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数据业界动态 → 正文

大数据创业如何用国际化视野颠覆核心技术

责任编辑:贾世华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5-08-04 15:04:52 原创文章 企业网D1Net

【创业,巨杉数据库】

我们现在做的巨杉数据库(SequoiaDB)是一款完全自主产权的NoSQL数据库,也是国内第一款的开源NoSQL数据库产品。

巨杉数据库是一种新型的分布式非结构化数据库,它跟传统的关系型数据库不一样。当初Oracle等公司设计传统数据库的时候,硬件成本非常昂贵,所以当时的设计理念就是要尽可能地把数据打散、拆分成不同的类型进行存储,最大化地减少数据冗余。

但现在,硬件环境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数据存储的成本大幅降低,所以,现在数据库设计的核心已经不再是尽可能压缩空间了,而是尽可能地要让它弹性扩张,能够利用多台机器工作,这个是咱们跟传统数据库最大的不同。

另外,在使用模式上,传统数据库拆分存储的方式会让数据搭建与维护变得极为复杂,但是,现在按照我们的方式,就不需要每个使用者都了解那么多数据的细节了,而是可以把它当作一个整体来使用。

【创业,把握机会】

我之前在IBM DB2 团队工作了很多年,2011年的时候,参与了IBM下一代大数据平台的项目,这是一个半研究性的项目,主要研究大数据的未来趋势,以及如何帮助IBM发掘新的发展方向和新产品。我们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做这件事情的阻力不是来自于外部,而是来自于内部,毕竟在IBM这样的大公司内,创新总会有很大的阻力。

但我们做这件事情的一批人都觉得,这是一个非常明确的未来发展的大方向,而且在数据、或者说信息管理这个行业里,这可以说是传统数据库诞生近三十年来最好的一个机会了,毕竟原本这个行业可以说是死水一潭,基本上就没怎么变过。现在,既然行业有了这样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有了这样的机会,又想要做出一些事情,为什么不把握住这个机会呢?

【创业,坚定信念】

从有想法到真正决定出来创业,中间差不多只有一两个月的时间,因为我们对我们要做的事情非常有信心。大数据已经是显而易见的趋势了,未来数据毫无疑问是越来越大的,同时,我们搞数据库这么多年,也深刻地看到了它的痛点所在,现在既然有了这样的技术,大家也都开始做了,那这么做就一定能帮大家解决问题,那就一定会有市场,我们对它的前景毫不怀疑,问题只在于最后是谁胜出。

另外,国内的行业前景和创业环境也给了我们很大信心。首先就是国内人口众多,数据的量级也非常大,可能随便一个银行一年的数据量都要比加拿大最大的银行还要大,那这中间必然对数据库有着无数需求,还有像电信、移动等,都有着非常大量级的数据仓库。其次,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国内企业对技术软件、知识产权等的重视程度都开始慢慢变高。最后,现在国家鼓励万众创业等,在基础大面上,坚定了我们回国创业的信念。

现在,民生银行、银联、中国移动等都是我们的客户,还有途牛、多盟、蓝港在线等互联网公司也在使用我们的产品。

【创业,国际化的视野】

要想打造一个有影响力的产品,可以把市场主要放在国内,但绝对不能把眼界只局限在国内,一定要有国际化的视野,尤其在互联网这个行业,大家用的工具、技术、产品等都是国际化的,往往只考虑好用与否,并不会考虑它的国家,因此,我们在创业的时候,技术一定要是世界级的技术才行,做比较时也一定要选择国外厉害的产品,只看到自己在国内有多强,是没有意义的。

新一代分布式数据库诞生至今只有5、6年的发展时间,现阶段大家都还处在一个发展阶段,各方面可能还不是很完美,但这恰恰是我们的机会所在,我们跟国外的公司团队有了同等竞争的机会,毕竟我们同时抓住了这个机会,技术层面上也没什么问题,而且从各种反馈、各种测评来看,我们是跟他们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的,不像传统的关系型数据库,国内关系型数据库产品跟Oracle根本不在一个量级上,毕竟差了20多年的发展时间。

