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数据业界动态 → 正文

数字时代预示着历史的终结?

责任编辑:王李通 作者:Matthew Wall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5-05-06 10:45:51 本文摘自:机器之心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们的生活以令人眩晕的速度向数字化攀升。我们大部分的相片、录像、对话、研究和著述现在都以0和1的字符串形式存储在分布于全世界的个人电脑或数据中心里。数据专家EMC推测在2013年,世界将有大约4.4 ZB的数据(4.4万亿GB)。到2020年,预期还将上涨10倍。换句话说,历史已经在网上了。

当这意味着我们可以空前方便地接触得到海量知识文化的同时,它也意味着数字化数据对保管人至关重要,且未来我们所记录的「历史」处于删除、腐化、盗窃、荒废、自然或人为灾难的潜在危胁之下。怎么会这样的?

数据威胁

在以往的岁月,我们在石头、蜡板、羊皮纸、小牛皮、纸以及任何我们能拿到手的东西上写东西。而且这些可读副本保存得真的很好——有些洞穴壁画存在超过了40000年,而埃及的象形文字也不过始于公元前约3500年。

  如果在线的医学知识丢失了,我们会回到中世纪骗术医疗的时代吗?

任何见过他们照片或音乐藏品被抹掉的人,知道数字化文档或者丢失得多么轻易。就像几乎毁掉伟大亚历山大图书馆的那场大火的数字版,其中许多文名卓著的书和卷宗,在公元前48年,也许不像听起来这般勉强。比如说,一个核爆产生的电磁脉冲(EMP)就可以轻易抹去整个电子网络并将整个文明带入彻头彻尾的停滞状态。电脑,和打印出来的的书不一样,需要电力才能工作。Billionaire 对冲基金经理Paul Singer去年警告他的投资者们,电磁脉冲是对美国及其同盟「最显著的威胁」。

  Google副总裁Vint Cerf担忧我们未能正确地保存我们的数字资料

在一个数字网络化不断攀升的世界里,同样悲惨的结果还可能是由一个恶意软件的病毒部分或国家发起的信息战导致。数据的丢失可能让世界陷入「数据黑暗年代」,「因特网之父」、网络语言和架构发明者之一Vint Cerf警告我们,许多最早期的软磁盘都无法读取了,它们里面保存的数据已永久丢失。如果数据是用已倒闭的私人公司软件写的或压缩的,新的技术和操作系统可能无法将这些数据读译出来。

未来世代将要面对保存完好却无法读取的数据汪洋,因为他们失去了打开它们的钥匙。实际上,最新的操作系统常无法处理更早版本书写的文件。而且现代网络浏览器对网络插件比如JAVA和Silverlight的兼容性也越来越差了,潜在地使某些旧网站无法读取。「这些数据形式肯定不会像岩画一样持久,」 BOX数据管理公司的行政总裁及创立者之一Aaron Levie说,「这肯定是个问题,没有可互换的、可移植的的数据格式真是一风险。」

长期思考,如何应对?

Cerf先生建议给内容、应用和操作系统一起来次「数字的X光快照」,以有效的对它们写成时的初始状态进行复制。这种他所谓的「数字牛皮纸」,正在由卡内基梅隆大学Mahadev Satyanarayanan的Olive项目进行论证 。

  EMC帮忙把梵谛冈图书馆的8万2千份手稿数字化了

但这需要信息被要数据化并保存在云端的虚拟机中,达到这个目的「并非易事」,Cerf先生说。其他人相信,科技企业迫于市场压力会提出他们自己的解决方案。「我们不认为会有数据黑暗时代」,EMC的产品市场负责人Jeremy Burton说。他相信随着储存能力越来越不是问题,行业范围内的数据存储标准会变得越来越通用。十年前,保存1GB数据要花费30英镑;而现在只要几便士。「我们乐于看到数字归档服务的增加」,他说,「新生代会希望得到任何他们想要的信息,不只是最近几天或几月的数据,而是所有的数据。」

  数据中心雨后春笋般在全世界出现,但他们有多安全?

EMC帮梵谛冈将其图书馆中的8万2千份手稿数字化,大约4万5千GB的数据,数字化时用到了被广泛接受的FITS标准。Aaron Levie相信,这是对长期保护数据至关重要的通用标准。

我们的数据有多安全?

直到15世纪古登堡印刷机出现,复制和传播纸质文件一直是个辛苦事,获取知识仅是少数精英的特权。

  手写稿抄来辛苦且不耐火

但在「云」时代,我们可以无限拷贝文件且在数个地方存储大数据库镜像并实时更新。「现在公司数据常规备有三份,并在不同地理区域分散保存」,Burton先生说。由日益复杂的物理和网络安全系统保护的防炸弹的数据中心正变得越来越常见,就像银行、保险公司、政府做的那样,其他需要保证数据安全和长期存取的既得利益方也开始打起精神以应对潜在威胁。

让我们面对它,我们中大多数人对Facebook、Twitter、Instagram和所有其他社会化媒体如何保存以及如何安全保存我们的数据一无所知。我们知道这些数据有多重要,以及如果我们失去它可能有什么后果,但这仅仅是个开始。


 

关键字:FITSSilverlight

本文摘自:机器之心

x 数字时代预示着历史的终结?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大数据业界动态 → 正文

数字时代预示着历史的终结?

