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数据业界动态 → 正文

大数据来了,我们怎么办?

责任编辑:王李通 作者:冷万欣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5-07-03 09:02:18 本文摘自:中国产经新闻报

6月28日至7月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欧盟总部出席第17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并顺访比利时和法国。本次会晤是去年欧盟完成领导层换届后,中欧双方首次举行领导人会晤,也是李克强就任总理后首次到访欧盟总部。

同时,作为此次访问的重头戏,基建和核能合作备受关注。双方还发表了气候变化联合声明,并签署区域政策、知识产权、海关、科技创新等领域合作协议。

此外,在访问欧盟总部期间,李克强同欧洲理事会主席图斯克等共同探讨了拓展中欧务实合作的新思路与新途径。为中欧务实合作注入“强”心剂。

有分析人士据此指出,欧洲经济恢复需要基建,但是缺少资金,与中国合作,能在很大程度上缓解资金的困扰。总体来看,李克强此次欧洲之行签署70多项协议,总额数百亿美元,其中不少涉及产能合作。专家认为,此访有助于双方在产能合作的“顶层设计”方面达成新共识,为双方今后的合作做出新的指导和规划。

战略对接成为可能

李克强此行,实现中欧战略对接是一项重点。

为推动中国与世界经济更深层次的融合,促进共同发展,中国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得到沿线国家积极响应。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另一端,欧洲则在大力推行结构性改革,实施经济复苏计划,来摆脱危机。去年11月,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公布了一项高达3150亿欧元的投资计划(欧洲战略投资基金),旨在拉动投资、促进增长、扩大就业,提振欧洲经济。

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近期表示,他倡导的投资计划与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可以在很多方面实现互动与对接。“一带一路”不仅惠及中国自身,与中国经贸联系日益密切的欧洲国家也将从中受益。

此外,作为在欧洲委员会分管财政预算事务的欧洲委员会副主席克莉丝塔丽娜·乔奇瓦女士(Kristalina Georgieva)此前来华访问期间,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指出,“一带一路”倡议与欧洲战略投资基金有潜在的合作可能。

乔奇瓦表示,“一带一路”与欧洲战略投资基金有合作的可能性,投资计划中基础设施建设是一个重点领域,可以同“一带一路”开展互联互通的合作项目。欧盟很重视这一倡议,“一带一路”会给欧洲带来新的机会,让欧洲的企业更好地作出贡献,来进一步促进中欧经济的发展。

对于欧洲目前的情况,也有分析人士指出,欧洲急需借助外力摆脱困境,最近几年,受欧债危机和希腊债务危机影响,欧洲内部改革面临的压力较大,发展任务较为艰巨,欧盟希望通过与中国加强经贸、投资等领域合作,借助中国发展的机遇,为欧洲发展引来动力。

“中欧战略对接对于双方来说是共赢的。欧洲现在面临着非常大的经济复苏的压力,同时我国也面临内需不足外需不振的市场环境,中欧双方都需要新的经济增长点,在这一方面,中欧之间加强合作有利于提振双方的经济”。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合作研究部主任刘英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说。

中欧双方在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框架下,双方急需通过项目合作来推进双边关系快速发展,这一点已经成为中欧学者的普遍共识。

但战略对接与中欧关系深化同样需要制度层面的保障。

刘英认为,中欧双方签署投资协定是非常好的法律保障,双方现在正在考虑推进中。

她说:“中国目前已经与很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签订了投资协定,这对于促进双方更加深入地开展项目合作,双边关系更加紧密都有帮助,而且符合双方的长远利益。”

产能合作契合度高

作为中欧战略对接的最有效方式,产能合作也是李克强总理此行访欧的重点。其实,李克强总理近期在国内外会议上都强调产能合作的重要性。

日前,在推进中央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暨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工作会议上,李克强批示指出:推动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是新阶段下以开放促进发展的必由之路,既有利于顶住经济下行压力,实现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也是与全球经济深度融合,在更高层次上嵌入世界产业链条,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发展的共赢之举。

此外,在最近几次出访中,李克强总理一直致力于推动国际产能合作。在当前形势下,产能合作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有效手段之一。无论是欠发达国家、发达国家或者新兴国家,都可以通过产能合作振兴经济。

此行欧洲,李克强在与比利时首相米歇尔会面时强调,中比合作互补优势明显,前景广阔。中方愿同比方完善陆、海、空全方位互联互通布局,将比利时打造成中欧重要物流中心;支持两国企业加大相互投资并相互提供便利;鼓励两国金融机构开展战略性合作,为实体经济合作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持。中方愿同比方在非洲及其他地区开展三方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业合作,推进当地工业化进程;密切教育、科研、旅游、文化等人文交流,让两国友好更加深入人心。

