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数据业界动态 → 正文

互联网和金融,在数据挖掘上究竟存在什么区别?

责任编辑:editor005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5-11-20 13:59:22 本文摘自:微头条

一、数据挖掘的层次

一直想整理下对数据挖掘不同层次的理解,这也是这两年多的时间里面,和很多金融领域、互联网做数据相关工作的小伙伴,聊天交流的一些整理和归纳。大概可以分为四类:

  (一)纯粹的数据加工

侧重于变量加工和预处理, 从源系统或数据仓库,对相关数据进行提取、加工、衍生处理,生成各种业务表。然后,以客户号为主键,把这些业务表整合汇总,最终可以拉出一张大宽表,这张宽表就可以称之为“客户画像”。即,有关客户的很多变量和特征的集合。

在这个阶段,主要的数据加工工具为SQL和SAS base。

(二)傻瓜式的挖掘工具

较为典型的就是SAS EM和clementine,里面嵌入很多较为传统成熟的算法、模块和节点(例如逻辑回归、决策树、SVM、神经网络、KNN、聚类等)。 通过鼠标的托拉拽,流程式的节点,基本上就可以实现你挖掘数据的需求。

傻瓜式操作的优点就是使得数据挖掘,入手非常快,较为简单。但是,也存在一些缺陷,即,使得这个挖掘过程变得有点单调和无趣。没办法批量运算模型,也没办法开发一些个性化的算法和应用。用的比较熟练,并且想要进一步提升的时候,建议把这两者抛弃。

(三)较为自由的挖掘工具

较为典型的就是R语言和Python。这两个挖掘工具是开源的,前者是统计学家开发的,后者是计算机学家开发的。

一方面,可以有很多成熟的、前沿的算法包调用,另外一方面,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对既有的算法包进行修改调整,适应自己的分析需求,较为灵活。此外,Python在文本、非结构化数据、社会网络方面的处理,功能比较强大。

(四)算法拆解和自行开发

一般会利用Python、C、C++,自己重新编写算法代码。例如,通过自己的代码实现逻辑回归运算过程。甚至,根据自己的业务需求和数据特点,更改其中一些假定和条件,以便提高模型运算的拟合效果。尤其,在生产系统上,通过C编写的代码,运行速度比较快,较易部署,能够满足实时的运算需求。

一般来说,从互联网的招聘和对技能的需求来说,一般JD里面要求了前三种,这样的职位会被称为 “建模分析师” 。但是如果增加上了最后一条,这样的职位或许就改称为 “算法工程师” 。

二、模型的理解:传统的和时髦的

据理解, 模型应该包括两种类型。一类是传统的较为成熟的模型,另外一类是较为时髦有趣的模型。 对于后者,大家会表现出更多的兴趣,一般是代表着新技术、新方法和新思路。

(一)传统的模型

传统的模型,主要就是为了解决分类(例如决策树、神经网络、逻辑回归等)、预测(例如回归分析、时间序列等)、聚类(kmeans、系谱、密度聚类等)、关联(无序关联和有序关联)这四类问题。这些都是较为常规和经典的。

(二)时髦有趣的模型

比较有趣、前沿的模型,大概包括以下几种类型,即 社会网络分析、文本分析、基于位置的服务(Location-Based Service,LBS)、数据可视化等。

它们之所以比较时髦,可能的原因是,采用比较新

关键字:数据挖掘数据加工拟合效果

本文摘自:微头条

x 互联网和金融,在数据挖掘上究竟存在什么区别?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大数据业界动态 → 正文

互联网和金融,在数据挖掘上究竟存在什么区别?

责任编辑:editor005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5-11-20 13:59:22 本文摘自:微头条

一、数据挖掘的层次

一直想整理下对数据挖掘不同层次的理解,这也是这两年多的时间里面,和很多金融领域、互联网做数据相关工作的小伙伴,聊天交流的一些整理和归纳。大概可以分为四类:

  (一)纯粹的数据加工

侧重于变量加工和预处理, 从源系统或数据仓库,对相关数据进行提取、加工、衍生处理,生成各种业务表。然后,以客户号为主键,把这些业务表整合汇总,最终可以拉出一张大宽表,这张宽表就可以称之为“客户画像”。即,有关客户的很多变量和特征的集合。

在这个阶段,主要的数据加工工具为SQL和SAS base。

(二)傻瓜式的挖掘工具

较为典型的就是SAS EM和clementine,里面嵌入很多较为传统成熟的算法、模块和节点(例如逻辑回归、决策树、SVM、神经网络、KNN、聚类等)。 通过鼠标的托拉拽,流程式的节点,基本上就可以实现你挖掘数据的需求。

傻瓜式操作的优点就是使得数据挖掘,入手非常快,较为简单。但是,也存在一些缺陷,即,使得这个挖掘过程变得有点单调和无趣。没办法批量运算模型,也没办法开发一些个性化的算法和应用。用的比较熟练,并且想要进一步提升的时候,建议把这两者抛弃。

(三)较为自由的挖掘工具

较为典型的就是R语言和Python。这两个挖掘工具是开源的,前者是统计学家开发的,后者是计算机学家开发的。

一方面,可以有很多成熟的、前沿的算法包调用,另外一方面,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对既有的算法包进行修改调整,适应自己的分析需求,较为灵活。此外,Python在文本、非结构化数据、社会网络方面的处理,功能比较强大。

(四)算法拆解和自行开发

一般会利用Python、C、C++,自己重新编写算法代码。例如,通过自己的代码实现逻辑回归运算过程。甚至,根据自己的业务需求和数据特点,更改其中一些假定和条件,以便提高模型运算的拟合效果。尤其,在生产系统上,通过C编写的代码,运行速度比较快,较易部署,能够满足实时的运算需求。

一般来说,从互联网的招聘和对技能的需求来说,一般JD里面要求了前三种,这样的职位会被称为 “建模分析师” 。但是如果增加上了最后一条,这样的职位或许就改称为 “算法工程师” 。

二、模型的理解:传统的和时髦的

据理解, 模型应该包括两种类型。一类是传统的较为成熟的模型,另外一类是较为时髦有趣的模型。 对于后者,大家会表现出更多的兴趣,一般是代表着新技术、新方法和新思路。

(一)传统的模型

传统的模型,主要就是为了解决分类(例如决策树、神经网络、逻辑回归等)、预测(例如回归分析、时间序列等)、聚类(kmeans、系谱、密度聚类等)、关联(无序关联和有序关联)这四类问题。这些都是较为常规和经典的。

(二)时髦有趣的模型

比较有趣、前沿的模型,大概包括以下几种类型,即 社会网络分析、文本分析、基于位置的服务(Location-Based Service,LBS)、数据可视化等。

它们之所以比较时髦,可能的原因是,采用比较新

关键字:数据挖掘数据加工拟合效果

本文摘自:微头条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