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数据业界动态 → 正文

探讨:大数据和云共享的智能导航方案

责任编辑:editor005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4-12-26 11:40:08 本文摘自:汽车之家

从最早诺基亚砸核桃机上用蓝牙GPS模块跑route66,到现在交话费随便送个合约机都带GPS+AGPS,预装N多地图软件,导航已经完全融入了我们的生活。但导航软件真的够智能么?它所引导的路径,确实能到目的地没错,但合理么?绕路了么?是最快的么?相信很多人都会说“不”。特别是在自己熟悉的城市中,更会发现,导航总会带大家走一些更堵,更远,或者已经因为施工而封闭、改建的道路。

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有两个。一是道路数据无法及时更新,二是路径算法无法考虑路况,车流量等因素。

先说道路。比如,一条新建的道路,从它竣工开通开始,如果按照正规的验收、报备、汇总、公示一套手续下来,图商们从国家地图信息中心拿到道路数据,至少要接近1年的时间。即使有实力的图商,采用人工勘路的方法,加上采集,校队,汇编,发布等等,更新到用户手中也经常需要半年以上的时间。这就是为什么大家身边经常有已经开通很久的新建道路,高速公路等,而导航上一直没有该路段。而临时的翻修、损毁、占道施工等等,更是让导航软件无所适从。

再说路径算法的情况。目前导航软件的算法,已经较前几年有了非常大的提升,比如在规划路径时,会考虑道路的等级,路程相差不大时,有高速不走国道,有国道不走省道,有环线不走市区等等,另外目前高德、凯立德等软件,已经加入了实时路况功能,但算法还是很僵硬,数据的来源还是冷冰冰的代码,实际导航效果仍差强人意。而事实上,每个路段在每个时段的交通状况,比如车流量,人流量,甚至红绿灯的时长,都在不停的变化,也许上下班高峰,绕行环线会快些,但非高峰期,其实横穿市区要快得多。前方一个左转可能要等150秒,如果提前一个路口转弯,虽然距离远一点点,但省时的多。

上面两点综合起来说,经常在当地开车的驾驶员,总有比导航软件更快的走法,总有导航软件不知道的路。

那么有没有办法,让导航软件拥有出租车驾驶员一般的道路规划能力,让车主在每一个陌生的城市,总能最快最经济的到达目的地呢?笔者做了如下设想:

使用导航软件,自动记录用户的行驶轨迹。比如A点-B点,在不超速的情况下,部分用户(比如超过全体用户的20%)使用20分钟就到达了目的地,成绩优于平均成绩,那么则在服务器上保存这条路径,在其他用户需要从A点到B点的时候,默认云推送这条路径。同样B-C,也有更快的路,那么如果有用户需要A-C,则推送A-B加上B-C的汇总路径。

然后,在进行路径的时段比对,比如上午7:30-9:00,时段,因为上下班高峰,A-B点,路径1最快,而9:00-16:30,路径2最快,则根据用户所处的时段,推送不同的路径。

有了大数据,可以不断的分析、优化、细分。而道路上的红绿灯时长,车流量,施工影响等,在大数据面前也无所遁形。这样就可以保证导航用户,在任何时段,任何地点,都能获得最高的通行效率。

而新建道路的添加,也因为大数据和云分享的介入,变的非常简单了。距离,A-B之间,地图上没有道路,但由大量用户,以高于20码的车速在A-B之间行驶,那么说明,这里其实是有路的。那么软件记录下用户的行驶轨迹,在服务器端汇总。在云端地图上进行标注,即使暂时没有路名等具体信息,没关系,以【未命名道路】来标注即可。道路标记完成,云推送给客户,先解决【有没有】的问题。而且有了【自动新建道路】,即使后期再进行人工勘路,也有了明确的目标,可以快速的完成道路信息的添加。

关于自动新建道路和云路径推送,去年与比亚迪十五事业部的工程师们进行过探讨,他们的自动新建道路功能已经在测试中,云路径推送也已经有了雏形。在此很感谢比亚迪工程师们的辛勤劳作。

以上是笔者关于智能导航浅薄设想,如果有导航软件公司对这个想法有兴趣,欢迎探讨。如果有开发者已经在进行这方面的工作,那只能说大家想到一块去了,也希望程序猿们加倍努力,早日实现,让大家用上更加智能,高效的导航软件,平安快乐的出行。文中提及的所有设想、方案,本人放弃一切权利,需要借鉴,引用,无需通知,自取自用。

随后还有一篇文章,写的是笔者关于智能交通一些设想,有兴趣的朋友,请关注本人说客,关于计算机、互联网技术、大数据、云应用与汽车的融合,很期待能和大家深入交流。

还是那句话,我们这代人是幸运的,有幸参与并见证了互联网革命以及即将到来的新能源革命。让我们一起开动脑筋、开足马力,集自己的绵薄之力,推进时代的进步。不求别的,只求老去后,回忆此生,颇有谈资,不留遗憾。

关键字:蓝牙GPS智能导航

本文摘自:汽车之家

x 探讨:大数据和云共享的智能导航方案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大数据业界动态 → 正文

