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数据业界动态 → 正文

当司法遇上大数据

责任编辑:editor004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5-11-02 10:38:34 本文摘自:新疆日报

——我区法院系统信息化建设扫描

数十秒内精准查控“老赖”名下存款,远程视频接访百公里外申诉人,司法公开信息“一网打尽”……随着大数据时代踏步而来,我区法院系统树立互联网思维,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提高审判质效,强化司法便民,几年前看似不可能的事情如今一件件变为现实。

“大数据时代,运用互联网思维破解司法难题、提升司法公信是一条必由之路。”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杜建锡说。

本报记者/杨舒涵

司法便民服务线上线下“被告,对于原告出示的证据,你是否有疑问……”

10月23日,在乌鲁木齐市中级人民法院立案大厅东侧的墙上,一块电子显示屏被分隔成四块,其中一块显示屏上正在同步直播庭审现场。坐在距离显示屏不到三米的圆形花圃旁的椅子上,可以清晰地看见、听见庭审全过程。

“这个法官思路清晰,掌控庭审的能力也强,同时照顾到了控辩双方的情绪,非常不错!”当日正在法院等待开庭的新疆大成律师事务所律师石峰在观看庭审直播时说。

庭审直播,在乌市中级人民法院早已不是新鲜事了,两年前,该院率先在全疆实现庭审直播,如今,不仅是在法院和户外的电子大屏,只要通过互联网登录法院官方网站,即便跨越千山万水,一样可以通过网络直播观看庭审。

“没想到现在打官司这么方便,只要在电子触摸屏上刷刷身份证,案子谁在办、办到什么程度都能查得一清二楚,再也不用跑来跑去、问东问西了。”家住新和县的张家贵提起自己的诉讼经历,忍不住连连称赞。

近年来,阿克苏地区两级法院投入大量资金,完成了四级专网建设,投资800余万元完成“三大平台”建设,建成数字科技法庭34个、远程视频提讯室12个。同时,还开通了法院内外网站、官方微信微博,群众足不出户,就可查到相关的案件信息,并可进行网上立案、网上信访和网上咨询。

今年4月,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人民法院首次通过庭审直播的方式审理了一起危险驾驶案件,拉开了全疆基层法院开展庭审直播的序幕。

“把审判流程置于社会和公众的监督之下,起到了寓教于审的作用,体现人民法院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确保司法公平正义的决心和勇气。”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人民法院政工科科长杨爱琴说。

阳光法院助推管理跃升“书记员,你记错了,那个数字是18.25万元……”一次庭审中,被告代理人、阿克苏制衡律师事务所陈忠明律师指着电脑上同步显示的庭审笔录向书记员纠错。陈忠明在一个小时后就拿到了一份盖好章的调解书。他对这样的办事效率表示赞许:“以前这样的效率是不可想象的,这真是看得见的变化。”

律师所发现的“变化”,一个重要背景就是阿克苏地区法院强力推进的信息化建设。近年来,地区两级法院建设了以数字科技法庭为核心的数字法院综合审判管理系统、数字化办公系统,同时,对推进应用采取了加强培训、考核激励、监督检查等有力措施。

2010年起,阿克苏中院书记员全部使用电脑记录,同年10月,审判人员全部使用电脑撰写裁判文书,打字室不再提供打字服务;2013年建成办公自动化系统,全院各种材料的起草、签发和会务信息发布均在系统内流转;2014年3月,数字法院管理系统全面升级,审判业务应用系统和政务办公系统在地区范围内推广应用,阿克苏地区法院实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的大数据管理。

迎头赶上的还有呼图壁县人民法院的派驻法庭——大丰镇人民法庭。在这个面积不足三十平方米的科技法庭,依托互联网,从庭审直播到提供文字、影音证据等庭审程序全都可以公开透明地展现在旁听人员、控辩双方以及原被告视线中,就连书记员在记录过程中的每一个字,原被告双方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

“近两年裁判文书上网、法庭同步录音录像等信息技术的运用,使审判活动的严肃性大大增强,有效保证了司法公正。”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新闻发言人于会堂表示。

