这些本土化,并不全是正确的。例如,在国际通行的CDS中,信用保护的范围涵盖一整类债务,而中国CDS工具仅保护具体指定的债务。而被很多专家认为是一种作茧自缚的改造。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问题,是因为国内行业从业者对CDS的认识存在局限。当前,这种问题依然存在。

2、人才匮乏

金融产品的生命力依赖于其应用价值,探讨应用价值,就要研究产品相关各方的需求,金融衍生品的相关各方可以粗略划分为对冲用户、投资用户、做市商、监管机构等主要类别。而错误的产品改造不仅达不到想要的效果,还会扼杀原有产品的应用价值和生命力。过去几年,CDS在中国所走的弯路为今后的金融产品本土化提供了反面案例。而突破这些反面案例带来的束缚,都需要专业化的人才,没有好的人才,就不会有CDS的未来。目前,中国相关人才储备与市场需求并不完全匹配,缺口较大。

3、监管限制

金融是一个政策敏感性行业,中国市场的监管更加严格。在这种情况下,CDS在中国的落地,既要全面满足用户、市场的需求,还要全面考虑市场监管。长期以来,中国P2P网贷市场一直处于无行业标准、无主管单位、无监管规范的三无状态。然而,2014年以后监管开始收紧,但监管政策方向和力度并不明朗,这给CDS带来更大的不确定性。所以,CDS未来在中国如何发展,还要看政策风向如何变。

尽管CDS前路漫漫,但仍然有一大批铁杆支持者,未来的发展有无限想象空间。目前,CDS在中国P2P网贷市场中的应用还处于研究阶段,全面落地还需要时间。不过,已有消息显示,规模达19万亿美元的债券衍生品(CDS)市场将迎来十多年来的最大改革。此次改革将努力解决之前的一些缺陷。这些缺陷使得一些CDS合约没能按买家预期的那样兑付。

关键字:CDSP2P网救生衣

本文摘自:百度百家

x P2P跑路不断 CDS在困境中摸索前行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大数据商业智能BI → 正文

P2P跑路不断 CDS在困境中摸索前行

责任编辑:editor005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4-10-14 22:06:20 本文摘自:百度百家

在当前中国的P2P网贷市场,大家最不愿,但却每天都在讨论的话题就是:跑路。2013年开始,P2P网贷市场的野蛮生长业态慢慢被打破,潜在风险也开始逐渐显现,跑路、倒闭事件一个接着一个。据《极客网》统计,截止目前全国问题平台共193家,其中,2014年问题平台数已达101家。近两个月,倒闭跑路潮继续,8月、9月问题平台数分别16家和22家。如何保障投资人安全,如何建立合理、健康、可持续的安全保障体系,已经成为当前的中国P2P网贷市场亟待解决的问题。

前面一系列的文章中,我们讲到担保模式、风险保证金模式,都不足以化解当前P2P网贷平台在运营过程中的风险。因此,产业链各环节参与者都在积极寻找最适合中国国情的本土化安全保障的全新解决方案。经过一系列的讨论、实践,被西方金融界称为信用债的“救生衣”的CDS逐渐走向前台,并被业界寄予厚望。然而,中国市场与西方市场有很大不同,尽管CDS在国外有成功先例,但在中国市场,如何、何时引入,怎样完成科学的本土化改造却没有标准答案。

CDS正式登陆中国的时间大约是在2010年,当时积聚了数十万亿元贷款的中国银行业亟需对冲信用风险,以CDS为代表的CRM(信用风险缓释工具)产品响应了这一迫切的渴求。然而,由于专业人才的匮乏,CDS在中国市场的落地、实践一直是雷声大、雨点小。三年之后,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已高达71.9万亿元,信用风险缓释工具从推出至今,其累计交易的名义本金(包括CRMA交易以及CRMW发行和交易)仅约50亿元,在2013年没有达成新的CRMA交易,也没有创设新的CRMW.

随着P2P网贷市场规模的持续扩大(预计2014全年,网贷行业总成交量将达到2400亿元),以及各种风险保障模式短板的不断暴露,CDS再次被推向风口浪尖。据《极客网》观察,支持CDS模式的公司大有人在,甚至有专家认为CDS是中国P2P网贷市场的未来。不过,就目前市场现状来看,CDS在中国落地仍然有着巨大挑战。主要表现在:

1、认识水平

CDS在中国市场争议很大,看好的有,看衰的更多。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前几年实践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负面信息。事实上,CDS在进入中国的过程中,被有意无意地本土化了。而这些本土化,并不全是正确的。例如,在国际通行的CDS中,信用保护的范围涵盖一整类债务,而中国CDS工具仅保护具体指定的债务。而被很多专家认为是一种作茧自缚的改造。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问题,是因为国内行业从业者对CDS的认识存在局限。当前,这种问题依然存在。

2、人才匮乏

金融产品的生命力依赖于其应用价值,探讨应用价值,就要研究产品相关各方的需求,金融衍生品的相关各方可以粗略划分为对冲用户、投资用户、做市商、监管机构等主要类别。而错误的产品改造不仅达不到想要的效果,还会扼杀原有产品的应用价值和生命力。过去几年,CDS在中国所走的弯路为今后的金融产品本土化提供了反面案例。而突破这些反面案例带来的束缚,都需要专业化的人才,没有好的人才,就不会有CDS的未来。目前,中国相关人才储备与市场需求并不完全匹配,缺口较大。

3、监管限制

金融是一个政策敏感性行业,中国市场的监管更加严格。在这种情况下,CDS在中国的落地,既要全面满足用户、市场的需求,还要全面考虑市场监管。长期以来,中国P2P网贷市场一直处于无行业标准、无主管单位、无监管规范的三无状态。然而,2014年以后监管开始收紧,但监管政策方向和力度并不明朗,这给CDS带来更大的不确定性。所以,CDS未来在中国如何发展,还要看政策风向如何变。

尽管CDS前路漫漫,但仍然有一大批铁杆支持者,未来的发展有无限想象空间。目前,CDS在中国P2P网贷市场中的应用还处于研究阶段,全面落地还需要时间。不过,已有消息显示,规模达19万亿美元的债券衍生品(CDS)市场将迎来十多年来的最大改革。此次改革将努力解决之前的一些缺陷。这些缺陷使得一些CDS合约没能按买家预期的那样兑付。

关键字:CDSP2P网救生衣

本文摘自:百度百家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