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数据业界动态 → 正文

大数据时代如何确立文学批评对象

责任编辑:editor006 作者:姜超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5-06-26 17:11:21 本文摘自:中国社会科学报

当前,文学生态发生了巨大变化,文学生产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呈爆炸式地生长。仅以长篇小说而论,我国每年正式出版四五千部。曾几何时,人们以拥书为乐,或辗转流通,或细细摩挲品味,世间故有买书、借书、藏书乃至窃书的掌故流传。今时今日,当读者面对海量的文学作品时,可随心见性自由处置,但也有被淹没于文学汪洋大海之感。

在大数据时代之前,人们可以通过数据和分析来验证猜想。以1980年代的文学为例,文学之所以能成为社会热点,与文学生产相对有限且思想表现主要集中在思想启蒙上有直接关系,还与出版流通相对缓慢有关。如研究改革文学,彼时的文学批评家完全可以穷尽有限的文本,搜集资料仍以手工为主。即便遗漏一些文本,批评家所作的推论仍然基本有效。事实证明,与1980年代文学创作一脉相承的文学批评,完成了时代的使命,成为了中国当代文学史的有机组成部分。那一代批评家艰苦努力的研究工作、身心皆投入文学的态度,为他们赢得了后人的感佩。

新世纪以来,科技的进步进一步拓展了人类的认识疆域。在大数据时代,文学作品浩如烟海,研究者们穷其膂力,也可能只见冰山一角。任何试图掌握全部数据信息的研究行为,都变得不再现实。因此,文学批评应当及时调整姿态,选择恰切的研究对象,以期最精确、准确地把握时代和它的文学。如何建设文学批评的云计算的“筋斗云”和“七十二变”,掌控高速快捷、变化多端的大数据文学,进行分析、预测,使文学认知更加科学化,便成为文学批评的前提。

以往,人们依赖抽样数据,截取片段作分析,却难以获得实证数据,只能纯粹借助局部的数据分析能力去发现未知领域的规律。无论如何,这样的认识存在局限,必然流于肤浅、表面。文学研究一度成为最受争议和怀疑的门类,因为它远离实证数据,其抽样分析结果、归纳得出的理论与动态的现实很难相符。

当前,文学生产的速度超乎我们的想象,任何人都不能读尽当年的文学作品。在大数据时代,我们面对文学整体时,只有抽取随机样本。文学批评家也将逐渐接受这个事实,将作为研究对象的“样本”等同于“全体”;但是,文学批评对象的选择,却不能“装进篮子里就是菜”,这就涉及文学批评的标准问题。统计学家的实践表明,采样分析的精确性仅仅与采样的随机性有关,而不与采样的数量有关。大数据时代如何选择批评对象,实际上就是使用何种文学标准进行抽样分析,这也是确立何种方法论的艰难选择。

今天的批评家的责任是要实现引导创作、提高审美、引领时尚的目标,但文学和文学批评的标准尚在讨论之中。中国文学已进入多中心、多主题的发展格局,文学批评关注的对象也呈现万千气象。任何单一的文学标准,在当下都不可能获得一致的喝彩。当代文学进入无法命名的时代,种种新气象导致既有的知识系统和坐标系统失去了一统天下的效力。

大数据时代的文学批评固然要求准确性,但目前只能达到混杂性。务求精确,是大数据时代之前人们的心理诉求,依托的是专业数据库。近年来,各文学体裁年度最佳作品选集影响力越来越小,这倒不是编选者不够努力,而是在选取文学样本的精确度上存在争议。在大数据时代,适当忽略微观层面的精确度,才能使人们的认知视野更加开阔,对事物有更深入的洞察力。

不知从何时开始,人们用概率说话,而不是囿于“确凿无疑”。如果继续采用传统的思维模式,执迷于精确性,人们就会疏漏太多的重要信息。换言之,只有在信息匮乏的年代,才会派生以精确为核心的数据分析思维。人们不再热衷寻找事物的因果关系。大数据时代正在重塑文学研究的思维方式。人们不必非得知道现象背后的原因,而是驱策数据自己发声。人们的兴趣点在于“是什么”,而不是“为什么”。

当下,文学的多极化发展,可能更接近文学的本质。文学批评者不必高调宣称文学必须是什么样,而是要研究为什么是这样,应思索这些大数据以前不曾发现的联系。文学批评也许很快就会抛弃此前的基于因果关系出发的串联思维,而走上基于相关关系的并联思维。大数据给我们的不是最终答案,而是一个参考答案。批评家的历史使命亦如此。批评家对大数据的看法以及潜在价值的态度,将成为文学史一次认知的革命。

大数据时代仿佛有着无限风光的险峰,但对文学批评家来说,值得全心全力攀登。

关键字:文学生态文学生产文学作品

本文摘自:中国社会科学报

x 大数据时代如何确立文学批评对象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大数据业界动态 → 正文