探讨:大数据和云共享的智能导航方案

责任编辑:editor005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4-12-26 11:40:08 本文摘自:汽车之家

从最早诺基亚砸核桃机上用蓝牙GPS模块跑route66,到现在交话费随便送个合约机都带GPS+AGPS,预装N多地图软件,导航已经完全融入了我们的生活。但导航软件真的够智能么?它所引导的路径,确实能到目的地没错,但合理么?绕路了么?是最快的么?相信很多人都会说“不”。特别是在自己熟悉的城市中,更会发现,导航总会带大家走一些更堵,更远,或者已经因为施工而封闭、改建的道路。

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有两个。一是道路数据无法及时更新,二是路径算法无法考虑路况,车流量等因素。

先说道路。比如,一条新建的道路,从它竣工开通开始,如果按照正规的验收、报备、汇总、公示一套手续下来,图商们从国家地图信息中心拿到道路数据,至少要接近1年的时间。即使有实力的图商,采用人工勘路的方法,加上采集,校队,汇编,发布等等,更新到用户手中也经常需要半年以上的时间。这就是为什么大家身边经常有已经开通很久的新建道路,高速公路等,而导航上一直没有该路段。而临时的翻修、损毁、占道施工等等,更是让导航软件无所适从。

再说路径算法的情况。目前导航软件的算法,已经较前几年有了非常大的提升,比如在规划路径时,会考虑道路的等级,路程相差不大时,有高速不走国道,有国道不走省道,有环线不走市区等等,另外目前高德、凯立德等软件,已经加入了实时路况功能,但算法还是很僵硬,数据的来源还是冷冰冰的代码,实际导航效果仍差强人意。而事实上,每个路段在每个时段的交通状况,比如车流量,人流量,甚至红绿灯的时长,都在不停的变化,也许上下班高峰,绕行环线会快些,但非高峰期,其实横穿市区要快得多。前方一个左转可能要等150秒,如果提前一个路口转弯,虽然距离远一点点,但省时的多。

上面两点综合起来说,经常在当地开车的驾驶员,总有比导航软件更快的走法,总有导航软件不知道的路。

那么有没有办法,让导航软件拥有出租车驾驶员一般的道路规划能力,让车主在每一个陌生的城市,总能最快最经济的到达目的地呢?笔者做了如下设想:

使用导航软件,自动记录用户的行驶轨迹。比如A点-B点,在不超速的情况下,部分用户(比如超过全体用户的20%)使用20分钟就到达了目的地,成绩优于平均成绩,那么则在服务器上保存这条路径,在其他用户需要从A点到B点的时候,默认云推送这条路径。同样B-C,也有更快的路,那么如果有用户需要A-C,则推送A-B加上B-C的汇总路径。

然后,在进行路径的时段比对,比如上午7:30-9:00,时段,因为上下班高峰,A-B点,路径1最快,而9:00-16:30,路径2最快,则根据用户所处的时段,推送不同的路径。

有了大数据,可以不断的分析、优化、细分。而道路上的红绿灯时长,车流量,施工影响等,在大数据面前也无所遁形。这样就可以保证导航用户,在任何时段,任何地点,都能获得最高的通行效率。

而新建道路的添加,也因为大数据和云分享的介入,变的非常简单了。距离,A-B之间,地图上没有道路,但由大量用户,以高于20码的车速在A-B之间行驶,那么说明,这里其实是有路的。那么软件记录下用户的行驶轨迹,在服务器端汇总。在云端地图上进行标注,即使暂时没有路名等具体信息,没关系,以【未命名道路】来标注即可。道路标记完成,云推送给客户,先解决【有没有】的问题。而且有了【自动新建道路】,即使后期再进行人工勘路,也有了明确的目标,可以快速的完成道路信息的添加。

关于自动新建道路和云路径推送,去年与比亚迪十五事业部的工程师们进行过探讨,他们的自动新建道路功能已经在测试中,云路径推送也已经有了雏形。在此很感谢比亚迪工程师们的辛勤劳作。

以上是笔者关于智能导航浅薄设想,如果有导航软件公司对这个想法有兴趣,欢迎探讨。如果有开发者已经在进行这方面的工作,那只能说大家想到一块去了,也希望程序猿们加倍努力,早日实现,让大家用上更加智能,高效的导航软件,平安快乐的出行。文中提及的所有设想、方案,本人放弃一切权利,需要借鉴,引用,无需通知,自取自用。

随后还有一篇文章,写的是笔者关于智能交通一些设想,有兴趣的朋友,请关注本人说客,关于计算机、互联网技术、大数据、云应用与汽车的融合,很期待能和大家深入交流。

还是那句话,我们这代人是幸运的,有幸参与并见证了互联网革命以及即将到来的新能源革命。让我们一起开动脑筋、开足马力,集自己的绵薄之力,推进时代的进步。不求别的,只求老去后,回忆此生,颇有谈资,不留遗憾。

关键字:蓝牙GPS智能导航

本文摘自:汽车之家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