网络查控精准定位

10月21日,乌市中级人民法院执行局法官白杨在电脑上登录“执行查控系统”,录入一名被执行人的个人信息后,页面很快自动生成一份财产协查通知。在核对无误后,他点击“发送”键。“几秒钟后,已经达成合作的几家商业银行、房产局等部门电脑端口就会接收到此信息,自动开启协助查询账户模式。”白杨说。

不到半小时,几家银行先后反馈信息,该执行人在其中一家银行开立的个人账户、余额多少一目了然。

“半小时完成所有银行账户的协查,这在过去简直是‘不可能的任务’,得跑上几天,挨个到各银行营业网点去查。”白杨感慨,比起之前的“磨破嘴、跑断腿”,如今执行工作更显智能更高效。

2015年5月,乌市中级人民法院执行指挥中心建成,7月正式开通了由最高法院架设的全国执行网络查控系统(即“总对总”查控系统),成为我区首批开通的法院之一。

目前该查控系统可查询到20家全国性的银行,覆盖了2000多家银行网点,并有部分银行实现了冻结、划拨功能,从此部分案件可实现执行干警足不出户,就可对被执行人外地的银行账户进行查询、冻结及扣划,极大地缩减了执行法官查找线索的时间,节省了物力、人力和执行资源,实现了执行程序的重要变革。

“新疆远离内地,路途遥远,法院执行成本高,以往执行标的实际到位率一直在低数值徘徊。”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执行局三庭庭长凌国英说。

2015年6月,自治区高院召开全区法院信息化工作推进会,提出全力推进“总对总”网络执行查控系统建设。高院组织力量分赴各地法院现场指导、技术核查和验收上线,现在全区有91%的法院已经开通了网络执行查控系统。

据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执行局副局长王新双介绍,截至今年9月底,“总对总”网络执行查控系统开通两个月,全区法院共查询到被执行人疆内账户15493个、疆外账户3391个,减少派员638人(次),节省路途奔波达30万公里。司法资源获得极大节约,执行成本降低,效率显著提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改变了“执行难”的被动局面。

关键字:会务信息司法资源查控

本文摘自:新疆日报

x 当司法遇上大数据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大数据业界动态 → 正文

当司法遇上大数据

责任编辑:editor004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5-11-02 10:38:34 本文摘自:新疆日报

——我区法院系统信息化建设扫描

数十秒内精准查控“老赖”名下存款,远程视频接访百公里外申诉人,司法公开信息“一网打尽”……随着大数据时代踏步而来,我区法院系统树立互联网思维,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提高审判质效,强化司法便民,几年前看似不可能的事情如今一件件变为现实。

“大数据时代,运用互联网思维破解司法难题、提升司法公信是一条必由之路。”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杜建锡说。

本报记者/杨舒涵

司法便民服务线上线下“被告,对于原告出示的证据,你是否有疑问……”

10月23日,在乌鲁木齐市中级人民法院立案大厅东侧的墙上,一块电子显示屏被分隔成四块,其中一块显示屏上正在同步直播庭审现场。坐在距离显示屏不到三米的圆形花圃旁的椅子上,可以清晰地看见、听见庭审全过程。

“这个法官思路清晰,掌控庭审的能力也强,同时照顾到了控辩双方的情绪,非常不错!”当日正在法院等待开庭的新疆大成律师事务所律师石峰在观看庭审直播时说。

庭审直播,在乌市中级人民法院早已不是新鲜事了,两年前,该院率先在全疆实现庭审直播,如今,不仅是在法院和户外的电子大屏,只要通过互联网登录法院官方网站,即便跨越千山万水,一样可以通过网络直播观看庭审。

“没想到现在打官司这么方便,只要在电子触摸屏上刷刷身份证,案子谁在办、办到什么程度都能查得一清二楚,再也不用跑来跑去、问东问西了。”家住新和县的张家贵提起自己的诉讼经历,忍不住连连称赞。

近年来,阿克苏地区两级法院投入大量资金,完成了四级专网建设,投资800余万元完成“三大平台”建设,建成数字科技法庭34个、远程视频提讯室12个。同时,还开通了法院内外网站、官方微信微博,群众足不出户,就可查到相关的案件信息,并可进行网上立案、网上信访和网上咨询。

