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数据业界动态 → 正文

从发动机到卫星,“谜航”背后大数据

责任编辑:王李通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4-03-16 08:44:12 本文摘自:凤凰网

●发动机数据——每半小时汇编成1份报告,传回地面,引擎制造商英国罗尔斯罗伊斯公司能获得,但须保密,不能公开,昨表态认同马方说法:最后一次输送信号是在8日1时7分

●卫星通讯系统数据——每4小时会自动向卫星发送测试报,专家透露数据掌握在一家瑞士公司国际航空电信协会 (简称SI-TA)手里,“应该飞了4-8小时”

●路透社信源——军用雷达数据表明MH370航班被人为操纵飞越马来半岛后飞向安达曼岛

●马方信息——昨天发布会上,再次否认客机失联后继续飞行的说法 马航失联航班MH370究竟去了哪里,已经成为全世界的关注焦点。CNN昨天的报道依旧是想证明“航班可能继续飞行了4小时”,但依据已经从前天的“发动机数据判断”改为了“该航班失联后曾试图和卫星联系”。

但这样的“新闻”照例被例行的马航发布会否认了。昨日,晨报记者采访了一名飞机卫星通讯领域的技术专家,他表示,波音777在没有主动向卫星发送报文的情况下,会每隔4小时自动向卫星发送一次链路测试报,这个信号发送是无法关闭的,除非卫星设备关闭。

这位技术专家告诉记者,失联航班的机型波音777上的卫星通讯设备就是他们设计的。根据设计,飞机和卫星之间有一个飞机卫星数据链,飞机会主动向卫星实时发送报文,报告其所在位置、飞行高度等详细数据。如果在没有任何报文的情况下,飞机会每隔4个小时向卫星发送一个链路测试报,以检测通讯是否畅通。“这个链路测试报是自动发送的,无法关闭,除非卫星设备关闭。”

根据CNN昨天的报道,有知情人士称,失联客机MH370从民用雷达屏幕上消失后,通讯卫星在至少5小时内收到该客机发来的断断续续信息。航空调查员正在研究客机上有人故意关闭两套自动通信系统以避免客机被发现的可能性。其中一套系统是向地面雷达站发送客机航班号、位置以及飞行高度等信息的应答器,另一套是收集和传输关于客机几个关键系统数据的系统。

这名技术专家表示,CNN的报道从技术角度而言比较可信,在飞机失联后卫星收到的信号很可能就是链路测试报,“说明飞机还在空中,还有电,飞机的卫星设备还在工作。”至于飞行的时间,该专家认为,不是4小时,而是4-8小时这个区间。因为收到一个链路测试报,证明前面已经飞了4小时,在下一个链路测试报发送之前,它还有4小时的区间,在这个区间内飞机发生坠毁或者降落地面,后面就不会发送了。

该专家表示,这个链路测试报并不同于报文,只是证明飞机还在空中,里面只有航班号等简单信息,并没有方位、航向等详细信息。若要确定飞机大致方位,需要拿到完整的相关报文数据。他透露,目前马航飞机的所有地空数据链报文都由一家瑞士公司国际航空电信协会(简称SITA)掌握,只要SITA给出MH370所有的数据链报文,让专业单位分析,就可能知道最后的数据链失联是在几点。“弄清失联时间点,根据军方雷达的信号,算出飞机的最后高度、航向、速度,加上风速风向,还有所剩燃油的情况,综合这些信息,可推算出飞机的大致飞行线路和方位,确定范围半径,至少可以缩小搜救范围。”

另外,引擎制造商英国罗尔斯罗伊斯公司14日则表示,关于马航客机失联后其引擎仍在传输数据的报道不实,该公司认同马来西亚代理交通部长希沙姆丁13日作出的相关表态,同意其有关“飞机最后一次传输信号的时间是8日1时7分,显示状态正常”的说法。该公司正继续为马来西亚当局和马航提供全力支持。公司将此事作为一项正式调查来对待,因此有关信息必须保密,在告知马方之前不能与媒体分享信息,也不能发布任何相关声明。 但一个传言被否认,另外一个传言又迅速占据传播渠道。路透社昨天下午4点则称他们得到独家消息:军用雷达数据表明MH370航班被人为操纵飞越马来半岛后飞向安达曼岛——一个位于安达曼海和孟加拉湾中间的群岛。对此说法,中央电视台也做了详细报道。

关键字:大数据卫星

本文摘自:凤凰网

x 从发动机到卫星,“谜航”背后大数据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大数据业界动态 → 正文

