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数据业界动态 → 正文

可视化是释放大数据价值的最后一公里

责任编辑:editor005 作者:唐胜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5-06-10 13:51:31 本文摘自:贵阳日报

“对传统行业进行‘互联网+’的改造,大数据是原始动力、能量源泉,而数据可视化则是大数据领域所有价值的终极呈现。”近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北京数字冰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运营总监丁冬说。

丁冬认为,在大数据的产业链条中,可视化是“释放大数据价值的最后一公里”,是大数据领域所有价值的终极呈现,市场前景巨大,要用好可视化,为政府和企业决策部署提供支撑。

大数据是“互联网+”时代的源动力

当今,一些国家已将大数据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未来国家层面的竞争力将部分体现为一国拥有数据的规模及运用数据的能力。

谈到大数据的概念,丁冬认为,被广泛接受的“4V”(大量、多样、高速、价值)能够体现出大数据和传统数据之间的差别。但他也表示,并不是实时的数据才代表大数据,大数据更依赖于大量的历史性数据。“不一定要在数据应用中保证数据的实时更新,更多的是人在需要对某种数据进行分析观察时,能尽快给予结果。”丁冬说。

在丁冬看来,“互联网+”战略更强调的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和大数据是互生互促的关系。对传统行业的“互联网+”改造,大数据是原始动力、能量源泉;而传统行业在“互联网+”的行业中又会产生大数据,这是一个良性循环、相互促进的关系。“数据驱动一切,数据不仅是资产价值,更是驱动力,相当于煤炭和石油在第一、二次工业革命中的价值。”丁冬说。

丁冬表示,大数据要更好地发展、发挥出其价值,很重要的是“落地”,这也是大数据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他认为,贵阳在大数据产业落地上已经做出了很多有价值的探索,包括大数据交易所、全域免费WiFi等。

数据可视化是大数据价值的终极呈现

数据可视化是利用视觉的方式将巨大的、复杂的、枯燥的、潜逻辑的数据展现出来,使读者发现关联规律,继而进行深度挖掘。丁冬认为,数据可视化是大数据领域所有价值的终极呈现。

丁冬以历史上300年的飓风数据为例,包括发生的时间、运行的位置、强度等详细记录,如果让人看数据很难从中得出什么结论。而可视化就是运用平台将这些数据直接代入,可以快速发现飓风的发生轨迹,进而得出“赤道无风,所有飓风都是从东向西”的结论。“可视化实际上是把一堆杂乱无章的数据变成了得出结论的知识。”

丁冬说,可视化平台把可以对判断决策产生影响的数据都综合在一起,然后以一个特定的维度去观察数据、筛选数据,获得需要的知识,为决策判断提供依据和支持。

“在大数据的产业链条中,可视化是释放大数据价值的最后一公里。”丁冬说,数据可为人的决策提供参考和支持,机器可以进行前期的分析和运算,辅助决策,而真正决策是由人来做,显示给人让人看懂了,价值也就真正呈现出来了。

目前,数字冰雹公司的大数据可视化分析系统已应用于广泛用于航空航天、国防军工、网络安全、智慧城市、商业智能、工业生产等领域。

大数据可视化商业模式亟待探索

谈到国内数据可视化发展阶段,丁冬认为,现在多数企业已不满足于对数据进行简单的管理应用,而希望从大数据中获取更大的价值。

在丁冬看来,在大数据时代,数据的层面、形态、规模都已发生变化,但从应用来说,最后还是要归结到数据可视化的形态上来。“现在大数据和传统结构化的数据有差别,可视化方面也要改进、调整,来适应大数据的特点。”

丁冬认为,大数据可视化是随着大数据产业发展呈现出来的一个环节,大数据是一个新兴领域,整体的产业结构、盈利模式都在尝试和探索之中。可视化作为大数据产业中的一环,在整个架构中处于什么样的定位,应该选择什么样的一个商业模式?“整个产业都在快速发展之中,不断有人提出新的见解,不断有人做出新的尝试,如何在动态中去磨合,找到可视化的商业模式,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丁冬说。

谈到可视化的前景,丁冬表示,大数据是一个快速发展、潜力无限的产业,充分运用大数据所蕴含的价值已成为业界共识,作为大数据产业不可缺少的一环,数据可视化市场前景广阔。

关键字:数据可视化大数据

本文摘自:贵阳日报

x 可视化是释放大数据价值的最后一公里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大数据业界动态 → 正文