而且,跟国外的同类型产品相比,我们肯定也有不少的优势,之前国外专业测评机构的测评报告也显示我们性能是优于海外的知名产品的。又比如在技术层面上,我们跟Spark有非常好的整合,并且在大数据领域,我们给自己的定位并不仅仅是一个数据库,而是作为一个基础的大数据分布式平台,为客户提供完成的大数据解决方案。

【创业,勇于探索】

从有这个idea开始,我们的团队就决定从头到尾完全自己开发巨杉数据库,而不是基于某一个开源的项目进行“改造”。一方面,自主研发让企业拥有真正的主动权,不需要受制于别的技术,更能够形成自己独特的平台和生态圈;另一方面,我们作为拥有核心技术的厂商,也希望能通过这样一款自主研发的优秀产品,彻底扭转海内外业界对于国内技术领域特别是基础软件领域“没有过硬技术产品”的论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我对我们的团队和我们的技术拥有十足的信心。

然而,对于大数据产品,特别是数据库这样一款底层而对性能、稳定性都有严格要求的产品来说,想要从头到尾完全自己研发,整个过程也绝不简单,其中也遇到了无数的坑和各种令人沮丧的情况,加班熬夜是家常便饭,算法调整代码重构也不少见,甚至还有砍掉或者重做整个模块或功能。但是我们都没有因此放弃,坚持勇于探索,最终也成功开发出了SequoiaDB巨杉数据库。到现在,从第一版本发布的两年时间,我们一共发布了8个正式版本,目前还推出了云服务。虽然仍不失最完美的,但是我们会努力探索,让产品保持高水准、也开发新功能。

【创业,选择开源】

也正因为我们完全自主研发,所以去年年底,我们把巨杉数据库开源了,在我看来,现在基础软件领域里,不开源是玩不下去的,整个行业的游戏规则就是这样,跟三十年前Oracle的玩法完全不一样。Oracle用了二十年的时间积累了如今的用户数,但现在的新型数据库、软件等基本上都不可能再花这么长时间去积累用户了,而是利用网络的力量、群体的力量,迅速打响自己品牌的知名度,那这样的话,不开源是没办法做到的,所以基本上这个行业靠谱的玩家都会开源、也都要开源。

而且,我们从一开始就是基于高性能和广泛的应用场景进行设计和开发的,而不仅仅是为了解决某个公司内部的特定场景,所以,开源是一种让产品充分适应市场、顺应需求而不断调整的最佳方式,我们也希望通过开源的形式扩大知名度、积累用户,与市场密切合作。

另外,开源也充分体现了我们对我们自己的技术和产品的十足信心,数据库这个行业一直以来都是有比较高的技术门槛的,只要我们一直在技术上、市场上保持优势,那就没什么好担心的。

【创业,从技术专家到CTO】

从大公司的技术专家到创业公司的CTO,那这之间绝对是有很大的变化。

首先,就是从原来的技术人,像现在复合型人才的方向转型,原来不管是在IBM的哪个职位,主要还是看自己的技术,现在虽然还是以技术为主,但是多了很多其他方面的工作,比如判断市场发展趋势、寻找客户场景、跟客户沟通等,有时也需要自己作为公司技术专家去做一些售前工作,去跟客户讲一些方案等,就需要非常综合性的能力,很有挑战,也觉得很有意思。

当时在IBM,我把售后、研发、顾问等技术类工作都做过一圈,现在挺庆幸的,因为从某种意义上,只有把这些都经历过一边,才能更好地去把握一个产品的方向。IBM也有很多在某一个或某几个领域钻研的人,最后成为这些领域的世界级专家,但当他们真的开始带领一个产品的时候,却不见得都是很顺利,也会出现很多的问题。

另外,自己的思维方式一定要改变,思考的层面一定不能仅仅局限于技术层面,很多东西都要从整个行业的背景去看,去判断行业、技术、市场等的下一步趋势。比如大数据,到底今后会有怎样的发展,无数种新技术中哪种会最终胜出,这些都需要更高层次的思考。

其次,就是运营团队,需要跟整个团队沟通、互动,需要负责把整个团队的氛围、士气、能力等都调动起来,跟原来只管理自己相比,也是一个很大的转变。

关键字:大数据

原创文章 企业网D1Net

x 大数据创业如何用国际化视野颠覆核心技术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大数据业界动态 → 正文