从发动机到卫星,“谜航”背后大数据

责任编辑:王李通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4-03-16 08:44:12 本文摘自:凤凰网

●发动机数据——每半小时汇编成1份报告,传回地面,引擎制造商英国罗尔斯罗伊斯公司能获得,但须保密,不能公开,昨表态认同马方说法:最后一次输送信号是在8日1时7分

●卫星通讯系统数据——每4小时会自动向卫星发送测试报,专家透露数据掌握在一家瑞士公司国际航空电信协会 (简称SI-TA)手里,“应该飞了4-8小时”

●路透社信源——军用雷达数据表明MH370航班被人为操纵飞越马来半岛后飞向安达曼岛

●马方信息——昨天发布会上,再次否认客机失联后继续飞行的说法 马航失联航班MH370究竟去了哪里,已经成为全世界的关注焦点。CNN昨天的报道依旧是想证明“航班可能继续飞行了4小时”,但依据已经从前天的“发动机数据判断”改为了“该航班失联后曾试图和卫星联系”。

但这样的“新闻”照例被例行的马航发布会否认了。昨日,晨报记者采访了一名飞机卫星通讯领域的技术专家,他表示,波音777在没有主动向卫星发送报文的情况下,会每隔4小时自动向卫星发送一次链路测试报,这个信号发送是无法关闭的,除非卫星设备关闭。

这位技术专家告诉记者,失联航班的机型波音777上的卫星通讯设备就是他们设计的。根据设计,飞机和卫星之间有一个飞机卫星数据链,飞机会主动向卫星实时发送报文,报告其所在位置、飞行高度等详细数据。如果在没有任何报文的情况下,飞机会每隔4个小时向卫星发送一个链路测试报,以检测通讯是否畅通。“这个链路测试报是自动发送的,无法关闭,除非卫星设备关闭。”

根据CNN昨天的报道,有知情人士称,失联客机MH370从民用雷达屏幕上消失后,通讯卫星在至少5小时内收到该客机发来的断断续续信息。航空调查员正在研究客机上有人故意关闭两套自动通信系统以避免客机被发现的可能性。其中一套系统是向地面雷达站发送客机航班号、位置以及飞行高度等信息的应答器,另一套是收集和传输关于客机几个关键系统数据的系统。

这名技术专家表示,CNN的报道从技术角度而言比较可信,在飞机失联后卫星收到的信号很可能就是链路测试报,“说明飞机还在空中,还有电,飞机的卫星设备还在工作。”至于飞行的时间,该专家认为,不是4小时,而是4-8小时这个区间。因为收到一个链路测试报,证明前面已经飞了4小时,在下一个链路测试报发送之前,它还有4小时的区间,在这个区间内飞机发生坠毁或者降落地面,后面就不会发送了。

该专家表示,这个链路测试报并不同于报文,只是证明飞机还在空中,里面只有航班号等简单信息,并没有方位、航向等详细信息。若要确定飞机大致方位,需要拿到完整的相关报文数据。他透露,目前马航飞机的所有地空数据链报文都由一家瑞士公司国际航空电信协会(简称SITA)掌握,只要SITA给出MH370所有的数据链报文,让专业单位分析,就可能知道最后的数据链失联是在几点。“弄清失联时间点,根据军方雷达的信号,算出飞机的最后高度、航向、速度,加上风速风向,还有所剩燃油的情况,综合这些信息,可推算出飞机的大致飞行线路和方位,确定范围半径,至少可以缩小搜救范围。”

另外,引擎制造商英国罗尔斯罗伊斯公司14日则表示,关于马航客机失联后其引擎仍在传输数据的报道不实,该公司认同马来西亚代理交通部长希沙姆丁13日作出的相关表态,同意其有关“飞机最后一次传输信号的时间是8日1时7分,显示状态正常”的说法。该公司正继续为马来西亚当局和马航提供全力支持。公司将此事作为一项正式调查来对待,因此有关信息必须保密,在告知马方之前不能与媒体分享信息,也不能发布任何相关声明。 但一个传言被否认,另外一个传言又迅速占据传播渠道。路透社昨天下午4点则称他们得到独家消息:军用雷达数据表明MH370航班被人为操纵飞越马来半岛后飞向安达曼岛——一个位于安达曼海和孟加拉湾中间的群岛。对此说法,中央电视台也做了详细报道。

关键字:大数据卫星

本文摘自:凤凰网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