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数据业界动态 → 正文

大数据助推审计“全覆盖”

责任编辑:editor006 作者:张校伟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6-01-22 17:12:24 本文摘自:中国会计报

在互联网环境下的大数据呈现出数据量大、类型繁多、价值率低和处理速度快等诸多特点,运用大数据进行审计成为创新之举

“审计署将加快实施‘金审三期’工程,拓展大数据技术运用,形成独特的‘国家审计云’。”国家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在近日举行的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针对我国提出“十三五”时期将实现的审计“全覆盖”做出上述表示。

与此同时,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秘书长陈毓圭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十三五”期间,注册会计师行业将深化行业信息化战略,建立系统技术互用架构,实施行业数据清洗并建立数据中心,建设行业管理信息系统3.0版、全国注协机关协同办公系统、会计师事务所(以下简称“事务所”)智能审计作业平台和内部管理系统,有序推进行业信息化向云计算形态转变,实现行业信息化的网络应用、实时协同和智能绿色发展。

由此,我国开启了国家审计和社会审计力量齐心协力,以大数据为“抓手”,助推审计“全覆盖”的进程。

大数据实现审计创新
  以大数据为核心的审计信息化对实现审计“全覆盖”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其根本目的在于增大审计效力、解决信息不透明问题、充分发挥全社会巨大效益等3个方面。互联网环境下的大数据呈现出数据量大、类型繁多、价值率低和处理速度快等诸多特点,运用大数据这种方式进行审计是创新之举,优势更加明显。

因此,运用大数据技术是实现审计“全覆盖”的必由之路,更是国家审计充分发挥国家治理功能不可或缺的核心技术手段。

陈毓圭表示,大数据的应用为注册会计师行业服务国家建设,提供了技术机遇和创新机遇。“大数据技术为注册会计师处理电子票据等非结构化数据提供了技术支撑;互联网为行业实现远程、即时、移动作业提供了开放网络设施支撑;云计算为行业信息技术资源提供按需分配、易扩展的利用方式支撑。”陈毓圭说。

大数据的这些优势,给审计工作带来了多方面的积极影响。

“大数据促进了传统审计方式向现代审计方式的转变,审计监督的效能将实现大幅提升,层次实现质的飞跃;促进制度标准规范体系初步建立,促进部门间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协同作业、形成合力;促进信息化审计骨干人才不断成长,审计信息化队伍持续壮大。”北京语言大学国际商学院副教授杜美杰说。

国家审计多措并举
  审计署审计科研所审计技术方法研究处副处长隋学深认为,从数据来源看,国家审计的大数据构成,不仅是被审计单位内部信息系统提供的数据资源,还应运用先进前端设备,对需要关注的被审计对象的相关信息进行主动采集,全程记录需关注的有价值信息。从数据结构来看,国家审计大数据是多元异构、保持数据原始特征、具有较强混杂性的数据。 对于国家审计来说,大数据将是国家审计的重要战略资源,在提升国家审计对经济社会风险预警能力、基于全数据模式的审计思维变革上作用非凡。

为了更好地利用大数据助推审计信息化建设,实现审计“全覆盖”,我国作出了相应的部署。

在2015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提出了“加快推进审计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要求,主要包括推进有关部门、金融机构和国有企事业单位等与审计机关实现信息共享,加大数据集中力度,构建国家审计数据系统;探索在审计实践中运用大数据技术的途径,加大数据综合利用力度,提高运用信息化技术查核问题、评价判断、宏观分析的能力等方面。

“这打破了相关部门单位之间各自为政的壁垒,为建立统一的国家审计数据系统,最终达到信息共享铺平道路。

同时,还要求审计机关要以大数据技术、电子审计技术为利器,提高数据综合利用和分析评价能力,进一步提高审计的质量和效率。”杜美杰说。

在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刘家义做出抓好3个方面工作的部署:推动全国同步“建起来”,建成数字化审计指挥平台、大数据综合分析平台、审计综合作业平台、模拟仿真实验室和综合服务支撑系统,构建国家和省级审计数据系统;推动上下内外“联起来”,推进上下级审计机关之间网络互联、审计机关与审计现场之间信息共享,推进实时监控、动态监测的联网审计,靠科技实现全覆盖;推动及时有效“用起来”,不仅要广泛运用数字化审计方式,归集数据、分析数据、查找疑点、综合提炼,为现场审计“升级”“导航”,大幅提高审计的精准度和时效性;还要从宏观层面进行大数据关联分析,提高研判宏观经济发展趋势、感知经济社会运行风险、发现违纪违法问题线索的能力。

