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数据业界动态 → 正文

大数据看国际交往中心成都市民享国际化红利

责任编辑:editor005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5-01-07 11:42:14 本文摘自:成都商报

“红利”

港澳个人游二次签注24小时自助服务区建成并投入使用

目前成都机场已开通78条国际及地区航线

“蓉欧快铁”自运行以来保持了常态化运行,已实现12天“站到站”到达波兰罗兹的目标

市三级甲等医院和有条件的三级医院都对在蓉外籍人士的就医强化了专项工作…

目前,成都正在国际化的道路上昂首阔步,2014年成都的国际化接连发生了一件件“大事”。细细梳理成都整年的“国际范儿”,发现这座城市在促进国际高端产业集聚发展、激发国际交往中心发展活力、统筹建设国际区域性交通通信枢纽、加快建设体现国际品质的宜人城市、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城市等五大方面,均表现不俗且有飞跃性成就。

2014年成都的国际化全面推进,建设国际交往中心,让更多市民分享到了“国际化”红利。

1313计划

高端产业纷纷落户

在发展国际化高端产业方面,成都制定了《成都市工业“1313”发展战略实施计划(2014-2017)》,明确了13个产业发展重点和发展目标。同时,围绕五大高端成长型产业和12个重点推进项目,加快制定了相关政策意见和实施推进意见。去年1~11月,全市新签约引进重大项目(含增资项目)411个,总投资2559.77亿,全市实际到位内资3122.64亿,实际利用外资87.67亿美元。

随着四川航空发动机维修公司综保区内开展境外发动机保税维修业务、锦江区“公用型保税仓库”相继获批等“大事”的落定。成都的对外贸易正在提质增效。去年1~11月,成都实现进出口总额510.86亿美元,同比增长12.34%。落户的世界500强企业达262家。同时,成都外资金融机构数量在中西部城市中继续排名前列。去年1~11月,全市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达到892亿元,同比增长84.9%。

在激发国际交往中心发展活力方面,成都依托国家合作框架促进重大项目,利用各种国际会议和论坛推荐“蓉欧快铁”,以此为纽带大力推动与波兰、捷克、爱沙尼亚等中东欧国家的交往。在教育、文化媒体、卫生和体育领域,成都积极与国际开展合作交流,并且充分利用高层来访提升了国际知名度,比如美国第一夫人米歇尔、德国总理默克尔、捷克总统米泽曼、新西兰总理约翰·基等人物的到访,都展示了成都充满魅力的城市形象。

国际化红利

普通人也在分享

在建设国际区域性交通通信枢纽、国际品质的宜人城市、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城市这三方面,成都也不断超越着过去的成就,普通人也借此分享到了“国际化”红利。

2014年,成都口岸72小时过境免签外国人共230余人,同时推出了针对国际中转联程及72小时过境免签游客的景区直通车服务,港澳个人游二次签注24小时自助服务区建成并投入使用。目前成都机场已开通78条国际及地区航线,“蓉欧快铁”自运行以来保持了常态化运行,已实现12天“站到站”到达波兰罗兹的目标,市三级甲等医院和有条件的三级医院都对在蓉外籍人士的就医强化了专项工作……因此,成都被亚洲开发银行评为中国内地最宜居城市。

对于一座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城市来说,对人才建设的关注毋庸置疑。2014年,成都深入实施2014年“成都人才计划”,首次将高端金融人才纳入引才范围,全年共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73名,顶尖创新创业团队8个。实施“创业新星计划”,激励青年来蓉创业,全年促进青年创业1324人,扶持重点项目98个,并为全市在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都市现代农业、民生保障服务领域重点发展领域储备了人才。

关键字:红利成都人才大数据

本文摘自:成都商报

x 大数据看国际交往中心成都市民享国际化红利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大数据业界动态 → 正文

大数据看国际交往中心成都市民享国际化红利

责任编辑:editor005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5-01-07 11:42:14 本文摘自:成都商报

“红利”

港澳个人游二次签注24小时自助服务区建成并投入使用

目前成都机场已开通78条国际及地区航线

“蓉欧快铁”自运行以来保持了常态化运行,已实现12天“站到站”到达波兰罗兹的目标

市三级甲等医院和有条件的三级医院都对在蓉外籍人士的就医强化了专项工作…

目前,成都正在国际化的道路上昂首阔步,2014年成都的国际化接连发生了一件件“大事”。细细梳理成都整年的“国际范儿”,发现这座城市在促进国际高端产业集聚发展、激发国际交往中心发展活力、统筹建设国际区域性交通通信枢纽、加快建设体现国际品质的宜人城市、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城市等五大方面,均表现不俗且有飞跃性成就。

2014年成都的国际化全面推进,建设国际交往中心,让更多市民分享到了“国际化”红利。

1313计划

高端产业纷纷落户

在发展国际化高端产业方面,成都制定了《成都市工业“1313”发展战略实施计划(2014-2017)》,明确了13个产业发展重点和发展目标。同时,围绕五大高端成长型产业和12个重点推进项目,加快制定了相关政策意见和实施推进意见。去年1~11月,全市新签约引进重大项目(含增资项目)411个,总投资2559.77亿,全市实际到位内资3122.64亿,实际利用外资87.67亿美元。

随着四川航空发动机维修公司综保区内开展境外发动机保税维修业务、锦江区“公用型保税仓库”相继获批等“大事”的落定。成都的对外贸易正在提质增效。去年1~11月,成都实现进出口总额510.86亿美元,同比增长12.34%。落户的世界500强企业达262家。同时,成都外资金融机构数量在中西部城市中继续排名前列。去年1~11月,全市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达到892亿元,同比增长84.9%。

在激发国际交往中心发展活力方面,成都依托国家合作框架促进重大项目,利用各种国际会议和论坛推荐“蓉欧快铁”,以此为纽带大力推动与波兰、捷克、爱沙尼亚等中东欧国家的交往。在教育、文化媒体、卫生和体育领域,成都积极与国际开展合作交流,并且充分利用高层来访提升了国际知名度,比如美国第一夫人米歇尔、德国总理默克尔、捷克总统米泽曼、新西兰总理约翰·基等人物的到访,都展示了成都充满魅力的城市形象。

国际化红利

普通人也在分享

在建设国际区域性交通通信枢纽、国际品质的宜人城市、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城市这三方面,成都也不断超越着过去的成就,普通人也借此分享到了“国际化”红利。

2014年,成都口岸72小时过境免签外国人共230余人,同时推出了针对国际中转联程及72小时过境免签游客的景区直通车服务,港澳个人游二次签注24小时自助服务区建成并投入使用。目前成都机场已开通78条国际及地区航线,“蓉欧快铁”自运行以来保持了常态化运行,已实现12天“站到站”到达波兰罗兹的目标,市三级甲等医院和有条件的三级医院都对在蓉外籍人士的就医强化了专项工作……因此,成都被亚洲开发银行评为中国内地最宜居城市。

对于一座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城市来说,对人才建设的关注毋庸置疑。2014年,成都深入实施2014年“成都人才计划”,首次将高端金融人才纳入引才范围,全年共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73名,顶尖创新创业团队8个。实施“创业新星计划”,激励青年来蓉创业,全年促进青年创业1324人,扶持重点项目98个,并为全市在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都市现代农业、民生保障服务领域重点发展领域储备了人才。

关键字:红利成都人才大数据

本文摘自:成都商报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