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数据业界动态 → 正文

“大数据之剑”发威,部分精英各寻出路

责任编辑:editor014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4-05-07 07:47:03 本文摘自: 成都商报(成都)

继上星期华宝兴业基金经理牟旭东遭调查后,日前有传,监管层又开始新一轮投研人员的老鼠仓调查,其中传闻所指基金业老大华夏基金亦有两名基金经理被带走调查,包括被誉为“最会赚钱的5大女基金经理”的原基金经理罗泽萍。内部人士透露,本次调查又是“大数据”发威,在技术手段完备的情况下,监管层正掀开一轮网格状的老鼠仓治理行动。

华夏“躺着也中枪”

媒体报道,近期华夏基金亦有两名基金经理被带走调查,其中一名为女基金经理罗泽萍。

资料显示,罗泽萍于2004年加入华夏基金,历任研究员、基金经理助理、兴华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华夏行业基金经理等,一度被媒体评为“最会赚钱的5大女基金经理之一”。

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罗泽萍在华夏优势任期的2年零75天中,收益达8.69%,战胜同期上证指数21.43%。

记者就此事向华夏基金媒体负责人求证,其告诉记者,已经回应了不少媒体的问题,罗泽萍今年3月已经离职,“因为休产假的缘故,3月已经从华夏离职”。

此前媒体报道有不少模糊之处,比如既指出“有两名基金经理被带走协助调查”,但又强调“目前罗(泽萍)已不在国内”。对此,华夏基金方面亦表示,目前并未接到监管层的通知,也不清楚罗的行踪。

而对于传闻中华夏基金另外一名涉嫌的基金经理,华夏方面表示并不清楚。

“大数据之剑”发威

从去年开始掀起的基金业监管风暴,一个个案例如多米诺骨牌揭开,表象底下,是监管层蓄意进行全行业的大整顿。

监管层手中掌握的“利器”,就是交易所的“大数据系统”,该系统是业内人士对沪深两市交易所一系列监察系统口语化的统称。

据证监会内部人士透露,最新爆出的一众投研人员被查的线索多来自该系统。

“借助对大数据的应用,监管层已经树立了一个网格状的治理老鼠仓的雷霆手段。假如行之有效,将大大改变目前业界的生态。”知情人士透露。

此前,博时马乐老鼠仓亦由监管系统挖出。当时深圳交易所在监控时发现,有异常账户重仓的小盘股和马乐掌舵的博时精选高度重合。进一步追查发现,马乐通过操作自己控制的三个股票账户,先于或同期与其管理的博时精选基金买入相同股票76只,成交金额人民币10亿余元,获利近2000万元。

据接近证监会稽查局的人士介绍,“现在去现场检查,用电脑直接能查出嫌疑人的所有电话。电脑文件的数据恢复功能很强大。用一个与U盘类似的东西插上电脑即可。”

部分精英各寻出路

一方面,监管层对内幕交易、利益输送等行为的打击越来越广;另一方面,公募基金以管理费为主的激励模式乏善可陈。有基金经理在一个场合交流时向记者诉苦称,一个能为公司赚来5000万的基金经理,其一年税后收入尚不足80万,而且还要经历半年、一年业绩考核。

中欧基金对窦玉明等五名高管的股权激励事项,无疑还是一个孤例。目前,越来越多优秀的公募基金从业人员,选择投奔私募,甚至移民出国成为一个“潜规则”的选择。

上周,华宝兴业基金经理牟旭东涉嫌老鼠仓被协助调查,且涉案金额巨大。4月23日,牟旭东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不讳言接受调查,更透露可能转私。

在牟旭东看来,他的情况“比较特殊”,跟目前爆出来的老鼠仓是两码事。“那是七八年前做研究员时做的事情,早期相关法律并没有明确规定,很多东西是有争议的,比如给别人荐股。”

牟旭东告诉记者,“之后会休息一段时间,未来可能会考虑去做私募,因为做公募太辛苦了。”

关键字:大数据

本文摘自: 成都商报(成都)

x “大数据之剑”发威,部分精英各寻出路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大数据业界动态 → 正文