隋学深认为,下一步,我国将建立国家审计领域大数据技术应用长期发展战略,以及国家层面审计私有云和审计大数据分析平台。这需要加强国家审计领域大数据技术应用相关法规建设,以及审计大 数据分析模型和软件的研究开发。

社会审计的创新与改变
  注册会计师行业作为社会审计的重要力量,一直在以数据为核心的审计信息化建设、实现审计“全覆盖”的过程中进行着创新和改变。

陈毓圭坦言,充分调动事务所的积极性,激发和倚重事务所的主体精神,发挥注协的战略引领、政策引导作用,并建立起行业信息化的制度体系,是下一步推动事务所信息化的工作重点。

在互联网环境下,大数据的运用使得事务所传统的审计方法和审计程序面临挑战。

天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首席合伙人陈永宏认为,事务所传统的审计模式会被大数据这类新兴的科技力量颠覆,寻求突破之路既是形势所迫,又是刻不容缓。

“事务所应当充分利用云计算、大数据和互联网技术提升内部管理系统和业务管理系统。对于审计作业信息化,建议事务所根据自身情况,按照分类施策的方法,有序推进智能审计作业信息化。”陈毓圭认为,在鼓励事务所自主开发信息系统的同时,还需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中注协将在事务所与信息系统服务商之间搭建桥梁,推动并指导信息系统服务商开发适合于事务所的信息系统。

他表示,已加入国际网络的事务所,可以在本地化和安全性的基础上,使用国际网络的智能审计作业(云)平台;大型事务所,可以按照信息化框架的要求提升智能审计作业水平;中小型事务所,可以选购智能审计作业辅助系统,或者向市场租赁具有智能审计作业功能的公共云平台,也是事务所实现审计信息化的创新路径。

据了解,目前我国部分事务所这不仅已与大数据公司展开合作,内部也成立了信息技术团队,通过信息技术研究、改进现有的审计程序。由此可见,国家审计与社会审计力量在大数据和互联网的应用上都已有所创新,两股力量将共同为我国审计“全覆盖”做出自己的贡献。

关键字:全覆盖数据清洗审计技术

本文摘自:中国会计报

x 大数据助推审计“全覆盖” 扫一扫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当前位置:大数据业界动态 → 正文

大数据助推审计“全覆盖”

责任编辑:editor006 作者:张校伟 |来源:企业网D1Net  2016-01-22 17:12:24 本文摘自:中国会计报

在互联网环境下的大数据呈现出数据量大、类型繁多、价值率低和处理速度快等诸多特点,运用大数据进行审计成为创新之举

“审计署将加快实施‘金审三期’工程,拓展大数据技术运用,形成独特的‘国家审计云’。”国家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在近日举行的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针对我国提出“十三五”时期将实现的审计“全覆盖”做出上述表示。

与此同时,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秘书长陈毓圭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十三五”期间,注册会计师行业将深化行业信息化战略,建立系统技术互用架构,实施行业数据清洗并建立数据中心,建设行业管理信息系统3.0版、全国注协机关协同办公系统、会计师事务所(以下简称“事务所”)智能审计作业平台和内部管理系统,有序推进行业信息化向云计算形态转变,实现行业信息化的网络应用、实时协同和智能绿色发展。

由此,我国开启了国家审计和社会审计力量齐心协力,以大数据为“抓手”,助推审计“全覆盖”的进程。

大数据实现审计创新
  以大数据为核心的审计信息化对实现审计“全覆盖”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其根本目的在于增大审计效力、解决信息不透明问题、充分发挥全社会巨大效益等3个方面。互联网环境下的大数据呈现出数据量大、类型繁多、价值率低和处理速度快等诸多特点,运用大数据这种方式进行审计是创新之举,优势更加明显。

因此,运用大数据技术是实现审计“全覆盖”的必由之路,更是国家审计充分发挥国家治理功能不可或缺的核心技术手段。

陈毓圭表示,大数据的应用为注册会计师行业服务国家建设,提供了技术机遇和创新机遇。“大数据技术为注册会计师处理电子票据等非结构化数据提供了技术支撑;互联网为行业实现远程、即时、移动作业提供了开放网络设施支撑;云计算为行业信息技术资源提供按需分配、易扩展的利用方式支撑。”陈毓圭说。

大数据的这些优势,给审计工作带来了多方面的积极影响。

“大数据促进了传统审计方式向现代审计方式的转变,审计监督的效能将实现大幅提升,层次实现质的飞跃;促进制度标准规范体系初步建立,促进部门间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协同作业、形成合力;促进信息化审计骨干人才不断成长,审计信息化队伍持续壮大。”北京语言大学国际商学院副教授杜美杰说。