今年4月,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人民法院首次通过庭审直播的方式审理了一起危险驾驶案件,拉开了全疆基层法院开展庭审直播的序幕。

“把审判流程置于社会和公众的监督之下,起到了寓教于审的作用,体现人民法院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确保司法公平正义的决心和勇气。”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人民法院政工科科长杨爱琴说。

阳光法院助推管理跃升“书记员,你记错了,那个数字是18.25万元……”一次庭审中,被告代理人、阿克苏制衡律师事务所陈忠明律师指着电脑上同步显示的庭审笔录向书记员纠错。陈忠明在一个小时后就拿到了一份盖好章的调解书。他对这样的办事效率表示赞许:“以前这样的效率是不可想象的,这真是看得见的变化。”

律师所发现的“变化”,一个重要背景就是阿克苏地区法院强力推进的信息化建设。近年来,地区两级法院建设了以数字科技法庭为核心的数字法院综合审判管理系统、数字化办公系统,同时,对推进应用采取了加强培训、考核激励、监督检查等有力措施。

2010年起,阿克苏中院书记员全部使用电脑记录,同年10月,审判人员全部使用电脑撰写裁判文书,打字室不再提供打字服务;2013年建成办公自动化系统,全院各种材料的起草、签发和会务信息发布均在系统内流转;2014年3月,数字法院管理系统全面升级,审判业务应用系统和政务办公系统在地区范围内推广应用,阿克苏地区法院实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的大数据管理。

迎头赶上的还有呼图壁县人民法院的派驻法庭——大丰镇人民法庭。在这个面积不足三十平方米的科技法庭,依托互联网,从庭审直播到提供文字、影音证据等庭审程序全都可以公开透明地展现在旁听人员、控辩双方以及原被告视线中,就连书记员在记录过程中的每一个字,原被告双方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

“近两年裁判文书上网、法庭同步录音录像等信息技术的运用,使审判活动的严肃性大大增强,有效保证了司法公正。”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新闻发言人于会堂表示。

网络查控精准定位

10月21日,乌市中级人民法院执行局法官白杨在电脑上登录“执行查控系统”,录入一名被执行人的个人信息后,页面很快自动生成一份财产协查通知。在核对无误后,他点击“发送”键。“几秒钟后,已经达成合作的几家商业银行、房产局等部门电脑端口就会接收到此信息,自动开启协助查询账户模式。”白杨说。

不到半小时,几家银行先后反馈信息,该执行人在其中一家银行开立的个人账户、余额多少一目了然。

“半小时完成所有银行账户的协查,这在过去简直是‘不可能的任务’,得跑上几天,挨个到各银行营业网点去查。”白杨感慨,比起之前的“磨破嘴、跑断腿”,如今执行工作更显智能更高效。

2015年5月,乌市中级人民法院执行指挥中心建成,7月正式开通了由最高法院架设的全国执行网络查控系统(即“总对总”查控系统),成为我区首批开通的法院之一。

目前该查控系统可查询到20家全国性的银行,覆盖了2000多家银行网点,并有部分银行实现了冻结、划拨功能,从此部分案件可实现执行干警足不出户,就可对被执行人外地的银行账户进行查询、冻结及扣划,极大地缩减了执行法官查找线索的时间,节省了物力、人力和执行资源,实现了执行程序的重要变革。

“新疆远离内地,路途遥远,法院执行成本高,以往执行标的实际到位率一直在低数值徘徊。”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执行局三庭庭长凌国英说。

2015年6月,自治区高院召开全区法院信息化工作推进会,提出全力推进“总对总”网络执行查控系统建设。高院组织力量分赴各地法院现场指导、技术核查和验收上线,现在全区有91%的法院已经开通了网络执行查控系统。

据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执行局副局长王新双介绍,截至今年9月底,“总对总”网络执行查控系统开通两个月,全区法院共查询到被执行人疆内账户15493个、疆外账户3391个,减少派员638人(次),节省路途奔波达30万公里。司法资源获得极大节约,执行成本降低,效率显著提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改变了“执行难”的被动局面。

关键字:会务信息司法资源查控

本文摘自:新疆日报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