可视化是释放大数据价值的最后一公里

责任编辑:editor005 作者:唐胜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5-06-10 13:51:31 本文摘自:贵阳日报

“对传统行业进行‘互联网+’的改造,大数据是原始动力、能量源泉,而数据可视化则是大数据领域所有价值的终极呈现。”近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北京数字冰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运营总监丁冬说。

丁冬认为,在大数据的产业链条中,可视化是“释放大数据价值的最后一公里”,是大数据领域所有价值的终极呈现,市场前景巨大,要用好可视化,为政府和企业决策部署提供支撑。

大数据是“互联网+”时代的源动力

当今,一些国家已将大数据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未来国家层面的竞争力将部分体现为一国拥有数据的规模及运用数据的能力。

谈到大数据的概念,丁冬认为,被广泛接受的“4V”(大量、多样、高速、价值)能够体现出大数据和传统数据之间的差别。但他也表示,并不是实时的数据才代表大数据,大数据更依赖于大量的历史性数据。“不一定要在数据应用中保证数据的实时更新,更多的是人在需要对某种数据进行分析观察时,能尽快给予结果。”丁冬说。

在丁冬看来,“互联网+”战略更强调的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和大数据是互生互促的关系。对传统行业的“互联网+”改造,大数据是原始动力、能量源泉;而传统行业在“互联网+”的行业中又会产生大数据,这是一个良性循环、相互促进的关系。“数据驱动一切,数据不仅是资产价值,更是驱动力,相当于煤炭和石油在第一、二次工业革命中的价值。”丁冬说。

丁冬表示,大数据要更好地发展、发挥出其价值,很重要的是“落地”,这也是大数据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他认为,贵阳在大数据产业落地上已经做出了很多有价值的探索,包括大数据交易所、全域免费WiFi等。

数据可视化是大数据价值的终极呈现

数据可视化是利用视觉的方式将巨大的、复杂的、枯燥的、潜逻辑的数据展现出来,使读者发现关联规律,继而进行深度挖掘。丁冬认为,数据可视化是大数据领域所有价值的终极呈现。

丁冬以历史上300年的飓风数据为例,包括发生的时间、运行的位置、强度等详细记录,如果让人看数据很难从中得出什么结论。而可视化就是运用平台将这些数据直接代入,可以快速发现飓风的发生轨迹,进而得出“赤道无风,所有飓风都是从东向西”的结论。“可视化实际上是把一堆杂乱无章的数据变成了得出结论的知识。”

丁冬说,可视化平台把可以对判断决策产生影响的数据都综合在一起,然后以一个特定的维度去观察数据、筛选数据,获得需要的知识,为决策判断提供依据和支持。

“在大数据的产业链条中,可视化是释放大数据价值的最后一公里。”丁冬说,数据可为人的决策提供参考和支持,机器可以进行前期的分析和运算,辅助决策,而真正决策是由人来做,显示给人让人看懂了,价值也就真正呈现出来了。

目前,数字冰雹公司的大数据可视化分析系统已应用于广泛用于航空航天、国防军工、网络安全、智慧城市、商业智能、工业生产等领域。

大数据可视化商业模式亟待探索

谈到国内数据可视化发展阶段,丁冬认为,现在多数企业已不满足于对数据进行简单的管理应用,而希望从大数据中获取更大的价值。

在丁冬看来,在大数据时代,数据的层面、形态、规模都已发生变化,但从应用来说,最后还是要归结到数据可视化的形态上来。“现在大数据和传统结构化的数据有差别,可视化方面也要改进、调整,来适应大数据的特点。”

丁冬认为,大数据可视化是随着大数据产业发展呈现出来的一个环节,大数据是一个新兴领域,整体的产业结构、盈利模式都在尝试和探索之中。可视化作为大数据产业中的一环,在整个架构中处于什么样的定位,应该选择什么样的一个商业模式?“整个产业都在快速发展之中,不断有人提出新的见解,不断有人做出新的尝试,如何在动态中去磨合,找到可视化的商业模式,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丁冬说。

谈到可视化的前景,丁冬表示,大数据是一个快速发展、潜力无限的产业,充分运用大数据所蕴含的价值已成为业界共识,作为大数据产业不可缺少的一环,数据可视化市场前景广阔。

关键字:数据可视化大数据

本文摘自:贵阳日报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