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数据业界动态 → 正文

谁又绑架了大数据?

责任编辑:editor007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5-11-05 17:44:39 本文摘自:解放日报

演员片酬、搭景成本、特效花费,这些支出是电影拍摄中最容易存疑的部分。难怪观众会疑惑,为什么有影片号称“千万级特效”,但实际看起来,仍然是“五毛钱特效”。

观众都不傻,“五毛钱”和“十块钱”特效的差别其实显而易见。那么活生生出现在影片中的明星和数据造假有何关联?比如,暑期档一部全明星参演的分段式电影,号称成本超3000万元,上映后票房仅5000多万元,但网络版权则卖出了3500多万元,靠版权费就赚回了成本。只不过,片中明星大多只参与了几天的拍摄,片酬远低于参演一部完整电影的价格。于是,全片的实际成本在演员支出这一项就成了谜团。

还有一种情况是明星友情客串。据透露,在资本运作中,明星客串的片酬在预算成本中更容易掺水,“你看上去是全明星,但这些明星的出场费和参演MTV是一样的”。

投资方也不傻,为什么还要孜孜不倦投资这些明星跑马灯般出场的电影?答案不言而喻:好卖。

从事版权工作的一位业内人士这样总结:判断一部电视剧是否卖座的标准,是原著的知名度及演员阵容; 判断一部电影是否卖座的标准,是演员阵容和影片本身的质量。两个市场中,演员都是吸睛关键,这也是为何会有“死忠粉”观众会说,“即使《小时代》所有演员坐着不动,我也能在影院看足3小时”。

此外,相比鱼龙混杂的电影市场,电视剧市场化程度远没有那么高,仍然是电视台与片方的对赌。虽然近几年互联网视频行业逐渐加入了战局,但播放平台不同,“战场”并不总是同一个:你看点击率,我看收视率,竞争还处于同业内。

即使是在“买票房”和“偷票房”中全身而退的院线方,对于票房分成的热情也远没有以前高涨。现在好多影院都不靠电影票赚钱了,某知名院线目前90%的收入都靠卖爆米花赚钱,只有10%的收入是票房分成。所以,哪怕片方和电商把票价一再降低,对于影院来说,损失都微不足道。

渠道方背靠电商大树,影院对票价持开放态度,于是制片方只能自降电影门槛。业内也有担忧,毕竟对大部分电影从业人员来说,一味复制现有成功案例终不是长远之计。但资本市场目前对于电影市场的需求,表现出来的就是《致青春》之后,《匆匆那年》、《同桌的你》、《左耳》、《栀子花开》 接连上映,每个月,观众都能在影院看到新的“初恋电影”和“逆袭片”。

韩国有很多新类型电影,并且观众会为了新类型片花钱去影院。但目前,我国观众还不习惯于为新类型买单,归根结底就是很多作家电影、艺术片排片率不高。观众根本看不到新电影,观影习惯从何养成?加之好莱坞影片现在也加入了“票补”行列,那么观众会想,“《碟中碟》会贴我钱,只要9.9元,你的电影籍籍无名,还要40元、50元,我凭什么来看你?”

观众容易被低票价引诱、被大数据唬住,主要原因之一还是国内电影市场发展不成熟,资本市场介入电影的行为不科学。好莱坞的电影种类很丰富,有小成本电影,有独立电影,还有高大上、主旋律的电影,还有各种特效大片。但在中国,第一没有真正的艺术院线,作家电影没有生存空间,几百万成本的电影最后可能只有几十万的票房,甚至就在影院“半日游”后下档。因为排片率“斗”不过大片,宣发成本跟不上,也就出不了那么多排片费去买“票补”。

国内电影人对于好莱坞电影究竟是一种怎样的情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好莱坞电影对中国电影市场具有开创和引路的作用。当《变形金刚》、《复仇者联盟》 等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大片在国内排片率超过70%时,国产片反而能够抓住机会,虽然排片率低了,但看过《变3》和《复联2》的人如想选择新片,就会转投国产电影怀抱。

对于《捉妖记》、《大圣归来》这样有广电总局加持延长密钥的影片,后期即使参与了票房上的数字游戏,也是为了突破记录后能够在下一部影片的融资和发行中有好的起点。事实上,参与“票房游戏”有时候是为了掌握更多的主动权,如果好电影在创造记录后能够形成品牌效应,或许下一次制片方就能将更多精力和金钱放在电影本身。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现在花钱买“票补”,比将来花更多的钱买到不一定合适的演员,要好。

与互联网产业不同,中国电影产业的泡沫正在慢慢退潮中。何以见得?就如文初所说,观众易受骗,但骗不长久。尤其当观众越来越低龄,网络时代生长起来的90后、00后对于影片的审美和对于票价的敏感度都在驱动整个电影产业重新估值。作为“粉丝经济”的主力军,他们本身就是“大数据谜团”的贡献者。或许就在不久的将来,片方买再多的“票补”也于事无补,热衷新鲜事物、事事都求多元的新生代观众群,会让被绑架的数据松绑,再次回归数据客观原始的本真。

关键字:观众票房票补

本文摘自:解放日报

x 谁又绑架了大数据?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大数据业界动态 → 正文

谁又绑架了大数据?