大数据创业如何用国际化视野颠覆核心技术

责任编辑:贾世华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5-08-04 15:04:52 原创文章 企业网D1Net

【创业,巨杉数据库】

我们现在做的巨杉数据库(SequoiaDB)是一款完全自主产权的NoSQL数据库,也是国内第一款的开源NoSQL数据库产品。

巨杉数据库是一种新型的分布式非结构化数据库,它跟传统的关系型数据库不一样。当初Oracle等公司设计传统数据库的时候,硬件成本非常昂贵,所以当时的设计理念就是要尽可能地把数据打散、拆分成不同的类型进行存储,最大化地减少数据冗余。

但现在,硬件环境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数据存储的成本大幅降低,所以,现在数据库设计的核心已经不再是尽可能压缩空间了,而是尽可能地要让它弹性扩张,能够利用多台机器工作,这个是咱们跟传统数据库最大的不同。

另外,在使用模式上,传统数据库拆分存储的方式会让数据搭建与维护变得极为复杂,但是,现在按照我们的方式,就不需要每个使用者都了解那么多数据的细节了,而是可以把它当作一个整体来使用。

【创业,把握机会】

我之前在IBM DB2 团队工作了很多年,2011年的时候,参与了IBM下一代大数据平台的项目,这是一个半研究性的项目,主要研究大数据的未来趋势,以及如何帮助IBM发掘新的发展方向和新产品。我们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做这件事情的阻力不是来自于外部,而是来自于内部,毕竟在IBM这样的大公司内,创新总会有很大的阻力。

但我们做这件事情的一批人都觉得,这是一个非常明确的未来发展的大方向,而且在数据、或者说信息管理这个行业里,这可以说是传统数据库诞生近三十年来最好的一个机会了,毕竟原本这个行业可以说是死水一潭,基本上就没怎么变过。现在,既然行业有了这样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有了这样的机会,又想要做出一些事情,为什么不把握住这个机会呢?

【创业,坚定信念】

从有想法到真正决定出来创业,中间差不多只有一两个月的时间,因为我们对我们要做的事情非常有信心。大数据已经是显而易见的趋势了,未来数据毫无疑问是越来越大的,同时,我们搞数据库这么多年,也深刻地看到了它的痛点所在,现在既然有了这样的技术,大家也都开始做了,那这么做就一定能帮大家解决问题,那就一定会有市场,我们对它的前景毫不怀疑,问题只在于最后是谁胜出。

另外,国内的行业前景和创业环境也给了我们很大信心。首先就是国内人口众多,数据的量级也非常大,可能随便一个银行一年的数据量都要比加拿大最大的银行还要大,那这中间必然对数据库有着无数需求,还有像电信、移动等,都有着非常大量级的数据仓库。其次,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国内企业对技术软件、知识产权等的重视程度都开始慢慢变高。最后,现在国家鼓励万众创业等,在基础大面上,坚定了我们回国创业的信念。

现在,民生银行、银联、中国移动等都是我们的客户,还有途牛、多盟、蓝港在线等互联网公司也在使用我们的产品。

【创业,国际化的视野】

要想打造一个有影响力的产品,可以把市场主要放在国内,但绝对不能把眼界只局限在国内,一定要有国际化的视野,尤其在互联网这个行业,大家用的工具、技术、产品等都是国际化的,往往只考虑好用与否,并不会考虑它的国家,因此,我们在创业的时候,技术一定要是世界级的技术才行,做比较时也一定要选择国外厉害的产品,只看到自己在国内有多强,是没有意义的。

新一代分布式数据库诞生至今只有5、6年的发展时间,现阶段大家都还处在一个发展阶段,各方面可能还不是很完美,但这恰恰是我们的机会所在,我们跟国外的公司团队有了同等竞争的机会,毕竟我们同时抓住了这个机会,技术层面上也没什么问题,而且从各种反馈、各种测评来看,我们是跟他们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的,不像传统的关系型数据库,国内关系型数据库产品跟Oracle根本不在一个量级上,毕竟差了20多年的发展时间。