其实不止是比利时,欧洲国家在高科技领域一直具有优势。只是长期受困于欧债危机等因素,优势难以发挥。

在访欧期间参与的第十届中欧工商峰会上,李克强也指出,中欧开展国际产能合作,应对接双方发展战略,在基础设施建设合作上取得突破;以装备制造为重点,在第三方合作上取得突破;面向产业投资需求,在金融合作上取得突破;在提升贸易投资自由化水平上取得突破。

“中欧双方的产能合作契合度非常高,在中国进口的高端装备制造设备和技术当中,欧洲是最大的来源地,同时我国的制造业是全球最大的,双方完全可以通过产能合作实现优势互补。而且中欧可以结合彼此的优势,拓展产能合作的项目,开辟第三方市场。”刘英告诉记者。

据悉,李克强此次欧洲之行预计签署的协议中,产能合作是一个重点合作方面。

刘英向记者举例指出,比如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可以与欧洲战略投资计划实现对接。中欧双方可以以装备制造作为合作重点,采取PPP等方式,提高合作水平。另外,中欧双方要加强金融领域合作和对接,比如,丝路基金、亚投行等,结合“一带一路”建设,中方可以考虑建立中欧共同投资基金,来与欧洲战略投资基金实现对接。中国与法国之间的核电,欧洲的航空航天领域技术等方面都可以开展产能合作。而且欧洲部分地区基础设施较陈旧,不少基础设施是政府在运行,但是因为高企的债务等原因政府没有余力改善基础设施,而与中国高铁开展合作,或者引入投资都可以改变这一现状。

此外有消息称,除传统经贸交流外,科技创新和数字化已成为中欧合作的一个方面,中欧双方均致力于用科技创新和数字经济推动经济增长。一边欧盟将单一数字市场作为本届领导班底任内的重要抓手;另一边中国大力推动“互联网+”,并发布《中国制造2025》。提升中欧信息通信、科技创新、数字化等领域合作水平,对于拉动全球经济复苏都有重要意义。

关键字:大数据中方愿一带一路

本文摘自:中国产经新闻报

x 大数据来了,我们怎么办?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大数据业界动态 → 正文

大数据来了,我们怎么办?

责任编辑:王李通 作者:冷万欣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5-07-03 09:02:18 本文摘自:中国产经新闻报

6月28日至7月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欧盟总部出席第17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并顺访比利时和法国。本次会晤是去年欧盟完成领导层换届后,中欧双方首次举行领导人会晤,也是李克强就任总理后首次到访欧盟总部。

同时,作为此次访问的重头戏,基建和核能合作备受关注。双方还发表了气候变化联合声明,并签署区域政策、知识产权、海关、科技创新等领域合作协议。

此外,在访问欧盟总部期间,李克强同欧洲理事会主席图斯克等共同探讨了拓展中欧务实合作的新思路与新途径。为中欧务实合作注入“强”心剂。

有分析人士据此指出,欧洲经济恢复需要基建,但是缺少资金,与中国合作,能在很大程度上缓解资金的困扰。总体来看,李克强此次欧洲之行签署70多项协议,总额数百亿美元,其中不少涉及产能合作。专家认为,此访有助于双方在产能合作的“顶层设计”方面达成新共识,为双方今后的合作做出新的指导和规划。

战略对接成为可能

李克强此行,实现中欧战略对接是一项重点。

为推动中国与世界经济更深层次的融合,促进共同发展,中国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得到沿线国家积极响应。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另一端,欧洲则在大力推行结构性改革,实施经济复苏计划,来摆脱危机。去年11月,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公布了一项高达3150亿欧元的投资计划(欧洲战略投资基金),旨在拉动投资、促进增长、扩大就业,提振欧洲经济。

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近期表示,他倡导的投资计划与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可以在很多方面实现互动与对接。“一带一路”不仅惠及中国自身,与中国经贸联系日益密切的欧洲国家也将从中受益。

此外,作为在欧洲委员会分管财政预算事务的欧洲委员会副主席克莉丝塔丽娜·乔奇瓦女士(Kristalina Georgieva)此前来华访问期间,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指出,“一带一路”倡议与欧洲战略投资基金有潜在的合作可能。

乔奇瓦表示,“一带一路”与欧洲战略投资基金有合作的可能性,投资计划中基础设施建设是一个重点领域,可以同“一带一路”开展互联互通的合作项目。欧盟很重视这一倡议,“一带一路”会给欧洲带来新的机会,让欧洲的企业更好地作出贡献,来进一步促进中欧经济的发展。