大数据时代如何确立文学批评对象

责任编辑:editor006 作者:姜超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5-06-26 17:11:21 本文摘自:中国社会科学报

当前,文学生态发生了巨大变化,文学生产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呈爆炸式地生长。仅以长篇小说而论,我国每年正式出版四五千部。曾几何时,人们以拥书为乐,或辗转流通,或细细摩挲品味,世间故有买书、借书、藏书乃至窃书的掌故流传。今时今日,当读者面对海量的文学作品时,可随心见性自由处置,但也有被淹没于文学汪洋大海之感。

在大数据时代之前,人们可以通过数据和分析来验证猜想。以1980年代的文学为例,文学之所以能成为社会热点,与文学生产相对有限且思想表现主要集中在思想启蒙上有直接关系,还与出版流通相对缓慢有关。如研究改革文学,彼时的文学批评家完全可以穷尽有限的文本,搜集资料仍以手工为主。即便遗漏一些文本,批评家所作的推论仍然基本有效。事实证明,与1980年代文学创作一脉相承的文学批评,完成了时代的使命,成为了中国当代文学史的有机组成部分。那一代批评家艰苦努力的研究工作、身心皆投入文学的态度,为他们赢得了后人的感佩。

新世纪以来,科技的进步进一步拓展了人类的认识疆域。在大数据时代,文学作品浩如烟海,研究者们穷其膂力,也可能只见冰山一角。任何试图掌握全部数据信息的研究行为,都变得不再现实。因此,文学批评应当及时调整姿态,选择恰切的研究对象,以期最精确、准确地把握时代和它的文学。如何建设文学批评的云计算的“筋斗云”和“七十二变”,掌控高速快捷、变化多端的大数据文学,进行分析、预测,使文学认知更加科学化,便成为文学批评的前提。

以往,人们依赖抽样数据,截取片段作分析,却难以获得实证数据,只能纯粹借助局部的数据分析能力去发现未知领域的规律。无论如何,这样的认识存在局限,必然流于肤浅、表面。文学研究一度成为最受争议和怀疑的门类,因为它远离实证数据,其抽样分析结果、归纳得出的理论与动态的现实很难相符。

当前,文学生产的速度超乎我们的想象,任何人都不能读尽当年的文学作品。在大数据时代,我们面对文学整体时,只有抽取随机样本。文学批评家也将逐渐接受这个事实,将作为研究对象的“样本”等同于“全体”;但是,文学批评对象的选择,却不能“装进篮子里就是菜”,这就涉及文学批评的标准问题。统计学家的实践表明,采样分析的精确性仅仅与采样的随机性有关,而不与采样的数量有关。大数据时代如何选择批评对象,实际上就是使用何种文学标准进行抽样分析,这也是确立何种方法论的艰难选择。

今天的批评家的责任是要实现引导创作、提高审美、引领时尚的目标,但文学和文学批评的标准尚在讨论之中。中国文学已进入多中心、多主题的发展格局,文学批评关注的对象也呈现万千气象。任何单一的文学标准,在当下都不可能获得一致的喝彩。当代文学进入无法命名的时代,种种新气象导致既有的知识系统和坐标系统失去了一统天下的效力。

大数据时代的文学批评固然要求准确性,但目前只能达到混杂性。务求精确,是大数据时代之前人们的心理诉求,依托的是专业数据库。近年来,各文学体裁年度最佳作品选集影响力越来越小,这倒不是编选者不够努力,而是在选取文学样本的精确度上存在争议。在大数据时代,适当忽略微观层面的精确度,才能使人们的认知视野更加开阔,对事物有更深入的洞察力。

不知从何时开始,人们用概率说话,而不是囿于“确凿无疑”。如果继续采用传统的思维模式,执迷于精确性,人们就会疏漏太多的重要信息。换言之,只有在信息匮乏的年代,才会派生以精确为核心的数据分析思维。人们不再热衷寻找事物的因果关系。大数据时代正在重塑文学研究的思维方式。人们不必非得知道现象背后的原因,而是驱策数据自己发声。人们的兴趣点在于“是什么”,而不是“为什么”。

当下,文学的多极化发展,可能更接近文学的本质。文学批评者不必高调宣称文学必须是什么样,而是要研究为什么是这样,应思索这些大数据以前不曾发现的联系。文学批评也许很快就会抛弃此前的基于因果关系出发的串联思维,而走上基于相关关系的并联思维。大数据给我们的不是最终答案,而是一个参考答案。批评家的历史使命亦如此。批评家对大数据的看法以及潜在价值的态度,将成为文学史一次认知的革命。

大数据时代仿佛有着无限风光的险峰,但对文学批评家来说,值得全心全力攀登。

关键字:文学生态文学生产文学作品

本文摘自:中国社会科学报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