而且,跟国外的同类型产品相比,我们肯定也有不少的优势,之前国外专业测评机构的测评报告也显示我们性能是优于海外的知名产品的。又比如在技术层面上,我们跟Spark有非常好的整合,并且在大数据领域,我们给自己的定位并不仅仅是一个数据库,而是作为一个基础的大数据分布式平台,为客户提供完成的大数据解决方案。

【创业,勇于探索】

从有这个idea开始,我们的团队就决定从头到尾完全自己开发巨杉数据库,而不是基于某一个开源的项目进行“改造”。一方面,自主研发让企业拥有真正的主动权,不需要受制于别的技术,更能够形成自己独特的平台和生态圈;另一方面,我们作为拥有核心技术的厂商,也希望能通过这样一款自主研发的优秀产品,彻底扭转海内外业界对于国内技术领域特别是基础软件领域“没有过硬技术产品”的论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我对我们的团队和我们的技术拥有十足的信心。

然而,对于大数据产品,特别是数据库这样一款底层而对性能、稳定性都有严格要求的产品来说,想要从头到尾完全自己研发,整个过程也绝不简单,其中也遇到了无数的坑和各种令人沮丧的情况,加班熬夜是家常便饭,算法调整代码重构也不少见,甚至还有砍掉或者重做整个模块或功能。但是我们都没有因此放弃,坚持勇于探索,最终也成功开发出了SequoiaDB巨杉数据库。到现在,从第一版本发布的两年时间,我们一共发布了8个正式版本,目前还推出了云服务。虽然仍不失最完美的,但是我们会努力探索,让产品保持高水准、也开发新功能。

【创业,选择开源】

也正因为我们完全自主研发,所以去年年底,我们把巨杉数据库开源了,在我看来,现在基础软件领域里,不开源是玩不下去的,整个行业的游戏规则就是这样,跟三十年前Oracle的玩法完全不一样。Oracle用了二十年的时间积累了如今的用户数,但现在的新型数据库、软件等基本上都不可能再花这么长时间去积累用户了,而是利用网络的力量、群体的力量,迅速打响自己品牌的知名度,那这样的话,不开源是没办法做到的,所以基本上这个行业靠谱的玩家都会开源、也都要开源。

而且,我们从一开始就是基于高性能和广泛的应用场景进行设计和开发的,而不仅仅是为了解决某个公司内部的特定场景,所以,开源是一种让产品充分适应市场、顺应需求而不断调整的最佳方式,我们也希望通过开源的形式扩大知名度、积累用户,与市场密切合作。

另外,开源也充分体现了我们对我们自己的技术和产品的十足信心,数据库这个行业一直以来都是有比较高的技术门槛的,只要我们一直在技术上、市场上保持优势,那就没什么好担心的。

【创业,从技术专家到CTO】

从大公司的技术专家到创业公司的CTO,那这之间绝对是有很大的变化。

首先,就是从原来的技术人,像现在复合型人才的方向转型,原来不管是在IBM的哪个职位,主要还是看自己的技术,现在虽然还是以技术为主,但是多了很多其他方面的工作,比如判断市场发展趋势、寻找客户场景、跟客户沟通等,有时也需要自己作为公司技术专家去做一些售前工作,去跟客户讲一些方案等,就需要非常综合性的能力,很有挑战,也觉得很有意思。

当时在IBM,我把售后、研发、顾问等技术类工作都做过一圈,现在挺庆幸的,因为从某种意义上,只有把这些都经历过一边,才能更好地去把握一个产品的方向。IBM也有很多在某一个或某几个领域钻研的人,最后成为这些领域的世界级专家,但当他们真的开始带领一个产品的时候,却不见得都是很顺利,也会出现很多的问题。

另外,自己的思维方式一定要改变,思考的层面一定不能仅仅局限于技术层面,很多东西都要从整个行业的背景去看,去判断行业、技术、市场等的下一步趋势。比如大数据,到底今后会有怎样的发展,无数种新技术中哪种会最终胜出,这些都需要更高层次的思考。

其次,就是运营团队,需要跟整个团队沟通、互动,需要负责把整个团队的氛围、士气、能力等都调动起来,跟原来只管理自己相比,也是一个很大的转变。

关键字:大数据

原创文章 企业网D1Net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