对于欧洲目前的情况,也有分析人士指出,欧洲急需借助外力摆脱困境,最近几年,受欧债危机和希腊债务危机影响,欧洲内部改革面临的压力较大,发展任务较为艰巨,欧盟希望通过与中国加强经贸、投资等领域合作,借助中国发展的机遇,为欧洲发展引来动力。

“中欧战略对接对于双方来说是共赢的。欧洲现在面临着非常大的经济复苏的压力,同时我国也面临内需不足外需不振的市场环境,中欧双方都需要新的经济增长点,在这一方面,中欧之间加强合作有利于提振双方的经济”。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合作研究部主任刘英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说。

中欧双方在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框架下,双方急需通过项目合作来推进双边关系快速发展,这一点已经成为中欧学者的普遍共识。

但战略对接与中欧关系深化同样需要制度层面的保障。

刘英认为,中欧双方签署投资协定是非常好的法律保障,双方现在正在考虑推进中。

她说:“中国目前已经与很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签订了投资协定,这对于促进双方更加深入地开展项目合作,双边关系更加紧密都有帮助,而且符合双方的长远利益。”

产能合作契合度高

作为中欧战略对接的最有效方式,产能合作也是李克强总理此行访欧的重点。其实,李克强总理近期在国内外会议上都强调产能合作的重要性。

日前,在推进中央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暨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工作会议上,李克强批示指出:推动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是新阶段下以开放促进发展的必由之路,既有利于顶住经济下行压力,实现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也是与全球经济深度融合,在更高层次上嵌入世界产业链条,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发展的共赢之举。

此外,在最近几次出访中,李克强总理一直致力于推动国际产能合作。在当前形势下,产能合作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有效手段之一。无论是欠发达国家、发达国家或者新兴国家,都可以通过产能合作振兴经济。

此行欧洲,李克强在与比利时首相米歇尔会面时强调,中比合作互补优势明显,前景广阔。中方愿同比方完善陆、海、空全方位互联互通布局,将比利时打造成中欧重要物流中心;支持两国企业加大相互投资并相互提供便利;鼓励两国金融机构开展战略性合作,为实体经济合作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持。中方愿同比方在非洲及其他地区开展三方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业合作,推进当地工业化进程;密切教育、科研、旅游、文化等人文交流,让两国友好更加深入人心。

其实不止是比利时,欧洲国家在高科技领域一直具有优势。只是长期受困于欧债危机等因素,优势难以发挥。

在访欧期间参与的第十届中欧工商峰会上,李克强也指出,中欧开展国际产能合作,应对接双方发展战略,在基础设施建设合作上取得突破;以装备制造为重点,在第三方合作上取得突破;面向产业投资需求,在金融合作上取得突破;在提升贸易投资自由化水平上取得突破。

“中欧双方的产能合作契合度非常高,在中国进口的高端装备制造设备和技术当中,欧洲是最大的来源地,同时我国的制造业是全球最大的,双方完全可以通过产能合作实现优势互补。而且中欧可以结合彼此的优势,拓展产能合作的项目,开辟第三方市场。”刘英告诉记者。

据悉,李克强此次欧洲之行预计签署的协议中,产能合作是一个重点合作方面。

刘英向记者举例指出,比如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可以与欧洲战略投资计划实现对接。中欧双方可以以装备制造作为合作重点,采取PPP等方式,提高合作水平。另外,中欧双方要加强金融领域合作和对接,比如,丝路基金、亚投行等,结合“一带一路”建设,中方可以考虑建立中欧共同投资基金,来与欧洲战略投资基金实现对接。中国与法国之间的核电,欧洲的航空航天领域技术等方面都可以开展产能合作。而且欧洲部分地区基础设施较陈旧,不少基础设施是政府在运行,但是因为高企的债务等原因政府没有余力改善基础设施,而与中国高铁开展合作,或者引入投资都可以改变这一现状。

此外有消息称,除传统经贸交流外,科技创新和数字化已成为中欧合作的一个方面,中欧双方均致力于用科技创新和数字经济推动经济增长。一边欧盟将单一数字市场作为本届领导班底任内的重要抓手;另一边中国大力推动“互联网+”,并发布《中国制造2025》。提升中欧信息通信、科技创新、数字化等领域合作水平,对于拉动全球经济复苏都有重要意义。

关键字:大数据中方愿一带一路

本文摘自:中国产经新闻报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