国家审计多措并举
  审计署审计科研所审计技术方法研究处副处长隋学深认为,从数据来源看,国家审计的大数据构成,不仅是被审计单位内部信息系统提供的数据资源,还应运用先进前端设备,对需要关注的被审计对象的相关信息进行主动采集,全程记录需关注的有价值信息。从数据结构来看,国家审计大数据是多元异构、保持数据原始特征、具有较强混杂性的数据。 对于国家审计来说,大数据将是国家审计的重要战略资源,在提升国家审计对经济社会风险预警能力、基于全数据模式的审计思维变革上作用非凡。

为了更好地利用大数据助推审计信息化建设,实现审计“全覆盖”,我国作出了相应的部署。

在2015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提出了“加快推进审计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要求,主要包括推进有关部门、金融机构和国有企事业单位等与审计机关实现信息共享,加大数据集中力度,构建国家审计数据系统;探索在审计实践中运用大数据技术的途径,加大数据综合利用力度,提高运用信息化技术查核问题、评价判断、宏观分析的能力等方面。

“这打破了相关部门单位之间各自为政的壁垒,为建立统一的国家审计数据系统,最终达到信息共享铺平道路。

同时,还要求审计机关要以大数据技术、电子审计技术为利器,提高数据综合利用和分析评价能力,进一步提高审计的质量和效率。”杜美杰说。

在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刘家义做出抓好3个方面工作的部署:推动全国同步“建起来”,建成数字化审计指挥平台、大数据综合分析平台、审计综合作业平台、模拟仿真实验室和综合服务支撑系统,构建国家和省级审计数据系统;推动上下内外“联起来”,推进上下级审计机关之间网络互联、审计机关与审计现场之间信息共享,推进实时监控、动态监测的联网审计,靠科技实现全覆盖;推动及时有效“用起来”,不仅要广泛运用数字化审计方式,归集数据、分析数据、查找疑点、综合提炼,为现场审计“升级”“导航”,大幅提高审计的精准度和时效性;还要从宏观层面进行大数据关联分析,提高研判宏观经济发展趋势、感知经济社会运行风险、发现违纪违法问题线索的能力。

隋学深认为,下一步,我国将建立国家审计领域大数据技术应用长期发展战略,以及国家层面审计私有云和审计大数据分析平台。这需要加强国家审计领域大数据技术应用相关法规建设,以及审计大 数据分析模型和软件的研究开发。

社会审计的创新与改变
  注册会计师行业作为社会审计的重要力量,一直在以数据为核心的审计信息化建设、实现审计“全覆盖”的过程中进行着创新和改变。

陈毓圭坦言,充分调动事务所的积极性,激发和倚重事务所的主体精神,发挥注协的战略引领、政策引导作用,并建立起行业信息化的制度体系,是下一步推动事务所信息化的工作重点。

在互联网环境下,大数据的运用使得事务所传统的审计方法和审计程序面临挑战。

天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首席合伙人陈永宏认为,事务所传统的审计模式会被大数据这类新兴的科技力量颠覆,寻求突破之路既是形势所迫,又是刻不容缓。

“事务所应当充分利用云计算、大数据和互联网技术提升内部管理系统和业务管理系统。对于审计作业信息化,建议事务所根据自身情况,按照分类施策的方法,有序推进智能审计作业信息化。”陈毓圭认为,在鼓励事务所自主开发信息系统的同时,还需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中注协将在事务所与信息系统服务商之间搭建桥梁,推动并指导信息系统服务商开发适合于事务所的信息系统。

他表示,已加入国际网络的事务所,可以在本地化和安全性的基础上,使用国际网络的智能审计作业(云)平台;大型事务所,可以按照信息化框架的要求提升智能审计作业水平;中小型事务所,可以选购智能审计作业辅助系统,或者向市场租赁具有智能审计作业功能的公共云平台,也是事务所实现审计信息化的创新路径。

据了解,目前我国部分事务所这不仅已与大数据公司展开合作,内部也成立了信息技术团队,通过信息技术研究、改进现有的审计程序。由此可见,国家审计与社会审计力量在大数据和互联网的应用上都已有所创新,两股力量将共同为我国审计“全覆盖”做出自己的贡献。

关键字:全覆盖数据清洗审计技术

本文摘自:中国会计报

电子周刊
回到顶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版权声明隐私条款广告服务友情链接投稿中心招贤纳士

企业网版权所有 ©2010-2024 京ICP备09108050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

^