“大数据之剑”发威,部分精英各寻出路

责任编辑:editor014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4-05-07 07:47:03 本文摘自: 成都商报(成都)

继上星期华宝兴业基金经理牟旭东遭调查后,日前有传,监管层又开始新一轮投研人员的老鼠仓调查,其中传闻所指基金业老大华夏基金亦有两名基金经理被带走调查,包括被誉为“最会赚钱的5大女基金经理”的原基金经理罗泽萍。内部人士透露,本次调查又是“大数据”发威,在技术手段完备的情况下,监管层正掀开一轮网格状的老鼠仓治理行动。

华夏“躺着也中枪”

媒体报道,近期华夏基金亦有两名基金经理被带走调查,其中一名为女基金经理罗泽萍。

资料显示,罗泽萍于2004年加入华夏基金,历任研究员、基金经理助理、兴华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华夏行业基金经理等,一度被媒体评为“最会赚钱的5大女基金经理之一”。

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罗泽萍在华夏优势任期的2年零75天中,收益达8.69%,战胜同期上证指数21.43%。

记者就此事向华夏基金媒体负责人求证,其告诉记者,已经回应了不少媒体的问题,罗泽萍今年3月已经离职,“因为休产假的缘故,3月已经从华夏离职”。

此前媒体报道有不少模糊之处,比如既指出“有两名基金经理被带走协助调查”,但又强调“目前罗(泽萍)已不在国内”。对此,华夏基金方面亦表示,目前并未接到监管层的通知,也不清楚罗的行踪。

而对于传闻中华夏基金另外一名涉嫌的基金经理,华夏方面表示并不清楚。

“大数据之剑”发威

从去年开始掀起的基金业监管风暴,一个个案例如多米诺骨牌揭开,表象底下,是监管层蓄意进行全行业的大整顿。

监管层手中掌握的“利器”,就是交易所的“大数据系统”,该系统是业内人士对沪深两市交易所一系列监察系统口语化的统称。

据证监会内部人士透露,最新爆出的一众投研人员被查的线索多来自该系统。

“借助对大数据的应用,监管层已经树立了一个网格状的治理老鼠仓的雷霆手段。假如行之有效,将大大改变目前业界的生态。”知情人士透露。

此前,博时马乐老鼠仓亦由监管系统挖出。当时深圳交易所在监控时发现,有异常账户重仓的小盘股和马乐掌舵的博时精选高度重合。进一步追查发现,马乐通过操作自己控制的三个股票账户,先于或同期与其管理的博时精选基金买入相同股票76只,成交金额人民币10亿余元,获利近2000万元。

据接近证监会稽查局的人士介绍,“现在去现场检查,用电脑直接能查出嫌疑人的所有电话。电脑文件的数据恢复功能很强大。用一个与U盘类似的东西插上电脑即可。”

部分精英各寻出路

一方面,监管层对内幕交易、利益输送等行为的打击越来越广;另一方面,公募基金以管理费为主的激励模式乏善可陈。有基金经理在一个场合交流时向记者诉苦称,一个能为公司赚来5000万的基金经理,其一年税后收入尚不足80万,而且还要经历半年、一年业绩考核。

中欧基金对窦玉明等五名高管的股权激励事项,无疑还是一个孤例。目前,越来越多优秀的公募基金从业人员,选择投奔私募,甚至移民出国成为一个“潜规则”的选择。

上周,华宝兴业基金经理牟旭东涉嫌老鼠仓被协助调查,且涉案金额巨大。4月23日,牟旭东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不讳言接受调查,更透露可能转私。

在牟旭东看来,他的情况“比较特殊”,跟目前爆出来的老鼠仓是两码事。“那是七八年前做研究员时做的事情,早期相关法律并没有明确规定,很多东西是有争议的,比如给别人荐股。”

牟旭东告诉记者,“之后会休息一段时间,未来可能会考虑去做私募,因为做公募太辛苦了。”

关键字:大数据

本文摘自: 成都商报(成都)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