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数据业界动态 → 正文

大数据虽好 个人隐私却被“第三只眼”窥视

责任编辑:editor006 作者:王蔚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5-12-12 21:15:19 本文摘自:新民晚报

大数据,一个当今互联网+时代急速火热的产业,通过“加工”实现数据的“增值”。然而,今天上午(12月12日)在由上海大学上海竞争生态研究中心主办的“2015上海竞争生态论坛暨大数据时代反垄断与全球化研讨会”上,有关专家却忧心地提出,大数据在为人们的生活提供极大便利的同时,也存在着个人隐私随时暴露在无形的“第三只眼”之下的危险,往往这些数据被开发出新的用途后,个人却并不知情。而且,企业还会因为大数据背后藏有的巨大利益诱惑而紧抱数据不放,以致出现数据垄断的不正常现象。

此次论坛得到了国家发改委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局的支持。专家们在会上将矛头直指当下不少企业利用大数据进行垄断的行为,认为虽然主要是出于对经济利益的追逐,但也反映出我国在大数据采集、处理和应用过程中的制度性缺失。

首先是缺乏大数据统筹机构和标准体系。政府部门条线分割严重、缺乏数据存储规范标准,导致数据十分杂乱,分析并加以利用的成本很高。目前,公共数据条块分割严重,干扰数据汇聚,服务推行困难。例如,在一些大城市,往往会有几十个归属不同部门的信息数据中心,这些数据中心人为地形成一个个互不连通的“数据孤岛”,让大数据的连接价值被大打折扣。同时,各系统数据平台标准不统一,存储语言不一样,很难融会贯通。

其次是数据采集、集成、分析技术基础薄弱。许多数据的处理依赖国外技术,不仅难以满足大数据大规模应用的需求,而且也存在安全风险。

第三是数据主权不明确。数据主权是指一个国家对其管辖地域范围内个人、企业和相关组织所产生的数据拥有的最高权力。大数据时代是信息国际化时代,它打破了地域和空间的束缚,根据用户的需求来传输计算能力,也就是计算能力可以通过网络提供给用户,而不是单单把数据存储在固定的硬盘上进行计算和处理。国际公司如谷歌、亚马逊、苹果、IBM、英特尔等,国内公司如百度和阿里巴巴等,都提供了云服务的产品。而在这些云计算、云存储之中的数据,究竟是属于哪个公司所有,还是为国家所有,都尚未有法律和制度的明确性。

“在大数据时代,由于数据具有累积性和关联性,将某个人的很多行为从不同的独立地点聚集在一起,那么隐私就很可能被暴露。不管是模糊化还是匿名化,在大数据时代,隐私很可能都已经失效,会受到信息骚扰,比如广告推送等的信息污染。同时,大数据时代知识产权的主体范围、地域、时空都发生了变化,现有知识产权保护出现了许多的空白点。”上海竞争生态研究中心主任熊励教授举例说,谷歌公司购买了美国航空业的大量数据,试图通过将数据与移动整合到一起,了解客户的需求,为航空公司构建一个有用的差旅助手,但美国政府又规定,谷歌公司即使购买了数据也不能对其进行垄断,其他方也有权使用这些数据。对此,熊教授表示,应当加快修改相关法律,政府应该明确信息的公开范围,划清保密信息、商业公开信息、免费公开信息、义务公开信息之间的界限,同时还应加强对数据信息使用者的监督。

关键字:第三只眼谷歌

本文摘自:新民晚报

x 大数据虽好 个人隐私却被“第三只眼”窥视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大数据业界动态 → 正文

大数据虽好 个人隐私却被“第三只眼”窥视

责任编辑:editor006 作者:王蔚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5-12-12 21:15:19 本文摘自:新民晚报

大数据,一个当今互联网+时代急速火热的产业,通过“加工”实现数据的“增值”。然而,今天上午(12月12日)在由上海大学上海竞争生态研究中心主办的“2015上海竞争生态论坛暨大数据时代反垄断与全球化研讨会”上,有关专家却忧心地提出,大数据在为人们的生活提供极大便利的同时,也存在着个人隐私随时暴露在无形的“第三只眼”之下的危险,往往这些数据被开发出新的用途后,个人却并不知情。而且,企业还会因为大数据背后藏有的巨大利益诱惑而紧抱数据不放,以致出现数据垄断的不正常现象。

此次论坛得到了国家发改委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局的支持。专家们在会上将矛头直指当下不少企业利用大数据进行垄断的行为,认为虽然主要是出于对经济利益的追逐,但也反映出我国在大数据采集、处理和应用过程中的制度性缺失。

首先是缺乏大数据统筹机构和标准体系。政府部门条线分割严重、缺乏数据存储规范标准,导致数据十分杂乱,分析并加以利用的成本很高。目前,公共数据条块分割严重,干扰数据汇聚,服务推行困难。例如,在一些大城市,往往会有几十个归属不同部门的信息数据中心,这些数据中心人为地形成一个个互不连通的“数据孤岛”,让大数据的连接价值被大打折扣。同时,各系统数据平台标准不统一,存储语言不一样,很难融会贯通。

其次是数据采集、集成、分析技术基础薄弱。许多数据的处理依赖国外技术,不仅难以满足大数据大规模应用的需求,而且也存在安全风险。

第三是数据主权不明确。数据主权是指一个国家对其管辖地域范围内个人、企业和相关组织所产生的数据拥有的最高权力。大数据时代是信息国际化时代,它打破了地域和空间的束缚,根据用户的需求来传输计算能力,也就是计算能力可以通过网络提供给用户,而不是单单把数据存储在固定的硬盘上进行计算和处理。国际公司如谷歌、亚马逊、苹果、IBM、英特尔等,国内公司如百度和阿里巴巴等,都提供了云服务的产品。而在这些云计算、云存储之中的数据,究竟是属于哪个公司所有,还是为国家所有,都尚未有法律和制度的明确性。

“在大数据时代,由于数据具有累积性和关联性,将某个人的很多行为从不同的独立地点聚集在一起,那么隐私就很可能被暴露。不管是模糊化还是匿名化,在大数据时代,隐私很可能都已经失效,会受到信息骚扰,比如广告推送等的信息污染。同时,大数据时代知识产权的主体范围、地域、时空都发生了变化,现有知识产权保护出现了许多的空白点。”上海竞争生态研究中心主任熊励教授举例说,谷歌公司购买了美国航空业的大量数据,试图通过将数据与移动整合到一起,了解客户的需求,为航空公司构建一个有用的差旅助手,但美国政府又规定,谷歌公司即使购买了数据也不能对其进行垄断,其他方也有权使用这些数据。对此,熊教授表示,应当加快修改相关法律,政府应该明确信息的公开范围,划清保密信息、商业公开信息、免费公开信息、义务公开信息之间的界限,同时还应加强对数据信息使用者的监督。

关键字:第三只眼谷歌

本文摘自:新民晚报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