责任编辑:editor007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5-11-05 17:44:39 本文摘自:解放日报

演员片酬、搭景成本、特效花费,这些支出是电影拍摄中最容易存疑的部分。难怪观众会疑惑,为什么有影片号称“千万级特效”,但实际看起来,仍然是“五毛钱特效”。

观众都不傻,“五毛钱”和“十块钱”特效的差别其实显而易见。那么活生生出现在影片中的明星和数据造假有何关联?比如,暑期档一部全明星参演的分段式电影,号称成本超3000万元,上映后票房仅5000多万元,但网络版权则卖出了3500多万元,靠版权费就赚回了成本。只不过,片中明星大多只参与了几天的拍摄,片酬远低于参演一部完整电影的价格。于是,全片的实际成本在演员支出这一项就成了谜团。

还有一种情况是明星友情客串。据透露,在资本运作中,明星客串的片酬在预算成本中更容易掺水,“你看上去是全明星,但这些明星的出场费和参演MTV是一样的”。

投资方也不傻,为什么还要孜孜不倦投资这些明星跑马灯般出场的电影?答案不言而喻:好卖。

从事版权工作的一位业内人士这样总结:判断一部电视剧是否卖座的标准,是原著的知名度及演员阵容; 判断一部电影是否卖座的标准,是演员阵容和影片本身的质量。两个市场中,演员都是吸睛关键,这也是为何会有“死忠粉”观众会说,“即使《小时代》所有演员坐着不动,我也能在影院看足3小时”。

此外,相比鱼龙混杂的电影市场,电视剧市场化程度远没有那么高,仍然是电视台与片方的对赌。虽然近几年互联网视频行业逐渐加入了战局,但播放平台不同,“战场”并不总是同一个:你看点击率,我看收视率,竞争还处于同业内。

即使是在“买票房”和“偷票房”中全身而退的院线方,对于票房分成的热情也远没有以前高涨。现在好多影院都不靠电影票赚钱了,某知名院线目前90%的收入都靠卖爆米花赚钱,只有10%的收入是票房分成。所以,哪怕片方和电商把票价一再降低,对于影院来说,损失都微不足道。

渠道方背靠电商大树,影院对票价持开放态度,于是制片方只能自降电影门槛。业内也有担忧,毕竟对大部分电影从业人员来说,一味复制现有成功案例终不是长远之计。但资本市场目前对于电影市场的需求,表现出来的就是《致青春》之后,《匆匆那年》、《同桌的你》、《左耳》、《栀子花开》 接连上映,每个月,观众都能在影院看到新的“初恋电影”和“逆袭片”。

韩国有很多新类型电影,并且观众会为了新类型片花钱去影院。但目前,我国观众还不习惯于为新类型买单,归根结底就是很多作家电影、艺术片排片率不高。观众根本看不到新电影,观影习惯从何养成?加之好莱坞影片现在也加入了“票补”行列,那么观众会想,“《碟中碟》会贴我钱,只要9.9元,你的电影籍籍无名,还要40元、50元,我凭什么来看你?”

观众容易被低票价引诱、被大数据唬住,主要原因之一还是国内电影市场发展不成熟,资本市场介入电影的行为不科学。好莱坞的电影种类很丰富,有小成本电影,有独立电影,还有高大上、主旋律的电影,还有各种特效大片。但在中国,第一没有真正的艺术院线,作家电影没有生存空间,几百万成本的电影最后可能只有几十万的票房,甚至就在影院“半日游”后下档。因为排片率“斗”不过大片,宣发成本跟不上,也就出不了那么多排片费去买“票补”。

国内电影人对于好莱坞电影究竟是一种怎样的情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好莱坞电影对中国电影市场具有开创和引路的作用。当《变形金刚》、《复仇者联盟》 等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大片在国内排片率超过70%时,国产片反而能够抓住机会,虽然排片率低了,但看过《变3》和《复联2》的人如想选择新片,就会转投国产电影怀抱。

对于《捉妖记》、《大圣归来》这样有广电总局加持延长密钥的影片,后期即使参与了票房上的数字游戏,也是为了突破记录后能够在下一部影片的融资和发行中有好的起点。事实上,参与“票房游戏”有时候是为了掌握更多的主动权,如果好电影在创造记录后能够形成品牌效应,或许下一次制片方就能将更多精力和金钱放在电影本身。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现在花钱买“票补”,比将来花更多的钱买到不一定合适的演员,要好。

与互联网产业不同,中国电影产业的泡沫正在慢慢退潮中。何以见得?就如文初所说,观众易受骗,但骗不长久。尤其当观众越来越低龄,网络时代生长起来的90后、00后对于影片的审美和对于票价的敏感度都在驱动整个电影产业重新估值。作为“粉丝经济”的主力军,他们本身就是“大数据谜团”的贡献者。或许就在不久的将来,片方买再多的“票补”也于事无补,热衷新鲜事物、事事都求多元的新生代观众群,会让被绑架的数据松绑,再次回归数据客观原始的本真。

关键字:观众票房票补

本文摘自:解放日报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