责任编辑:王李通 作者:Matthew Wall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5-05-06 10:45:51 本文摘自:机器之心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们的生活以令人眩晕的速度向数字化攀升。我们大部分的相片、录像、对话、研究和著述现在都以0和1的字符串形式存储在分布于全世界的个人电脑或数据中心里。数据专家EMC推测在2013年,世界将有大约4.4 ZB的数据(4.4万亿GB)。到2020年,预期还将上涨10倍。换句话说,历史已经在网上了。

当这意味着我们可以空前方便地接触得到海量知识文化的同时,它也意味着数字化数据对保管人至关重要,且未来我们所记录的「历史」处于删除、腐化、盗窃、荒废、自然或人为灾难的潜在危胁之下。怎么会这样的?

数据威胁

在以往的岁月,我们在石头、蜡板、羊皮纸、小牛皮、纸以及任何我们能拿到手的东西上写东西。而且这些可读副本保存得真的很好——有些洞穴壁画存在超过了40000年,而埃及的象形文字也不过始于公元前约3500年。

  如果在线的医学知识丢失了,我们会回到中世纪骗术医疗的时代吗?

任何见过他们照片或音乐藏品被抹掉的人,知道数字化文档或者丢失得多么轻易。就像几乎毁掉伟大亚历山大图书馆的那场大火的数字版,其中许多文名卓著的书和卷宗,在公元前48年,也许不像听起来这般勉强。比如说,一个核爆产生的电磁脉冲(EMP)就可以轻易抹去整个电子网络并将整个文明带入彻头彻尾的停滞状态。电脑,和打印出来的的书不一样,需要电力才能工作。Billionaire 对冲基金经理Paul Singer去年警告他的投资者们,电磁脉冲是对美国及其同盟「最显著的威胁」。

  Google副总裁Vint Cerf担忧我们未能正确地保存我们的数字资料

在一个数字网络化不断攀升的世界里,同样悲惨的结果还可能是由一个恶意软件的病毒部分或国家发起的信息战导致。数据的丢失可能让世界陷入「数据黑暗年代」,「因特网之父」、网络语言和架构发明者之一Vint Cerf警告我们,许多最早期的软磁盘都无法读取了,它们里面保存的数据已永久丢失。如果数据是用已倒闭的私人公司软件写的或压缩的,新的技术和操作系统可能无法将这些数据读译出来。

未来世代将要面对保存完好却无法读取的数据汪洋,因为他们失去了打开它们的钥匙。实际上,最新的操作系统常无法处理更早版本书写的文件。而且现代网络浏览器对网络插件比如JAVA和Silverlight的兼容性也越来越差了,潜在地使某些旧网站无法读取。「这些数据形式肯定不会像岩画一样持久,」 BOX数据管理公司的行政总裁及创立者之一Aaron Levie说,「这肯定是个问题,没有可互换的、可移植的的数据格式真是一风险。」

长期思考,如何应对?

Cerf先生建议给内容、应用和操作系统一起来次「数字的X光快照」,以有效的对它们写成时的初始状态进行复制。这种他所谓的「数字牛皮纸」,正在由卡内基梅隆大学Mahadev Satyanarayanan的Olive项目进行论证 。

  EMC帮忙把梵谛冈图书馆的8万2千份手稿数字化了

但这需要信息被要数据化并保存在云端的虚拟机中,达到这个目的「并非易事」,Cerf先生说。其他人相信,科技企业迫于市场压力会提出他们自己的解决方案。「我们不认为会有数据黑暗时代」,EMC的产品市场负责人Jeremy Burton说。他相信随着储存能力越来越不是问题,行业范围内的数据存储标准会变得越来越通用。十年前,保存1GB数据要花费30英镑;而现在只要几便士。「我们乐于看到数字归档服务的增加」,他说,「新生代会希望得到任何他们想要的信息,不只是最近几天或几月的数据,而是所有的数据。」

  数据中心雨后春笋般在全世界出现,但他们有多安全?

EMC帮梵谛冈将其图书馆中的8万2千份手稿数字化,大约4万5千GB的数据,数字化时用到了被广泛接受的FITS标准。Aaron Levie相信,这是对长期保护数据至关重要的通用标准。

我们的数据有多安全?

直到15世纪古登堡印刷机出现,复制和传播纸质文件一直是个辛苦事,获取知识仅是少数精英的特权。

  手写稿抄来辛苦且不耐火

但在「云」时代,我们可以无限拷贝文件且在数个地方存储大数据库镜像并实时更新。「现在公司数据常规备有三份,并在不同地理区域分散保存」,Burton先生说。由日益复杂的物理和网络安全系统保护的防炸弹的数据中心正变得越来越常见,就像银行、保险公司、政府做的那样,其他需要保证数据安全和长期存取的既得利益方也开始打起精神以应对潜在威胁。

让我们面对它,我们中大多数人对Facebook、Twitter、Instagram和所有其他社会化媒体如何保存以及如何安全保存我们的数据一无所知。我们知道这些数据有多重要,以及如果我们失去它可能有什么后果,但这仅仅是个开始。


 

关键字:FITSSilverlight

本文摘自:机器之心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